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玩宋-第2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郏亶奇道:“何物这般神奇?”
  王雱道:“你可曾注意过今年九月多,一些山地上开满了白色的花?”
  经王雱一提,郏亶也想起来了,这是王雱号召流民开荒栽种的奇花,深秋时开始让百姓采摘,府衙统一出价回收,一亩地能卖出的价钱和米粮相当。当时许多学子头一回看到满山雪白的花,很是稀罕,时常结伴跑去赏花,还为他作了不少诗。
  郏亶当时只当是王雱安抚流民的手段,不知道这雪团似的花儿还另有妙用。他按捺不住地追问:“元泽你别卖关子了,这花到底有何用处?”
  作者有话要说:
  王小雱:一切反对派都是纸老虎!
  *
  震惊,甜甜春早上六点更新是为哪般!


第一八二章 心生猜疑
  棉花这东西; 种起来有讲究。
  王雱前几年叫曹立带种子去忽悠西夏人种植; 曹立做得更绝; 直接拿西夏那边来当育种试验田,怎么轮作、怎么增强地力都叫人观察了一番; 挑选出适合与棉花轮种的植物,拟定适合在大宋境内推广的栽种方法。
  如今西夏许多地方都有种植这种新奇的“雪团花”; 棉农们纷纷通过私市与方洪派遣过去的负责人贸易。
  这些奇异的的“雪团花”西夏棉农不会处理; 负责人用公道的价格收回来之后; 陆陆续续为边关将士提供保暖棉衣。不出两年; 棉衣已能保障西线将士们过个暖冬!
  今年年初王雱拿到曹立送回的改良种植方案,才叫人在洛阳周围开荒地种植棉花。
  想推广新作物并不容易; 好在洛阳到处都是王雱的熟人,只要他开口响应的人怎么都不会少。
  这些棉花已经处理了大半; 只要缝入衣被之中便能让河工们过好这个冬天。
  王雱在洛阳城郊划了个手工业园区; 聚集了各行各业的人才。
  棉纺工坊就是其中一个新兴产业,他领着郏亶去进去一看; 郏亶的目光马上被那白花花一片的棉絮吸引了。
  这东西又白又轻,堆成一片着实壮观,又像山巅的雪,又像天上的云。
  郏亶惊道:“这边是士子们所说的‘雪团花’吗?”
  王雱点头:“如今的冬衣冬被; 大多用杨絮之类的填充; 重得很,还不太暖和,这东西叫‘棉花’。在福建、广南或者四川那边能找到类似的品种; 不过产量比较低,种着太耗地力,不划算。引种到洛阳的是经过一轮轮筛选的新品种,花又大又好,又不易受虫害。”
  除非有现代的各种生物工程技术,否则育种永远是个大难题,难就难在育种周期很长,以及育种方向的不确定性。
  早些年曹立才刚去广南,王雱就叫方洪寻了棉花种子开始往高产、抗逆性好的方向选育。
  过了这么些年,连西夏那边都祸害了不少地方,王雱才把它在洛阳的丘陵山地上推广试种。
  赶巧有人上门找事,王雱便决定把这批头一批棉花拿出来为河工们赶制冬衣。
  郏亶得了件冬衣,当场试穿过后感觉浑身暖烘烘,又轻快又舒服,顿时大喜过望:“这东西好!”他问明造价,感慨道,“这棉花实乃利国利民之物,每家每户只需省下些银钱,就可以买这棉衣棉被过冬了!”
  王雱微微一笑,给郏亶展示另一样东西。
  这东西是改良的手摇式缝纫机,能满足基础的缝纫需求。
  缝纫机的原理不难琢磨,无非是搞定送料、刺料、钩线、挑线这几个环节,王雱知晓吴氏一次怀了俩,怕她赶不及做衣服心里急,就捣腾了这么个手摇式缝纫机给她做衣服。
  方洪见这东西不错,量产了一批准备将它们投入到服装生产线里去。
  事情就是这么巧,棉花和缝纫机刚到位,这些人就跑来找茬了。
  这显然是怕他们的东西推广不出去啊!
  王雱和郏亶感慨了一番,表示这些搞破坏的人真是贴心小棉袄,知道他们缺什么就给他们送什么!
  郏亶原本还担心工程会停滞,这会儿已经没这个担忧了,他反而更担心那些在背后做那些阴损事的人会不会被王雱气死——毕竟,王雱可是把他们的所作所为称为“雪中送炭的义举”。
  王雱带着郏亶溜达了一圈,让郏亶放心地把接下来的计划安排下去,过不了几天肯定能顺利复工!
