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观疑惑问道:“不应该是现场做的吗。”
秦观觉得,诗会作诗,自然是要像曹植那样,来个什么七步成诗,现场灵感迸发才对。
旁边一个学子惊诧的看着秦观,道:“秦兄,就算是参加诗会,又有几人会现场作诗的,一首诗词,往往要经过千锤百炼,仔细雕琢才好拿出来示人,你真的以为人人都是曹子建吗。”
又有一人道:“很多诗会,都是某人作了一首好诗词出来,想要扬名,然后就邀请同窗好友,开一个诗会,借机宣扬自己的诗作,谁不是如此。”
这话却是把秦观说愣了,原来,古人都是这么玩的吗。
好像和自己想象的,有些差距啊。
郑达看秦观的样子,担心问道:“少游兄不会真没准备吧。”
“难道你们准备了。”秦观扫视了一圈同桌好友。
其他人都点点头,郑达说道:“我准备了两首,上三楼我不指望,只希望今年能够登上二楼就好。”
秦观喝了一口茶润润喉咙,说道:“无妨,我现场作诗就好,实在作不出,就当看戏好了。”
这时郑达迟疑了一下,在秦观耳边压低声音说道:“少游兄,不可轻视啊,我听说,外面已经有人在传扬你是江南‘小诗仙’,将你高高抬起,如果你今次不做出一两首好诗词,怕是会被人笑话,甚至名声大损。”郑达说道。
秦观十分诧异,“‘小诗仙’,还有这种传言吗?”几天没出门,他还真不知道自己有了这样的名号。
刚想问清楚,就听厅内一阵喧哗。
“逸辰兄来了。”
“哎呀,是沈社长来了。”
“行之兄。”
秦观好奇是谁有这么大阵仗,可以让大厅内的学子们纷纷问候。循声看去,就见望月楼门口走进几人,为首之人,是一个同样穿着月白书生袍的年轻公子,长相只能说是清秀,不过一双眼睛,却是透出几分神彩,能看出此人精神气很足。
此时厅内已经有好多人站起来打招呼,秦观还注意到,此人身后几人中,有秦观的一个熟人,正是柳肃柳纯元。
“行之,这次应该准备了几首好诗词吧,我们又可以欣赏到行之的大作了。”
“沈公子被誉为杭州第一才子,诗文自然是好的,这次的七夕诗会,肯定又是沈公子拔得头筹。”
“沈兄一来,看来我们又没有机会了。”
对于这个沈逸辰,秦观原来的记忆里并没有什么印象,好奇问旁边的郑达,“这沈逸辰什么来头。”
郑达道:“沈逸辰,字行之,前年院试案首,而且此人素有文采,在咱们杭州很是有些名气,被誉为杭州第一才子。”
“第一才子?”
秦观惊讶,杭州第一才子,不得了啊。
他好奇问道:“难道杭州他最厉害,以前就没有出过什么第一个才子吗。”
“不是,第一才子不是固定一个人的,以前自然也有,只不过那些人考中会试,或是年岁大了,这个名头自然就会舍弃了。”
“原来是这样。”
就在这时,秦观忽然觉得有人看向自己,循着目光看过去,正好对上一双略带阴郁的目光,正是柳肃。
那柳肃在沈逸辰耳边说了几句什么,沈逸辰也将目光看过来,又与秦观对上。
沈逸辰对着秦观审视了几眼,让秦观有些错愕的是,沈逸辰竟然对着秦观拱了拱手,打了一个招呼。
秦观微觉诧异,随即心里暗笑一声,这沈逸辰,有些意思。秦观也没有失礼,回给对方一个点头微笑。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声高喝。
“提督学政崔大人到,知府林大人到,通判李大人到,杭州忠武将军刘大人到,杭州府学阎博士、程博士、李博士到,各位乡绅宿老到……”
随着一声声的高喝,从门外走进一群人,厅内众位学子纷纷起身,对着进来的官员行礼。
今次过来的几位官员,并没有穿官袍,都是一身文士便装打扮。
第063章 优,必须评优
林奇脸含微笑,看了一圈厅内的学子,随后对提督学政说道:“崔兄,你来致辞吧。”
崔善福摇手道:“我今天是客,这诗会由你杭州府举办,自然由你这个父母官来致辞。”
林奇不再推辞,对着厅内学子勉励一番,希望今天能够出几首佳作,还勉励今科参加乡试的学子,希望能有个好成绩,随后宣布诗会开始。
