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行,要是村长大伯有空,耽搁一会儿听听我的想法吧,我现在也没具体方案,是想收粮不难,别人能收到,咱们也能。”
“现在的问题是,咱们没有粮行、没有成本、只有劳力和对附近村子的熟悉。”季青燕见云林哥被人拉走,一脸不舍地转向王村长。
她都几天没看见云林哥了,居然还有人要分开他们。
季老爷子把桌子搬回屋里,又去厨房见两个小少年在炒花生,不由无奈,前接过锅铲。“不早了,你们快去学吧。”
这已经是第二锅了,头一锅王小明已经炒完,和季青磊两人装到盘箕里晾着呢。两人见爷爷参与,也洗洗手去学了。
季青磊因为舅舅的事有些心情不好,可是见大姐和村长大伯还有季成哥进堂屋说事,也不好说什么同王小明一起离开了。
堂屋里,等季青花泡茶过来,季青燕又喊她拿些炒好的瓜子花生过来。
“不用,这是你后天要用的,咱们把收粮的事情说说走。”王村长连忙阻止。
“好,我现在的想法是,由村里出面办理收粮手续,先不开铺,能省一大笔成本,再由村里统一管理,各家出一到两个劳力,或者按这个标准自愿参与。”
“人手方面分成几支队伍,安排一到两人有能力和威望的带队,带队的除了管着自己队伍的人手,也要负责洽淡各村收粮情况,并且汇总数据回来给村里。”
“如李树坡有多少户人家,各家有多少地,想要卖掉多少粮食,村里人能接受的粮价,然后由其带队去收回来。”
“这是做事的方式,再有是本钱和粮仓,收了粮卖给谁,怎么换成钱。”季青燕说完看了王村长和季成一眼,两人没有迟疑,都盯着季青燕听下。
“成本有两步路可走,一个是全村集资、一个是村里分担,先按各家出钱多少再看,而出钱换算分红,如咱们总共做起来的本钱要一千两银子。”
“咱们按一百户人家来算,各家出了十两,这本钱不高吧?出资统一,那按一百股率来算,是十两为一股,你出十两只能分一股。”
“如果咱们赚了两千两,去除本钱还剩下一千两银子,按股利是每家能分十两。如果咱们能赚一万两,能分一百两。”
“按这个规律,有人出了十股,如果赚的是一万两,要赚一千两,其他人还是一股,是一百两。”
“但如果咱们都有许多股,相应的分红肯定会有下降,利润摆在这儿,人少钱才多,人多钱当然分得少。”
季青燕忍着没有拿纸笔写下公式,但口头方说得清楚,王村长本来是精明人,季成又是学了术算的,自然一听明白了。
“大伯,这么分配好,我看按十两为一股的标准让大家入股,各家都能参与进来,还不怕钱和利弄混,想出多少出多少。”
“出得多赚得多、出得少赚得少,各家自愿,算亏本也没话说。”季成看了王村长一眼发表自己的看法。
他们之前也想过合伙跑买卖去,但没做过也不知道要做什么好,而且合伙生意风险大,除了行市风险,还有意见不同的问题。
若是以后因为意见不一又涉及利益而闹起纠纷,连朋友兄弟都做不了,那是最可怕的,也是他们不愿意见到的。
以往他们进山打猎,都是共同进退、并肩作战,但是小猎物都是各打各的,若遇到大家伙,一起动手,最后平分利益。
但那些利益并没有涉及成本,只是时间问题,也是事先说好的而且操作简单,自然没有纠纷。
大家珍惜兄弟情谊,也知道自己不会生出嫌隙,但若合伙做生意不是他们自己了,背后还有家,以后都娶了媳妇,矛盾、闲话只会更多。
因此大家虽有想法,却一直很谨慎,没有轻易出手。此时有了季青燕的规律分配,顿觉豁然开朗。
“嗯,这方式可行,算不能解决所有本钱,也能暂时承担一半了,剩下的村里再拿一半,青燕你和云林……”也会出一半吧?
王村长看向季青燕,虽然剩下的话没有说明,但意思却是明白的。
“大伯从大方面分配没错,我和云林哥肯定会担一头,但我们不这样说,不然村里人还以为是我们和村里在合作了,自己的利益不是小了许多吗?”
