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翊钧非常不满郑梦境对自己能力的质疑,“你若不信,我明日拿去给申先生看。申先生是大才,可是教过朕的,由他来圈字足够公平,小梦可放心了吧?”
郑梦境把那些纸都收起来,预备留着以后拿去让朱常洵出丑。前世的时候,福王的字就不怎么好看,这次非得让他好好练练才行。都是一母同胞,一个娘生的,怎么也不能差那么多。
“陛下可千万别拿去烦扰了申先生。申先生如今是首辅,镇日忙于政事,万不可为了这些许小事而叨扰了。”郑梦境牵着朱翊钧的手,带着他去看打了人的小儿子,“回头让皇后娘娘知道了,可该说我不懂事了。”
王喜姐和郑梦境的关系好了是不假,但她做错了事,该说的还是说。
“朕说的你不信,申先生又不让看。那你想如何?”朱翊钧想起了冯保,若是冯大伴这个时候还在宫里就好了。
冯保自从双腿残废后,就一直在家里深居简出。冯家人经那次险些被籍没后,一个个都夹起了尾巴做人,乖得跟鹌鹑似的,再不敢做那出头鸟。朱翊钧也就此没了冯保的消息,虽然每旬还有书信往来,可到底见不着人。
“也不知冯大伴是否安好。”朱翊钧不无感慨,他之后也有给冯保赏了许多财物去弥补,但再多的财物也没法儿让冯保的腿好起来了。
“冯大伴啊?他好着呢。”郑梦境推开门,听见里面朱常溆咿咿呀呀的声音就笑开了花。心里暖暖的,“他上旬还写信给奴家父兄,让他们寄个小自鸣钟去。说是见了这自鸣钟,就想起了陛下。”
郑梦境媚眼如丝地朝朱翊钧看去,“陛下,既然这般想念冯大伴,到时候叫人入宫来不就行了?”
朱翊钧走至朱常洵的摇篮边,将孩子抱起,“朕,误信小人谗言,愧对大伴。”
“冯大伴不会计较这些事的。奴家可不觉着大伴瞧着像个小气人。”郑梦境怂恿道,“难道陛下真舍得大伴离宫之后再不见了?”
朱翊钧犹豫了一下,定了决心,“好,就听小梦的。”做出了决定,心情也畅快许多。他故技重施地又拿胡子去扎朱常洵,“朕的小洵儿哟。”
朱常洵被扎得有些疼,却一声儿都没哭,反倒“咯咯”笑着。郑梦境阻拦不及,又见朱常洵好似没被扎够,捧着朱翊钧的脸,自己凑上去。
算了,让他们爷儿俩玩儿去。
郑梦境取了个小绣绷,坐在摇篮前绣起先前绣了一半儿的丝帕。每每换线的时候抬头看一眼他们。
所谓岁月静好,大抵就是这样了吧。
张宏看了看要送往辽东的旨意,面上不显,心里却觉得有些不妥。那次郑梦境是和他婉转地提过,李氏一族已不可信。
他当时只觉得确有可能,回来细细一想,的确如此。李氏盘踞辽东已久,几乎都是子传父业,手握兵权,祖上又是朝鲜陇西李氏的后人。要说没有什么心思,还真是哄小孩儿。
但眼下大明朝缺兵少将,没几个真能带兵打仗的。当年在东南沿海大败倭寇的戚继光,如今病重在床,怕是就要不好了。若他一走,大明朝就又少了个良将。
大明朝现在还得靠李氏啊。
张宏一边想着,一边在圣旨上用印。
但也不得不防。
张宏并不像冯保那样跋扈,心思细腻深沉。他早就看出朱翊钧对李成梁赞赏有加,并未想过李氏或有叛明的时候。
若是有人能够在一旁提个醒,就好了。
张宏将用完印的圣旨交给小太监,让他们送去内阁。心里还念着李氏日后或为祸的事。
作者有话要说: 久等,说好的9000更来啦~
真不喜欢节假日,家人在家里都不能好好码字,心塞
发红包包祝大家新年快乐!mua~新的一年希望也有你们的陪伴
第44章
武清伯回府后,歇了一日,就让自己嫡妻赶紧入宫去。这次他千叮咛万嘱咐,让嫡妻万万不可再惹恼了李太后。
武清伯夫人胸脯拍得响极了,“还用得着你说,我都知道了。你呀,就安心在家等着吧。”她把武清伯拉近来,压抑着激动的声音,“郑家送来的那六千两银票我都给兑成了银子,就搁你床头呢。”
