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玩宋-第1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司马光转头含怒看着她:“我和你娘只有你一个女儿,你这样涉险的时候有想过我这个爹吗?”
  司马琰犹豫再犹豫,还是仰起头直白地和司马光表达自己的想法:“……我也只有一个爹。”她与王雱急着赶回开封,就是因为知道司马光和王安石肯定不会安坐府衙。
  对上女儿柔和湿润的目光,司马光一下子顿住了。他是朝廷官员,是顶天立地的男人,只要是他认定对的事,再艰苦再危险他都会去做,比如当初义无反顾地随着恩师庞籍外调。
  这一点上,他的女儿像他。
  司马光对司马琰胡来的怒火稍稍削减,剩下的就是对王雱的怒气了:“我把你嫁给那混账小子,他就放你一个人来这种地方?!”
  司马琰辩驳了一句:“我们是一起回来的。”
  司马光问:“那他在哪里?”
  司马琰道:“总得有人在外面跑动。”物资和药材送得这么及时,少不得王雱在外面奔走。司马琰补充,“他不通医术,进来也没有用处。”
  司马光道:“我看他是怕我当场把他打死!”
  这下司马琰不敢再反驳,怕火上浇油。
  父女既然见了面,司马光自然不能放司马琰一个人住外面了,哪怕司马琰住的地方还算干净和独立,但也没有一个女子独自住在外头的道理。
  司马光带着司马琰去与王安石会合。
  王安石见到司马琰也很吃惊,显然没想到司马琰会只身出现在这里。见司马光脸色其臭,王安石的意见和他很一致:“那小子呢?让人去把他找来,看我不打死他!”
  司马光冷哼:“他没过来,再外头‘奔走’呢。”
  王安石觉着司马光将来哪天要是和自己断交了,必然是因为他那儿子!为了让亲家消气,王安石直接痛骂起王雱来。
  司马琰见两人一致讨伐王雱,识趣地没有插嘴。直至他们骂累了,才提起另一件事:关于遗体的处理。
  这年头很讲究入土为安,他们前些天极力争取,也只遇上几个贪财的或者观念超前的人愿意让他们解剖患者遗体。若是让这些遗体停留在疫区或者随意掩埋——甚至弃之荒野,可能会导致新一轮的疫病爆发。
  这时候需要有人站出来尽快将这些很有可能变成传染源的遗体处理掉。
  这件事明显非常得罪人,一着不慎还可能会引起民变。
  司马光和王安石对视一眼,异口同声地说:“我来吧。”
  司马光一直反对厚葬和停柩不葬等丧葬习俗,觉得这些封建迷信不可取,所以听到女儿说要尽快处理遗体也并不觉得有什么出格之处。
  王安石就更不用说了,他一向不惧怕神神鬼鬼,既然司马琰说得这么严重,那自然是尽早处理为好。
  两人见彼此意见一致,没再相互推让,决定一起去解决这件事。
  至于司马琰,则被他们勒令留在暂住的地方别再出去。
  哪怕司马琰不再去给人看诊,“玉圭客”的名声也在疫区里越传越响亮,所有人都深深记得那位身着素色长袍、戴着素色口罩的女医官如何为她们奔走、如何耐心替她们诊治。原本她们都已经绝望了,觉得朝廷把她们隔离起来是要放弃她们,现在她们却看到了痊愈的希望!
  随着逐渐有人康复,疫区的消息也传到了外头,杏林中人都得到了一个不得了的大消息:《医学问答录》的创始人之一、医术精妙的玉圭客竟是女儿身!这一次瘟疫爆发后她亲临疫区,与太医局医官和曹老的徒弟们一起解决了这场可怕的灾疫!
  与此同时,官家正在看堆积如山的奏折,有报备各地天灾的,有台谏趁天灾弹劾这个弹劾那个的,每天都是坏消息多,好消息少。更糟糕的是,他还从欧阳修口里知道,王安石和司马光都进了隔离区没再出来。
  若是他们都出了事,他该怎么和他的小状元交待?官家正担心着,蓦然看到一份折子上出现了“王雱”两字。
  官家精神一振,凝神细看起来。
  作者有话要说:
  王小雱:哈啾!
  王小雱:是谁?是谁又想打我了?
  *
  第二更送上!
