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山沟去种田-第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君阁一听心想,这样说可不行啊,于是赶紧道:“领导们,事情可不是警察同志说得这么轻松啊,我们从五溪河出来的,进了红水河才发现水涨的那叫一个凶险,心里都是又急又怕啊,幸好遇到了水警船,我们才得以脱险,警察同志还帮我们叫了救护车,那真是一分钟都没耽误啊。现在孩子得救了,医生昨晚可是说了,孩子阑尾都已经穿孔了,再晚几分钟,这命可就没了啊!”
  说完又抓着中年警察的手摇起来,说道:“警察同志!真是太感谢了!我们李家沟全村人都感谢你的救命之恩啊。您看,我们给您送锦旗来了。”
  这事情寸赶寸的赶上了,姑且代表李家沟全体村民一回。
  说完将锦旗打开,上面“人民卫士,水上救星”八个大字金光闪闪。
  摄影跟摄像的这下可来劲了,咔嚓咔嚓一通拍。
  李君阁又将锦旗往秦所长手里塞,说道:“秦所长是吧?您可一定要收下,这可是我们李家沟村民的一片心意啊。”
  秦所长可尴尬了,收也不是不收也不是,领导们都还站在旁边没说话呢。
  这时中间那位田书记开口了,说道:“秦所长,这面锦旗你得收下。”转头又对罗书记跟薛县长说道:“去年发生翻船事故后,我看你们在这方面工作还是非常扎实的,水上派出所的同志这种认真负责,实心为民的态度,值得我们表彰。这是真正做到了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啊。”
  然后又对跟随的电视台人员说道:“这个事情,媒体同志可以加以关注,好好宣传一下我们基层干部为人民办好事,办实事的风貌嘛。”
  这就是给这件事情定调了,秦所长这才把锦旗收下。
  田书记又转头对李君阁道:“小同志,现在孩子怎么样了?看你这身打扮,不像普通村民啊,你是李家沟村的干部?”
  李君阁尴尬了,特么的王八婆衣柜里净是西裤西服衬衫,他想换别的也没有啊,赶紧摇手说道:“田书记,孩子已经动了手术,现在情况稳定了。不过我不是什么干部,我是村里出来的大学生,现在回李家沟正准备自己创业呢。”
  特么的总不能说自己失业了没事干回村子啃老吧?
  田书记点点头,又对罗书记和薛县长说道:“大学生能想到回乡自主创业,这个思路是很好的,县里在政策上应该大力扶持。现在农村青壮年外出打工的多,怎么照顾好留守的老人和孩子,也是党和政府应尽的责任。”
  罗书记点头说道:“田书记的指示我们一定照办,这小同志所在的李家沟地势特殊,不过我们目前我们正在想办法,给市里和老百姓一个交代。”
  田书记说道:“那好,这个事情就先这样?我们继续听秦所长汇报?”
  薛县长赶紧跟王从军交代几句,让他送李君阁出去。
  王从军还在旁边装跟李君阁不认识呢,闻言赶紧将李君阁客客气气的领出派出所。
  出了大门,王从军对李君阁说道:“皮娃,你特么太会来事儿了!我看秦劲康这下想不升都难!”
  李君阁瞪眼道:“那是人家应该的!我李家沟人讲究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这不是赶上了嘛!”
  王从军用嘴巴对着门口那堆大娘说道:“那堆娘们是你安排的吧?还说不会来事?”
  李君阁尴尬地抠了抠脑门芯子,说道:“刚好见到一群晨练大妈在路边歇脚,我就把她们拉来助阵了!”
  这时一个小姑娘跑了过来,胸口上挂着一个工作牌一甩一甩的,对李君阁说道:“小同志,我是蜀都日报的记者,我们想对昨晚的整个事件做个采访,你看啥时候方便不?”
  李君阁看了看记者的工作牌,得知小姑娘叫汪雪,说道:“晚上吧,晚上来医院,我们几个当事人都在,到时你们可以一起采访。”


第三十六章 论兰
  跟王从军和汪雪告别后转过身来,李君阁和五表叔就被腰鼓大娘们围住了。
  胖大娘问道:“娃子,事情办妥了?”
  李君阁笑道:“有大娘们帮忙,那还不得妥妥的,对了今晚县市电视台可能就会有新闻出来,大家晚上可以看看,说不定有自己的镜头哟!”
