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就那些鼠目寸光的人,才会看不到这些,而一门心思围着陆明廉转。
“啊呀,我说瞧着眼熟呢,原来是你这老货。”紧跟着下车的杨修云笑呵呵赶上来,“走走走,咱们一块儿进去。”
当初做为太子侍读,杨修云和汪元兴也是再熟悉不过。语气里自然没有丝毫拘谨。
“那敢情好。”汪元兴也很是开怀,瞧着杨修云一身红色衣袍,神采飞扬的模样,神情又有些感慨,要是,太子还在,就好了,“看你这打扮,莫不是要陪着新郎官一起迎亲?”
“那是自然。”杨修云点头,又有些郁闷——
明明先定亲的是自己,要娶的还是姐姐,结果倒好,却让陆瑄这小子抢了先,自己这个准姐夫倒要给他当伴郎。
听说宫里来人了,作为族中长辈,陆宗和忙迎了出来和汪元兴寒暄着入了府。
那边陆瑄也扶着崔老夫人出来——
因是文武兼备,陆瑄身材极为匀称。足有九尺的身高,却是不胖不瘦,浑身上下没有一丝赘肉。
一袭红色喜袍映衬下,越发显得丰神俊逸、神采飞扬。
这般俊美的新郎官,便是自诩见多了青年才俊的汪元兴,也不觉呆了一下——
但观此子才貌气度,必非池中之物。
一时神情中更多了几分恭敬:
“三公子大喜。”
说着捧出一幅卷轴:
“皇上特赐御宝一幅。”
当下便有两名小太监上前,小心翼翼的展开,却是“天作之合”四个大字。
又亲手扶起跪倒谢恩的崔老夫人:
“有此佳儿佳妇,老夫人福气啊。皇上吩咐咱家待会儿还要讨杯喜酒喝,好把今日婚礼盛况说给他老人家听,宫里已是好久没有喜事了,皇上皇后可也盼着呢。”
一番话出口,陆宗和提着的心终于彻底放下。转而又有些疑虑,怎么皇上的意思,倒是有几分他自家办喜事的意思?
至于旁边亲自登门道贺的官员,则更是惊喜,直觉今日来此怕是会有大机缘。
倒是杨修云没什么意外——
自打广善寺和宁姐儿结缘,皇后姑母心里可真把宁姐儿当成了亲生女儿相仿。
如果不是诸般忌讳,姑母怕是更愿意亲自过来观礼。至于说皇上,一向对姑母言听计从,且听他的语气,对宁姐儿也是颇有好感,说话语气便是和提起自家晚辈也没什么区别了。
至于说陆明熙的病情,杨修云同样丝毫不担心,当初姑母危在旦夕,不是依旧被宁姐儿给救过来了。皇上更是从武安侯那里得到过确切答复,陆阁老的病,宁姐儿能治!
隆福街,陆瑛正陪着前来道贺的方简并王梓云进府。忽听得一阵喧哗声从朱雀桥那边传来。
下意识的抬头看去,却是吉时到了,陆瑄正带着迎亲队伍从朱雀桥那边过来。
甫一瞧见骑着红色骏马走在最前面的新郎官,外面等着看热闹的人群先是沉默,然后便开始连连惊呼:
“啊呀呀,瞧见新郎官了吗,怎么生的那般俊!真真和天上的金童下凡一般。”
“不只是新郎官啊,还有左右两边的伴郎!”
这次迎亲,陆瑄身边带了六位伴郎,除了三人是陆家子弟外,还有三个则是杨修云,崔浩,虞秀林三人。
所有人都没有想到,正是四张这会儿看起来还稚嫩的面孔,日后却给大正官场带来了最大的震荡,而这场婚事也被后人誉为大正有史以来规格最高的。
眼下策马走在陆瑄左右的,则是崔浩和杨修云。
崔家人自来就以外貌出色而出名,崔浩的清隽,杨修云的俊朗,可也同样让人移不开眼睛。
同样移不开眼睛的还有一个人,那就是王梓云——
明明当初亲眼瞧见崔浩晕倒于科场之外,这么长时间没有消息,王梓云甚至想着,说不好人也和陆明熙一般,病入膏肓了。怎么也没有想到,崔浩不但痊愈了,还能骑马!