  第三更可能要到十二点后哦,大家可以明天早起再看,早点睡么么哒(づ ̄ 3 ̄)づ


第一四零章 倡建女校
  官家看到的乃是洛阳那边加急送来的折子; 出自王拱辰之手。王拱辰这人; 官家有印象; 拱辰这名字还是他起的,因此他才会挑出来细看。
  一看之下官家才知晓王雱那小孩得知疫情后担心父母告假回京了; 离开洛阳已经好些天。
  虽然被王雱借用了肖像打广告,王拱辰还是如实将王雱的文章附上; 表示此文章情感真挚; 文辞动人; 他掩卷后不忍为难; 直接给王雱批了假,如今不知王雱是否已到京中。
  官家看完了王拱辰的折子; 而后便是王雱那篇文章。与从前递上来的写得工工整整的折子相比,王雱这次的字迹凌乱而匆忙; 字体再没了那种规整漂亮的感觉; 却能让人透过薄薄的一张纸看到他当时焦急的心情。
  真是个顶好顶好的孩子啊!官家看完,免不了都鼻头发酸; 缓了一会儿才去看其他奏折。
  韩琦那边许是故意的,接着两封折子竟也与王雱有关。
  一封是临近县城的县令上表嘉许王雱帮忙救灾之事。临近各县都受了灾,一个中转小县的折子本不至于送到御前来,不过这县令出身乡野; 写得格外朴实; 紧张的救灾过程被他写得土味盎然,唯一被他夸得花团锦簇的是路过的王小状元,然后吹了好几百字王小状元如何安抚百姓情绪; 如何不顾危险第一时间组织救援。当真是天灾无情,人有情呐!
  另一封则是年迈体衰、刚刚上任不久的开封知府傅求写上来的,说是王小状元挂念他的父亲与岳父,第一时间赶至京城,主动到府衙询问是否需要人奔走。傅求表示自己知晓情况后十分感动,分派了些差使给王小状元,王小状元无论是人员调配还是物资运转方面都做得很好,所有人都对他心悦诚服。
  总之,不管是县令还是知府,都把王小状元夸得天花乱坠,又有孝心,又会办事。好一个孝顺过人、能力出众的孩子啊!
  官家看完三封折子,身心都舒泰了。等看完太医局那边递上来的折子,说疫情已经得到控制,司马光与王安石把疫区控制得很好,没有出现半点乱子,官家更是开怀。
  王雱这个儿子和女婿好,王安石这个当爹的、司马光这个当岳父的也极好。
  官家站了起来,在殿中来回踱步一会儿,终归还是没按捺住心里的念想,派人去开封府衙那边把王雱给召来。既然傅求那边都上表说灾后重建工作已经安排停妥,他把他的状元郎召进来说说话应当也不耽误事。
  另一边,王雱正和周文一块算着账目,听到宫中宣召时愣了一下,没想到自己回来的事竟被官家知道了。王雱想了想,把事情交代给周文,自己打理好仪容虽内侍前去见官家。
  君臣两见面的次数多了,王雱也没拘着,见了面便觉官家清减了,上前就是一通关心:是不是没睡好啦是不是食欲不好啦吃点什么什么可以安神吃点什么什么可以开胃。
  官家听王雱自己先说了许多话,句句都带着关切,心中一暖,还真给王雱给说馋了。他让人送了些茶点过来,让王雱坐下一道吃。
  换了别人,可能就该诚惶诚恐了,王雱不一样,他欢欢喜喜地坐下后还觉着离官家远了,胆大包天地把椅子往官家旁边挪了挪,吃一种点心夸老大一会,叫官家也快尝尝。官家尝着也觉得味道极好,特地遣内侍去嘉奖御膳坊的人。
  御膳坊那边得了奖赏,悬了老长一段时间的心终于放回了肚子里。自打闹出瘟疫来,官家的胃口就没再好过,最近几天更是经常把饭菜点心原封不动地送回来,吓得他们也吃不香睡不好,生怕第二天自己就被驱逐出宫了。
  有人壮着胆子和内侍探听:“是不是那王小状元又回来了?”官家并不是挥霍无度、贪图口腹之欲的人,近两年每每给他们嘉奖,往往都与那王小状元有关!
  内侍没否认,笑眯眯地骂道:“御前之事,岂是你能探听的!”
  那就是王小状元当真回来了!
  御膳坊诸人一瞬间都觉得他们该供奉个王小状元的画像,祈祷王小状元天天让官家胃口大开。
  宰执那边也有着关于此事的讨论,官家吃不下饭睡不着觉不是小事,内廷那边不敢瞒着,私底下悄悄给韩琦说了。
  几个年纪比官家还大点儿的宰辅之臣听了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