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一片人的眼红之下,一百名综合成绩最好的士兵率先用上了这款新式装备。
“它能在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判断出使用者的动作意图,并且给予恰如其分的帮助。”
总设计师丁一东教授解释道,对于这款亲手设计的动力甲,他还是非常满意的。
现在,于易峰本人就站在训练室中,尝试着使用第一代动力外骨骼。
好吧,他是文明领袖,当然有特权……不需要像士兵那样依靠综合排名获取装备。就算他是超人类,肉体力量依旧有限,这种机械外骨骼肯定会带来更多的便利之处,他心中也是非常期待。
动力甲的全名为“Weapon…X…001型机械动力金属外骨骼”,名字很长,简称X…001型动力甲,采用半包围结构,总重量非常轻,还不到四十千克。
“应该采用了那种非常轻便的超合金系列金属材料……”于易峰心中微动。
作为一个男人,以及前特种部队军人,他当然喜欢这种看上去非常高端、大气、上档次的装备。这东西从模型上看就非常炫酷!
连带着头盔,它大概两米的高度,像一个机器人的边框,刚好可以容纳一个人的身体。
于易峰走到动力甲面前,开始穿戴特制头盔,以及一套紧贴皮肤的紧身衣。
实际上,这套紧身衣科技含量非常高,正是肌肉压力传感系统的核心触感装置。
因为它紧紧贴着肉体,才能更加准确地收集数据。然后再向核心计算机反馈,使得动力外骨骼更加灵活,更切合人类身体的真实意图。
于易峰穿戴好整套设备,开启内部开关,头盔上的屏幕微微亮起,已经可以行动了。
他开始在训练室中慢走、疾走、奔跑、跳跃,尝试各种动作,测试这台机器的性能究竟如何……
一开始还有点不太适应,有点掌握不住平衡,到后边慢慢熟悉,慢慢掌控,渐渐地,他开始变得兴奋,奔跑的速度也越来越快……
每秒钟八米,每秒钟十米,一直到每秒十二米的超高速度,远超正常人类的极限!
强,太强了,轻轻一跳就能有十米以上的距离,随便一跃就能达到两三米的高度。完全就是超越吉尼斯记录的标准啊!
虽然以他的能力,平时也能够做到这些,但完全不可能这么轻松。这套动力甲实在是太棒太酷了,大大超出了人类肉体的极限!就算是普通人,也能做到这样的动作。简直就不可思议!
它采用了大量的防震动设计,就算稍高的地方跳下,也不会有太高的震动感,这对人体是很好的保护。
于易峰对着一个杠铃用力一抓,轻松地将200千克的杠铃抓过头顶,简直就像20千克一样,真的厉害!
只要稍微熟悉了之后,他感觉穿着这套动力甲和平时并没什么两样,就好像只是穿了一套厚一点的衣服一般。
而且,这套衣服仿佛能知道自己想要做出的动作,从而给予适当的帮助……
实际上,动力甲对个人行动还是有一点时滞的,只是非常非常少,还没有以往的宇航服阻碍大,几乎被控制在无法察觉的程度。
“满意,非常满意!能做到这种性能已经非常不错了!”
于易峰一直折腾了一个小时,才大汗淋漓地停了下来。
他摘下头盔,用手散了一下冒烟的额头,不停地喘着粗气。
使用这种动力装置,并不是说人本身就不运动了。首先要人先运动,它才会跟着运动,所以也需要大量的体能才行。
而且,它本身的运动幅度,比如说奔跑速度等等,不会超过使用者本人的极限,否则很可能掌握不住平衡而摔倒。
“为何要半包围的结构,而不是改成全包围的结构。我觉得……可以干脆代替宇航服。”于易峰有些不解地问道。
在一边观看的丁一东教授笑呵呵地说道:“半包围的结构只是第一代的产品,适合在室内使用,我们还有一年多的时间进行测试修改,然后更新换代……全包围结构是以后的方向。”
“我们当然打算用这种动力装置,全面替换笨重的宇航服。”
紧接着丁一东又问道:“目前的动力甲还是有一些缺陷的,你有没有感觉?”