这样不管是新郎还是伴郎都好看的没天理的迎亲队伍,几乎轰动了整个京城。
又听说迎亲的是朱雀桥陆家,要娶的则是武安侯府小姐,人们更加激动——
年前暴雪成灾时,可不是托了这两家的福,很多人才能活命。
到得最后,竟有很多百姓自发跟在队伍后面。十里长街都成了欢庆的河流。
好容易到了武安侯府门前,陆瑄却是久久坐在马上,一时竟有些神情恍惚,总觉得前世今生,自己好像已经等了这一日太久,太久……
喧哗声越来越近,门开的声音随即响起,房间里瞬时一静。
蕴宁还未回过神来,一个宽厚的脊背已是出现在视线中。袁钊钰带着些哽咽的声音随即响起:
“妹妹,我背你。”
身体被背起的同时,袁钊睿和袁钊霖的声音同时响起:
“阿妹/阿姐,我们送你。”
两人声音都有些嘶哑,尤其是袁钊霖,眼圈已是红了。
蕴宁眼睛热辣辣的,泪水早濡湿了眼眶。
后面其他袁家儿郎也跟了上来,竟是连五岁的庶弟也整齐的排在送嫁的队伍中。
陡然瞧见这么两队人出现,杨修云嘴角都有些抽抽,心说这边儿明明是来迎亲的,不是抢亲的啊,怎么袁家的模样,如此严阵以待。
倒是陆瑄却丝毫没有受到影响,实在是从身着凤冠霞帔的蕴宁出现的第一时间,陆瑄眼里就再也瞧不见其他人了。
直到蕴宁握住红绸的另一端,轻移莲步,一步步坚定的走来,陆瑄才确信,那个让自己魂牵梦萦,爱的心都痛了的女子,终于属于自己了
☆、204
崔老夫人的春晖堂。
耳听得外面鞭炮声接连不断; 梅氏不是一般的心烦——
任凭她哭闹不休,却依旧不能改变陆珦过继到长房的事实。
愤怒之下; 梅氏做了一个最不理智的行为; 竟在陆瑄大婚前口口声声要好好服侍陆明熙为由,直接撂挑子不干了。
本想借此为难崔老夫人。
毕竟; 郑氏年轻; 崔老夫人老迈,陆瑄成亲这样大事; 两人张罗的话怕是都会心有余而力不足。
况且自己可是正正经经的母亲,不出现的话; 到时候出丑的自然是陆瑄。
毕竟; 哪有儿子成亲; 当母亲的却不出来应酬客人的?陆瑄不被人捣断脊梁骨才怪。
想着只要自己使出这杀手锏,任凭是崔老夫人也得低头。谁人不知,崔家可是最重礼数的。
却无论如何没有想到; 这边儿刚一提出,崔老夫人连理由都没问; 就极为爽快答应了下来。
然后都没带犹豫的,转头就把事情交到了郑氏手里。
把个梅氏给憋屈的……
可偏是这里是崔老夫人的院子,即便是老太太忙的脚不沾地; 依旧留了不少人盯着陆明熙这边儿,梅氏一肚子的愤怒和委屈,愣是不敢发作出来。
有脚步声在外面响起,连带的贴身大丫鬟莲香的声音在外响起:
“夫人; 外面舅爷使人过来了。”
兄弟到了?梅氏拭了拭眼角的泪,站起身形,却是有些疑惑,兄弟人不亲自过来见自己,派人过来做什么?
院子里梅学海的管家已经等着了,瞧见梅氏,忙上前几步,把怀里一个盒子呈上来:
“老爷今日有事不能前来道贺,特命小人送上贺礼。”
“你?”梅氏蹙了下眉头。在崔老夫人那儿受的气,梅氏还想着等娘家人来了商量一下怎么回敬过去呢,怎么梅学海根本连上门都不曾?
“不是早就把帖子送过去了,怎么突然就会有事?且即便学海去办事,你们家太太呢?也有事要忙不成?”
从嫁入陆家,梅氏在娘家地位不是一般的高,不说兄弟姐妹,就是家中爹娘并老祖宗都从来都唯梅氏马首是瞻,但凡梅氏有什么吩咐,一家人绝不会违拗。还是头一遭自己的话被无视。
“他们两口子到底去哪儿了?”梅氏越想越气。
“不瞒姑太太,”那管家却依旧不慌不忙,“今儿不是工部陆尚书母亲七十大寿吗,老爷和太太带了家里哥儿姐儿过府喝喜酒去了。”
此话一出,便是梅氏也明显有些傻眼——
陆家分宗的事早闹得世人皆知,甚至为了阻止这件事,梅氏还曾回娘家搬过救兵。
可一码归一码。梅氏现在可还是陆家当家主母,陆瑄名义上的母亲。
梅学海放着外甥的婚礼不来参加,跑去捧陆明廉的臭脚,打的不只是陆瑄的脸,更有梅氏的脸。
换句话说,梅氏这会儿在娘家人心里有多无足轻重可想而知。
想通了这个理,梅氏忽然忆起之前姑母梅老姨娘说过的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