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哦,是这样……”
其实老太太以前就问过唐依依的情况,现在听王为这么一说,还是忍不住露出了失望的神色。
王为就搔了搔头。
到了他这个年纪,就要面临“催婚”“逼婚”的窘境。虽然二十二岁不过是刚刚到了法定婚龄,但他工作稳定,家里条件也正在变得越来越好,老人家关心的就是个人大事。
再说,边城也有早婚早育的“传统”,二十岁出头就结婚成家,生儿育女的多得是。
王珺笑着说道:“二子,唐威的女儿确实小了点,要等太长的时间,要不,小姑给你介绍一个,绝对是家庭条件好,个人条件也好的,怎么样?”
王珺这话,半开玩笑半认真。
以王珺在云都的交游广阔,要给自家侄儿介绍一个靠谱的对象,真不是难事。不管是商场上的大老板还是党政机关的官员,都有年龄正合适的女儿,待字闺中。
王为笑道:“好啊,那就拜托小姑了。要找个有权有势的啊,咱大树底下好乘凉,少奋斗三十年!”
大家又都哈哈大笑起来。
那边厢,王钢和王诚兄弟俩在低声交谈。
这些年,王诚和老爷子“怄气”,和大哥之间的交流也不是很多,感情是疏远了许多。不过在王诚下乡之前,兄弟俩的感情是很不错的。
兄友弟恭!
王钢比较关心王诚目前的事业。
对王诚那个加工厂,王钢所知不多。作为一位副厅级的领导干部,区区一个小加工厂,也确实不怎么放在王钢的眼里,只偶尔听王珺提起过。
当然,看王诚西装革履的大老板样子,小加工厂的生意和盈利能力还是很不错的。
王诚简单向大哥介绍了“曙光机械厂”的情况,也顺带说了胜利机械厂倒闭的原因和近况。
“嗯嗯,招收老厂的下岗职工回来上班,这是个不错的思路。既解决了熟练工人的问题,又解决了下岗职工的问题,一举两得。这个要坚持下去,做好了,也是对社会的一个贡献。”
王钢连连点头,表示肯定。
王诚笑着说道:“贡献不贡献的,先不管他。最起码,原先的老同志又能在一起干活,心情还是很愉快的。他们能赚到工资,我看着也高兴。”
“是这样,这就叫双赢。有时间我去边城看看,实地考察一下。看看能帮上什么忙。”
王钢微笑说道。
他现在是副厅级领导,真要给自家兄弟的小加工厂帮点忙,绝对不成问题。
第234章 杨云的消息
“爸,给你弄了点菌子,知道你喜欢吃这个……”
聊了一阵,王诚像是想起了什么,从旅行箱里拿出一大包干菌,双手捧给王虎。
照理,给老爸的礼物应该进门就拿出来,王诚心里头还是有点放不下面子,到这时候才装作刚刚想起来,王珺等人如何不知?都心中暗笑,一个个装作不明白。
王虎伸手接过来,打开来,拿起一株干菌,放到鼻端嗅了嗅,满意地点了点头,说道:“是上等的好菌子,真正野生的,这东西不容易搞到,不错不错……”
王诚就解释道:“是我们厂里一个职工搞到的,他老家是山里的,老家人给他送过来的,他送了点给我,我就借花献佛了。”
对老爷子的喜好,王诚其实记得很清楚,这干菌子,也是他特意让厂里那个职工回家去搞来的,为此还专门给那个职工放了几天假。
二十多年风风雨雨,磕磕绊绊,爷俩之间有不少误会,但正所谓“血浓于水”,他骨子里头流淌的,还是老王家的血脉,老爷子老太太年事已高,哪有不想常回家看看的道理?
