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玄门妖孽(小强)-第7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不信;现在看到了东西后李默也相信了;当真是件件精品;至少从第一眼的印象上来看;都好似是真的。

古玩鉴赏最为关键的就是第一眼;行家人把第一眼称之为眼缘;只有对上眼缘的物件才有成交的可能。一般买古玩分为四个步骤;第一步就是眼缘;看到物品的品相;如果喜欢有购买的意向;就会进行第二步上手。古玩不光讲究光泽;还讲究质感;摸在手上的感觉很重要;有些老玩家只要上了手;真假就能看出个**不离十来。

接着才是闲谈;通过跟卖家的交流来对这件东西进行重叠型的断代;如果卖家对这件东西不很了解;那么捡漏的几率就大大的增加;利用卖家的无知进行杀价;有些无良的买家还会张冠李戴;把年代久远的说成是近代的;甚至为得便宜还会把真的说成假的。

最后一步银货两讫;他拿你给的钱;你拿走他的东西。不管是捡漏还是打眼;离手之后概不负责。

所以古玩鉴赏用看是不行的;还要上手。至少这一批东西李默光用眼看是看不出什么端倪;于是回头望向玄齐:“能上手吗?”

玄齐很轻松的点头:“上手当然没问题;不过你可要小心一点;行当内的规矩你是懂得;如果在你手中出了意外;那可是我说几个钱就几个钱了”

“这点你放心;规矩我懂。”李默自然明白;如果上了手再没放下前这件东西就等于是买了;一旦出现了意外就要照价赔偿。所以在古玩界上手是很有讲究的;不会出现手递手的给东西;全都是一方把东西放好;另一方再伸手去拿;这样就能明确责任;即使出现意外;也能够很妥善的解决。

第七百三十五章渊博的知识

围着桌子走了一圈;李默先拿起桌上最不起眼的鼻烟壶;先是仔细把玩看了看包浆;而后又用放大镜看了看做工;最后还打开盖子仔细看了看接缝处与内壁。

古玩界有个俗话;越小越精致的东西;越难以造假。在古时候有些手工艺人;可能一辈子就做出那么一两件传世的物件;所以他们都会花费很多的心血;精益求精。所以这些精巧细致的玩意儿;都是当之无愧的艺术品;是后人无法用现代科技作假的东西。

李默拿起来的是个掌心大的鼻烟壶;通体为玛瑙材质;外面雕刻着蔓藤般的花纹;防滑而精美;在放大镜的映照下;能看到藤叶上的纹路;精湛的雕工;用心的布局处处都透着匠心独具。内壁的打磨也很圆润;瓶盖与瓶身浑然一体;最难能可贵的是;瓶盖与瓶身采用的是同一块玛瑙。

摸着鼻烟壶上的包浆;李默啧啧称奇;转头问玄齐:“哪里找来的这么件东西;摸在手里就感觉是真的;但从雕工来看却又不是清中期的风格;看这藤;看这叶;如果不是我看了看瓶口;差一点就把这当成是存疑的臆造品。”

玄齐耸了耸肩膀;没对这个鼻烟壶发表任何的意见;手掌往前一伸;示意李默继续往下说。

而李默把这个鼻烟壶举了起来说:“这是明末工匠用超越时代的嗅觉;用上好玛瑙雕刻而成的鼻烟壶;足足比清朝鼻烟壶兴盛时早了数百年;这是件真

鼻烟壶的确是从明末传入华夏;后再清朝时期发展兴盛;道光年间才形成鼻烟壶的雏形继而量产。聪明而具备智慧的工匠们;不可能想不到制造一个简单的小壶用来盛放鼻烟;所以这个玛瑙鼻烟壶就在特殊的情况下出现了;就类似于现在超越时代的概念车;没有量产只是一种可行性的尝试。

如果换成另外一个人;很容易就会把这个当成是臆造的赝品;但真正的古玩行家仔细求证之后;会发现这个鼻烟壶是真的;因为瓶口处有日积月累使用过的痕迹。这一点是无法造假的;也许当年这个鼻烟壶的拥有者只是想彰显自己的富贵;并没有想到自己在无意间超越时代。

当李默给出答案后;五人组先打开他们的信封;就看着信封内写着:“明晚期真品鼻烟壶。”而后再打开玄齐书写的信封;里面果然也是:“明晚期真品鼻烟壶。”

旗开得胜的李默;脸上闪过一丝的小得意;也只有经验丰富老玩家;能够从细微之处辨别出这个物件的真伪。

李老太爷可比李默高兴多了;男子汉大丈夫;总要有一份安身立命的活计;李默渊博的古玩知识;已经能成为谋生的技能;甚至能在上层社交圈里形成新的谈资;所以李老太爷很是为李默高兴。

