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姨娘前脚把东西送来,李妈妈后脚就把东西分给了丫鬟、婆子,并冲着周姨娘的背影狠狠的啐了口口水。
莺归那几个从老宅带来的丫鬟,见四小姐回府没多久,便大病一场,心下有些戚戚然,越发的谨言慎行起来。
蒋欣瑶自己也很无奈,她实在没想到这具皮囊养尊处优了几年,跪几下就跪出大片淤青来,开个窗就吹出个风寒来。这要换在把男人当牲口用,把女人当男人用的前世,可不就是个天大的笑话?
次日,沈氏又匆匆而来,见欣瑶依靠在床头,面色苍白,直言道:“四妹妹,后日是我娘家大哥嫡子的满月礼,大哥成婚七年,才生下嫡长子,府里刚送了帖子过来。祖母的意思是因家里守着重孝,只让我们几个小辈走动走动,让你大哥带着元航,元晨,我带着家里几个妹妹同去,你看……?”
欣瑶轻笑道:“却是喜事一桩,我倒是想沾些贵府的喜气,偏偏这时病倒。婴儿身子弱,怕过了病气,嫂嫂替我向大奶奶道声喜。冬梅,把我那块玉葫芦拿来,给小侄儿添些喜气。嫂嫂可别赚我礼薄!”
这玉葫芦原是蒋老太爷生前随手扔给欣瑶把玩的小物件,胜在满绿,水头又好。葫芦又谐音“福禄”,有祝颂吉祥,福禄万代,子孙万代的寓意,送给刚满月的小孩正是再合适不过。
沈英接过玉葫芦,只一眼便知是好东西,忙道了谢,又略坐了会,匆匆离去。
冬梅笑道:“小姐倒也舍得,这东西虽小,却不是个俗物。”
欣瑶嗔道:“嫂嫂娘家的喜事,礼薄了,丢的可是嫂嫂的面子,这得人抬人才行。更何况我这一病,嫂嫂又是送吃的,又是送玩的,按理,我也得回个礼才是!”
李妈妈刚刚一脚踏进屋内,笑道:“小姐要回谁的礼?”
冬梅笑说:“李妈妈快进来,外头天冷,别离小姐太近,身上带着寒气呢。”
李妈妈笑道:“冬梅丫鬟就是细心。小姐,人找出来了,是咱们院里负责浆洗的眉叶。今年十三,是蒋家的家生子,娘老子如今都在老太太的庄子上任管事。那日趁着天黑,借口给娘老子捎两双鞋,去了春山院。老太太布的人,妈妈还没那个本事,反正逃不出那几个,小姐,你看?”
蒋家的家生子却为周姨娘所用,如此看来,这周姨娘的手果然伸得够长。错,伸的长的可不是周姨娘的手!
欣瑶凝神想了想,道:“妈妈,让人暗下看着,无需惊动。等风头过去了,再找个错处把人打发出去。记住,勿必不落人口舌!”
“奴婢省得!”
“妈妈,老宅带来的四个如何?”
李妈妈道:“好着呢,话不多,做事也小心,各有长处。”
欣瑶道:“妈妈再观察个一两年,若真真是好的,我有用处。”
李妈妈又道:“小姐,前几日,老太太着人送信到给京城侯府。”
欣瑶沉吟半晌,才笑道:“妈妈心细。可有打听出来信里的内容?”
李妈妈摇头:“那信是钱嬷嬷亲自送出府的,旁人一点都染指不得。”
欣瑶垂了眼睑,突然笑道:“我给弟弟做了几个荷包,劳烦妈妈送去,顺便去看看君大哥。君大哥常在外头走动,有些消息比咱们得的快。”
李妈妈会意:“小姐放心,我这就去!”
冬梅跟着李妈妈去了外间,压低了声交待道:“妈妈暗中多留意老太太那院里的动静。若有顺眼的丫鬟,不防拢着些!”
李妈妈蓦然抬首,随即重重的点了点头:“怕是不易,那院里钱嬷嬷最是个厉害的。”
“妈妈,徐徐图之!”
言毕,冬梅玉手朝外头轻轻一指,李妈妈顺着她的手指往外瞧,正瞧见有个小丫鬟伸长了脖子往里头张望。
李妈妈冷笑两声,咬牙道:“小骚蹄子,看我如何一个个收拾了她们!”
……
沈英回到房里,拿出玉葫芦细细看了一番,招手唤来明玉:“明玉,你过来,看看这物件如何?”
明玉小心接过玉葫芦,放在手心,认真的看了又看,笑道:“大奶奶从哪儿得来的好玩意,看着真讨人喜欢。”
沈英笑道:“是四妹妹给我那侄儿的贺礼,随手就这么给了我。”
明玉道:“奴婢不懂这些金啊玉的,只看着这水头,也知道是个好的。”
沈英道:“便是你家大奶奶我,随手也拿不出这么个讨喜的。这个四小姐,日后得多走动走动。”
明玉小心谨慎道:“老太太那边?”
