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空间传送(古夜)-第49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与吐蕃狼狈为奸了。
  而且,这些百官陈列的忧虑之处,在杜乐看来,并不足以构成威胁。而百官之所以担心,这是因为他们不了解汉国的实力,不了解杜乐的底气。
  再加上杜乐想在吐蕃国内,建立一个基地,征伐之事,只不过迟早的决定,既然今日有了导火线,这一决定不可更改。但为了服众,杜乐绕开建立基地的打算,把今天发生的事情粗略地告诉这帮官员:
  “今天,吐蕃国三王子,正式向我宣战,我也答应了他的宣战。所以,两国之间的战争,不可避免。你们与其担心发生战争的不利影响,还不如想办法,解决汉国吞并吐蕃国所面临的行政问题。”杜乐按下百官的争论,平静地说道。
  “出征的汉队,不需要太多,但我需要勇猛之士,助我占领城池。另外,还需要一些官员,在我们汉国攻占下吐蕃国后,负责管理新的城市。”杜乐继续说道。
  国主主意已决,汉国百官也不敢再加忤逆,只能停止劝阻,开始思考起,该如何抽调基层官员。而英勇善战的将领们,则思考,能不能获得出征的机会。
  杜乐所想不同,他已经暗下决定,这一次出征,以蜘蛛机器为主,汉队为辅,尽可能快速地解决吐蕃国。百官的进言并非全无可取之处,长时间的战争必然是影响汉国的稳固的弊端。
  这次朝会的决议和细节,很快就通过各级官府,迅速向汉国各地传达开来。当然,在公告中,汉国朝廷强调,是吐蕃国三王子的嚣张跋扈,主动向汉国宣战,才引发这次战争,为了保家卫国,汉国正式向吐蕃国应战。
  顿时,汉国全国上下民众,皆对吐蕃国咬牙切齿。吐蕃人在汉国,成为了人人辱骂的对象。
  等到吐蕃国三王子得到这一消息的时候,正打算敲诈汉国的他,彻底地蒙住了。
  吐蕃使团到达汉国访问,本意可不是为了惹是生非的。他们是想要在占领高昌国之前,稳住汉国,不让汉国派兵支援高昌国。
  没想这一下子,吐蕃国三王子哈兰是搬石头砸自己的脚了。rs!。

  ☆、第三百八十二章 吐蕃投降

  汉国勇猛的军将们并不清楚杜乐的打算,但是杜乐的命令不容置疑。在战功的刺激下,汉国武将纷纷摩拳擦掌,希望能得到国主的任命,到战场上抢战功,顺便挫挫这些蛮夷分子的锐气。
  汉方经历针对齐晋两国的反击战,灭国战,抵御明军,云州攻坚战等战役。涌现出了一大批功勋贵族与公民。
  不少的汉国平民,已然把公民,当作一种特权。为了获得公民身份,许多人甚至希望国家打仗,以便继续征兵。
  因此,杜乐征伐吐蕃国的旨意,刚刚下达不久,就在汉国国内,得到了不少的支持。
  可是,杜乐最后只在国内的常备兵里,抽调了一万名汉军士兵。其中包括,三千名骑兵和七千名步兵,其余的辅助民夫,不计算在内。
  得悉国主的精兵战术,惊叹之余,将士们更是佩服国主的英勇,对杜乐也更为敬仰。如此的汉国,谁不知道国主是仙人下凡。根本就不会去想,一万汉军,是否能够打得过十几万吐蕃队。
  汉国各个行政机构的效率很高。
  征伐的旨意下达,不到两天,就完成了部队的集结。
  第七天的时间,汉军第一拨部队,三千骑兵,就已经抵达吐蕃国的边境城市,达鹿城。而这时,吐蕃国内才刚刚从安排在汉国的密探那得到汉军要出战吐蕃的军情密报。吐蕃国还无准备。
  达鹿城位于吐蕃东北部,地势险峻,是吐蕃国东部的主要门户之一,也是汉国进入吐蕃国的必经之处。从地形上来看,这是一个关隘式的城池。
  这里的百姓人口大约两百多户,最多算是一个小小的村寨。除去普通平民,大部分都是吐蕃的士兵。吐蕃国朝廷为了边境安防,长期安排了两千余驻军扎守在此地。
  这里的人口不多,是因为汉国与吐蕃的贸易活动,大多数是集中在汉国的边境城市里。
  根据管政提供的地图,以及用探测机器人勘测得出的结果,杜乐初步决定,将基地建立在达鹿城西南昆山地区。为了完成整个基地的建设,杜乐至少要占领一半的吐蕃国土。
  作战计划,就是根据作战目标来制定的。
  杜乐制定完毕作战计划,根据作战计划和清楚的路线指示,杜乐心下决定,对吐蕃国的战争,必须要速战速决。
  杜乐站在达鹿城外,约有500米的地方。在他的身后,就是此次汉军出征的三千汉军骑兵。
  虽然骑兵并不适合攻城,但是只要杜乐跟随在身边,攻城就不会是一件难事。
  杜乐看着这达鹿城土建的城墙,很不屑地笑了笑。城墙不矮,但是却无法阻止汉军的脚步。吐蕃似乎也不是那么的强大,这让杜乐想不明白,吐蕃三王子这般嚣张的凭仗,到底是从哪来的。难道野蛮人总是认为,自己手中的刀,才是最锋利的吗?