武清伯没有什么特别的爱好,唯一喜欢的就是数钱。看着白花花的银子堆在眼前,两只眼睛都放光了。他捏了捏武清伯夫人有些松弛的脸,“还是夫人懂我。”
“那是。”武清伯夫人一伸手把武清伯的手从自己脸上挥开,揉了揉有些泛红的脸颊,“知道我好就少收些小妾,家里屋子是多,也不是这么个装法。”
武清伯打着哈哈,“等你回来我就都给利索收拾了。”
武清伯夫人斜睨了他一眼,两人做了不知多少年的夫妻了,对方心里那点小九九她岂会不知。只不过顺水推舟权作窝心的好听话,让自己心里舒坦罢了。
“那我可走了啊。”武清伯夫人拢了拢头发,将耳边的发丝拨到后头去。
武清伯亲自把人送到马车上,“夫人走好咯。”等马车走出二道门,再看不见了。他立刻转回,一头扎进新纳的小妾房里去,将软作一团的身子搂进怀里,啪啪地在人脸上亲了两口,“我的小乖乖哟。”
小妾半推半就地顺势叫武清伯压在榻上,衣衫渐渐凌乱,里衣被踢到了床下。
武清伯夫人的陪嫁在门口转了一圈,听见里面的声音后默默记在心上,准备等武清伯夫人回来后就告状。
武清伯夫人这次入宫还是挺顺利的,虽然之前李太后曾经放过狠话,说以后不准武清伯夫人入宫。总归只是说说。
只是见了人,没给人好脸。
武清伯夫人只作没瞧见,皮肤松弛的脸上层层叠叠都堆成了一朵菊花样子,“奴家给太后娘娘请安了。”她咧着嘴,调门儿高高的,生怕李太后没听见,“娘娘听说了没?今儿个你家兄弟可是给你长了脸了!”
李太后硬邦邦地吐出一句,“听说了。”她的双眼里有一层白色的半透明膜一样的东西覆盖着眼珠子,看人视物极不清楚。武清伯夫人仔细打量,发现又比自己上一次来严重多了。
这次武清伯能提出解决尼堪外兰之事的建议,李太后心里很是宽慰。难得兄弟聪明一回。但这样的方法,绝不是武清伯能想出来的。李太后便打探道:“这些日子武清伯在和哪些人相处?你可知道?”
武清伯夫人撇撇嘴,“他的性子娘娘还不知道?整日不是抱着这个,就是搂着那个。正经事儿是不做的。”她腆着脸对李太后笑道,“多亏了有娘娘,否则就他那性子,怕是现在子承父业在做泥瓦匠呢。”
李太后微微皱眉,没有人替武清伯出谋划策?自己兄弟性子自己清楚,她是打死都不会信武清伯一拍脑袋就有个主意。她朝武清伯夫人的方向看了看,既然不愿说,就罢了。心里却有些怅然,这样的人可万万得留住了,以后还能继续辅佐武清伯府。
当然,如果能为己所用,自是更好。
李太后现在还没能彻底放弃将朱常洛推上太子之位的念头。有了嫡子是不假,但拿同日出生的朱常洵和朱常汐比,那就是一个天一个地。朱常汐的身体算不得好,出生至今已是几个月了,每月都有个小病小痛要喝药的。反观朱常洵,一个乳娘还不够,一日得有两三个乳娘才刚饱,打出生就没听说得过什么病。前几日听说力气大得还将近身服侍的乳娘给打了。
前有早慧的朱常溆,后有康健的朱常洵。朱常汐这个嫡子将会很不好做。尤其是朱常洵在后面立着,一个风吹草动就会被拿来比较。
李太后默不出声地理了理衣服上的褶子,垂目细思。只要朱常汐不显,自己大可以提出立贤而非立嫡。朱常溆纵早慧,却是个瘸子,一母同胞的朱常洵虽康健,但次序太靠后,根本挨不着。
只要占了长的朱常洛能比嫡子好些,自己就有足够的借口提出来。
为着江山社稷着想,难道百官想要一个庸君不成?那样的未来天子,真能够资格坐上九五至尊的位置?
朱常洛还是有机会的。自己得再督促督促王淑蓉好生教导才是。
这般一想,李太后的心情就了许多,对武清伯夫人的脸色也不像一开始那么冷淡,有些热络起来。甚至还给了个笑脸,唬得武清伯夫人心里吓了一跳。
“你回府之后仔细查查,若兄弟身边有什么能人异士,将人带进宫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