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廖胜利直接就是从首都空降下来的,据说一直干的都是国安工作。
在国安系统,资历老,水平高,声望也高。
凡是和国安合作过的公安干警,都比较敬畏廖局长。知道这人厉害,铁面无私,不留情面。倘若你犯了低级错误,不管你是不是他的直接部下,绝对批得你没脾气。
不过平时和公安这边联系的,主要是毛局。
其一,因为毛局是从公安这边调过去的,有点老关系在,人头也熟,和公安这边沟通比较方便。其二,当然是因为毛局的性格相对温和,比较善于协调各种矛盾。
再有一点,就是廖胜利自重身份,不会轻易往公安这边跑。
国安局长总是亲自跑到公安这边来请求协助,面子上也不那么挂得住。
但这回,廖局亲自来了。
而且,似乎他还是个“陪客”,一行人明显是以那位大校军官为主的。
当然,这也是礼节所必须,不管怎么样,廖局是主,大校军官是客,主人是该当殷勤接待客人的。
大校军官一行直接找到了洪峰。
见了这个架势,市局办公室的人也知道“情况不对”,不等洪局吩咐,马上就偷偷给胡卫国打了电话,请胡局马上过来。
大家都知道洪峰的脾气不好,公事上尤其硬邦邦的,万一跟部队的同志还有廖胜利这帮人顶起牛来,连个做和事佬的人都没有。
处理各种矛盾,胡局就比洪局在行多了。
人家以前在县里做书记的。
事实证明,办公室同志还是非常机智的,看问题看得相当准。
这边刚一坐下,说不上几句话,言辞中就带上了一点火药味。
当然,最开始还是要客气寒暄几句的,毛局给洪峰引介了那位酷得没朋友的大校军官,姓石,叫石英。正式职务乃是某部副部长。
他那个部门,一听就知道是专门负责特别事务的。
石部长倒是没有向洪峰开火,而是代表部队,对边城市公安局的同志们表示了感谢。感谢市局的同志配合部队的同志和国安的同志办案。给市局的同志添麻烦了。
这也是题中应有之义。
之后就由廖胜利和洪峰交涉。
洪峰是边城市公安局出了名的臭脾气,但廖胜利的脾气比洪峰还臭。说话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基本不会拐弯抹角。
“洪局,我怎么听说,公安这边的同志,侦破工作停下来了?”
廖胜利端端正正坐着,双眼直视洪峰,硬邦邦地问道。
看得出来,廖局其实还是很想让自己的面容和声音变得柔和一点。不管怎么说,洪峰也是老同志,在边城公安系统声望极高,也确实有真本事。对这样的人,廖胜利一直都是比较敬重的。
只不过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话一出口,就变得硬邦邦的,充满了公事公办的味道。
“没有!”
洪峰的回答更加直截了当,简明扼要。
“我们的侦破工作,一直都在继续。”
廖胜利双眉微微一蹙,说道:“可是我听下边的同志们反映,公安这边的同志,最近都很忙,在忙其他的案子……”
这话,在廖胜利而言,就说得足够委婉了,毕竟没有直接说你们撂了挑子。
实际上,公安这边的同志,确实是没有再配合调查。自从上次开会之后,所有原本参与本案侦破的刑警,都好像把这个案子放下了,拿起了手头其他的案子。
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哪个刑警是清闲的?
谁不是手里一堆案子?
只有累死的刑警,没有办得完的案子!
第310章 我相信他
接下来洪峰的一句话,把廖局长给憋得!
“其他人确实都撤了!”
洪峰不徐不疾地答道,一点都没觉得有什么不妥。
这一下,不但廖胜利和石部长面沉如水,就算是一贯和公安这边关系良好的毛局脸上都露出了尴尬的神色,一时之间,不知道该怎样给洪局长圆回来。
他明白老洪是这个臭脾气,但今天来的这两位,毕竟身份地位不一般。无论廖胜利还是石部长,职务,地位都比洪峰更高,哪怕是资历,也不比洪峰差多少。
你老洪在别人面前牛逼哄哄没事,在这两位面前,无论如何都要注意一下吧?
