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十分钟后,几辆车子在富祥河口边停下。
冯德锦先入为主,很豪气地向肖华介绍富祥县城的城市建设成果,尤其指出富祥河口开发建设的重要意义,可以与县城区域呼应,来拉动外城区的建设。
肖华并不否定县城的建设发展,但提出了如何更健康、更好地发展,由此就自然转到了违规划拨河口土地的问题上,提出了几个比较尖锐的问题。
这让冯德锦心生佩服,他觉得肖华确实是个极有能力的女人,如果能借此机会和她搭上关系,也许对自己以后的发展会有很大好处。况且,这个肖华还是个傲气十足的美女。
冯德锦愈发蠢蠢欲动,他琢磨着要是把肖华征服了,是既实惠又有面子的美事。
随着这个念头的升腾,冯德锦越看肖华心越痒,此时,他把丁方芳拿过来相比,觉得以前鹤立鸡群的她,现在竟然也像土鸡土狗一样。
主意已定,冯德锦决意不惜大代价,也要拿下肖华。
在应付采访上,冯德锦自有一套,他本也不是个草包,肚子里有点货,所以动不动就一番大道理,竟然把肖华说得有点插不上嘴。就这么糊弄了一番,冯德锦兜着圈子,把肖华他们带回了县大院。
已经准备充分的分管水利副县长搬出一摞“材料”,十分虔诚地向采访组进行情况说明,把富祥河口的土地出让说得中规中矩,绝无违规操作。
不管怎样,这是官方的说法,肖华他们一时也无法提出能更为切中要害的问题,采访有点打顿。冯德锦抓住机会,及时插话发出邀请,希望采访组能看看富祥的城市建设。
这对双方来说都算是个回旋,自然成事。
在步行商业广场,冯德锦向肖华介绍了那里此前的情况,并拿出老照片进行对比,而且还特别强调了建设的速度和质量。在冯德锦的煽情之下,肖华不住地点头应和。
商业广场临街的一个大门面房是珠宝店,冯德锦有意请肖华进去转转。此时的肖华态度已有所转变,她对冯德锦的热情、能力和排场有点刮目相看,脸色柔和了很多。
进了珠宝店,转了一圈。肖华在一节柜台前停了下来,盯着一个拇指大小的玉佛看了两眼。
“肖编导,对玉器有研究?”冯德锦已然忘了自己的身份,紧陪在肖华左右。
“研究谈不上,只是有点小兴趣。”肖华看了看标价三万八,目光游离,移步走开。
冯德锦的嘴角,闪过一丝诡笑。
中午吃饭在富祥大酒店,按照冯德锦的要求,上了最高规格的接待标准。这是一种态度和诚意,对采访组来说有点震动。
酒桌上,冯德锦颇有发挥,讲话风趣又不下台面,把气氛调节得很好,交流起来也融洽了很多。话谈多了,冯德锦也进一步了解到,肖华还是正儿八经的全日制研究生学历。
这一下,冯德锦对肖华更为着迷,拥有这么个要身份有身份、要学历有学历、要相貌有相貌的女人,那才叫有面子、能耐!
