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得。法杖成了金箍棒,这都是哪儿跟哪儿啊!
太蹊跷了。
秦黛心想了想,便转身道:“你回去休息吧,这事儿不要声张。”
雪晴低低的应了一声是。便送秦黛心回去了。
秦黛心在屋里忍不住翻来覆去的看那金箍棒,越看越觉得匪夷所思,忍不住笑了几回。
即便是出了这么一档子匪夷所思的差错。秦黛心要走的行程却是一点也没能被耽搁。
她把金箍棒交给雪晴保管,又让人把王小狗和丁大力带来。先是敲打了丁大力几句,又点明了几处利弊,见他老实服帖,这才住了嘴,让人把准备好的东西一一清点,确定了没有纰漏,才启程。
纪婉儿没去送,她心里不舒服,特别是李大夫出事以后,她特别怕这种分别的场面。
秦黛心知道她的心意,自己也不想走得拖泥带水,便让两个丫头转告一声,她则是带着丁大力,王小狗二人,乔装骑着快马一溜烟的走了。
一点犹豫也没有。
秦黛心离开不过两日,边芜镇陆陆续续来了很多陌生人。
做什么打扮的都有。
跟先前的商队做买卖的不同,这些人大都是结伴而来,眉目间都透着几分不好惹,一看就不是普通商贩。
边芜镇一时风声鹤唳,人人自危。
这些神色狠厉的人,如潮水般向云来客栈涌来。虽然没明着动手,但看架式,确实是有备而来。
秦黛心所料不差,他们确实是暗中收到了消息,来到边芜镇,就是来找秦黛心的。
吃刀头饭的,没人嫌银子多。
风行的暗花,吸引了不少人。
就为这个,那些人也会她也该死。
可惜寻了几日,并没有人发现秦黛心的藏身之处。
云来客栈,小四合院前后都被有心人找了个遍,连那个他们自认为极为隐蔽的地窖,都被人翻了个底朝天。以往秦黛心的出现过的地方都被人翻了个底朝天,可依旧没有秦黛心的下落。云来客栈里的人都被人盯得死死得,就怕被人抢了先机,慢人一步得了秦黛心的消息。
没几日,就传出秦黛心不在边芜镇,已经远走的消息。
有人说她回了大雍,也有人说她去了达达尔部。
说法很多。
这些说法一出,马上就有人想起来,那天似乎有三个形迹可疑的出了镇子。
这就坐实了秦黛心不在边芜镇的这个消息。
没几天,人们就如同潮水一般退去了,只留了几个不死心的人继续守在这儿。
裴虎,徐大川,讲二进三人也借机跟着商队走了。
他们在那些人眼里,就是云来客栈的人,最近云来客栈因为秦黛心的关系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本来没有商队肯要他们的,可是裴虎也不知使了什么手段,竟说动了一个商队的把头,把他们三个都收了,当押运的脚夫雇了,一路往北去了。
秦黛心的第一步计划就算是成功了。
接下来的几天,雪晴和玲子时常往返于边芜镇和黄沙寨之间,那些关于风行和秦黛心,暗花等话题的传言也越来越多。
至此,一向低调的秦黛心在西北一夜扬名。
外头正宣扬着这个小女子如何厉害狠毒,为富不仁,勾结马匪,祸害一方时,正主秦黛心正骑着马在荒芜的原野上驰骋。
她与丁大力,王小狗三人出了边芜镇后,一路向北行进,日夜兼程走了四五天后,眼前的风沙地貌渐渐就被草原取代,海拔也渐渐高起来。又走了几日,高原地貌特征渐渐明显,山脉隐现,多数呈西北向东南走向,这里气候变化较大,气温较低,空气隐隐有了干燥,稀薄之势,而且太阳辐射较强。
越往北走,人烟就越稀少,天地也广阔起来,无垠的枯草覆盖原野,到处都能看到那种寸木不生,坚石嶙峋的山峰,天地间也显得苍茫,悲凉起来。
细细算算,她离开边芜镇也有*天的时间了,依照原定计划,再过几日,她去了达达尔部的消息就该传开了。她让人放出风去,说自己在达达尔部,无非是想祸水东引,让那些想要她命的人去达达尔部闹腾一回,一来去烦扰周心淼是她乐见其成的事,二来也能为了自己的“深入调查”多争取出一些时间来。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她原本以为,有雪晴绘制的简易地图在手,又有一个曾经去过风行的丁大力在,找到风行去应该很容易。雪晴是从炎黄里出来的,若是连这点事情都记不下来,早就被踢出炎黄了,丁大力虽然是十多年前来过一回,年代久远,可是当时那种情况,他又是那样的一种身份,想必定是刻骨铭心,终身难忘,又怎么会记错呢?
