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哪里非亲非故了,他以前可常来我们家吃饭。”文彦博妻子道,“等会儿你见了他,可得看看他什么时候得空过来坐坐。不行; 孩子还小,要不我去看看好了,你问好适合的日子,我这边叫人收拾收拾东西就过去!”
文彦博无奈地应下。也不知这王雱有什么好,他和韩琦交流过,韩琦妻子也把这小子当自家子侄看待,每逢王雱上门都亲自下厨给王雱做吃的!
文彦博出门领着洛阳诸官去等候御驾,有过当初官家巡幸洛阳的接驾经验,洛阳这边丝毫不显混乱,整整齐齐排列成行,比往常行香时更井然有序。
王雱上回到洛阳来已经隔了许久,看到那些或熟悉或陌生的面孔,心中一阵感慨:时间过得真快。
不管如何,迁都总算有了眉目。在这里狄咏可以尽情练兵,倚着山势水势把洛阳打造成坚不可摧的新都城!
官家同样已先遣人过来洛阳张罗,过来之后他们只需要直接入住便可。王雱陪着官家前往洛阳宫,重修之后,洛阳宫依然比开封皇城要宽敞高大。好在西苑已经对外开放,变成“西苑文化公园”,要不然台谏那边又要吵一场,讨论皇城是不是圈地太广!
官家见宫中无事,便让王雱回去安顿家小。王雱自然也关心一家老小,闻言立刻跑了,回去看看司马琰那边有没有忙活完。
等王雱回到自家园子里,就发现范纯粹在大献殷勤,把吴氏哄得眉开眼笑。两处园子是相邻的,范纯粹知晓未来岳家要搬家,自然得过来出一份力!
王雱也没赶他走,只问他范仲淹身体可好。
范纯粹说:“爹身体很好,饭还能吃一碗半,每天得和庞相公他们去对面的西苑走两圈,精神着呢!”
王雱听了稍稍放心。既然家中无事,王雱与司马琰说了一声,便拎着范纯粹回了隔壁,前去拜见老师范仲淹。
范仲淹一如范纯粹所说,看着比从前还要精神。见王雱来了,他便让王雱坐下弹首曲子给他听听。
王雱自然不会拒绝,师徒俩和往常一样以琴音交流了一遭,才聊起近来发生的事。
听王雱说把“选岗考试”的事交托给唐介了,范仲淹觉得有些稀奇:“你怎么和唐子方搭上线了?”
王雱感慨道:“唐御史,好人呐,我只是与他敞开心扉谈了一遭,他便说此事由他去办。于是我给他画了个朝堂架构,草拟出每个职位相应的要求,他听得直点头,表示我的想法很不错,他会说服太子殿下贯彻下去!”
这法子说着新鲜,其实就是类似于后世的公务员考试。
目前来说你科举考中了,改官时一般很难自己选择方向,但如果改成每年列出岗位空缺,让符合条件的人自己选报,那效率就高多了,专业也比较对口,可以减少身在三司而不通算学的情况——那相当于让没有学过半点会计和金融知识的人去管理一国财政!
大宋职责范围模糊是从上到下都有的问题,比如宰相和参知政事也没有特别的分管内容。要是换个强横点的宰相,所有事情都会被他揽到身上!
目前唐介准备去做的就是这么一件事:明确各单位分工,逐步提高国家机器的运转效率。
像后世记录的王安石变法就觉得财政又是三司又是户部,职责范围不清不楚,索性快刀斩乱麻,直接搞了个“制置三司条例司”,把三司和户部全架空!
范仲淹一听王雱夸唐介是好人,就感觉唐介怕是又着了他的道。不过这事能做成总归是好事,若非朝廷当真到了需要改变的时刻,官家也不会支持他们施行庆历新政。
王雱提出的这种方法倒是比他们当初的做法要温和一些。毕竟你要是不愿意考,也没人逼你去考,你只管在原来的职位上打转就好;要是家中背景雄厚,自然有办法为你谋来你想要的官职。
范仲淹说:“你有分寸便好。”他现在已不想那么多,连迁都这种事王雱都想得出来,还真快给他做成了,范仲淹觉得自己已经没什么可烦恼的!
