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问镜(专家)-第9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鬼厌抬起头,看绝善魔君离去的背影,刚刚的疑惑没有开解,反而愈发地深重了。

他缓缓盘坐谷底,除他以外,谷中空无一人,充斥着暴风雨来临前的压抑和静寂,只有绝善魔君的刚才划出的水镜,还在显映出海面上的一幕幕情景,使得这片海底山谷不至于太过死气沉沉。

鬼厌可以肯定,绝善魔君和幻荣夫人,无论哪一个胜出,对他来讲,都不是什么好消息。虽然前者一直以来,对他的态度都还过得去,更有不少许诺,但不会对此结论产生影响。

要说遵信守诺,恐怕连绝善魔君自己都没信心,况乎他人?

但问题的关键不在这里,鬼厌没有一刻忽视掉绝善魔君以及幻荣夫人的威胁,可到目前为止,他总觉得在那两位魔君级数的大能之外,还有一层尚未能发掘的“未尽之意”虽然他连绝善、幻荣的关口都未必能过去,可有这么一层迷障挡住前路,却是把仅有的一点儿生机给抹消掉。

九死一生变成十死无生,他又怎能愿意?

鬼厌久思不得其解,倒是把自己弄得心浮气躁,心中甚至冒出“一个分身,毁就毁掉”之类的念头,可是思及还在九宫魔域禁锢下的小五,当即便将这些念头一一掐灭,一时又难有突破,只能抬头,强打精神,观看谷中水镜,想从那里得到一些灵感。

此时海面上,无论哪位,状态都不怎么样,都少了一种“精气神儿”,高处的焚天大火,使得众修士都很难再投入进去,鬼厌大概可以感受到他们的心思。

每个人都希望成为“中心”,成为主导事态发展的关键力量,可在此时,不论是挟天梭潮浩荡而来的役灵老祖,还是力争建功的夜狮、郑曼成,在漫天火云之下,定然都是清楚,他们这里绝不是中心,而是在距离中心亿万里开外的一隅之地,为人遗忘,实不免意兴索然。

对此,鬼厌有所感受,不过相较于这几位,此间事,事关这具重要分身的死活,他的动力和精力投入,可要强出太多。

从另一个方面讲,其实他也不像夜狮等人,困居一隅,对焚天一事,茫然无所见。

由绝善魔君透露出的信息,还有来自于广阔世界、多个方位的反馈,共同拼接出了一个整体的轮廓,只不过有些比较详实,一些则比较粗略。但无论如何,总好过“坐井观天”。

不知不觉,鬼厌神思飘移得更远,等他醒悟的时候,已经再次进入到那个宽阔辽远的视角中去。

不久之前,他还因为这超出其既有层次的压力而感到不适,但如今,在被绝善魔君和幻荣夫人的交锋,弄得头晕脑涨之时,奋力一跃,登高望远,观此界阔大之景,心情竟是猛然一畅,对所谓的“压力”似也是更适应了些。

鬼厌……或许现在已经不能称之为鬼厌,因为视角扩大的缘故,一隅之地的鬼厌,已经不适合作为主导该视角的中枢,这个职能已经自然而然从这具分身上,转移到了本体处。又因尚在幽蕊怀中的本体,受三方元气的蝉壳禁锢,与外界隔绝,内外交换的枢纽,随即又转到了承启天中。

这样迂回两次,从东海到北荒的漫长距离,就是长生真人,也差不多要把腿跑断了,可对于余慈来说,只不过是两个闪念的功夫,几乎没有耗费任何精力,一切都是自然而然。

由于心意移转化合,承启天中,隐约显出一道虚影,正是余慈的形貌。

这个虚影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只是为人的惯性而已。

余慈虚影坐在中央法坛上,位置不算高,可他的“视界”,却是屏蔽了一切实体上的阻碍,或许还有许多不能畅达之处,但也可说是瞭望四极,感接八荒。而另一方面,他也无比真切地体会着鬼厌分身、三宗修士、役灵老祖,乃至于幻荣夫人、绝善魔君困居一隅的局限。

奇妙的感觉,从心底深处泛起来。

这不是什么优越感,而是两种极端状况的对比下,见出了比平日更真切的差异,再从差异中,见出道理。

所谓的道理,还有些模糊迷离,一时难以详细描述,可相应的,余慈发现,当他的神意在这片天地间穿行、流淌之时,却是越发地自在悠游,似乎天地法则对这种神游的方式,并没有太多束缚,且越是层次提升,越是缺乏“管制”的手段。由此反观天地,自然就能见出更多奥妙。

为此他突有一个想法:那些前辈先贤,将“通神”视为修行的门坎,要求后世弟子,定要先掌握神意力量,其根源,或是从此中来?

