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深空之下-第2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曲率引擎,是以“暗物质”理论为基础研发的新型推动技术,是星际文明中的一座重要里程碑。
  它标志着,文明告别了动能推动的方式,能够快速进行光年级别的远航!
  暗物质并不会吸收、反射或者辐射电磁波,也即:不会与普通物质发生电磁相互作用。实际上,用“透明物质”来形容暗物质更加恰当,因为你看不到、摸不着它,然而它就分布在周围,到处都是。
  而暗能量,在最新的理论中,是指一种充溢空间的、具有负压强的能量,这种暗能量带来的负压强,在长距离类似于一种反引力,宇宙膨胀就是由暗能量引起的。本质上可能是一种动力学场,当然也可能是真空能的一部分……
  这也是目前科学家的争论重点,人们还搞不清这些东西的本质,不过不影响对它们进行利用。
  而暗物质更是有五花八门,有各种不同的种类。
  科学家们惊讶地发现,某些【奇异物质】,具有极大引力负压,这种物质的质量竟然是“负数”!
  质量为负数的【奇异物质】出现,让曲率驱动成为了可能。
  因为曲率驱动需要的就是“负物质”!
  “一艘处于太空中的飞船,如果能够用负物质把它后面的一部分空间熨平,减小其曲率,那么飞船就会被前方曲率更大的空间拉过去,这就是曲率驱动的基本原理。”
  “曲率驱动不能像空间折叠、虫洞那样,瞬间到达目的地,但却有可能使飞船接近光速,甚至超越光速!”
  “更关键的是,曲率引擎相关的能耗和飞船质量无关,只和‘曲率泡’的体积以及航行的速度有关系。这种技术规避了近光速时的相对论效应,让飞船的能耗大大减少。”
  有了这一系列核心理论后,再加上攻击绿光飞船时曾经得到的曲率空间数据,“曲率引擎”的研发只用了三十年……
  然后人类成为了正儿八经的L2级文明……大概能达到3倍左右的超光速。
  当然了,这个L2非常虚,人类发展的时间还太少,暗物质理论还远远没有摸索清楚。
  “所以,基础科学不可能是没有用的啊……”于易峰看到飞船顺利航行,心情大好。
  “只不过超级强子对撞机的造价也太高了,足足比以前地球上的足足强大一万倍……怪不得低级文明发现不了。”
  “后边的曲率引擎更是昂贵……能耗巨大!”
  一想起这一系列的科学发展,于易峰不禁摇了摇头,“就算低级文明碰巧发现了暗物质,也没有足够的能源,所以用不了曲率引擎……”
  “只有足够强大的制度,才能更加持续的攀科技,这是必然的!”
  不过曲率航行也有一些固然缺点。
  以人类现有的技术,它很难在空间曲率较高,也就是引力较大的地方进行,所以老式的离子引擎依旧有必要建造。
  而且因为曲率泡的空间扭曲关系,飞船对外界的观测变得非常困难,需要计算机进行图像还原。
  飞的速度越快,对外界的观测越困难。
  这种观测以光速为临界点,当速度超越光速后,完全没办法对外界进行观测!
  “大家也知道了,本次航行的目标是:编号GB131的类地行星,它与尼克斯星相差大概0。62光年,预计半年内到达。”
  “各部门在这半年内加强职责,我不希望第一次航行就有事故发生,明白了吗?”
  于易峰在耳机中不停地指示着。
  “好了,许云进部长……还有各部门的负责人来我的办公室一趟,我们开一个简短的会议。”
  说出这句话后,于易峰的心情也变得活跃起来。
  人总是要往前看的,看到舰长室内某些科学家跃跃欲试的表情,他就知道,大家基本上摆脱了与尼克斯星的离别情绪。
  人们选择GB131这一颗星球,依旧在双星系统内。这种选择当然是有原因的。
  0。62光年的距离,不短也不长,刚好可以检查“深空号”的综合性能。期间甚至有一段超越光速的短暂时间,人们可以得到大量详实的实验数据,从而对曲率引擎进行改进。
  虽然已经是星际文明中的L2级别了,人类还是第一次进行光年级别的星际远航,也不可能一开始就飞出几十上百光年。
  再退一步,万一深空号真的出现了什么差错,还可以在这颗星球上进行紧急维修。
  而另一方面,GB131号行星,有着大量的氦…3资源!
