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奶爸的文艺人生-第4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歌声中传达了出来。
  特别是“枕”字上面音调的小爆发,更是柔情千转,听得令人心儿乱颤。顿时,整首歌里那个军人伴侣的形象一下子活了起来!
  认真听的歌迷们,都能感受得到,仿佛在这一刻,他们看见了夜晚昏黄的灯光下一位抱着心上人的来信,一边掉着金豆子,一边嘴角流露着幸福笑意的小媳妇。
  无论是情意绵绵的《十五的月亮》,还是坚强多情的《兵哥哥》,无论是气势如虹的《咱当兵的人》,还是刚毅中带着柔情的《说句心里话》,这些歌都将杨轶和墨菲的唱功体现得淋漓尽致。
  真正喜欢听好歌、喜欢欣赏音乐里的内涵的歌迷们,在放下最初有些误解的疑念,认真听完之后,都能够在这些歌曲中找得到他们喜欢的东西。
  然而,并非所有的歌迷都是发烧友,并非所有的歌迷都上了年纪,还是有相当一部分歌迷,他们或许年纪不大,听歌就是为了爽而来,或者觉得杨轶和墨菲就应该唱情情爱爱的流行歌曲!
  奔着他们俩的名声而来,却听了四首老掉牙的军歌,也着实是令他们感到恼火。
  所以第一天在这些歌的评论下面,就出现了不少给分很低、很低的差评。
  “弃坑,退货,唱什么歌不好,偏偏要改变自己的风格,去唱什么垃圾军歌!”
  “是杨轶和墨菲你们夫妻俩飘了,还是我们的大刀举不起来了?等了几个月,你们给我们玩了这么一出?”
  “军歌真的不好听,听两句话就关了,在这里奉劝其他要买的歌迷,不要上当受骗,这次所谓的小专辑,四首歌都很糟糕,不再是原来的首首经典!根本不值得我们花钱去买!”
  当然,这些偏激的差评只占到一部分,有些歌迷们对这四首歌虽然不是很喜欢,但还是给出了比较中肯的评价:“不得不说,杨轶写的歌,质量还是不错的,墨菲和杨轶的演唱也很精彩,只是可惜,我不太喜欢军歌,欣赏不来。”
  “墨菲颠覆自己的《兵哥哥》其实闭上眼睛去听,还是很有意思,这高音很让人沉迷。只是想到她曾经唱《听海》这么深情的歌曲,对这个军歌就有些接受不能,给个中评吧!”
  在这些评论中间,还有一些表示自己对这些歌很满意很喜欢的评论,甚至还有一些或许是退伍军人或者有着军人背景的歌迷们给予了洋洋洒洒、长篇大论的评价,说得声泪俱下,仿佛这四首歌触动了他们一些特殊的情怀和记忆一样。
  这四首歌在发布的头一天便吸引了无数人的关注,而这褒贬不一的评价,真的是令人感到惊讶。
  媒体记者们深知吃瓜群众们已经无比渴望知道墨菲和杨轶做出颠覆性的改变的原因,所以他们也纷纷挖掘起了这背后的新闻。
  可是,杨轶和墨菲依然采访不到,这可怎么办?
  没关系,没有新闻,可以编嘛!
  第二天,有相当一部分媒体通过杨轶最近的一些行程,挖掘出一个可能:“发布四首军旅歌曲,杨轶和墨菲并非是想在音乐道路上做出突破,他们其实只是在为杨轶的作品改编的同名电视剧《士兵突击》在造势!”
  是啊,六月份,杨轶不是参加过《士兵突击》的杀青记者会吗?
  在他们文采斐然的描述中,似乎杨轶和墨菲在酝酿着一个大阴谋:通过忽然发出四首军旅歌曲,炒一炒军人情怀,以便为《士兵突击》后面的宣传做好声势的铺垫。
  只是,他们也在抨击:“杨轶是不是有点太过分了,人民军队是严肃的,不可侵犯的,怎么可以允许你们煽动大家对军人的感动,从而达到你们获利的目的?”