午饭后,采访组被安排到酒店贵宾房休息,一人一间。
肖华的房门很快被敲响,她开门一看,冯德锦的秘书站在门口笑容可掬,递上一个小盒子,说从京城赶来奔波有苦,县里表示点小意思,感谢对富祥的关心。
面对精致的礼品盒,肖华犹豫了下,还是伸手接过来,说了声谢谢。
里面是三万八的玉佛。
肖华打开礼品盒后很惊讶,她开始时还有退回去的念头,但稍一思虑,又安坦地收了起来。
下午两点,肖华和两个随来记者打了招呼,早点回京。
冯德锦一直在关注着肖华的动向,见她这么快就要离开,知道采访的事情已经不是问题。可是,如何拿下肖华,却依旧要动一番脑筋。他决定陪肖华他们到双临机场,亲自送他们回京。
如此盛情,肖华还真有点消受不了,但冯德锦十分坚持,她只好接受。
肖华让记者把商务车停在了松阳酒店,将钥匙交给前台人员,然后联系了邓如美,就这么悄然离去。
邓如美接到电话就知道事情不妙,赶紧把情况告诉了潘宝山。这很出乎潘宝山的意料,他没想到采访组的态度摇摆得那么厉害,竟然被冯德锦一下放倒。
除了采访组的事,还有让潘宝山纳闷的,赵铭的事也没什么动静。
卞德光联合了职工股东代表和七十多名原旅游公司的职工集体签名,把材料反映到了纪委、检察院反贪局。过去多日也没有什么反馈,卞德光他们去询问,得到的回答是在调查了解。
要说这样的答复也正常,毕竟有些案子的调查取证跨度时间很长,但从卞德光那边传来的消息来看很不理想,他说接访受理人员的态度十分冷漠,而且从言语上看明显是在打发人。
这个也不难理解,显然是赵铭找关系压了下来。
赵铭找的是石白海,说有人举报他侵吞国有资产,能不能想想办法压一下。石白海面对赵铭的请求当然不能说不,他告诉赵铭会找严景标说一下,另外他还提醒,只要有被举报的嫌疑之处,赶紧得想办法补救一下,要不事情一旦掀起来谁也帮不了。
更多精彩内容值得期待…
第二百九十章焦灼
这一点赵铭当然是知道的,而且已经开始采取补救行动。
“在座的都在一条船上,有事一起商量,寻求最好的解决办法。”赵铭把六名合谋召集起来,“不过别担心,我们这条船是巨轮,小风小浪算不得什么,倾不了。”
“现在这事有点大发。”有个人很惶恐,“八千万是多么大个数目,一定得趁早想办法,要不谁能担得住?”
“张康,所有的人就你沉不住气!”赵铭脸色一沉,“大海航行靠舵手,听我指挥搞一下运作能有什么事?你说要趁早想办法,现在不正想着嘛?”
叫张康的中年人脸上露出尴尬的笑容。
“造一份说明,就说我们在志远公司所持有的股份是代表全体职工的。”赵铭不再理会张康,道:“这就表示咱们是一清二白的。”
“时间能卡得上?”张康问。
“不是说需要运作嘛。”赵铭道,“我负责打通关系办理,你们只要统一口径就行。”
赵铭打通关系是不成问题的,他找石白海商量寻求帮助。石白海就打着严景标的旗号和工商局局长坐到了一起,说现在严景标主张的新区开发正在兴起,但市里有人和严景标对着干,到处找攻击点。现在新区开发的主力军之一鸿途建设公司就被人盯上了,咬住公司的七名股东在另一公司的资产变换中有程序疏忽这一瑕疵不放,想制造事端。
石白海这么一说,事情自然顺当。
很快,一份《关于志远公司工商注册资本说明》的文件说明炮制了出来,说明中称赵铭等七人在志远公司所占的股份,是代表旅游公司全体职工所持有,而且把文件的发布时间前置。
如此一来,千斤重担就卸掉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赵铭他们的勾结已经谈不上侵吞,惟一不妥的就是没有让公司职工知晓“实情”,不过这无足轻重。
可是,张康又提出一个问题,说这样做是很好,但八千万就是不他们的了,往后又怎么操作,而且操作起来又有多大意义?
这是个很实现的问题,但赵铭全然不当回事,因为他有对策。
赵铭决定用减少注册资本的法子,把志远公司的八千万注资减到八百万,这么一操作,就可以把七千二百万挪出来,然后名正言顺地划到他们七人的名下。
不过这事不简单,赵铭很小心,他知道要尽量避免漏洞,否则就会前功尽弃。他指使其他六人各负其责,把财务账目进行彻头彻尾地调整,让公司成立之初的真实财务状况无从查起。
事情做到这里,赵铭就笑了,他甚至要感谢检举揭发的人,要不是有那么一出,还不会有现在的收获。
当然,这个操作中严景标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石白海筹谋划策,让赵铭给严景标写了封信反映情况,说因组建鸿途建设公司参与新区开发,导致有些人眼红,煽动以前所在公司的职工写举报信揭发子虚乌有的事情,给鸿途建设公司的正常运转带来一定阻碍。
严景标心里有数,石白海跟赵铭的关系他也有一定了解,也知道赵铭屁股上不干净。不过他也有想法,眼前新区开发处在节点上,需要各种力量的参与,鸿途建设公司就是一股,应该让它顶上去。
为了新区开发建设,严景标决定帮赵铭说话。他专门召集了纪、组、宣还有公、检、法等相关方面的负责人会议,提出在松阳大发展的关键时期,有一小撮人难免心怀不轨,特别是在新区的开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