第二日,官家便微服而来,亲自见了范仲淹几位老臣。范仲淹与庞籍等人见官家亲至,都潸然落泪,君臣相见皆是两鬓斑白,顿觉流光最易把人抛。
既然已经来到洛阳,王雱自然不会闲下来。
他迅速投入到城建规划的清检工作里头。
有刘高明他们投资,洛阳城的外城已经扩大了一圈,形成和开封周围一样的民居聚落,各家庄子井然有序地按照安排建好,虽说因着地形关系不算方方正正、整整齐齐,但大体还是照着王雱搞的城市规划来发展。
四周的官道也已经修得四通八达。
既然硬件设施基本搞定,接下来就该敞开洛阳大门,接受各方资本的投入了!
迁都之事早已传开,只是很多人仍在观望之中,怕中途有变故让他们投的钱打水漂。
这会儿官家过来定居,相当于传递了迁都肯定能成的信号,许多人都准备往洛阳这边押宝了!
王雱与老朋友冯茂见了一面,同时也见了已经成为冯茂妻子的陆三娘。他给冯茂安排了一个重要工作,类似于招商办主任,负责和有意前来投资各个领域的代表人吃吃喝喝顺便吹牛逼。
冯茂最爱干这种风风光光的事,自然是一口应下,表示包在他们夫妻俩身上!受王雱影响,冯茂也觉得女子自立自强是最美的,因此不仅不拦着陆三娘做那些“抛头露面”的事,甚至还常常和人夸妻子比自己厉害多了!
陆三娘当年追求者也不少,但她挑来挑去,还是挑中了冯茂。按她的说法是冯茂傻里傻气的,看着就有福相。真到了一起过日子的时候,长得俊不俊反而是其次,要紧的是在一起时处得舒心。
跟每天傻乐呵的冯茂成亲后,陆三娘感觉自己也快活了不少。
王雱和冯茂夫妻俩聊完了,又跑去找文彦博商量如何给官家贺寿。
官家的生辰在四月十四,他们一路行来耽搁了不少时间,眼下已经迫在眉睫。大部分朝臣还在开封那边,官家早让他们不必过来贺寿,今年不准备大办!
可这到底是官家的五十五岁生辰,总不能一点动静都没有。
王雱相信文彦博这么会来事的人肯定不会什么都不准备,所以先找文彦博探探底。
文彦博知道王雱这小子贼精贼精,也没瞒着,把自己的打算大略说了一下。怎么给官家贺寿那都是有例可循的,不能干太出格,既然王雱有意掺和,文彦博索性把拟定的章程直接给王雱看。
王雱接过一看,都是些老一套,无非是诸官献礼献诗,官家与民同乐之类的。他摇摇头说:“没什么意思,还不如不搞,官家的身体走不了这么多繁文缛节。”
文彦博横他一眼,说道:“那你说该怎么搞?”
王雱略一思索,还真拿出了新主意来,凑到文彦博旁边如此这般如此这般地说了一通。
文彦博点头说:“这倒是可行,还不费事,就按你说的做。”
两人商议完后,各自去做准备。
第二零四章 可不可行
进入四月后; 天气开始转热; 官家每日都在洛阳宫的长廊中信步闲行; 靠着徐徐凉风消暑。他已叮嘱过今年不必操办生辰,因此四月十四这日一早依然很清静; 只有王雱与赵顼一早跑来陪他用早膳。
吃过早膳后,王雱和赵顼两小子便怂恿官家换上便服外出。赵顼兴致勃勃地说:“我听说这几年码头那边修了个望江楼; 比白樊楼还高还漂亮; 不如我们去那边要个临江的房间看看江景。”
官家听了也颇感兴趣,示意左右都换上方便出行的衣着一并出了宫。
三人一起出了洛阳宫; 只见沿街景致繁荣热闹; 道旁摊贩规划得井然有序,时而还有观光马车辘辘而过; 车身上绘有代表着洛阳各处美景的画作。
快行到那望江楼时,他们还遇上了这两年在洛阳当城建美术指导的郭熙。王雱愉快地和郭熙“巧遇”; 招呼郭熙一起去望江楼看江景。
正是艳阳初升; 沿路的建筑都笼罩在一片氤氲的灿金日光里。一行人上到最高层后; 只见整个码头尽归眼底; 江水浩浩汤汤; 在夏日照耀下泛着粼粼波光。
官家立在窗前远眺,只觉神清气爽; 浑身清透。他转头与王雱他们说道:“这地方不错。”
赵顼拿着把王雱送他的望远镜左望右望,兴致勃勃地说:“是不错,望得远!”他忽然拉着官家指着远处惊叫,“您看; 船!”
官家闻言顺着赵顼所指的方向看去,只见一艘货船从远处驶来,接着是第二艘、第三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