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第16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以肯定,这500万台,肯定不可能全部是上网的。
  当然,也不好这么说,因为那些自己没有可以上网的电脑的印度居民,还可以到网吧。
  “你说的有道理,但就和年轻的女孩子化妆,为的并不是现在,而是未来一样,我们目前在印度的很多工作安排,都是着眼于将来。”冯一平说。
  扎克伯格点点头。
  “将来,我对印度市场的预期是,无论是Facebook还是Youtube,印度的注册用户数,都要超过我们在美国本土的注册数量,你的工作,就是要为这个预期,打下坚实的基础。”
  “冯,我记住了。”小扎郑重的点点头。
  “有一个问题,迈克没有跟你谈,那就是开拓了印度市场之后,你的去向和安排问题。”
  听冯一平说起这个,扎克伯格干脆放下了刀叉,他们可不像国内的员工,这个时候说,“全听公司安排。”
  “综合你的自身特质,我觉得,对你而言,有一个职位再合适不过,”他稍微顿了一下,“对,我想就是你希望和期待的,目前由迈克担任的Facebook公司CEO一职。”
  扎克伯格明显激动起来,“冯,我……”
  “如果你这次能运作好印度市场,我认为,你就完全能胜任这一职位。”
  “放心吧老板,印度市场,我一定会交出一份让大家满意的答卷来。”扎克伯格信心十足的说。
  “有信心是好事,”冯一平点点头,这时,吴倩轻轻的走过来,“一平,门外有一位叫艾米莉亚的同事想见你。”


第七百五十五章 合适
  艾米莉亚?冯一平看了对面一眼,发现刚才还斗志昂扬的小扎,这会已经在专心致志的对付盘子里的培根。
  这家伙,想哪去了?哦,他还不知道黄静萍。
  “请她进来。”
  艾米莉亚依然是那么自信到走路时长发都飞扬起舞的样子,进门后左右看了一眼,啧了一声,“真大。”
  然后就看到站在餐厅门口的冯一平,逆光站着,朦胧而耀眼,眼睛马上亮起来,再也没心思打量这套顶楼的豪宅,连忙挥手,“嗨!”
  “欢迎你艾米莉亚。”客人上门,又是女士,他这个主人,总不好大剌剌的坐在那。
  冯一平伸出手,和艾米莉亚浅浅的握了一下——恰好不动神色的阻止了她的拥抱,“昨晚睡得好吗?”
  艾米莉亚有些小不满的看着冯一平,一点都不热情,她心说,当初你到我家里,我是怎么欢迎你的?
  想到当初在家里的情形,又一个结论蹦了出来,一点都不男人!
  “睡得一点都不好,”她大声说道,“嗨扎克,”她挺敷衍的跟扎克伯格打了声招呼。
  “你好艾米莉亚。”一直在和盘子里的培根较劲的扎克伯格此时早就站了起来,挺正式的和艾米莉亚打招呼。
  霎时,冯一平愣了一下。
  他从扎克伯格的脸上,看到了自己非常熟悉的表情,那是一种含笑的腼腆。
  这表情,冯一平自己也经常用。
  是英雄所见略同?是这家伙面对美女时的保护机制?还是他对艾米莉亚有点意思?
  嘿嘿,总之,这真还真有点意思。
  他们俩,好像还挺不错哦!
  “吃了吗,餐具在那边。”冯一平说道。
  他这话其实非常之多余,艾米莉亚已经惊叫起来,“就你们两个人,早餐的品种居然这么多,这么精致,太奢侈了吧!”
  “哇,这个好,这个好,这个也好……”
  但等她端着盘子坐下来时,两位男士不由得愣了一下,按她刚才的架势,很有把餐车搬空的气概,但是,你盘子里怎么就那么丁点呢?
