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已经发现情况不妙了还硬撑着,绝不是老粟这种人的作风。他真这么硬气,也绝对混不到今天的高位。至于这么快就转变自己,向王为“投降”会不会太丢脸,完全不在粟校长的考虑之中。
有些事,顾得了里子就顾不了面子。
怎么说也是里子最重要。
“咔嚓”!
蒋志清直接挂断了电话。
他也得马上想办法摆平这个麻烦,当然,他比老粟要好一点,只需要把自己从这件事情中摘出去就完了,毕竟他没有真的把王为怎么样,只是为老粟站了个堂威罢了。
还得庆幸这个电话来得及时,真要是等他采取了进一步行动“教训”王为的时候再打过来,那就真的被动了,不知道要花多大的精力才能挽回影响。
尤其让人担忧的是,就算他花了很大的精力,这影响还不一定能挽回来。
场面上,有些错误真的不能犯。
犯了,往往没机会改正。
上级领导又不是你爹,没义务一次又一次地给你机会。
只希望,老粟和张宪这两个家伙,能快点把王为搞定。
解铃还须系铃人。
王为是整件事的关键。
这个道理,老粟也明白。
“张宪,赶紧的,去把王为追回来,咱们给他道个歉……”
老粟急急说道,满脸患得患失的表情,就怕人家不接受自己的道歉啊。
谁知这时候张宪还耍态度,气呼呼地一扭头,怒道:“我不去……凭什么我要给他道歉,我又没做错什么……”
说起来,张宪这态度耍得也不是没道理,他可不是没做错什么吗?这不才叫了王为过来,自己也没说上几句话,全都让王为给说了。那小子大大咧咧地在自己的办公室狠狠把三位领导教训了一通,然后又大大咧咧地扬长而去,张宪觉得压根就是自己被人欺负,不是自己欺负人。
现在倒还要自己去道歉了?
“哎呀,你真是!”
老粟急得跳脚。
这混蛋是吃错药了吧?这当儿还给自己逞英雄装好汉!
也不看看时候!
当下老粟也顾不得朝张宪发脾气,推开门就跑出去,三步赶两步的往培训班所在的方向跑。王为才离开不久,应该还没回到教室,自己跑快点应该能追得上。
至于是不是会被学校的老师学员发现,会不会惹笑话,眼下粟校长是完全顾不上了。
好在不是周末,也不是下课时间,校园里静悄悄的,倒也没什么人看到粟副校长这狼狈样。
而张宪也终于还是追了上来。
只要一门心思想在场面上混,想要往上爬,就逞不了英雄好汉。
从这一点上也能知道,王为同志修炼得还很不到位。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王二就不是个当官的料。
老粟的推理没错,王为果然还没有走远,双手插在裤兜里,在校园的林荫道上不紧不慢地走着,还有心情四下看风景,倒是惬意得很。
“王为……王为同志,王为同志……”
老粟终于追上来了,一边呼叫一边气喘吁吁。
王为慢慢转过身来,微笑着望向他,倒也没有太多的讥讽嘲笑之意。
眼下的王二哥,早已不是年少轻狂的时节了,对老粟和张宪这种人,他还真没心思老和他们纠缠计较。太没意思!
就算纠缠了计较了,大获全胜了,又有什么好处?
“对不起啊,王为同志,误会误会,真是误会,对不起对不起,请你多多原谅……”
老粟追上来,不管三七二十一,对着年纪比他小二三十岁的王为就是一叠连声的道歉,不住弯腰。
“粟校长,客气了,不必这样,我知道大家都是误会而已,真的,解释清楚了就没事了……”
王为笑着说道,看得出来,说的是真心话。
“我就一个要求……”
“你说你说,我一定照办一定照办。”
老粟眼巴巴地望着他,急匆匆赶过来的张宪也一样微微昂起头,眼巴巴地望着他,就好像在等待最后的宣判一样。
“我这个要求很简单,就是在培训期间,再不要有人来烦我了,让我好好完成这一个月的学习,好不好?”