  似乎,这个说法还有理有据,一些吃瓜群众们并不喜欢这种价值绑架的炒作!还蒙在鼓里的杨轶和墨菲一下子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第五百四十二章 四方来援
  一些媒体兴风作浪,墨晓娟自然不会坐视不管,正好,华轶兄弟公司的公关部门新成立,这个是一次实战考验的机会。
  在媒体上舆论出现的当天晚上,小艾管理的公关部门,便通过“菲轶所思工作室”官方微播,向外界发声:“杨轶和墨菲最新发布的四首新歌,与《士兵突击》的宣传无关,也并非像某些媒体说的价值观炒作,之所以发布四首军歌,是因为杨轶以前是一名军人,他想为老部队的战友们创造一些属于军人的歌曲。”
  与此同时,墨菲和杨轶的账号也转发了这条微播,算是他们也参与的一次澄清。
  说起来还有点意思,可能是身边的工作人员提醒了陈风尘,老爷子第二天也开通了自己的微播,并且申请成为认证大V。
  老爷子人老心不老,电脑操控得还很娴熟,虽然只是一指禅,但他还是打出了自己想要说的话,通过转发这条微播,风趣地表示:“小杨不要把话给堵死嘛!听了你和墨菲这四首歌,我都想把它们拿来当主题曲、电视剧插曲了!”
  当然,老爷子还单独发了一条微播替杨轶澄清:“这确实是一个误解,熟悉杨轶的人,会知道他是一个多么惫懒的人,别说炒作,就连普通的宣传活动他都不稀罕参与。作为《士兵突击》的原作者,这部剧开拍之前的新闻发布会他不想来,杀青记者会还是请了他好几次才能让他来到现场。试问这样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优秀创作者,怎么可能会做出更加出格的道德绑架炒作?”
  如果说,杨轶和墨菲的自我澄清,并不太能够令人信服,那么陈风尘的发声倒是额外的有力量。
  媒体上原本对杨轶的指责开始偃旗息鼓,反而,一些脑子灵活的记者,丢下了对杨轶新歌的报道,跑去京城找陈风尘。
  陈风尘比杨轶好采访多了,老爷子被记者缠得没办法,便挑了一个比较熟悉的媒体,接受了他们的专访。
  在这个专访里,主要的话题还是《士兵突击》,但记者还是问到了杨轶。
  陈风尘还是很乐意跟他们说起自己和杨轶相识的过程,毕竟杨轶和墨菲的关系都已经公开了,一些当初不能说的事情也不需要保密。
  杨轶和陈风尘的相识,居然还是陈风尘亲自找上门!
  这个大爆料让记者跟打了鸡血一样兴奋了起来,陈风尘可是大导演,德高望重,杨轶居然让他找上门。
  还好,陈风尘也是深知一些记者们喜欢玩的弯弯道道,他直接把话讲透了:“你也别说是我三顾茅庐,当时杨轶还不知道我是谁,也不知道我怎么会去找他!我也是见到小杨的作品实在太优秀,担心会被别人抢走影视版权,便直接通过出版社要到小杨的地址,从而找到他本人。”
  “说起来还很有意思,杨轶确实没有认出我,倒是当时墨菲也在,小墨唱过我一个电视剧的片尾曲,她把我认了出来!”陈风尘想起来,还忍不住乐呵呵地笑了起来,“而且,看到杨轶的时候,我还有些惊讶,因为觉得创作得出《亮剑》这样作品的作者,应该是一个像我这样上了年纪,对过去的战争历史比较有感触的老人,但没想到,居然是一个年轻人!年轻得过分啊!”
  陈风尘有些唏嘘。
  “那陈导,您对杨轶的看法是怎么样的?因为他很少出现在媒体面前,所以很多粉丝们都很渴望知道真实的他是怎么样的一个人!”记者顺着陈风尘的话头问道。
  陈风尘想了想,说道:“小杨是一个很有才华的孩子,无论是他的音乐创作,还是他的文学创作。对吧?这些不用我说,大家都有目共睹。但我还想说,小杨他还是一个比较低调、努力的人,低调,这是我们现在浮躁的娱乐圈比较缺少的优秀品质。”
  “所有人都知道,娱乐圈太容易赚钱了,中华大陆,有十几亿中华人,市场实在太大,蛋糕太大,随便分一点,都能赚得盆满钵满!所以太多人涌了进来,但他们只是想赚钱,绯闻、炒作,今天炒小鲜肉,明天炒漂亮的小花,只要把流量炒起来,就不怕没钱赚。但他们能拿得出什么样的作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吗?”陈风尘早就对新世纪以来娱乐圈浮躁的氛围感到反感了,这回就借对杨轶的评价一吐为快。
  “我不说别的,就说上个月很火的那啥《那一夜》,对吧?我有助理也在听着歌,那个词不堪入耳,完全不知道那个什么歌手是怎么样写得出这样的歌曲!你看我都不记得他的名字!”陈风尘说道。
  鞠杰无意中躺枪了,而陈风尘更不知道,这背后的始作俑者,还是他正在大夸特夸的杨轶。
  陈风尘依然侃侃而谈,他拿杨轶来当正面例子:“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