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可没准儿,你这人,一看就是花心的人”。
“去去去,胡说八道,我可是对爱情专一的人”。
“反正我觉得你这个人,在爱情上不太靠谱”。
“韩蝶,你凭什么这么说”?
“根据多了,一是长得比较帅,二是能说会道的,三是有本事有钱,这样的人,最招女孩子喜欢”。
“可我是正经人啊”。
“谁知道你将来是什么样的人”。
两人随便说着,林驹去买了一箱酒、一箱罐头,就向同港方向驶去。
十点多钟,到了小炮台韩蝶家。
“林驹,真没想到你会来啊?连车都开上啦”?
韩奎一把拉住了林驹的手,十分亲热。
“开个车算什么,现在有钱人有的是。听韩蝶说,你这两年养虾,效益不错,今年怎么样”?
“哈哈哈,还不错,挣了十来万块钱,超过万元户了”。
现在已经有了万元户之说,政府也鼓励农民发家致富。
对于农民做生意,开展养殖业,也在贷款上进行扶持。
只是这时候,很多人还比较胆儿小,不敢贷款。以至于银行和信用社还要动员农民,主动给贷款。
养虾也是一个需要资金比较大的项目,风险高,利润也高,技术又是刚刚开发出来。
许多人不敢干,但是韩奎瞅准了这个机会,成了第一批养虾的人,这两年算是赚到了。
一年就赚十来万,虽然不能跟林驹相比,但在这个时代,也足以傲视很多人。
没多一会儿,就开始喝酒。菜以海货为主。
原本跟韩奎就是朋友,加上韩蝶在技术学校的关系,都是自己人,韩家人对林驹也十分热情。
林驹也就不客气,大快朵颐,吃的不亦乐乎。
这边喝的正欢,就又有韩奎的亲戚朋友过来,加入酒局。
一场酒喝了三个来小时,林驹又喝多了,车也开不了,就决定今晚在韩家住下来,等明天再走。
酒喝得兴奋,韩奎一帮人就带着林驹去看他的养虾池子。
池子在海边,用推土机推成,周围是堤坝,把海水引进来,就在池子里养虾,需要人工投喂饲料,并且用增氧机给池水中增氧。
不过,冬天不是养虾的季节,收虾的时候,水已经放了出去,现在池字也就是个大坑,其实也没什么好看的。
“兄弟,你想养虾么?我帮你。我给你弄两个虾池,没钱我借给你,帮你贷款,教你技术”。
韩奎来了大方劲儿。
“哥,人家林驹还用你帮?你知道光是技术学校,一年就挣多少钱吗?二十多万呢”。
“人家在南头特区那里还有买卖,在京城还有买卖,一台车就好几十万,还用你帮”?
韩蝶在技术学校,以前是打字兼出纳,后来又当主任,对于技术学校的内幕很清楚,对于林家的生意,虽然不了解详情,也能猜出个大概来。
韩奎说借给林驹钱,虽然是出于真心,但确实是找错人了。
“嘿嘿,我就是这点儿心意,只要是林驹兄弟的事儿,就是我的事儿。”
“谢谢韩哥,你这个生意我做不来”。
养虾的生意虽然不错,但是风险也比较大。
首先是自然风险,风灾、潮灾都可能对虾池造成毁灭性打击。不可抗力因素较多。
其次是病害,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还有就是市场的不可控性。
事实上,在后来的几年当中,确实就出现了大面积滞销的局面。很多养虾老板,赔光了血本,甚至还欠下了多债务。
此外,还有被偷盗的风险等等。
林驹比较喜欢出售技术资料、搞培训这样的项目。
这一类项目投资少,见效快,利润高。管理也比较简单,流程也不复杂,风险可控。
在南头出卖技术资料的生意,现在还在做,每个月只是顺便打理一下,都有三四万的进帐。
相对于林驹的赚钱方式,韩奎的养虾项目,效益虽然还不错,但赚的纯粹是辛苦钱。
林驹可不愿意把自己的精力,投入到这样的项目当中。
“你那位米老师,还在经贸学院吗”?
韩蝶突然问道。
“米老师?哪个米老师”?
林驹心里不禁一愣,她问这干什么?
