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玩宋-第1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可清楚这样干会有什么后果了:梅尧臣会臭着脸把他轰出去!
  王雱没说什么感谢的话,改为积极讨论还可以怎么折腾监生们,给他们多找点事做。
  王雱骄傲地说:“这方面我最有经验。”他给梅尧臣介绍自己在鄞县时怎么给他楼先生出主意,在青州时怎么给屠先生他们出主意,在郓州时又怎么给他未来岳父出主意。总之,他走到哪祸害到哪,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梅尧臣一听,其中一些鬼主意特别耳熟,不就是地方经验上报到朝廷,朝廷又自上而下推广到各州官学的一些举措吗?当初他们刚到国子监时,还讨论过这些主意到底是谁出的,有用是有用,就是太折腾人了!
  梅尧臣听着罪魁祸首十分得意地陈述着自己的丰功伟绩,一开始还有些吃惊,后来则一脸木然。
  赶走积极拉他带着整个西京国子监一起搞事情的王雱之后,梅尧臣提笔刷刷刷地写起了稿子,将王雱刚才提到的“光辉往事”都给写了下来。
  写完后梅尧臣检查了一遍,觉得内容详实,字句工整,满意地封好叫人送去开封,最好赶在二十号前给《国风》投稿。他是《国风》的创始人之一,投稿可以走特殊通道,应该赶得及上这个月的新刊!
  梅尧臣很期待《国风》这篇文章刊出后王雱会是什么表情。
  王雱可不知道梅尧臣写了篇堪称“王小雱坑人记”的文章,将他从小到大祸害各地官学的光辉事迹都给卖了,他为了进一步给洛阳这边打广告,写了篇稿子投去《国风》,吹一发“洛阳不仅春天美,夏天也很美”。
  然后这厮还打了个广告,表示“我在洛阳修了个大讲堂,今年夏天开始会定时请洛阳退休老干部们开展专题讲座,有兴趣的都来旁听啊”,后头列了一个两个三个讲座课题,看着都贼吸引人。
  《国风》编辑部有几个编辑调动到别处了,换了批新鲜血液,不过范仲淹还在那坐镇。
  众编辑看了梅尧臣的稿子,都感觉质量上乘,还很有意义,能让人知道谁在背后提了这么多宝贵的建议。杨直讲还拿着稿子去和范仲淹核实,问那些建议是不是真的是王雱出的。
  得到肯定答案之后,杨直讲算是明白王雱以前在国子监时为什么时不时会流露出一丝丝无奈表情,原来是因为挖坑坑到了自己!
  梅尧臣的稿子被一致通过了。
  王雱那篇稿子就有点争议了,《国风》编辑部的人都知晓王雱前段时间给朝中上下官员送自辨折子复刻本的“壮举”,一看这稿子就感觉这家伙在借《国风》打广告。
  可是,这稿子质量确实很不错,要是不让它刊出,所有人都觉得可惜。可要是让它刊出吧,又感觉《国风》被这家伙给利用了!
  众编辑争执了许久,最终决定递上去让范仲淹来决断。
  范仲淹能怎么决断?那当然是内举不避亲,直接帮王雱登了这篇广告。
  相信看《国风》的读书人,很多都会对这个消息感兴趣,早早腾出时间去洛阳游历顺便占座听专题讲座。
  一如范仲淹所料,许多人看到王雱的洛阳旅游硬广之后都开始筹备起洛阳之行来。光是去游玩的话,对读书人来说吸引力不大,毕竟他们的当务之急是读书和科举。可是有名宿大儒讲学就不一样了,他们去听一听说不定可以茅塞大开,一举金榜题名!
  别管这想法现不现实,反正他们就是这样想的。
  梅尧臣那篇文章反响更大,不少人看完之后回忆一下自己这些年水深火热的生活(或者正在享受的水深火热的生活),顿时掩卷大骂:“天杀的王元泽,原来都是你出的主意!!!”
  这时候他们忘记了拿到王元泽版《九经纲要》时的激动与感激,只想着找到这家伙,然后,群殴他一顿,让他知道给夫子们出主意坑害芸芸学子是要遭报应的!
  王雱这会儿还在带着人统计这一季度洛阳的客流量会翻几番、估算一下客流量带动的税收能不能翻倍,感觉美滋滋啊美滋滋。等《牡丹亭》最后一出演完了,他才拿到开封那边送来的新一期《国风》。
  看到广告刊出了,版面还挺靠前,王雱很是欣慰。他范爷爷现在还是主编呢,大篇幅广告说登就登,不花钱还有稿费,多爽!
