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汉忙不迭的点头,“好的好的,老汉这就去提水来,保证热热的。”
燕儿侍弄茶壶茶具,蜜蜜拿出果脯,紫苏接过老汉提过来的开水,试过之后开始冲茶,秦观就老神在在的坐在一旁,看着四周的风景。
老汉心里感叹,不知道又是哪家豪门大族的公子哥儿,看这做派就知道家世不凡,老汉就站在一旁,小心的伺候着。
“老丈,这天气还真是热啊,往年我没觉得咱们济州有这么热的天啊,我看田里的庄稼都缺水了。”秦观和老汉闲聊道。
老汉道:“是啊,谁说不是呢,今年出奇的热,而且入夏以来一直大旱,没有下过一滴雨,田里的庄稼只靠提水浇灌,怕是都快渴死了,唉,今天怕是一个荒年啊。”
秦观看看四周,发现不止田里的庄稼稀疏萎靡,就连周围的草叶也都有些打卷,看来旱情真的很严重。
“怕是要闹旱灾啊,不知道县里可有救灾的办法。”秦观问道。
老汉苦着脸道:“哪有什么救灾的办法,到是听说县老爷带着乡里的士绅在求雨,不过没管用。”
“我听说不止咱们淄川县,就连周围的邹平、济阳、禹城几县也都是大旱,最严重的还要数广陵县,听说河里的水都快干了。”
秦观听了心里就是一惊。
广陵县,那不就是自己家吗。
喝过茶水之后,秦观等人再次上了马车,秦观发现越往家的方向走,越是干旱的厉害,原本水量充沛的那些河,有的已经露出了河床,只有极少的水流。
就是如此,秦观还看到很多农民在一担水一担水的,从河里挑出水,用瓢一点点的浇灌那些庄稼,可那些庄稼却好似被烈火灼烤过,生的很是矮小,病怏怏的,一副马上就要死去的样子。
如果这样下去,今年的灾年无可避免。
第368章 千里大旱,县令祈雨
马车进了广陵城,离家一年多,秦观也有些近乡情怯的感觉,在县城一打听,原来自己老爹在广陵城起了一栋宅子,全家已经搬到城里了。
穿过大街来到秦家新宅院前,秦观看着门上高挂秦府的牌匾,知道到家了。
秦观刚刚下车,门房就看到了他,眨了眨眼睛,确认无误后,脸上露出狂喜,感觉上前行礼:“大少爷,您终于回来了。”
秦观点点头,笑着说道,“嗯,回来了,罗青,还是你看门啊。”
罗青笑着说道:“少爷,看门挺好的,俺就喜欢看门,啊,我这就去通知老爷太太。”说完也不管秦观,跑着进了宅院,一路跑还一路喊,“大少爷回来了,大少爷回来了。”
秦观摇摇头,这个罗青,性子一点没变。
三女下车,看看新宅院,蜜蜜说道:“公子的家也很大啊。”
四人刚进院子,秦家人就都出来了,老爹秦大寿看到儿子,一脸笑意,说道:“我儿终于回来了。”
秦观行礼,“儿子出去游学日久,让父亲母亲担心了。”
秦母上前拉住儿子的手,“回来就好,回来就好,之前你一直没有书信,我们很是担心,后来接到你的书信,我们才放下一些心。”
紫苏和燕儿上前见过老爷太太,秦观又给父母介绍蜜蜜,蜜蜜也懂事的上前见礼,一家人才终于回了正堂。
聊着家里的事情,老爹絮絮叨叨的说怎么建这栋大宅子的,家里还在城里买了几间商铺,乡里又买了200亩地,等等等等,都讲给秦观听,秦观也不觉得烦,就安静的听着。
最后又说到县里干旱,秦老爹感叹道:“不知道为何,今年热得邪行,日头足的出不去屋,唉,咱们家那些田里的庄稼,也都要旱死了,我正在想着,今年佃租要不要给他们减免了呢。”
秦观道:“免了吧,咱家不差那点钱,如果哪家有困难,咱们还要帮衬着过了这个灾年,落一个好名声,比多几石粮食强得多。”
“哎,听你的。”秦大寿说道。
对自己这个儿子,他现在是言听计从,儿子比自己强的多,以后这秦家总是要交给他掌管的。
第二日,秦观就带着两个弟弟,一众家仆来到乡里,日头很足,晒得地上都有些发烫,田地都出现了一块块的龟裂,别说是庄稼,就连荒草都晒得要蔫死了。
微风吹起,刮起漫天灰尘。