“还有哪个米老师,就是到三道河找你的米老师啊”?
“哦,她啊。在,还在经贸学院”。
“米老师很漂亮啊,尤其是那气质,简直盖了”。
“哦,还行吧,她倒是挺漂亮的”。
“米老师对你挺好啊”。
韩蝶又敲打道。
“老师嘛,对学生好点儿是应该的”。
“可是我怎么觉得她对你好得有点儿特别呢?你对她也好得有点儿特别。她从京城来一找你,你就颠儿颠儿跟她走了。连技术学校的事儿,都没见到你这么上心过”。
林驹的酒,一下子就醒了大半。
这个小丫头不简单啊,观察得这么仔细。
“韩蝶,技术学校的事儿,我哪样没上心?从选项到课程设计,管理制度,流程,用人,哪一样不是我确定下来的基本模式”?
林驹装腔作势,掩盖自己的心虚。
“哼,自己做事儿,自己心里明白,别以为别人都是傻子”。
韩蝶扭身走了。
嘿,你个小丫头,还不服天朝管了呢。
第390章 海货
腊月二十八,就要过年了,林驹必须回家了。
后备箱已经被塞满了。鲜的、咸的、干货,全都是海货。
“这一来,就像土匪似的,是来抢东西的。”
林驹笑道。
“别客气,也没什么好东西,都是自己家产的,也不用花钱”。
韩父说道。
“是啊,我闺女在你们学校那里转正了,我们也没好好感谢你们,就是一点儿心意”。
韩母说道。
“下回早点儿来,在这里好好玩儿几天。马上就要过年,就不留你了”。
韩奎说道。
“那个包里,都给分好了,是给罗雅家的,要过年了,你总得给老丈人家送点儿东西去吧”。
韩蝶很细心,把给罗雅家的东西都准备好了。
“客气的话,我就不说了,我走了”。
“慢点开”。
林驹从韩家出来,就直奔绿江。
从同港回家,有两条路。一条路比价近,但是路况差一些。
走绿江虽然稍远一些,但是路况比较好,都是柏油路。
很快就到了罗家。
罗叔和罗婶已经放假,两人都在家。
“罗浩,去把罗雅找回来,告诉他林驹来了”。
罗浩出去找罗雅,林驹就把那些海货从车上拿了出来。
“林驹,你到这里不用带什么东西,过年的东西家里都有”。
罗叔客气道。
“同港的朋友给的,也没花什么钱。车上还有不少。家里面够吃了”。
“你就收起来吧,林驹送来的,又不是别人,林驹,谢谢你啊”。
罗婶客气道。
没一会儿,罗雅回来。
有些意外的是,索薇跟冯舞蝶也一块儿来了。
“林驹,你这些天跑哪里去了,也不来看看我”。
罗雅撒娇道。
“别提了,这两天净是事儿,就没闲着,实在没时间”。
“放假了,还有什么事儿”?
罗叔问道。
林驹就把马家堡子学校的事儿,大致上说了一遍。
“这都是正经事儿,该帮着忙活,就要帮着忙活一下,做得对”。
“林驹就是个热心人”。
罗叔、罗婶儿纷纷说道。
“过了年儿,什么时候回学校?还跟雅雅一块儿走么”?
罗婶问道。
“就看罗雅的了,我还是开车回去”。
“我就跟你一车回去”。
“黄天大不开车回去么”?
“他在南头那里还有一台车,这台车留下来给我用”。
“哦,原来是这样啊”。
索薇和冯舞蝶在一旁听着,相互看了一眼。
“回去车上还有别人吗”?
索薇问道。
林驹一下子就明白了索薇的意思,可能是想搭车回去。
“有,小黑山农场的几个人要回去,正好一车走。我也该回家了,走了”。
这里人多,也不方便跟罗雅说话,林驹就要告辞。
“中午吃了饭再走,上回来就没吃饭”。
罗婶挽留道。
“学校那边还有事儿,都等着我呢,下回来再吃,我走了”。
“也好,早点回家啊,大过年的,就不留你了。好好在家过年,别再出去跑了。有什么事儿,等过了年再办”。
“罗叔,我知道了”。
“我们初四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