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病毒的研究有了新的突破。”
于易峰抬起头来,他前几天就看过相关报道,不过此刻还是愿意听百合子讲解一番。
“关于长寿病毒,几乎可以确定是飞碟里带出来的东西了,毕竟它的DNA特征和普通火星病毒太不相同了。许多生物学家认为,它的前身,可能是那个肉球剥离出来的某些细胞。”
“这些细胞从母体脱落后,为了适应火星的环境而逐步退化,一直到了现在这个样子……”
如果按这种说法,长寿病毒就成了外星文明的造物!这样的解释其实也说得通,毕竟那个肉球活了这么久,身上的某些细胞肯定有长寿功能……
对于外星造物,于易峰心中还是非常警惕,“关于长寿病毒的研究怎么样?”
“如果这些细胞没有退化,分泌出的长寿因子效果会更好,不过人类反而不敢用了。现在退化下的病毒活性很低,倒是安全了不少……可以说是人类的运气。”
“科学家们还修剪了大量的冗余基因,制作出的药剂,寿命增长的效果在30%…40%左右。”
“安全吗?”这是于易峰第一关心的问题,一想到长寿病毒可能是那个肉球的一部分,心中就感觉怪怪的,或许是他的心理因素作怪吧。
“理论上说,已经足够安全,科学家们已经把看不懂的基因全都修剪掉了,只剩下我们了解的部分。所用基因试剂的主要成分是由催化蛋白以及RNA模板组成的酶,不含其他的遗传物质。”
于易峰点了点头,也就是说,使用了这种药剂后,人类的平均寿命将达到110岁左右。
最关键的是,它能在生物学上带来大量的启发,让人类对自身的了解更进一步。或许在以后会有更好的药剂出现……
任何一件事都有两面性,他不可能因为个人的喜好,去阻止一项对人类有益的科学。在科学家们信誓旦旦的保证下,长寿试剂的第一期人体实验已经开始。
他有些担忧使用这些药剂后,人类会变成另外的生物,毕竟人类的生命科学还太弱了,理论上的安全,并不是真正的安全。特别是那个肉球还有控制心灵的能力,谁知道呢?
“你放心……安全性没有问题。我知道你的担忧,一些试验者在注射了相关干细胞后,依旧是原来的思维波动……属于人类的思维波动!”
“而且,他们的基因链并没有出现改变。”
百合子有些扭扭捏捏地说道,“我没有窥探他们的心灵,只是模糊感知了一下。你不要误会……”
“这样啊!”于易峰笑了笑,忽然就放下心了,“这样就好,谢谢你了!”
原来百合子还有这种功能,这一点倒是不错,至少,外星间谍绝对混不进来……
除了武器以及生命科学,人类进步最大的就是材料科学了!
受到大量外星造物的启发,新材料开始成批出现,弥补了材料史上的空缺:石墨烯、气凝胶、碳纳米管、富勒烯、非晶合金、泡沫金属等等,都从实验室走到生产线上批量生产!
于易峰深深地为之欣喜着,一想到新人类文明的进步,他们所有的冒险都是值得的!
“一代材料一代器件,一代器件一代技术。以往材料学的发展太慢了,大部分科研成果只能用来发论文,到现在终于有了突飞猛进的态势!”
百合子喝完最后一口饮料,淡淡地说道:“因为这些新材料的发明,性能数十倍于以往的旧材料,我们终于有了建造大型飞船的可能性!”
“是啊。”于易峰也点头赞同,“不过大型飞船到没什么必要,我们的诺亚号暂时够用,小型太空梭的研究已经提前开启了!”
于易峰有一种感觉,所有的一切,都仅仅只是开端,一个大时代的开端!
第八十二章 外太空信号
就在科技井喷的大时代刚刚开启时,一件出人意料的事请发生了……
这里是奥尔特星云,太阳系的最外围。
天文学家普遍认为,奥尔特云是50亿年前形成太阳及其行星的残余物质,并包围着太阳系。奥尔特星云是彗星的发源地。距离太阳约50000至100000个天文单位,差不多等于一光年,即太阳与比邻星距离的四分一。
太阳的光芒在这个距离已经十分微弱,还不如天狼星的亮度,真真正正成为了无数恒星中的普通一员。
速度最快的光,从太阳来到这里也要走上一年多。因此,这里的彗星绕太阳一周要花百万年的时间,只有当它们跑到离太阳几亿千米的距离时,才能被人们看到。
此时此刻,一艘直径约一百五十公里的庞大飞船正经过此处,如果有人类科学家站在飞船里边,会惊讶地发现,它的速度超越了光速!