“咱们是合村收粮,一起赚钱,因此各家愿出多少是多少,一次完成,不接受陆续增加,除非以后咱们生意越做越大,再来开会看大家是否接受从红利抽钱添股。”
“季成刚才说了,按十两为一股的标准,我觉得挺好,每家都出得起,但现在他们要面临出多少股的难题。”
“因为十股是一百两银子,我想每家如今应该都有这么多积蓄了,但没人敢拿这么多钱出来,算知道我牵头做这生意,除非清楚必赚、稳赚,否则没人敢冒险。”
“因此,这事咱们不能去鼓动大家参与,只要把情况说清楚,再让大家选择,但最后差多少,村里和我们肯定会担起来,让这笔生意做下去。”
季青燕说出不能宣传鼓动的原因,又给出必会牵头的承诺。
☆、491。第491章 让对方来找咱们
491。第491章 让对方来找咱们
王村长听了点头道:“好,按你说的,回头我和耆老们商议一下怎么说较好,再召集大家开会。”
“季成,你和小子们自己商议一下,拿出收粮的具体方案,组队的还要你们去,有其他人家参与了,再让他们报名。”
“此事若能谈成,咱们要多准备几辆驴车,至于粮仓……青燕,粮食收了也不能一直搁粮仓,还是要抓紧送出去才行!”
王村长看着季青燕,表情认真而充满期盼。越来越多的事件证明,这丫头说的话、做的事,他最好是相信。
“嗯,等过些日子我和云林哥去趟县城,了解一下县城粮行的情况,也找胖大叔打听清楚,县城的粮行与青石镇的粮行有没有关联。”
“到时我们找一家大粮行合作,这是稳当做法,但也不见得轻松,因此我决定和玄天观谈生意。”
“之前不是有个道士来买了木耳吗,玄天观听说很大,那么多人也要吃饭不是。再有天福酒楼还在拓展分号,我会跟胖大叔说,一应粮食消耗都用咱们的。”
“还有回来买过萝卜的那什么铺子,也是做吃食的,听说有不少铺子,我还没见过人家老板,我和云林哥会去谈下来。”
季青燕说得轻松,别人听着却是一脸紧张。这收货渠道还没谈下来,要他们收粮回来,风险大不说,他们相信肯定会撑过去,后面会赚钱了,可是……
别人信吗?
不,别人肯定信,应该说,别人敢吗?
“大伯不必担心,我……这样吧,下回见到胖大叔,我先和他说,看他有没有开粮行的朋友,先谈下一部分合作,咱们收粮底气也足一点。”
“再不行咱们县城开粮行去,铺子我来盘一个。”季青燕见王村长迟疑,于是说道。
当然,开粮行虽然是临时起意,也有心要帮村里人另僻赚钱之路,还给后生哥们解决创业问题,当然她和云林哥的商业蓝图也是重点。
不说和天下赚了多少钱,那些钱她也不能拿到台面来用,跟村里人和家里人解释不清那些钱的来源。
但天福酒楼生意兴隆的事,村里谁不知道?算不知道到底有多少钱,但年前有几百两分红的事,已经满村皆知了。
因此,说起做生意,大家还真是一头直地相信着季青燕。
听季青燕说要找宋老板打听粮商朋友,王村长原本的担忧立刻散了。
他知道季青燕的本事,肯定不会做赔本生意,但压着粮再去找卖家,风险在,他身为村长没办法拿着村里和村里人的入股安然等着。
“好,宋老板也该来了,到时候你和他谈谈。这事村里先商量着,要做起来还有事得准备,不是几天能做起来的。”
王村长说着起身,要赶去找耆老们开会。虽说不是几天能做起来,可也拖不得了,这麦子都收了,转眼又要种稻,若是错过只能等下一季了。
“燕子姐,那些粮行怕是早在四处收粮了,咱们来得及吗?”季成走出去又退了回来,看着季青燕有些担忧。
“一口吃不成胖子,咱们先从近的村子高价去收,并且放出消息桃花坳高价收粮,算不能全收掉,也能硌应到那些粮行了。”
季青燕昂头不甚在意。
“……那最好在放出消息时,要带一句,是镇某粮行逼的,既然拒收咱们的粮,那咱们自己开粮行,一切都是某粮行的错!”
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