这次在王为的劝说下,终于放下了心结。
王为立即揭穿,说道:“爷爷,您别信我爸瞎掰,他专门给那个工人放了几天假,带薪休假,让他回老家去搞这个菌子。还说季节不对,只有干货没有新鲜的了,很可惜。”
王虎笑道:“这东西干货有干货的味道,新鲜的有新鲜的味道,都好吃。”
对孙子“揭穿”儿子的小花招,装作没听见。
说起来,王老虎对这个儿子的脾性那是相当了解,生怕一不小心又伤到他的自尊了。好不容易合家团圆,可不想再闹出什么不愉快来。
其实王虎也是多虑了,人的心态是会随着环境改变而改变的,一直以来,王诚“一事无成”,总觉得没脸见人,索性就这么和老爷子僵着,心里头未必就不后悔。如今条件有了巨大的好转,王诚自觉事业有成,儿子又特别争气,面上有光,那种自卑的心理早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言辞之间的误会,又哪里还会放在心上。
骨子里头,王诚也是很大气的。
这一点,爷仨一脉相承。
看到这一幕,老太太就偷偷抹眼泪。
要说这种干菌虽然难得,王虎身居高位,只要他露点口风,不知有多少人争相给他上供。但别人送来的,哪里能比得上亲生儿子孝敬的?
完全就是两回事。
见老太太触景生情,王珺生怕合家欢演变为泪雨纷飞的“狗血桥段”,连忙插进来,笑嘻嘻地从老爷子手里拿过那包干菌,说道:“爸,我待会亲自下厨,好好给您炒个肉吃。”
王虎就很高兴,笑哈哈地说道:“好好,炒肉吃炒肉吃……”
王珺也知道老爷子好这口,这种干菌,泡发之后,用五花肉炒来吃,鲜美无比,王老虎以前只要吃到这道菜,必定赞不绝口,破例多吃一碗饭。
王珺厨艺了得,炒出来的五花肉干菌尤其好吃。
连王为都忍不住咽了口口水,笑道:“小姑,这么说我们都有口福了。”
王珺笑道:“那是,要不是在自己家里,我可懒得下厨伺候你们!”
“有劳有劳,辛苦辛苦!”
王为便插科打诨,拱手作揖,众人哈哈大笑,客厅里的气氛益发的热烈起来。
“王诚,你那个工厂的情况怎么样啊?”
老爷子终于开口问道。
儿子解开了心结,老爷子也开始解开心结了。
“还可以……”
王诚立即坐直了身子,简单向老爷子介绍了工厂的情况。
“哦?已经在组装空调了?这么说,不仅仅是简单的来料加工?这不错,有了这个基础,就能逐渐发展扩大,最终搞出自己的产品来。”
王为不由得深感佩服。
老爷子不愧是老爷子,尽管一辈子在政法口工作,没怎么接触过经济建设,却依旧能十分敏锐地抓住事情的关键所在。王为就是想要通过这种模式,让老爸的加工厂逐渐走出自己的发展之路,搞出自己的产品。总是搞来料加工,终究不是长久之策。
一谈到工厂的事,王诚就来了劲头,说道:“是这样的,我们仔细研究过,这个空调的技术其实也并不复杂,就算条件简陋点,也一样能生产成品。所以我们下一步就是打算继续扩大工厂的规模,争取明年夏天能搞出第一台自己的空调。”
“好好,不管做什么,都要向前看,有这个计划就很好。要是遇到什么困难,不管是资金上的还是技术上的,都可以跟家里人说,大家一起帮忙。”
王虎频频点头,看得出来,老爷子是真的很高兴。
王诚不搞公安,不在机关发展,确实是让老爷子失望过,但现在,如果能在技术上有所突破,生产出自己的品牌,那也是很不错的,足以弥补老爷子曾经的遗憾。
至于继承自己的衣钵,成为政法战线的强人,有王为就够了。
这家伙是个好苗子!
晚上六点,准时开餐。
这么多年,王虎一直保持着军队的习惯,只要不出差,不办大案要案,作息时间雷打不动。
大家围成一桌。
刚才还有说有笑,热闹非凡的客厅瞬间就安静下来。
饭桌上,一般不需说话。
食莫言寝莫语!
当然,今天是喜庆日子,想要大家吃饭的时候做到鸦雀无声,自也不现实。只是大家都比较自觉,给旁人夹菜,劝酒的时候,都放低了声音,不搞得太离谱。
老爷子兴致大发,不但破例多喝了两杯白酒,还就着五花肉炒干菌吃了一大碗米饭。
一顿饭吃得合家欢喜。
饭后,正好是《新闻联播》的点。
新闻联播每日必看,这也是老爷子多年的习惯,不但老爷子有这个习惯,王钢也养成了这样的习惯。副厅级领导,自然要时刻关注国家大事。
大家陪着老爷子和王钢看《新闻联播》。
安安静静的。
半个小时过去,客厅里重又变得热闹起来,王莉笑着提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