  大娘们更是高兴,商量说今晚今晚就别出来练腰鼓了,陪着家里老头子看新闻。
  然后李君阁将大娘们领到一家豆花饭馆,给大娘们安排好,付了钱,才跟她们道别。
  让五表叔将买好的衣物送去医院,说自己在城里溜达溜达,顺便去看看大堂哥李君伟的饭馆看看,这几天安排伙食的事情多半要着落在他身上。
  跟五表叔分手,李君阁沿着滨江大道往前走。
  大道左边是长江,江面变得异常宽阔,逝水滔滔。
  右边是一排商铺,都是些出售乌木,观赏石,兰草,字画古玩之类的铺子。
  看到一间叫撷意轩的铺子,李君阁心中一动,钻了进去。
  铺子一侧是一个博古架子,架子下方摆放着一些长江石,长江石放在红木座子上,花纹形成天然图案,有的像远山,有的像流水,有的像树林,有的像人物,都很有特色。
  中间是一些瓷瓶,磁盘之类的古玩。
  上方摆放着几盆兰草,不过大多都没有着花。
  另一侧是一个柜台,柜台里也摆放着一些古玩,一些珠串。后面挂着一张古琴,几幅字画。
  铺子最深处是一圈藤椅,中间一个乌木的大茶桌,摆着一套紫砂茶具。
  一个穿着白色绸衫的老头背对着大门,坐在藤椅上,正跟对面一人争辩着什么。
  白衫子老头跟药师叔差不多的年纪,六十来岁,身材瘦削,花白的头发理成寸头,耳后挂着俩眼镜腿,手腕上戴着一个木头手串,紫气萦萦的还带着些金丝,手指上戴着一个镶翡翠的金戒指。正在那里指指画画。
  对面坐着一个年轻人,约莫二十三四岁,身材匀称,浓眉大眼,唇红齿白的,长得非常帅美,不过就是有点中性,头发留着长刘海,整个染成灰色,耳朵上还扎着一个眼,穿着一个白金钉子。身上穿着一件明显大两号的大t恤,上面是各种彩色三角形拼成的一个大熊猫形象,外面套着一件黑色的棒球衫,下身穿着一条带洞的牛仔短裤,脚下蹬着一双运动球鞋。
  周围几个黑衣人把他围着。
  这形象坐在这间古意盎然的店里,实在是有点滑稽。
  只听白胡子老头说道:“少爷,你要的东西我们这里真没有,整个夹川,不,甚至整个蛮州,我都没听说过哪家有那玩意儿。你说的东西叫艺蕙,本来就不多见,还要要求艺花,这个就太难了。你是从哪里打听到有这样的东西的?”
  那年轻人坐也没个坐像,懒懒的摊在藤椅上,说道:“白老头,你可是蛮州兰协的主席,顶着个名头连棵像样的兰花都找不到,是不是挺逗的?”
  白老头挺生气,却又不敢跟这年轻人骂回去,只气鼓鼓的道:“我说准少爷,你到底在哪里打听到有这东西的?”
  年轻人说道:“我想的,不行吗?”
  白老头气得倒仰,讽刺道:“你这是胡……瞎……乱扯,要真有这东西,早就出名了,到时候你都不用找,直接把钱砸过去就行了。”
  然后指着身边一盆兰草道:“我这里最好的就这个艺草素荷了,不过春兰夏蕙,现在已经过了花期了,这是五年前昆都兰展拿过金奖的,你要是能看上就拿走,这还是看着你是蜀都王主席介绍来的面子上,不然我是不会卖的。”
  年轻人一声嗤笑,说道:“你这连花都没有,也好意思卖?”
  白老头手扶着脑门,说道:“哎哟我是跟你说不请了,准少爷,你到底懂不懂兰花?”
  年轻人说道:“我不懂啊,就是家里长辈喜欢,我想给他弄一盆玩玩。”
  白老头拍着额头,说道:“准少啊,那我先给你捋捋这兰花的道道,可以不?”
  年轻人无可无不可地说道:“你说。”
  白老头又翻了个白眼,说道:“兰花是我国传统名花,在我国的兰花种植栽培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极具观赏价值,其叶铁线长青,其花幽香清远,发乎自然,一枝在室,满屋飘香。古人赞曰:‘兰之香,盖一国’,故有‘国香’的别称。”
  看了看那位准少爷一身行头,白老头觉得跟他扯这些就是对牛弹琴,跳过这个话题说道:“兰花分为春兰,蕙兰,墨兰,寒兰等多个品种,你要的是现在开花的,那就得是蕙兰了。蕙兰跟春兰是有区别的。”
  整理了一下思路,似乎在想怎么才能让眼前这位小爷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