  等翻到下一版面,王雱的笑容就凝滞在脸上。
  太过分了!
  自己人互坑就互坑,为什么跑去《国风》上揭他老底?!
  不知道《国风》的读者很多都是正在被坑害或者刚刚被坑害完的一代人吗?


第一一四章
  王雱最近的生活过得颇有些水深火热; 他给司马琰写信抱怨他梅先生干的好事。
  自从《国风》刊出了他梅先生那篇“王小雱坑人记”; 他每日巡查时就成游学士子们的观光景点啦; 每天他顶着烈日艳阳在忙活; 那些家伙就自带一张小马扎; 坐在一旁对他指指点点; 看他辛苦跑腿。有一次可险了; 他经过一条幽暗的小巷子时差点被人套上麻袋,拖进去打一顿。
  这些家伙; 真是无法无天啊!
  更惨的是,苏轼他们也写信过来指责他。他们被坑又不是一次两次,多几次又有什么所谓呢?他们可是无话不谈的好友,怎么能为了这种小事生出嫌隙?
  不应当啊!男儿大丈夫,要有心胸,要有肚量!
  最过分的是沈括; 他在南边种菜,哦不,种油菜,改造榨油工具; 居然不忘叫人帮他买一本《国风》在田垄间读完!
  他沈括好歹也是想转投科学怀抱的准理科生苗子; 怎么能对早就毕业远离了的文科院校念念不忘?应该迈开大步子往前走才是。
  王雱给他阿琰妹妹写完信; 又读起底下的人新送来的信。这些信里还有吕希纯写的,吕希纯兄弟几人少时是从邵雍; 听说邵雍要开专题讲座; 决定请假过来支持邵雍; 反正签判之职也没有什么需要他忙活的,正适合带着兄弟过来洛阳玩玩。
  同年要来,王雱这半个地主自然要好好接待的。看到吕希纯能请假来玩,王雱顿时受到了启发,麻利地让人给离得近的同年们发了帖子,统一邀请他们夏天过来玩耍。
  能坑一个是一个,等回头人过来了,他可以顺便给他们张罗几场青年讲堂嘛。这一个两个长得可俊,又那么有才华,怎么能不展示展示?没选题也不要紧,人来以后他可以给他们启发启发,保证随随便便就可以讲上一整天!
  王雱说干就干,马上找人去跑腿,务必在盛夏来临之前把帖子送到临近州县的同年们手里。
  御史吕夏初看完《牡丹亭》的所有场次就回去了,这个月朝中风平浪静,没人弹劾王雱,很叫王雱失望。台谏的人也太精明了,只给他打了一次广告就不愿再义务帮忙!
  好在冯茂这小胖子最近越干越有想法,还为他的旅游专线搞了新动作:他把牛车马车都粉刷一新,专为商贾之家设立的路线,画的是大朵大朵的洛阳牡丹图,一看就很有富贵意象,喜庆;专为文人设立的路线,那就是画些梅兰竹菊之类的,一看就雅致得很。还有低调的、看起来平平无奇的女眷车,便于一揽沿途风光的敞口车等等……总之,只要你有钱,没有你买不到的服务。
  许多人乘船而来,下船后便能看见冯茂的旅游社招牌,买到详尽的《洛阳旅游指南》,什么都不用想,只管吃喝玩乐就是,玩得非常舒心。也因此,在口口相传之下,前来洛阳游玩的“回头客”越来越多了。
  王雱在心里慨叹一番,继续在一干游学士子的盯梢下积极干活,时不时还把这些士子抓过来当壮丁,给西京文建工作充当志愿者,反正是免费的,不用白不用!
  五月中旬,王雱被梅尧臣叫去了。西京国子监监生少,工作量也小,梅尧臣身体不太好,是被安排过来这边休养了,底下的事有张载去跑动,他反而清闲。
  一闲下来,梅尧臣文人心性上来了,准备著书。
  这段时间他没怎么挑王雱的刺,干的就是闭门整理文稿。自从科举频频失意,被拒在官场门外多年,他便终日研读古文、沉醉其中。
  好友欧阳修喜爱韩愈,他则喜爱柳宗元,他晚年的诗也多学柳诗。这时代能尽得天下书而读之的人毕竟是少数,即便唐朝距今并不远,也并没有多少人能熟知柳宗元诗文。
  就拿前两年开封那场“唐朝三大诗人”活动来说,梅尧臣后来去看了,柳宗元连前十都没进,压根没影!
  这毕竟是梅尧臣的私人著作,要他公器私用直接在国子监印书所印,梅尧臣没那个脸皮。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