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水阿哥千万不要这样说,人这一辈子,哪个能没有点儿麻烦事儿?阿哥和阿姐对我们都不错,我们不能忘了你们的情意,来,干了”。
“好,林阿弟,话都在酒里,干”。
一边喝酒,水桂一边说着南头和羊州那边,这场运动的情形,听得黄天大和林驰暗自惊心,庆幸自己年前去了,抢在这场运动前,把货发了回来。
不仅没事儿,还都卖了高价,及时把钱收了回来。
吃到一半,黄天大先走,赶火车去绿江买东西。
林驹和林驰陪着水桂喝了一个半小时,结束后林驰回学校。水桂留下睡觉,林驹骑上车去了二姨家。
林驹也不隐瞒,就一五一十地跟二姨和二姨夫说了水桂的事儿。
“就这事儿啊?没什么了不起的,就是一阵风,个把月就过去了,你把他送来吧,就在我这里住着。住多久都行,不过是加一双筷子的事儿”。
二姨夫是经历过风雨,见过世面的人,林驹一说情形,心里就有了尺度。
在他看来,这根本就不算什么大事儿。
林驹就跟着二姨和二姨夫一起动手,把西屋收拾出来。二姨又把行李拿出来晒上,然后就动手烧炕。
晚上六点来钟,黄天大从绿江回来,衣服,脸盆、毛巾等日用品和罐头买了一大堆。
林驰照例在饭店买了菜,几个人吃完,天也黑了,就一起上路,把水桂送到二姨家里。
见二姨和二姨夫非常热情,水桂悬着的一颗心,终于放下,眼泪不禁流了下来。
“年轻人,人这一辈子,难免遇到一些坎坎坷坷,想开点儿,过些日子就好了。你就拿我这里当做自己家”。
二姨夫拍拍水桂肩膀,水桂更加感动,过了一会儿才止住哭泣。
林驹几人聊了一会儿,就告辞回家。
第二天,林驹和黄天大特意骑着自行车,到铜羊镇去买了五十斤大米,五十斤白面,又到肉联厂去买了些肉和下货,给二姨家送去。
水桂本就是农村人,虽然有钱,但也没什么架子,人又勤快,一天就帮着二姨夫干活,晚上就陪着二姨夫喝点酒。
二姨夫和二姨本就是爽快豁达之人,见水桂如此,又得了一个免费劳动力,倒也非常喜欢。
安顿好了水桂,这几天林驹和黄天大就忙着土地的事儿。
此时,两人正在西大甸子这里。
西大甸子,顾名思义,就在林家堡的西边,这里是一片草甸子,长有三百多米,宽有二百来米。
这里现在还是一片草甸子,原来生产队的时候,这里是主要的放牛场。
现在牲口都分到各家各户了,这里也闲了下来。
这块地方,就是林驹前世的时候,造纸厂的厂址。
现在,林驹以黄天大的名义,把这里承包了下来,期限是三十年,到期后,仍然有优先续约权。
紧挨着西大甸子的土地,就是林驹家里的。
这两天,黄天大和林驰找了歪脖林和堡子里其他四户村民,通过换地的形式,把这片土地承包了下来,期限也是三十年。
这一片土地,一共有二十三亩,挨着这些地的,还有十五亩机动地。
因为这些地比较瘠薄,谁也不愿意承包,所以就以林驰的名义,承包了下来。
这样一番运作,挨着西大甸子的这片土地,就全都到了林驹的控制下。
这里虽然距离主路比较远,但是地势平坦,稍微平整一下,就可以通车。
西大甸子的北边,紧挨着二道河。把水泵放进河里,拉上管子,就能抽水,水源问题也解决了。
第126章 实在是高
西大甸子加上三十七亩土地,整个面积有一百二十亩左右。这么大的地盘,足够林驹建成一个花卉苗木基地和蔬菜大棚基地。
这个时候,承包费是非常便宜的。
自家的土地不交钱,只交一点农业税和提留。机动地和草甸子,平均起来,一年不到五十块钱。
等到今后再想也用这么便宜的价格,拿下这么多土地,可就不是这个价钱了。
两人走到河边站住,面向着这片土地。
“驹子,你打算怎么利用这些地”?
“草甸子今年就先这么放着。明年再说。剩下的熟地,就做苗圃和种菜用”。
“种菜?种什么菜”?