一众官员上楼,厅内学子此刻已经不下百人,熙熙攘攘好不热闹,不多时,一名官员下来,站在厅中对着众学子朗声说道:“诗会开始,参与者有一刻钟时间,交上诗词由诸位大人评判,评佳者,可入二楼,如有评优者,可直入三楼。”
秦观发现,很多人直接从怀里掏出早已经准备的诗文,呈给那名官员。
看来很多人还真的是提前准备。
不过也有人现场作诗,秦观发现那沈逸辰并没有从怀里掏诗,却是站起来走到文案前,那里早已经准备了文房四宝,沈逸辰略一沉吟,写了一首诗,随后交到官员手里。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最后人们都将视线看向秦观。
如今秦观在杭州城也算有了些才名,尤其是这些天,外界还有人传扬什么“小诗仙”的名头,很多人都想看看,这次他会拿出什么诗作,可人们发现到现在秦观还没动,都有些诧异。
郑达暗暗为朋友着急,见秦观不动,以为他一时间想不出什么好诗词,就在秦观耳边悄悄说道。
“秦兄,如果没有准备,不如不写,胡乱写一首,连二楼都上不去,到时候更丢人。不写的话,你可以说今天才思不佳,也算有个托词。”
秦观洒然一笑,对郑达道:“郑兄放心,我还是有些准备的。”
说着站起来,走到文案前,提笔写下一首词,送到那名官员手里,官员点点头,接过秦观诗词,对厅内众人又问了一遍,“还有人要交稿吗,如果没有,那我就交给楼上众位大人评鉴了。”
众学子不语,这名官员拿着一摞诗稿上楼了。
厅中学子又渐渐聊起来,不过很显然,已经没了刚刚的轻松。
看来众人对评选的结果,还是非常在意的。
望月楼,三楼。
一众官员拿着学子们的诗词相互传阅品评,突然,程博士说道:“这首词真好,我给诸位读一读。”说完就朗声念起来。
“东飞乌鹊西飞燕。盈盈一水经年见。急雨洗香车。天回河汉斜。离愁千载上。相远长相望。终不似人间。回头万里山。”
一首词念完,众人纷纷叫好。
“好,整首词真的很好。”
“开题那句‘东飞乌鹊西飞燕。盈盈一水经年见’,直接点题,算得上是七夕词里的佳句了。”
“经年不见,只能隔河对泣;此时相逢,相见自然恨晚。写出了七夕的味道。”
“这首词,应该可以评优。”
林知府和崔学政是这次诗会的主持人,两人对这首词也很喜欢,林奇拿过诗词又看了一遍,提笔直接评了个优。
诗词评判有两种结果,评佳者,可入二楼,评优者,可直接上三楼。而能够评优者,往年都寥寥无几,可见其难度之高。至于不评的,连上二楼的资格都没有。
这些官员都是读书人,而崔学政、林知府这样的人,又都是进士出身,素善诗词,嘴巴叼得很,不是真正的好诗词,入不了这些人的法眼。
这首词众人还没回味结束,李博士又说道:“我这里也有一首词,我觉得不下刚刚那首,甚至更佳。”
众人来了兴趣,“快读来听听。”
“当日佳期鹊误传。至今犹作断肠仙。桥成汉渚星波外,人在鸾歌凤舞前;欢尽夜,别经年。别多欢少奈何天。情知此会无长计,咫尺凉蟾亦未圆。”
李博士刚刚念完,就有人忍不住说道:“这首鹧鸪天,把牛郎织女称作‘断肠仙’,还真是巧妙,贴切。”
也有人感叹道:“‘欢尽夜,别经年。别多欢少奈何天’!牛郎织女盼望一年,方可一夕相逢,七夕之夜纵然可以尽情欢乐,也抵挡不了三百六十四天的离别相思之苦,这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这首词入情入景,确实是一首难得的好词。”
“与刚刚那一首相比如何?”
“嗯,我觉得不相伯仲。”
“我到是觉得更好一些。”
众人议论纷纷,诗词送到崔学政那里,崔学政看完后眼前就是一亮,然后不动声色的将诗词原稿卷好,在众人惊奇的眼神中,往袖子里一塞。
林知府就坐在崔学政旁边,看到他这个动作就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