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侯沧海商路笔记-第3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十几分钟后,车队进厂。
  杜灵蕴迅速下车,给王市长开了车门。王市长是老资格副市长,约莫五十岁左右,举止干练,神态从容。跟在她后面的是国资委一把手鲍大有和科长詹军,另一侧则是矿领导管一湖。
  侯沧海迎向王市长,握了手。随后又给跟随的几个官员点头致意。他对鲍大有和詹军选择的态度是客客气气、彬彬有礼,态度亲和,保持距离。
  互相介绍时,鲍大有倒是挺热情,道:“小侯走出机关,闯出一片天空,成为年轻企业家。我还真希望年轻的机关干部到市场上闯一闯,尝一尝风浪,这才能长本事。成功了,则成为社会需要的企业家,不成功,则会好好珍惜现在的岗位。”
  王市长笑道:“老鲍,你这样讲,留在机关的同志都成为了失败者了。”
  詹军仍然是机关干部标准打扮,白色衬衣,黑色西裤和皮鞋。他以前在黑河镇当党委书记时总是虎着脸,不苟言笑,威风凛凛。此时回到市级机关任职,在市领导面前,脸露微笑,很恭敬的模样。只是在没人注意的时候,他的目光便冷下来,透着一股狠意。
  王市长调整分工以后,到过不少厂矿企业,算是见多识广。她进入面条厂后感觉很不错,主要原因是干净整洁。大门明显是老式门,经过修整,重新刷了油漆。道路是水泥路面,打了许多补丁,尽管不太好看,整个公路却没有破损处。道路两旁绿化带没有杂草,草中更没有白色垃圾。
  侯沧海陪在王市长身边,将其带到展板处,介绍工厂生产情况。展板反映了新团队进入工厂之后发生的天翻地覆变化,新旧相片对比非常明显。
  王市长看罢相片后,提出要看一看生产现场。进入车间前,小团姐给王市长送来干净口罩帽子。生产车间秩序井然,由于没有使用全封闭生产线,灰尘有些大。工人们都知道有大领导要来,按照厂领导事先安排,尽量不要与来宾说话,专心做事。
  看完车间,一行人来到办公楼进行座谈。座谈邀请了金家悦和周永强两位老厂长参加。座谈开始后,先由矿领导管一湖介绍面条厂情况。然后由侯沧海发言,随后是自由讨论。
  自由讨论时,老厂长金家悦第一个发言:“侯沧海这人是我从小看着长大的,他来承包面条厂,实话实说,我最初是不信任的。后来侯沧海找到我,讲了三条,第一,一个工人都不放弃,大家愿意跟着他干,他都接收;第二条,正常生产后,要给工人涨工资,半年后,略高于公务员工资;第三个不会让工人失业。他提出这三条,显得很有诚意,但是我还是不相信,认为他在吹牛。只不过,面条厂没有矿里输血早就垮了,死马当成活马医吧,再坏也坏不到哪里去。结果出乎意料,侯沧海到目前为止,基本实现了承诺。”
  由于是自由发言,侯沧海接了一句:“金厂长,其实还有一条没有实现,七月份只给工人们涨了三百块工资。争取在年底,让工人工资达到江州市中等收入水平。”
  众人都发出微笑。
  詹军专心记笔记,没有说话。他目前接触的多是大型企业,很少到面条厂这种小型企业,觉得大家讨论没有什么意义,在本子上胡乱写着,写得最多的字句是“承包期为两年”。侯沧海在离开黑河镇时,殴打了作为党委书记的自己,詹军本是记仇的人,更是将这样的奇耻大辱牢记在心。他原本以为这辈子再也无法报复侯沧海,没有料到山不转水转,两人又遇到了一起。他坐在会场上,绞尽脑汁想着报复侯沧海的方法。
  生产副厂长老张道:“我是管生产的,就说老本行。面条厂开发了杂粮面、大力发展了鸡蛋面。”
  矿领导管一湖打断道:“江州老面条,真有这么多鸡蛋吗?我们今天在车间看到不少鸡蛋,是不是为了应付我们,专门摆出来的。”
  老张长得很粗壮,一幅憨厚模样,道:“面条里真是加了很多鸡蛋,工人们都说挺浪费,但是侯总和张总两个老板都坚持加鸡蛋,我这个搞生产的就负责把味道弄巴适。”
  王市长看了一眼身穿面条厂制服的张小兰,微微笑了笑。张小兰回应了一个微笑。