  杜乐不知道,也不想去想。
  既然惹上自己,那杜乐也不介意,让吐蕃三王子想明白了,到底该是谁对谁道歉。很快,他就会意识到,谁更加强大!
  杜乐从空间里,拿出装着导弹的三个导弹发射器。他已经决定,抹去眼前这座关隘城市。一来,可以让吐蕃增长点见识,以后不敢在汉国面前嚣张,二来,汉国进入吐蕃的通道,将会畅通无阻。
  三声巨响过后,汉军踏平达鹿城,并且一路势如破竹,一直打到吐蕃国的内部,向吐蕃都城罗些城进发。
  前线的战报迅速传回吐蕃的罗些城,顿时引起城内的吐蕃国上层的极度惊慌。
  因为汉军的攻击,来得实在太突然,吐蕃国国王,以及他的大臣们,根本还没反应过来,汉军就已经打进来了。惊慌之下,吐蕃国国主连声责备三王子误事,一边马上调集大军,全力集中在罗些城,抵挡汉军。
  才三天的时间,汉军就占领了吐蕃国一半的国土,慢慢地,将吐蕃队全都逼回都城,而吐蕃国的守军,面对汉军的进攻,几乎都没有还手之力。
  这与在整个异域历来发生的任何一场战役相比,都是前所未有的现象。
  吐蕃国的国王,第一次听到战报,根本就无法接受这种战争过程。
  吐蕃国内任何再坚固的城墙工事,在汉军面前,竟然就像是豆腐渣一样,几乎都变成了一推就倒。不仅如此,吐蕃军队竟然毫无抵抗能力,任凭汉军,长驱直入。
  不管吐蕃国王是怎么想的,都改变不了吐蕃国的劣势。
  汉军行动,在吐蕃国境内的势如破竹。在某些迷信愚昧的吐蕃百姓眼里,汉军俨然就是天国来的天军,汉国的国主,就是天上的神仙,他们这些区区蚁民,根本无力抵挡这样的神军。
  这种情绪渐渐蔓延开来,在整个吐蕃国内弥散不去,使得民众恐慌不已,军队将士们士气下降。
  事实上,杜乐一拿出导弹,许多的吐蕃城市,他仅仅炸掉城市的一面墙,整座城市的吐蕃民众,马上就对汉军投降求饶,俯首称臣了。
  这是因为,在吐蕃百姓的眼中,达鹿城因反击汉军而遭到汉军彻底毁城的例子,就等于用血淋淋的方式告诉他们,任何阻挡汉国天军的行为,都将会受到神的惩罚。再加上,吐蕃国的军队由始至终都没有成功反击过,每每派出的军队都是遭遇全军覆没的局面,手无抓鸡之力的吐蕃百姓心中恐惧更甚,更加不会以一己之力企图与汉军抗衡!
  精神上的降服,远远胜于军事武力的压制。
  所以,汉军每攻下一座城池,仅仅只需要留下数百人,就能控制吐蕃一座上万人的城市。
  最终,汉国大军得以直挥罗些城。
  杜乐面对城门紧固的罗些城墙,心中感叹万分。只要再攻下罗些城,吐蕃国就算是灭掉了。
  其实,杜乐并不想依靠这一万汉军,就控制整个吐蕃国。一万汉军,终究有些太勉强了。杜乐更是希望,吐蕃国王能够及时的悔过,向汉国投诚,那他倒是可以考虑保留吐蕃国王室,并分给他们吐蕃国一半的领土,保存他们的尊严。
  因为,杜乐其实只是需要吐蕃国内山区的矿产资源,原意并不是非得要占领吐蕃,或是称霸世界。不过是吐蕃王朝实在过于狂妄嚣张,桀骜不驯,杜乐要想保证他日自己在吐蕃建立基地的安稳,就必须先铲除一切动乱因素。乌达国矿场的遭遇,算是让杜乐吸取了教训。
  面对汉军的强悍攻势,吐蕃国集中了近八万的士兵,聚集在罗些城城下。
  看着城下密密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