于易峰认真想了一下,然后说道:“平时到没什么感觉,但是高速运动的过程中,时滞感会增大许多,这可能是我跑的比较快,神经比较敏感的缘故。”
“还有……头盔屏幕上的红点是武器准心吧?武器的瞄准系统精度不够高,在微操方面还不够精细……”
他作为文明领袖,当然不需要顾忌什么,有什么不足的就直接说了。
实际上,这种直来直去的对话也正是科学家们所喜欢的,因为它最高效,最直白,不会被误解。
丁一东教授点了点头:“是的,你说的没错,主要还是微操方面。目前的动力甲还不能做到像人类手指那样灵活,这方面需要改进。而且我认为,每个人的装备都应该量身定做过,取得合适的参数,这样才能完善微操……”
“就像你个人的动力甲,应该做的更强,毕竟普通人的数据是不适用于你的……”
于易峰将这套设备脱下,将它整理好,然后认真说道:“丁老,以后改进的工作就辛苦你了。不过我还有一点要求:它必须足够安全可靠!无论是防水、防火、耐腐蚀还是抗重击,它必须有足够的可靠性,不会轻易损坏!”
“如果全面替换宇航服,动力甲就是我们的命啊,可轻易损坏不得。它必须能在比较极端的情况下正常工作。”
丁一东也赞同道:“是的,这也是我们以后的改进方向,你就放心吧。”
第五十九章 三年准备
关于科研方面的问题,于易峰从来就不会指手画脚。专业的问题由专业人士解决,这也是他一直以来信奉的用人理念。
这一批动力甲只是测试型的,人们还有一年半的时间进行改进、修正。
按照丁一东教授的设想,他们计划将现在的铝空气电池,替换成更加耐久的放射性同位素电池,届时整个动力甲的续航能力将高达两个月!
他们也想增添一些智能操作系统,增强动力甲的单兵作战能力以及安全性……
不仅仅是动力甲,其他各式各样的其他武器也在研发当中:包括坦克、无人机、机器人等等。
其中当然也有火药武器,也即更高性能的步枪、机枪、狙击枪、重机枪,其次才是最新式的电磁跑!
火药武器依旧是常规武器中不可或缺的存在。它们虽然在太空战中没什么大用,但是,地面的局部战场还是可以用的。
它们被人类使用了这么多年,可靠性好,不容易出现机械故障,一时半会间不会被全面淘汰。
而且,火药武器最大的缺点……后坐力太大的问题,也被动力甲的出现完美解决了!
火药武器,不是不能做的更强,而是人类的身体根本承受不住巨大的后坐力。
像AWM军用狙击步枪、巴雷特M82A1之类,如果没有经过严酷的训练,普通人一枪下去,强大的后坐力能把自己的肩胛骨给震碎了。
但使用了动力甲后,完全没有这个问题。
巨大的后坐力由机器承受,人们只要在开枪过程中,稳住自己的身体就行。而且动力甲的出现,也带来了巨大的负载能力。一名士兵完全可以携带几百几千发金属子弹,不用考虑负重问题。
目前新研制的火药武器,子弹初速度更高、威力奇大,完全可以轻易打透地球坦克装甲的地步,想来已经够用了。
当然了,电磁炮则不在火药武器其列,其炮弹的初速度达到10000公里/秒,威力大到不可思议!巨大的后坐力能直接把人与动力甲一举掀飞。
目前的人类科技没办法解决电磁炮后巨大坐力,所以电磁炮这种武器只能安装在50吨级别的核动力坦克上。
这也是让赵耀等军人非常遗憾,除非人类能开发出更强大的,只喷射质子束的高斯步枪……这种武器短期内是没戏了!
除了这些热兵器以外,动力甲的右手边还增添了冷兵器系统。
热兵器总是需要弹药的,无论带的再多依旧有限,冷兵器却可以无限制使用。
其中的研究方向就是高周波武器,将数千赫兹的高频震动递加在材料上,以获得强大的切割能力……不过这种武器还不成熟,对材料要求太苛刻,而且能耗实在太高。
人们干脆在动力甲左手边安装一个电锯,一种用超合金Z制造的高速旋转电锯,效果也相当不错!切割金属就像锯木头一样。
就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