  一勺鱼子酱,几颗圣女果,两勺蔬菜沙拉,两片面包,一小杯酸奶。
  冯一平和小扎不动声色的交换了一个眼神,这女人,果然是口是心非的物种,也是一个真心对自己狠的物种,所以,绝对是一个可怕的物种。
  “你也这么喜欢高楼吗?你这里的视野真好,国内的其它地方也有这么多高楼吗?……”一坐下来,好多问题就连珠一样的,从艾米莉亚嘴里蹦出来。
  “我不是喜欢高楼,而是把家建放在酒店上面,不但方便,还比较省钱。”冯一平解释道。
  他清楚的记得,艾米莉亚在芝加哥的家,就位于当地地标性的高楼,那座以第一个在美国的独立宣言上签名的人,约翰·汉考克命名的芝加哥地标性大厦里。
  “省钱?”艾米莉亚愣了一下,跟着马上反应过来。
  可不是吗,这整整一层,建筑面积超过800平,这楼面价,自然比另外买地要便宜。
  “难得回国一趟,有什么感受?”冯一平问。
  “就我目前看到的这些而言,”艾米莉亚指着窗外说,“这发展速度,快得让人难以置信。”
  “我想,要是当年国内是这样的状态,我妈妈也不会带着我去美国。”
  冯一平心说,那可不好说,十多年后,我们发展得更好,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不还是有很多人移民去美国?
  “只是也很心痛,我上网查了查,有很多历史悠久的精美建筑,在城市扩张的过程中,全被随随便便的拆除。”
  “这些高楼,在哪都能见到,但那些建筑,却是不可复制的。”
  虽然冯一平承认,她这话说得是没错,可是,他还就是听不惯这样的论调。
  怎么说呢,就像小时候,有些人说,哎呀,你们怎么能砍山上的树呢,怎么能动山上的灌木呢,怎么能在山上开荒呢?
  可是,不砍山上的树,家里的房子就建不起来,不动山上的灌木,家里就没柴烧,不在山上开荒,粮食就不够……
  所以,在你语带优越义正辞严的指责前,能不能帮我们解决掉这些实际的困难先?
  当然,他是不会跟艾米莉亚这样的姑娘置气的,“你知道这座城市里,有多少人口吗?”
  “多少?”这个问题,连扎克伯格都有些好奇。
  “官方统计的数据,是接近1500万,有人说超过3000万,根据公共交通系统每天的客流量,根据机动车保有量……等等公开的数据,我个人认为,至少超过2000万。”冯一平说。
  “这么多?”艾米莉亚一惊,“纽约的人口?”
  “817万。”扎克伯格马上说。
  艾米莉亚顿时知机的不在这个问题上纠缠,她是做律师的,逻辑自然比一般的美国人要缜密,什么时候,生存权都是第一位的。
  “你们将要工作相当一段时间的印度,也是以人口众多著称,不管是班加罗尔还是孟买,人口密度同样都非常高,与此同时,那里还有另一件不太知名的事实,基础设施建设,非常差。”
  “放心吧老板,我们已经做好了准备。”说到工作,这两位都挺正经。
  至于印度基础设施差的事,他们印象很深刻。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这话同样适用于美国。
  在印度高科技界的欢迎宴会上,美国高科技的三位代表性人物,被东道主精心准备的食物麻溜的放倒的事,这在硅谷,目前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这次美国抽调的团队里,连那些平常只知道跟电脑打交道的工程师,也知道到了印度,随时随地要注意的,就是饮用水的安全。
  “艾米莉亚你来得正好,我刚好有问题要和你讨论。”冯一平把自己的盘子推到一边。
  这就是他现在的状态,连早餐也不能单纯的吃完。
  “我希望你到印度后,能尽快组织起一个印度本地的律师团队来,这个团队,同样要有擅长投资领域的,擅长并购领域的,以及擅长和地方政府交涉的,以及其它你认为需要的。”
  “总的要求就是,规模要精干,能力要出众,解决问题要高效。”
  艾米莉亚一下就兴奋起来,这是她在美国没有接到的任务,“我们要收购?”
  这事她喜欢,不管以前在芝加哥还是在硅谷,在并购的时候,她甚至都不能负责一个小团队,现在,是要全面负责了吗?
  “对,不排除这样的可能性,尤其是在便利店和酒店领域。”冯一平说。
  其实主要是酒店领域,在零售领域,印度很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的零售业水平很低,因此限制外资的进入,是完全的限制,你想办法都不行,目前在印度,沃尔玛、家乐福,都完全看不到踪影。
  “对印度的本地的一些有前景的初创公司,我们还可以投资。”
  “没问题,在一个季度之内,我就能交给你一份可行性报告,以后每个月都会有类似的报告。”艾米利亚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