事实上,雪晴的确没有画错,而丁大力也没有记错,他们两人人印象中那个荒凉的山谷中,却实藏着风行的老巢。只是不知道怎么的,等三人赶到那里时,却发现往日戒备森严的山谷突然空旷起来,那些暗桩全都辙走了,机关也是好久以前布置的,有的都被野兽破坏了。
秦黛心还以为丁大力暗中递了消息给风行的人,被气得不行。再一细想,却觉得事情不会这么简单,丁大力一直寸步不离的跟着他们,根本没有机会耍这种手段,而且他当时看到风行老巢人去楼空的那种震惊样子,也绝不是装出来的。
想来想去,似乎也只有一种解释了,风行发生了什么事情,碰巧让她们给赶上了。
秦黛心咬牙,随即在四周留了不少暗号,示意后面的人往北走,大家在达达尔部汇合。
就是样,秦黛心不得不改变计划,与王小狗,丁大力继续往北去,直奔达达尔部。
风行出了事,可是她们在路上意一点风声也没听到,可见这里头的蹊跷。到底是风行被什么人直捣黄龙给瓦解了,还是他们内部有了什么变化,不得不迁走了?
种种猜测都在秦黛心的脑子里一遍遍的过着,可是她心里,一点头绪也没有。
风行老巢空空如也,她就是再厉害又有什么用?难道那荒凉的山谷会给她想要的答案吗?会告诉她那藏在后头指挥坐镇的人是谁吗?她什么也不知道,就成了聋子,瞎子,想当肉票探底的计划也不得不搁置。
远处那广阔的天地,湛蓝的天空,白得如同棉花一样的低低的云,还有远处那浅浅的雪山影子,似乎都能让人心情开阔起来。这种环境,会让人的情感得到抒发,会让人的精神为之一振,会让人蒙尘的心重新清澈起来。
可是秦黛心却觉得,到处都是阴谋的影子。
☆、第九百四十二章
瓦那国地形复杂多样,景象万千,它的境内遍布着高峻绵延的山脉,陡峭深切的沟峡,又有一望无际的广阔戈壁和万年不化的冰川深谷。辽阔的高原上,纵横延展着许多的高耸山脉,平行的山脉间,挟持着深切的峡谷和川流,这里地貌形态复杂,气候多样,以至于山顶有终年不化的万年积雪,山腰处森林茂密,山麓四季常青,而山底虽有四季变化,可是昼夜温差极大,风大,且干季雨季差异明显。
瓦那地广人稀,气候又不好,人们不适生产,大多放牧为生。千百年来,瓦那人便盘踞在这里繁衍生息,过着悠然自得,自给自足的生活。大概正是因为生存环境的恶劣,所以才造就了勇猛的瓦那人,他们生来就高大强壮,擅骑射,骁勇善战的同时,也有一颗不安分的心。
瓦那是部落群居的种族,部落众多,居处分散,各部落各自为营,心里都有一笔自家的帐本,不甚团结。这也是为什么瓦那人虽然骁勇,却一直没能成气候的原因!瓦那人的野心一向很大,他们一直觊觎大雍的富饶,可百年来也只敢派小股精锐在大雍边界骚扰,可见到底是底气不足,难成大事。
不过,这一切都在悄悄改变着,只因瓦那部落里,出了个格日桑耶。
在他继承汗位以前,草原上曾经流传过这样一句话:“十八部落皆破落。草原王上汗不汗”。
当初瓦那部落有十八部之多,各自为王,称为酋长。各部人心不齐。只顾着你争我夺的抢地盘,根本不理会什么民生国策,使得瓦那草原日渐衰落。不知道哪一天,十八部各部落的酋长们终于醒悟过来,觉得再这样下去,瓦那早晚要亡,为了子孙后代着想。他们决定从十八位酋长中,推举出一位最贤德。最得人心的酋长来做瓦那的统领,称其为大汗。得汗位者,必需是德才兼备,能把瓦那带向繁荣兴盛的道路上的能者!
起初。这汗位并不是世袭的。
可是有权力的*做为引导,慢慢的,汗位也成了世袭制,形成了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