王为很认真地说道。
“当然当然,放心放心……”
老粟和张宪又是点头不迭。
他们不相信这件事就这样轻轻松松过去了,后续肯定还要有些道歉的实际行动,总不能空口白牙,说几句话就把这么大一个“梁子”揭过去。
但王为这个态度让他们安心。
只要不拒人千里之外就好。
总能想出办法来的。
第368章 巫蛊案例
接下来,王为果然平静了一段时间,安心学习。但没过多久,培训班平静的日子,还是因为一件突然发生的案子而被打破了。
周三,培训班迎来了第二位部里专家,一级警监卫博教授。卫博先生有着双重身份,第一个身份是部里的专家,第二个身份则是华夏公安大学侦查学教授。
同时,他还是谷帅的老师。
谷帅就是在卫教授手里读的研究生。
看得出来,卫教授对这位南方的学生还是十分喜爱的,一来就指名道姓让谷帅给他担任助手。谷帅本来也有助教的身份,一切都显得顺理成章。
卫博教授是科学破案的倡导者,一些高科技犯罪案件的侦破过程之中,每每都能见到他的身影。
也确实是有真材实料。
卫博教授主讲的是科学刑侦。
和专门的刑侦科学是两回事,卫博教授更加看重用科学的方法来进行刑侦工作。这么说吧,他灌输的是一种科学刑侦的观念。
不可否认,在很多地方公安机关,尤其是基层公安机关的刑警,科学观念并不强。因为不少基层刑警,本来就没有受过太系统的科学教育,多数时候破案靠的都是经验。纵算像王为这样科班出身,专门学习刑事侦查学的警校大专生,在基层工作的时间一长,渐渐的也就变成“唯经验论”了。
你想讲究科学方法,关键你没那个条件啊。
比如DNA比对,目前整个天南省都没有哪个医疗机构可以开展正规的DNA检测,必须要跑到几千公里之外的明珠市去,找部里第九研究室才能做。
当然,首都公安机关和少数医学科研机构也能做。
对天南来说,不管是东方的明珠市还是北方的首都,都是同样的遥远。
当时就有人提出来,说基层公安机关和医疗机关根本就不具备科学刑侦的条件,只能凭着老办法,凭各自的经验来办案。
卫博教授脾气很好,微笑着告诉提问的学员,主要是树立观念,条件总是会慢慢改善的。
不能等条件改善之后,我们的观念都没有转变过来,那设备就闲置了。
事实上,唯有观念改变在前,硬件设施的改变才能慢慢跟上来。
要知道,公安机关的科学仪器,不会凭空从天上掉下来,必须要经过公安人员的争取,不住向上级提出要求,上级才会逐渐重视,逐渐落实。
你提都不提,领导会主动拨款给你么?
分税制实行之后,地方财政窘迫的问题在短短两三年之内就凸显出来,并且愈演愈烈,有水漫金山之势,乡镇一级财政全面沦陷之后,县市级财政也开始异常吃力。
到处都有人伸手要钱,到处都缺钱。
公安不主动争取,不摆事实讲道理,不搞出硬邦邦的报告,哪里有拨款下来?
卫博教授是典型的坐而论道,板书的任务完全交给谷帅。
不得不说,谷帅确实是个多面手,枪法好,身手好,连粉笔字都写得相当漂亮。
王为都暗暗赞叹。
这个世界上,总是有天才的。
王为并不认为自己徒手搏斗胜过了谷帅,就在一切方面地盖过了他。
那不现实。
谷帅真的是人才。
如果他能够逐渐把那骄傲的毛病改一改,懂得韬光养晦,不那么聪明外露,前程真的未可限量。不过,在另一个时空,后来发生了极大的意外,谷帅并没有如同大家预料的那样飞黄腾达。
一想到这个意外,王为就觉得心里有些沉甸甸的。
他是有点看不惯谷帅的傲气,却不代表着他恨谷帅,看不惯和恨,完全是两码事。
“坚持树立科学刑侦的观念,可以少走很多弯路……”
卫博教授微笑着说道。
又随口举了两个例子。
看得出来,教授治学很严谨,各种例子都是信手拈来,毫不费力,可见早就铭刻在他心里,随时都可以使用,完全不必重新梳理。
大多数真正的学问家,都养成了这种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