第四十五章天地如网神术如蛛(上)

余慈的思路生发开来,形神交界地,亿万念头此起彼落,分散聚合,蔚为壮观。

他想到,神意力量确实有超脱束缚的力量,但其绝大多数时候,还是依托于肉身而存在,总要受到限制,这种超脱和束缚彼此作用、相互妥协,哪个多一点,哪个少一点,都会形成不同的结果。

便以魔门为例,其炼体、魔识、魔主三种修炼体系,对神意力量的重视、运用程度就都有不同,相应的,怎么利用这种比例,加以作用或妥协,都是与之相关的重要学问,从这里,就可以衍生出千万种各自不同的修行之法。。。

但无论怎么千变万化,都不会出了此类规矩方圆。

正是有此感悟,余慈再观天地,其间迷障就更稀薄了些,更因为明晰了如何更有效地摆脱天地法则的束缚,两个分身,多处天魔眷属与本体、承启天之间的联系,也有所增强。

这种情况下,临时拔高层次所带来的压力,也在慢慢地消解,再不成问题。

他心中微动,念头洒开,将这一结论在他控制的那些天魔眷属身上验证,果然并无谬误。而这一切,又相应地推高了余慈对天地法则限制的理解,使得他再有所得。

寇楮、李闪、幽蕊、无羽,还有在北荒、南国遍洒魔种时,那些根本记不住名姓的诸多眷属,只要修为境界上差不多,束缚的法则就相差无几差别只在于前面认到的,对神意这等超脱力量的重视、运用程度,也即心法的差异,而法则的限制范围、束缚力度,都在一个档次上。。。

可一旦境界上有了差异,束缚法则就会发生极其明显的变化。

这些渐进的变化,往往是以常人能够理解的方式显化,比如通神修士可出窍神游、还丹修士可法身无漏、步虚修士可登临外域等等,可实际上,归根结底,都是束缚法则的变化。

在余慈看来,天地法则就是一张层次繁复的大网,覆盖了此界内外。

越是低层次的,网眼越是细密,结构越是复杂,束缚也越发繁多、越发强大,就像那些不曾修炼的凡俗,受一条条法则约束,形神受限,寿元有尽,受病气所染,甚至一口饭噎着,顷刻就要绝命。

但只要一层层地突破出来,越向高层次去,大网的束缚力量就越小,到最后,疏而不密,自然就自在逍遥。

此结果也可以与剑修斩断法则束缚的修行方式互相印证。只不过,若不走剑修之路,摆脱束缚的方式,就不是那么激烈,更多的是以异化、替换的方式进行。

具体表现在低层次的繁复法则,会受到修士修行境界的压迫,断开、抛弃一些相对而言不怎么重要的,将剩下的暂不可改易的统合成一种较高层次的法则,以此来代替原先的束缚,等于撑大了“网眼”,获得腾挪变化的空间。

这样一层层统合、代替下去,最后合成了最高层次那疏而不密、却是很难再异化、替换的高等法则,这也是余慈感应的极限。

就是不知道,更高层次的那些人,是不是就真的将这些高等法则摒弃想来也不至于吧,若不然,像陆沉那等人物,早该超脱生死,哪还怕什么剑仙和自在天魔围攻?

知道了天地法则的层次分别,由此再反推修行境界,可以见出,如通神、还丹、步虚等等,每一个境界的初始和圆满,乃至于境界之中的小阶段的分际线,都确实是破开、改变天地法则束缚的关键节点,极具代表性。

相应的,一旦看透了这种束缚,高层次的修士,很容易就能利用这股力量,捻蚂蚁一般,将低层次的对手抹杀;而若看不透,被法则显化出来的外相蒙蔽,其优势自然也就无法完全转化为胜势,达不到预计的效果。

这一瞬间,余慈就想到了至少七八种不怎么费力,就可利用法则,将境界优势最大化,最终形成压倒性力量的手段思路。当然,是否真的可行,具体如何运使,都还要花费相当的时间来验证。

他又深想一层,思及以前自己迎战高层次对手的时候,却是冷汗横流:他不得不庆幸,以前碰到的那些决出生死的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