首战告捷的李默把鼻烟壶放回到桌子上;而后望向第二件藏品;也许这一件藏品并不是广义上的古玩;而是一个座钟;一个高约半米;混杂西洋风情与东方神韵的大座钟。

钟表在古玩界属于是个较为奇特的行当;要知道钟表之所以被人重视;是因为他们的精准性;每天不错时间的走着;在对的时间为人们传达对的信息。一般的古董钟都是由发条与齿轮的机械构造;时间久了难免会出现正常的磨损;走起来也就没有原本那么精准。

当然并不是说钟表在古玩界就没有价值;恰恰相反钟表作为一个时代的产物;代表一定时期内特定环境下的科技、文化、艺术发展程度;在一定程度上记录着时代的痕迹;有着厚重的文化内涵。

早在明朝西洋钟就以被作为最珍贵的贡品由意大利传教士带入皇宫;乾隆皇帝更是成为华夏历史上最重要的西洋钟收藏家;这些都展现钟表所展现的厚重文化积淀和历史文化内涵。

但是玄齐所拿的这个古董钟;与一般的古董钟有着明显的不同。相对其他西方工艺显著;甚至富丽堂皇的钟表来说;玄齐拿出来的这个座钟显得太过寒酸;没有金粉银箔的装饰;更没有西方浓郁显著的风情。

木质的底座好似一座苍翠的山峰;空缺处进行小范围的镂空;一个硕大的钟摆从上面穿下来;山顶上才是原型的钟;并不是传统的阿拉伯数字;也不是罗马数字;而是华夏独有的天于地支。

围着这个中转了两圈;李默很想说它是假的;但直觉又感觉这个钟是真的;不由得回头望向玄齐说:“玄总你可真是好手段;从哪里搞到的这些东西?”说着还不由自主的拍了拍脑袋:“伤脑筋啊伤脑筋”

玄齐耸了耸肩膀;故作轻松的说:“这也都是朋友们抬爱;知道我喜欢古董;所以什么都往我这里送;一开始我也没在意;送的人多了还别说真有几件好玩的东西。”

李默凑到钟的前面;伸手打开钟盖;里面的构造一目了然;不管是发条;还是其他的齿轮;仔细看上去都透着特殊历史的味道;让李默不由自主的低声说:“这是真的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东西存在?”

闹不明白的李默双手握着大钟的底座;想要把它搬起来;一开始力气用小了;沉甸甸的大钟他居然没抱起来;李默的眼中闪过异色:“这么的重难道是阴沉木?”说着不由得往前凑了凑;还拿起放大镜观察底座木质的纹路;仔细一瞧从纹理中有了发现;果然是阴沉木。

确认了木质后;李默对这个大钟有八成的把握;双手再次用力把它抱了起来;李默看向大钟的底座;一行纤细的满文出现在李默的瞳孔中;李默的眼中闪着喜色:“内务府;果然是内务府”李默对这个大钟已经有了定论。

内务府是清朝独有的机构;职官多达三千人;比事务最繁的户部人数多十倍以上;可以说是清朝规模最大的机关。内务府主要职能是管理皇家事务;诸如皇家日膳、服饰、库贮、礼仪、工程、农庄、畜牧、警卫扈从、山泽采捕等;还把持盐政、分收榷关、收受贡品。内务府主要机构有七司三院;最重要的是广储司;专储皇室的金银珠宝、皮草、瓷器、绸缎、衣服、茶叶等特供品。

再仔细观察了一番细节后;李默大声的说:“这是一件清早期的内务府匠人们仿照的钟表;是真品无疑。”

“清早期的断代有些笼统;请给出确切的朝代。”已经的对这个古钟有过确切断代的评委会;要求李默给出更为确切的朝代。

“自明朝末年至康熙年间民间的用钟、造钟、修理钟表有了一定规模。再从康熙至清末的两百年间;逐步形成御制钟、苏造钟、广造钟三足鼎立的局面;其中广造钟尤其受到清帝的青睐。”侃侃而谈的李默;说起自己过目不忘掌握的知识;而后指着这座木质钟说:“这个钟下面篆刻有内务府;属于是御制钟;看工匠的手艺与冶炼技术都比较落后;制造的也不够精美;所以年代可以往前提;如果我没有看错;这是一尊康熙年间的御制钟。”

为了增加说服力;李默还高声的说:“古董钟我也曾涉猎过;华夏国内仿造的古董钟我也曾见过;乾隆时期的工艺已经达到巅峰;要比这个精美的多;所以我敢断定这个不是乾隆时期的;而雍正时期并不推崇这些奇淫巧计;那么只能是康熙年制的古董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