“黄瓜、茄子、辣椒、西红柿这些菜”。
“堡子里家家户户都种菜,咱们种菜卖给谁”?
“卖给城里人”。
“郊区蔬菜队种菜,卖给城里人就够了,哪里能轮到咱们卖”?
“咱们夏天不卖,冬天卖”。
“冬天怎么种菜,咱这里又不是水桂他们家那样的南方”?
“南方冬天能长蔬菜,不过是因为热,叫菜地里热乎了,不就能长蔬菜”?
冰天雪地的,大地都封冻,怎么热乎?
黄天大又蒙圈了。
“驹子,我没明白你的意思”。
“你见过玻璃花窖么”?
这个倒是见过。
“驹子,你的意思是是在花窖里种菜?那得花多少钱”?
“就是这个意思。不过不是用玻璃盖的,使用塑料薄膜盖的”。
“就像培育烟苗那样”?
“对,意思是一个意思,不过比较大而已。到时候我画个图,你就明白了。不过,花窖也要建,咱们就先种银杏树、天女木兰和杜鹃花”。
“种这么多花,到时候卖给谁啊”?
“会有人买的”。
绿江地区,除了有不少银杏树之外,还盛产杜鹃花。
野生的杜鹃花,漫山遍野,每到春天开放的时候,山上一片粉红。
杜鹃花的颜色,除了粉色,还有红色、白色、黄色等颜色,是绿江地区著名的花卉品种。
在林驹前世的时候,非常畅销。
天女木兰,原来也是山中野生的品种,比杜鹃花更加珍稀名贵。
即使在林驹的前世,数量也不多,价钱比银杏还要高。
不过,这些花卉苗木,周期都比较长,产生效益比较慢,所以还需要一些见效比较快的苗木,来收回投资。
这个品种,林驹选择了山楂树苗。
从后年开始,在整个东北乃至于河东省,兴起了种植山楂热。那个时候,山楂树苗供不应求,不少人因此发财。
也正是因此,山楂的种植面积急剧扩张,市场上容纳不了那么多的山楂,最后山楂滞销,不少人把已经结果的山楂树忍痛砍掉。
不过,现在这个时候培育一批山楂树苗,正好能赶上高峰,赚上一笔好钱。
林驹说了先栽山楂树苗了的事儿,黄天大也没多问。
反正林驹说的总是有道理,他叫怎么干,就怎么干吧。
“公社的刘承宇懂得果树技术,明天你到他家串个门,把他请来,到时手在堡子里找几个老娘们儿,叫刘承宇教教他们嫁接山楂”。
“行,不过是送点儿礼的事儿,给他一块电子表,他就乐不得来。但是老娘们儿也不能白干啊。直接给钱,可就是雇工,这是剥削啊”。
“直接给钱是不行,就说请帮忙的,倒时候问问她们要什么,或者给吃的,或者给穿的,这就不是雇工,是人情”。
“也就只好怎么办”。
“你办完刘承宇的事儿,咱俩就去绿江一趟,看看人家的花窖怎么建的,再学习一下是怎么管理的”。
“行,这个学完了,等山上化冻,就去抠山里红树码子”。
“树码子需要很多,自己抠不过来,到时候就只好花钱收一些”。
所谓的树码子,其实就是砧木。把山楂的枝条,嫁接在山里红的砧木上,就能使得山楂快速结果,尽早见到效益。
山上有大量的山里红树,到时候叫村民们上山去挖,再收购来进行嫁接移栽。
“那就花钱收吧,至于收多少,你问问刘承宇,看看株距、行距,叫他帮着算一下”。
“多少钱一棵收”?
“一棵五毛钱就差不多吧?一人一天挖二十棵,就是十块钱,这个收入也不错了”。
两人正在这边核计着,马二和歪脖林过来。
“老四,弄这么多地,打算干点什么”?
马二这回从京城卖飞碟回来,赚着了钱,非常高兴。
“二哥,到时候你们就看见了”。
“老四,你有什么好的来钱道儿,可别忘了大伙儿啊”?
“二哥,你这么说话可就没良心了啊。飞碟的来钱道儿,是谁的”?
“哈哈哈,老四,光有飞碟还不行啊,还得有别的道儿啊”。
“行,二哥,将来你就看着吧,等看我赚钱了,你们就干,我就是给大伙儿开路的,赔了算我在自己的,成了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