沈英叹道:“把规矩二字摆正了,任老太太也挑不出错处来。”
明玉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
这日,老天爷高兴,阴沉了几日的面孔终于露了个笑意。
蒋元青夫妻抱着儿子辰哥儿,带着弟弟妹妹,坐着马车,往沈府去。
沈家是苏州府的名门望族。
当家人沈老太爷沈平,曾官至礼部尚书。如今年过六旬,早已告老还乡。沈老太爷妻妾甚多,共生有八个子女。
沈英的大伯沈俊,是沈老太爷嫡长子,官至太常寺卿,久居京城。
沈英的父亲便是沈老太爷的嫡二子沈杰,现年四十有二,正是苏州府知府。
沈老太爷在京中住得不耐烦,这几年跟着二儿子,长居苏州。
沈杰一妻三妾,育有三子三女,沈英排行第三,人称沈三小姐,与沈家大爷,沈家大小姐乃一母同胞。今儿个便是沈家大爷沈群嫡子的满月礼。
蒋家马车停置沈府大门,蒋元青带着蒋元航,蒋元晨往前院去,大奶奶沈英则带着两位妹妹去了内院。
PS:007小朋友,包子想爆发,可素没动力,没动力,没动力!
>;
第四十一回 舌战(二更)
更新时间2014…7…7 21:06:06 字数:3146
知府大人喜得长孙,前来贺喜之人络绎不绝,沈家一时热闹非凡。
沈英来到嫂嫂院子,见母亲正帮着招呼客人,忙上前行礼。刘氏远远见女儿走来,自是喜笑颜开,接过奶娘手中的蒋子辰,心儿肉儿的叫唤起来。
小子辰甚是讨喜,搂着外婆的脸直啃,刘氏越发爱得紧。
沈英上前把二个妹妹引见给刘氏,刘氏把外甥递给乳母,一手拉着一个蒋家的姑娘,寒喧了半日才放二人离去。
沈英带着两位妹妹见了嫂嫂,递上贺礼,与嫂嫂说了几句体己话,方出了院门。因想着与母亲未说上几句话,便让丫鬟带着二位妹妹往园子里转转,并交待不可乱走,自个则忙活去了。
姐妹俩盛妆打扮,一个着红,一个着粉,随丫鬟往园子走去。姐妹俩四下打量,见小桥流水,亭台楼阁,与蒋府相差无异。因是冬日,除了几株含苞的早梅,无甚可看,便回了暖阁就着火盆子喝茶,吃点心,与各府姑娘们说说笑笑,倒也相安无事。
且说蒋元青,蒋元航,蒋元晨三兄弟,刚到前院,那蒋元航便推说头疼,想往园子里走走。蒋元青劝了一回,无奈之下,只得寻着大舅哥沈群,细细说明了缘由。
沈群便派了贴身小厮跟着前去,并隐晦的提示今日人多,女眷们都在园子里喝茶,不能冲撞,只往外花园走走便回。
蒋元航道了谢,跟着小厮便走。
沈群今年二十有三,几年前已中举人,打算明年秋闺下场一试,如今正在家埋头苦读。
沈群见妹夫身边的小不点唇红齿白,虎头虎脑,长得甚是可爱,不禁打趣道:“元青,你家这小堂弟长得真好!”
蒋元晨比蒋元青小十多岁,站在一群成年男子当中,相当于曾志伟站在姚明边上,落差太大。
他理了理衣裳,向沈群抱拳施礼,眉目较之刚才,带出几分气势来。
众人见之,只觉好玩,便逗趣道:“这是谁家的小孩,生的虽白静粉嫩,气势倒足。”
蒋元晨不理睬众人刷刷投向他的目光,自顾自爬上椅子,就着小厮的手拿起茶盏,斯条慢理的喝起茶。
众人见其举止一副大家公子的派头,不敢小瞧,方聊起其它事来。
蒋元青向来对这些读书人无甚好感,只见他一屁股坐在弟弟边上,朝弟弟弯了弯嘴角,兄弟俩正襟危坐,动作协调,扶起茶盏,优哉游哉品起茶来。
沈群以读书人自居,所交之人大都也是中了举的读书人。这书读到一定份上,便滋生出两样东西:一是迂腐,二是狂妄。为着一两句话,争个面红耳赤是常有的事,称之为书生意气。
座上有个胖书生手展折扇,缓缓扇风道:“读圣贤书,不过是上为辅佐明君匡扶社稷,下为光宗耀祖泽及子孙。”
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