  老张又道:“车间加足了马力生产,只能保证江州市场需要。几个老板如今信心勃勃开发南州市场,生产肯定跟不上,我建议购买一条全封闭生产线,四百来万,每天就能生产一百吨,全年三千六百五十多吨。还有,锅炉也应该更换了,再用要出毛病。”
  侯沧海作为承包人,没有购买新生产线的冲动。更何况他即将遭遇现金流断裂的尴尬,又难以从银行贷款,根本无钱更换设备。不管是做广告还是组织销售,所得经验都可以用在保健品上,可是购买了面条厂生产线,承包期到了,这些昂贵设备如何处理相当麻烦,极有可能成为拖累。
  座谈结束,刚到十二点,面条厂广播响了起来,先是播放了王市长来视察的消息,随后宣布昨日的生产之星,热热闹闹的。
  王市长将张小兰招到身边,小声说话。
  侯沧海来到鲍大有身前,道:“鲍书记,很久没有给您汇报工作了。”
  鲍大有笑呵呵地道:“小侯不错,闯出这么大的事业,这归功于当年在黑河镇基层锻炼经历。干部啊,还是应该下基层。”
  聊了几句后,侯沧海又对詹军微笑道:“詹科长,我们黑河镇三个人,今天居然在面条厂会师了。”
  以黑河时代,侯沧海身上还有自己手下的小机关干部,此时的侯沧海领导着沧海集团,挥洒自如。这让詹军很是嫉妒。


第287章 沧海销售模式
  送走王市长一行,侯沧海总是无法忘记詹军皮笑肉不笑的表情,开始总结自己从区委政法委辞职以来的得失成败,主要是自己走麦城的失误。
  第一次失误是在与高州老油条方景波办交接时发生。侯沧海当时才升任二七公司中层,对基础业务不是太熟悉,结果被方景波耍了一道。方景波与医生们联合起来演了一出双簧。方景波当着侯沧海的面支付了医生的临床费。但是,此临床费并非本月临床费,而是上一个月的临床费。方景波通过这个小花招将整整一个月临床费拿到手,丢给侯沧海一个烂摊子。二七南州公司不想将事情搞大,没有追究方景波的责任。如果追究方景波的责任则必须要涉及医生,与医生们关系彻底搞僵就等于失去高州市场,所以公司和侯沧海承认了失败,吃了一个哑巴亏。
  第二次失误是着了建筑商苏希望的空城计。苏希望资金链出现了大问题,工地经验丰富的戴工发现了蛛丝马迹,及时向侯沧海做了报告。但是侯沧海与苏希望谈话之后,选择了相信苏希望,结果苏希望卷了近五百万溜走。此事是一大恶人介入锁厂危房改造工程的导火索。
  第三次失误在承包面条厂决策上。承包面条厂的决策总体来说非常仓促。侯沧海最初是想帮助面条厂的老工人,同时借着面条厂的地盘对保健品生产线进行实验。他的设想很美好,也是针对自己资金有限进行的必要选择。可是进入实际操作之后,侯沧海才发现要想把面条厂搞好也得大量投入。他带着三百四十万现金回到江州,保健品配方和工艺用去一百多万,为江州老面条在省市打广告用去一百多万,虽然广告还要持续八九个月时间,但是现金实实在在花出去了。再加上沧海集团员工的工资钱,以及其他杂支,侯沧海有限的资金已经面临枯竭。而且蒲小兵在面条厂所做的工程全部是垫资,一笔都没有支付。
  当鲍大有和詹军出现以后,侯沧海猛然意识到自己投了这么多钱,两年承包期后有可能遇上麻烦。当时决策时如果承包期在五年或者更长,那么收回投资可能性就很有把握。可是承包期只有两年,这个时间点太尴尬,赚不了太多钱,不敢大投入。
  想到这里,侯沧海觉得当初脑袋装了屎。
  注册江州老面条商标是减损手段之一,用来预防有可能出现的问题。
  为了解决在面条厂的决策失误,方案一就是承包期结束以后,继续延长承包期;方案二就是改制,由沧海集团吃下面条厂,更新生产线,扩大产能。
  想起詹军睚眦必报的性格,侯沧海觉得方案一和方案二都有些玄。
  前两次失误是别人做的圈套,人在江湖走,哪能不捱刀,只要及时止损,问题不大。第三次失误是决策失误,很值得深思。在做江南地产项目时,由于有张跃武煤矿支撑,不缺钱,还有政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