  这颗星球只是比月球稍大一些,表面没有磁场,而且双星系统喷射的大量物质完全能够喷到它。
  所以几十亿年的时间下来,估计有数十亿吨的氦…3可供开采!
  氦…3,放在整个银河系也是稀少的好东西。
  至少对刚刚迈入星际的人类来说,是真正的值得去寻找,比黄金更重要的宝贝!
  就这么思考间,许多科学家、部门负责人都一脸兴奋地走进了舰长室。


第四章 寻找下一个地球
  “……氦…3,好东西啊,不仅仅是一种能源,还可以用来做某些超流体实验,可以一定程度拟合宇宙弦的形成……”
  “而且单质氦…3是一种惰性气体,很难与其他物质产生化学反应……对许多实验也非常有帮助。”
  聊到氦…3,物理学家丁一东教授说出了一串奇怪的名词。
  他心中还在想着他的科学实验。
  一直到现在,物理学的黄金盛世还没有过去,还有大量的难点没有攻克。
  各种理论层出不穷,人类的技术也在蓬勃发展。
  这位大科学家觉得……在这里开会有点浪费时间,他更想要回到自己的实验室。
  经过长达一百六十年的艰苦奋斗,这些工作习惯都刻在了人们骨子里。
  特别是安装了大脑芯片,智力得到了飞跃以后……所有人都感觉突破到了另外一个层次。
  人们思维的活性大幅增强,奇思妙想也层出不穷,不做科研……实在有些可惜了啊。
  其中一位工程师倒是说了个有用的观点:“如果用氦…3代替氘作为主要的核燃料,核反应更加清洁。没有了中子流,核反应炉的维护间隔可以增加18倍!这对于我们是大有好处的。”
  “而且氦…3弹的当量更小,可以在较小的反应炉内进行……”
  现在人类确实实现了核聚变,却是直接用几公里厚的反应炉,再加上强磁场,粗暴地将核爆能量直接吃下。
  这种反应炉长期运作下来,也需要一定的维护。
  而核反应产生的中子流更加讨厌,中子本身不带电,不能用磁场或者电场隔绝。这些中子混在离子里边,不仅会破坏炉壁,还会破坏发电机的相关设备,使得维护工作大大增加。
  如果用氦…3作为核燃料就不会产生中子,确实清洁高效了许多。
  “甚至……更高等级的星际文明也是需要氦…3的,它也是文明间的一种交易标的。”
  众人热烈的讨论着,开采氦…3成为了首选大事。
  当然,这件事不能作为长期的工作计划,凭借储存在诺亚号的海量机器人,几年内就能完成开采工作。
  那么,几年之后,人类应该干嘛?
  现在人类成为了星际文明,可以涉足的区域更加广阔,可供选择的目标太多太多了。
  但人们不能像无头苍蝇一样乱转,有许多事情人们必须要搞清楚才行:首先自然是……新人类文明应该如何发展?
  刚刚踏入星际的人类,应该如何面对整个宇宙?或者说……如何面对充满了秘密的银河系?如何对外探索?
  虽然从外星生命体“黑”的报告中,人们得知了一些宇宙基本信息,但这点信息依旧太少太少。
  于易峰想了想,直接说道:“就这样漫无目的地漂泊在银河系,实在太过危险了。”
  “所以我认为,如果有一颗类似于地球的母星,或者有一颗太阳作为后盾,然后再向四周探索,无疑更加符合我们的思维逻辑。”
  “……就目前而言,我们的首要目标是:寻找下一颗地球,寻找下一个太阳系!”
  “大家觉得呢?”
  这个方案获得了在座各位人士的一致首肯。
  每个第一代的老人,都非常向往另一颗地球。或许是年纪大了,时间久了,他们莫名怀念地球上的一些日子。
  “半年后,我们将到达GB131号行星,挖矿的时间大概在两年左右。接下来大家有什么合适的目标可供挑选?类似于地球的行星我们有发现吗?近一点的那种。”于易峰一边问,一边研究绿光文明曾经发过来的星路图。
  上面的信息并不是很多,只是标注了一颗四千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