哪怕做做表面功夫也好。
这么硬邦邦的给顶住,旁边人有心想要给圆一下,也找不到合适的借口啊。
“但是王为还在继续侦破。”
洪峰随即补充说明了一句。
会议室的气氛忽然就变得很古怪,或者说变得很压抑,一种爆发前的压抑!
看得出来,廖局长憋得很厉害,脸色严肃得都要往下掉冰棱子了。
“王为是谁?”
石部长开口了,语气很凝重,听上去有点干。
“西城区红玉派出所副所长,刑警中队长。”
洪峰也干巴巴地回答了他。
倒不是他要故意和人置气,实在他也是这么个脾气,曲里拐弯的话,不太会说。
毛局就比他“活泛”多了,眼见气氛越来越尴尬,连忙笑着补充了几句:“石部长,可不要小看这位王为同志,人虽然年轻,却破了好几个大案,是员福将!”
上校刘主任忍不住插口说道:“他就再是员福将,也太年轻了吧?去年才从警校毕业,别的不说,对市里的情况,也肯定不如老同志那么熟悉。”
对洪峰这种做派,其实意见最大的就是刘主任。
前两次会议,刘主任都是亲自参加的,而且是部队那边委派过来的负责人。那时候,刘主任就觉得洪峰太大大咧咧了,太不把这个案子当回事。
这可不是普通案子,这是“泄密案”,涉及到的文件,密级很高的。
要在别的地方,出了这么严重的案子,地方公安局那还有不全力以赴的?哪怕其他案子再重要,也都得通通放下来,先集中力量把这个案子破了再说。
洪峰倒好,没事人似的,直接叫来一个小痞子似的家伙,把案子往他手里一交,就万事大吉了。
什么态度!
你资历再老,声望再高,也得讲究个组织纪律性吧?
凡事要分得清轻重缓急吧?
石部长的脸色顿时也变得非常难看,眼里精光烁烁,似乎随时都准备发作。
太不像话了!
这么大的案子,居然就交给一个去年才刚从警校毕业的派出所小警察?至于什么副所长,刑警中队长之类头衔,老实说,在石部长眼里啥都不是。
他知道地方公安局的情况,编制不够,经常会“乱封官”,搞一些黑户出来。
所谓黑户,就是在市里区里县里没有正式编制,公安局内部自己搞的所谓“队长”“指导员”。在公安局内部,这些人正儿八经算个领导,但在政府编委那边,一概不承认。
有些“队长”“指导员”,甚至连正式民警的编制都没有,就是事业编,更有甚者,甚至是临时编。
这样的,在石英看来,连参与侦破“泄密案”的资格都没有。
而现在,边城市局却将整个“泄密案”的重担,都压在这么一个小年轻身上。
难怪刘主任一直都在请他亲自过来一趟,敢情地方公安局,就是这样的态度。
太恶劣了。
完全是敷衍了事。
洪峰瞥了刘主任一眼,平淡地说道:“破案不是打群架,不是人越多越好。有时候只要找对了人,一个人也能破案。”
道理上是这样。
但在实际工作中,很多案子,就是靠人海战术,靠一遍又一遍地摸底排查,层层过滤,最终才破获的。要是单纯依靠哪个“福尔摩斯”的话,公安局趁早关门。
尤其这样茫无头绪的“泄密案”,不靠摸底排查,靠着一个派出所小警察,能行?
“那,请问洪局长,现在案子有什么进展吗?”
石英强压心中一窜一窜的怒火,沉声问道。
“暂时还在侦破之中。”
洪峰似乎对石英的愤怒视而不见,依旧不紧不慢地答道。
石英脖子上青筋一根根暴涨起来,看得出来,石部长的忍耐已经到了极限,随时都有可能勃然怒发。
好在这个时候,胡卫国及时赶了过来。
胡局甚至是一溜小跑来的。
得到办公室的报告,胡卫国就知道“坏了”。
老廖那个人的脾气,胡卫国可是清楚的,洪峰的脾气,他就更加了解。要是老毛过来还好,这回老廖亲自过来,来之前都没有给他胡局打个电话通知一声,足见老廖心中早已憋着一股气了。
这样两个家伙碰在了一起,随时都有可能出状况。
胡卫国还不知道,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