  接下来,王雱招了大批女眷连日赶制冬衣,有机械代替部分人工,大大地提高了缝制效率,不出几日便让每一个河工都穿上了崭新的棉衣!
  河工们又是欢喜又是感动,都往棉衣上头又套一件耐磨的短褐,生怕把新棉衣弄坏了。
  河工的家眷们负责煮饭的煮饭,负责缝制棉衣棉被的缝制棉衣棉被,既能吃饱穿暖,又有了新的进项。
  无论男女干起活来都越发有干劲,感觉天不冷了,做事也不累了,恨不得一天就按照监工的指示把偌大的河道修整好!
  王雱则是开始对外售卖棉衣棉被。
  棉衣棉被也有分档次,普通百姓穿的便宜又实在,价钱不高;文人们属于中产阶级,样式和面料又不一样,价格略高些;还有些是专供豪强富户的,瞧着十分气派,价钱奇高。
  虽然里子差不多,售价却泾渭分明,不少人虽是暗自腹诽,却也豁不出脸去和百姓抢衣裳,只好慷慨解囊买那价格高昂的棉衣棉被。
  没办法,别人都穿,你身上若没一件,岂不丢人?
  柳永也得了一套棉衣棉被,他得知里头填充的是他们去赏过的“雪团花”之后,还诗兴大发,写了篇诗文歌颂此物,内容文雅之余又还吹了一把雪团花“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大用处。
  柳大佬七十多岁还脑袋灵光,坚持创作,王雱十分感动。
  他又去给晏几道送温暖,晏几道留王雱用了顿饭,也在体验了一番棉衣的好处后写诗文一篇,大赞此物之妙,他心思细巧,用的还是拟人手法,把这如云似雪的雪团花比作一美人,美人不仅长得好,还心地善良,着实是人美心善的人间仙子!
  王雱得了诗文,颇为喜爱,当场吹嘘了晏几道一通,大夸他诗文精妙,世间少有!
  王雱收割了一大波大佬提笔写就的广告词,迅速校对排版,刊印成册,作为洛阳这边出的新文刊对外发售。
  没出元宵,已有不少人都知晓了洛阳种出了一种奇花,花开似雪,品性高洁,宛如天上仙子下凡来、一心解万民饥冻!
  市面上买得到的棉衣棉很快被哄抢一空,许多人想买都买不到了!
  王雱这个年,就在洛阳过了。
  这种事并不稀奇,有时候在外为官可能十几二十年都无法回家。好在洛阳是他选定的大本营,熟人多得很,他跑去范仲淹那边蹭吃蹭喝,顺便逗逗小师弟范纯粹。
  年后,那些被蓄意放过来扰乱河道工程的流民该遣返的遣返,该坐牢的坐牢,还有一些品行不错、没参与哄抢的,被王雱弄个名目编收了。
  洛阳正是大兴营造的阶段,人口肯定是越多越好,有人,就有生产力、有购买力,能够带起一地的繁荣和发展。
  王雱陪着范仲淹过完上元节,带上范纯粹踏上回程。
  范纯粹年纪不大,比王雱要小两岁,范仲淹知晓王雱在给司马康、赵顼他们上课,便让王雱把范纯粹也带去开封,好让范纯粹跟着学点东西。
  范仲淹开了口,王雱自然是一口答应。范纯粹这小孩心地纯善,也是个老实孩子,王雱喜欢。
  这次回去,他给相熟的人都带了礼物:一件暖和的棉衣。
  能官至宰执、位列朝班的人自然不会缺件衣服,王雱给他们送,就是想让他们也穿出去亮个相,表明态度,免得有的人瞎讲究觉得此物低贱不乐意穿。
  王雱回到京城,又一家接一家地跑去给人送棉衣,积极得很。
  那咏棉花的新文刊也传到开封,许多人都好奇着这“雪团花”到底是什么,王雱这么一送就为他们揭开了谜底:确实是利国利民的好物,若是能普及开去,冬天冻死的百姓肯定能大大减少!
  王雱还给官家也送了棉制品,是对棉护膝,官家的衣服他不好做,只能做点小玩意。
  官家腿脚不大好,天气冷时容易疼,他便给官家弄了一对护膝,保护官家这可怜兮兮的老寒腿。
  王雱向来信奉“做了什么必须说出来”,兴冲冲地和官家夸口:“我跟您说,这一针一线都是我亲自缝的,里头用的棉芯也都是我亲自挑的!”
  官家道:“你还会用针线?”
  王雱道:“那是当然,哪能不会啊。”他把自己琢磨出来的缝纫机给官家讲了,只要坐在缝纫机前踩踩踏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