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玩宋-第2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除了官家之外,大家还怀疑韩琦,因为韩琦对王雱一向很照顾,据说小时候还教导过王雱(王雱到处宣扬的);而后怀疑曾公亮,因为王雱在他手底下做事,还大力推荐了他参与编纂的兵书;接着又怀疑富弼,要不然都没交集的,王雱怎么特地感谢了他两次……
  总之,看谁谁可疑。
  几个人开诚布公地谈过之后,猛地发现,大家都是在背锅啊!一瞬间,韩琦想到了文彦博,想到了王拱辰,想到了许许多多背着个大锅踽踽独行的可怜人。
  韩琦让曾公亮把人带过来一起议事。
  你小子,起了头就在旁边看着朝中吵来吵去,好意思吗?迁都是你提的,你倒是给出个主意把事情定下来啊!
  王雱听明白了韩琦的意思,脑袋摇成拨浪鼓:“不成,我只是个六品小官,怎么能对这种大事指手画脚!”
  韩琦冷笑:“这个时候你倒是有自知之明了,早前怎么没见你这么自觉?”你要是不敢指手画脚,你别开讲座别出书啊!你别散布要迁都的消息啊!别以为他不知道,王雱和那几乎垄断图书市场的方氏书坊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要神不知鬼不觉地散布某些消息简直不要太容易!
  王雱唉声叹气。这世道越来越难混了,这些人都太聪明,坑了一次就很难坑第二次。
  尤其是韩琦韩大佬,不仅自己越来越警惕,还会在背后说人小话、让他的亲朋好友也跟着警惕!人心啊,大大地坏!
  王雱也没有一步到位的办法,他本来就是先画个大饼把官家勾住。真要迁都,那当然得一步一步来。王雱不死心地和韩琦讨官当:“首先,您得给我当个都水使者……”


第一六三章 拐带人手
  韩琦看王雱; 觉得他脸上明晃晃写着几个大字“贼心不死”。他觉着王雱这兴修水利的喜好是王安石带出来的; 当初王雱才那么大一点; 王安石就带他下乡考察,领着他琢磨着怎么挖渠修湖。
  对王雱的请求; 韩琦并不表态,一副“行; 你接着往下说”的冷静表情。
  王雱一点都不怂; 他在洛阳三年; 基本上把洛阳水系琢磨透了; 怎么引水、怎么凿渠、怎么让两边水系来个大融合,王雱心里有数; 且都是顺势而为,不是强拧的那种。沿途甚至还能造点小型水利工程; 充分利用水力资源。
  王雱讨来张宽大的白纸; 熟练地在上面画出洛阳开封的水系图,偶尔还在某段河道上写一些数据给韩琦他们讲解。
  听过《都城保卫战》那场讲座; 在座的人基本能适应这种用数据说话的方式,甚至还觉得很不错。
  这化难为简的本事,一般人当真难以做到!
  倘若此事做成了,便是不能迁都洛阳; 也能大有益处!
  韩琦道:“你的想法我们已经知道了; 先回去吧。”
  对于韩琦这种过河拆桥的行为,王雱十分不满,磨磨唧唧不肯走; 想从要是韩琦口里掏个准话。韩琦不理他,只让他先回去等着。
  在场的都是当朝大佬,王雱能有什么办法,只能乖乖走了。
  没过几天,官家便问王雱是不是还想去当那都水使者。王雱也不瞒着,当场告起韩琦叼状来,说韩相公他不实诚,叫他去出主意,出完就赶他走,指不定是想昧下他的好方案叫别人去揽功,这人啊,大大地坏。
  官家听王雱滔滔不绝地说着韩琦坏话,也不打断。笑着等他说完了,才把韩琦递上来的折子给他看。
  王雱接过折子一看,没声了。人家老韩是实诚人,人品端正得很,先是把他的方案说清楚,然后表示可以让他去负责这个项目。枢密承旨的差遣继续兼着,时常回来汇报一下进展,别一到外面就跑没影。
  王雱也不害臊,振振有词地继续告叼状:“您看看他,要上这折子也不和我说,害我白白担心了好几天。韩相公这人太不实诚,您可得帮我说说他!”
  官家被他逗笑了:“行,我把你这些话给他学一遍,让他好好反省反省。”
  王雱感觉官家也学坏了,由此可见,韩琦显然是匹害群之马!