它的表面如同被一个气泡般的薄膜包裹着,光线照到这艘飞船上时,会发生奇特的弯曲现象。它正以远超光速的速度向太阳系飞去!
这种超光速运动,并不违背任何已知的物理定律,其最好的解释,便是“曲率航行”。
曲率航行,通过改变空间曲率地方式让物体前进,其本质是空间的运动。就像一个站在地毯上的人,抽动地毯时,人也会跟着“运动”。不过空间的运动更加抽象也更加复杂,包裹在运动空间中的飞船几乎是静止的,并不违反相对论效应,所以曲率航行理论上可以达到任何速度,甚至——超越光速!
这一直人类幻想中的航天科技,却在这艘飞船中彻底实现。如果让人类科学家看见了,必然会引发一波疯狂的研究浪潮!
超越光速,对于星际文明而言是最好的危险规避方式,因为它会带来信息上的大量混淆。
从各个角度观测超光速飞船,得出的结论也会不同:
如果,从超光速飞船运行方向的正后方观测,人们会惊讶地发现,它远离的速度依旧是光速。不过此时会产生严重多普勒效应,所有的信号波长变大,频率变低,也就是说,观测的飞船会非常黯淡。
如果从运动方向侧边观测,根据角度的不同,情况会更加稀奇古怪:飞船被拉成了一个奇怪的长条形,而且越来越长,就像一根长面条一般。
如果飞船的速度远大于光速,人们会看到一个个不连续的点,然后这些点慢慢连在了一起,组成一根根长面条。
根据最前以及最后的点,这也是唯一可能“看到”超光速运动的情况。不过这种现象对观察者的角度要求非常高。
如果,观测者站在飞船运行方向的正前方,人们反而……看不见飞船的任何影像!因为它的速度太快,将一切光都甩在了后面!
只有在一段时间后,飞船掠过此处的一刹那,人们会看见一艘飞船从眼前经过,以光速远离。与此同时,还产生了另外一个向后倒退的影像,看起来如同倒着播放的录像一样,人们会看见这艘飞船又以光速飞回了原点!
这种情况看上去不可思议,但并不是时光倒流,本质上,是超光速产生的视差错觉。所有的观测,人们看到都不是飞船本身,而是一个个由光形成的影像。
因为飞船的速度超越光速,所以,当飞船掠过观测者一段时间后,最近发出的光子才会传到人的眼睛里,然后是后边一点的光,然后再是后边一点的光,整个连续的影像看上去就好像飞船在倒退。
种种奇怪的观察结果,让超光速的物体就这样成为了一种幽灵现象,所有以光为基准的观测都是滞后的、不准确的。
因此,这种信息上差错,却是星际文明最好的保护伞!因为你根本不知道超光速飞船飞到了哪里,除非……有比光更快的观测手段!
这艘庞大的飞船在奥尔特星云中继续航行了一大段距离,才从超光速飞行的状态中脱出,以一种亚光速的速度飞行着。
这时,才能模糊地看见它的真正面貌,它是一个庞大的黑色椭圆球体,表面坑坑洼洼,时不时产生大量的电火花……甚至,在脱离超光速的一刹那,还产生了剧烈的爆炸!
或是因为如此,它才坚定地飞入太阳系……
这里是太阳系,火星。
负责天文观测的汤姆逊教授忽然检测到了一点不同寻常的波动。
那是一阵有着某种规律的无线电波,非常微弱,他皱着眉头检查着,有些怀疑这阵电波是不是人类文明发出来的。因为它太有规律了,似乎不像是来自宇宙中乱码……
“天文学”作为诺亚号的重点扶持项目,也受到了大量资源的关照。人类甚至计划在诺亚号搭建一个直径一千米的射电望远镜!不过因为人手不足的关系,暂时只是计划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