听到主家来了,佃户们纷纷过来,见到是秦观,众人赶紧行礼,这可是举人老爷,而且还是举人第一的解元,他们自然不敢怠慢。
这些佃户皮肤黝黑粗糙,一个个脸露苦色,秦观说道:“我知道今年旱灾,田里绝收,所以过来告诉大家,今年我秦家的佃租全免。”
听到秦观的话,很多人脸上露出一丝难得的笑意,可接下来秦观的话,却让很多人脸上露出狂喜。
秦观道:“虽然免了佃租,怕是很多人家还是过不下去,所以我秦家准备给佃户借粮,只要家里有困难的,可以到秦家粮仓去借,免利息,等明年有了收成再还上就是了。”
听了秦观的话,一个佃户老农忍不住就给秦观跪下了,其他人也跟着跪下,呼啦啦就跪倒一片。
老农大声道:“大少爷,俺们谢谢秦家的恩德,可以让俺们活下去,俺们只借口粮,只要明年有了收成,保准第一时间还上,绝不拖欠。”
秦观赶紧去拉老农,“快起来,快起来,我们是鱼水关系,你们有难秦家怎能见死不救,好了,带我去看看田里的情况,看看还能否自救,能收一点是一点吗。”
众人起来,簇拥着秦观来到田里,其实秦家的田不错,旁边就有一条小河流过,可是现在已经完全干涸,连河床的淤泥都干裂了。
“水井还有水吗。”秦观问道。
众人又来到水井旁,打上一桶水,哪还是以前的清水,完全就是一桶泥浆,看来这水井也要干涸了。
面对天灾秦观也没有办法,刚回到秦家,就接到管家汇报,知县派人所来帖子,知县准备在两天后再次祈雨,知道秦观回来了,邀请他一同去参加祈雨,同去的还有县里的乡老士绅,不下百人。
两日后,秦观穿戴整齐来到城外,在城外某处宽阔的地方,县里设置了一处祈雨祭坛,秦观到时,这里已经聚集了很多人乡老士绅,更有无数百姓在周边围观。
祭坛两边,一边是僧人一边是道士,秦观心说,这位狄县令看来是把能用的招数都使上了。
求雨开始,狄县令带着众人三跪九叩,广陵城外黑压压跪了一片,随后念祈雨祷文,这狄知县也是进士出身,一篇祈雨文写的言辞恳切,秦观觉得如果自己是龙王,冲着这篇文章,怎么也得施舍一两滴雨下来。
可是从上午一直跪到中午,天上的太阳依旧好似流火,却不见一丝凉风吹来,已经有好多上岁数的人顶不住了,不时有人晕倒被抬走。
“龙王爷啊,就可怜可怜我们吧,如果再不下雨,我们广陵百姓怕是就要渴死饿死,无家可归了。”狄县令放声悲呼起来。
顿时引得下面的民众哭号起来,为自己悲惨的明天哭泣,哭声越来越大,声震四野。
秦观被哭声震惊,他从来没有过这种感受,在现代,就算遇到这样的旱灾,最起码还有政府救济,总不会饿死人,可是在古代,这可是天大的事情,是真的会死人的,家破人亡就在眼前。
也难怪遇到大灾,就连高高在上自认天之子的皇帝,都要给龙王跪下,恭恭敬敬的求雨呢。
天灾,非人力所能及也。
忽然,一道狂放刮过,一道人影从远处飞来,百姓惊讶纷纷看去,这道人影直接落到祭坛之上,却是一个手拿拂尘穿着一身道袍的道士,一把花白的胡子落到胸前。
这老道士看看台下众人,朗声说道:“贫道天道宗元彤,诸位,此间有旱魃为祸,你们在这里跪拜龙王是没用的,贫道来此,就是为了解百姓之忧。”
第369章 突破练气七层
众人见这老道士腾飞而来,心中已经存了敬畏之心,又听言是旱魃为祸,众人无不大惊。
旱魃之名就算是乡野百姓也并不陌生。
《诗·大雅·云汉》记载:“旱魃为虐,如惔如焚。”
对旱魃史书多有记载,说此物一出赤地千里,滴水无存,必然引起大旱灾。
民间也多有此类妖邪的传说。
狄县令赶紧擦干眼泪鼻涕,上前行礼问道:“不知道道长为何说是旱魃为祸,如果真是旱魃,道长可有手段。”
无数人眼睛灼灼的看向那老道士。
老道一抖拂尘,捋捋胡须,一派高人风范,说道:“老道受好友之邀,原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