  官家没打算一直把王雱拘在身边,当即批了韩琦的折子。
  王雱如愿以偿地走马上任,还把同年郏亶给讨了过来当副手。郏亶听说要搞水利工程,自然欣然调岗,每天跟着王雱画图纸做计划,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
  王安石不在家,不过叔父王安国还在京城准备秋闱,一家人都在,王雱往外跑倒也不至于让家里没个男丁守着。王雱和司马琰交待过后,便带着郏亶他们跑了。
  要拓宽洛阳与开封之间的河道,不能单纯地挖个渠,得进行周密的测定与计算,王雱准备先到洛阳那边割一茬韭菜,拐批人才来完成前期的工程规划。前期准备越周全,后期可能遇到的问题就最少。
  王雱暂留洛阳数日,屁颠屁颠去见范仲淹。王雱买的园子毗邻西苑文化公园,范仲淹他们每天不仅可以在园子里散步聊天,还可以去文化公园那边溜达,日子过得逍遥得很。虽说要他们去上课已经不大适合,但是这边的官员和新校区的教谕们都会积极地登门请教问题。
  王雱去了,范仲淹还嫌他烦,黏在一旁妨碍正事。王雱酸溜溜地说:“以前天天留我吃饭都嫌不够,现在又这么多新学生啦,就赶我走了。”
  范仲淹没理他。
  还是师母偷偷和王雱说,每次他来信范仲淹都老高兴了,今儿知道他要到,还特意吩咐底下的人去买了他爱吃的菜。
  王雱于是又拉着范纯粹感慨:“你说你爹啊,年纪越大越不老实,明明这么盼着我来,见了我又赶我走。没见过这样的!”
  范纯粹这乖孩子被他弄得老为难,你和人吐槽他爹,让人怎么附和你?
  王雱欢欢喜喜地蹭了范仲淹一顿饭,眼见要下衙了,又一个个相识的人拜访过去,首先当然是拜访王拱辰。大家都是状元,又都姓王,多亲近是不是?
  王雱抱着一坛子好酒去寻王拱辰,开心地和王拱辰分享好消息:“由您冠名之后,洛阳的酱料卖得可好了,远销辽国。就在过年的时候,辽国派了使者过来贺岁,回去时每个使者都带走了好几坛子的拱辰牌酱料。当时还有使者和我问起您呢,我就让鸿胪寺的人给他们了一下,如今您可是连契丹人和党项人都知晓的人物了!”
  王拱辰听得眼前发黑,恨不得把这家伙赶出门去。
  人见人烦王小雱一点都没有招人烦的自觉,积极地倒酒和王拱辰叙旧,深情地表达起自己对王拱辰的怀念来。他诚挚地说:“我觉得啊,韩相公他不如你!”
  王拱辰真想叫人堵住这小子的嘴。
  王雱和王拱辰套完近乎,便与王拱辰说起此番来洛阳的主要任务。测绘推算要人,挖渠动工要人,王雱自然不能和王拱辰通气。
  王拱辰觉得王雱这脸皮若是拿去做城墙,那肯定能挡住百万雄师。王雱是带着上头的意思过来的,王拱辰没办法,只能要啥给啥,叫得动的人你只管叫。
  王雱等的就是这句话,二话不说带着郏亶去扫荡人才。都学这么久了,是时候搞搞实践了!不会不要紧,做做就会了!
  王雱的号召能力从来不差,随便动员动员已经顺利拐带走一批人,大伙都热情洋溢地投入到建设辉煌洛阳的伟大工程之中。
  等王拱辰反应过来,才发现王雱把洛阳大半官吏给拐跑了,不管是原本在府衙瞎忙活的还是在国子监读书的,一个两个都捋起袖子跟着王雱干去了。
  剩下的人老的老,废物的废物,王拱辰连接待个客人,前来斟茶倒水的都是个年迈的老吏,慢腾腾地把水壶搁到炉子上,慢腾腾地生火,慢腾腾地开茶团。看得王拱辰都急了,直接换自己上阵把茶泡开,和来客道歉:“招呼不周,招呼不周啊。”
  这客人是开封来的,带着他主家的意思来拉王拱辰入伙。王雱深得圣宠,众多宰执又都对他另眼相看,很多人已经看他不顺眼。王雱是官家与宰执推出来开展迁都工作的人,不想迁都的人暗中相互联系,准备扯扯王雱后腿。
  王拱辰和王雱的关系看着很扑朔迷离,毕竟王雱是范仲淹的学生,王拱辰和范仲淹不对付,怎么看这两人都不该和平相处。
  事实上许多人也都是这样认为的,没看到王拱辰整天把王雱竖起来当靶子吗?这两年接受磨勘的官员没有一个不骂两个大小状元的!
  以前吧,大家只要混混日子就能改官。现在不成了,得完成各项指标,指标不达成,升官没你份!那些试图混混日子的人听说了始作俑者是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