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风月江山-第1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该韬光养晦,暗暗积聚力量。但叶枫在黑虎岭操办了庆阳王收李权作义子的盛大典礼。李权和庆阳王都很高兴,尤其是老王爷的心境有了很大的好转,不再那么颓废了。
第二件事就是让许德昌挑选了三十名密探,只做了几天的培训就立即派往帝国各地去打探消息。叶枫很想马上了解整个大陆的形势,本来这山上的消息就很闭塞,再加上自己病的这一个多月,现在自己对外面的情况根本不清楚。对于一个决策者来说,这可是最可怕的事情。
很快,派往西都城和石门关的密探就传回来一个重要的消息:武威皇帝巴特隆已基本平定了西南的叛乱,他现在已在石门关集结了四十五万大军。刚刚成立的大成帝国要和古老的星月帝国在马邑一线进行最后的决战。这一战将决定谁是中洲大陆上真正的王者!
《星月帝国》第十卷 谁是王者
第一章 离间计
自从刘度用雷霆手段清剿了各处的叛党之后,态势就开始向有利于帝国的方向发展。紧接着,刘度采取了三个强有力的措施来扭转危局。
首先,刘度连续派出大批的密使。他们有的混过了石门关,有的干脆绕过高耸的白龙山,从南疆的丘陵和山岭地区秘密进入河汉平原的西南诸省。这些省份都是刚刚被巴特隆征服的,有很多将领和官吏只是表面臣服,内心依然向往星月帝国。刘度充分利用了他们的这种心理和感情,他命令委派的密使依靠巨额银钱和皇帝预封的各种官爵来对这些旧臣故吏进行策反。这一招还真管用,一时间河汉平原的西南诸省纷纷竖起了义旗,开始反抗来自北方游牧民族的残暴统治。
其次,刘度从关中平原的六个省份调集了三十万军队编入了中央直属军团,来加强东都城的防御力量。这些新军都是关中平原五省区的地方武装部队,其数目占到了地方武装力量的一半以上。这么做有两个好处,一是将地方分散的武装力量集中起来,避免巴特隆进入关中平原之后将这些省份各个击破。二是有效加强了中央的力量,东都城的安全也有了保障。但这么做也有弊病,这种做法招来许多大官僚大地主的强烈反对,由于军队被中央调走了,他们的安全感大大降低。其中一些富商和大地主甚至开始将许多动产转移到帝国东部的重要港口──海门。与海门港隔海相望的就是一直与帝国交好的扶桑国。这些有钱人都想好了退路,一旦敌人打过来,他们就远走扶桑,躲避战火,等今后天下太平了再回来。人若是有了退路,就没有必死的决心了,一旦兵临城下,很难想象他们会和他们所住的城市共存亡。
最后,刘度组织龙骧军和虎贲军还有马邑战区的四个军团共三十余万人开始日以继夜地攻打石门关。最多时曾组织了近百辆投石车轮番轰击高大的关隘,一度将石门关打得千疮百孔,破烂不堪,守关的敌军伤亡大得惊人。巴特隆为了确保石门关不失,又陆续投入了三个军团,守石门关的军队最高曾达到了十二万人。双方在石门关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争夺战,帝国的军队倚仗大型投石车、高高的移动箭塔还有带铁钩的云梯等精良的武器不断向石门关发起攻击,而敌人的守军则倚仗着高大的关墙和利箭死守,寸步不让。石门关的争夺十分惨烈,打到后来,青灰色的关墙都被战士的鲜血染成了褚黑色,整个石门关都散发着一种血腥的令人作呕的味道。石门关之战从五月一直打到了十月,虽然给了敌人很大的压力但到底还是拿不下来。
刘度的这三个措施确实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一度将巴特隆打得手忙脚乱,顾此失彼。巴特隆最担心的既不是石门关凌厉的攻势,也不是此起彼伏的西南诸省的叛乱,而是南方的三个诸侯,尤其是尹川王乌海图的军队。要是他们翻山越岭来到河汉平原捣乱,那巴特隆将会陷于腹背受敌的危险境地。
富庶的河汉平原和关中平原的南边是连绵起伏无穷无尽的山地和丘陵,这三个诸侯国就分布在这些山地和丘陵里,为帝国守护着南部边疆。炎热潮湿的气候再加上茂密的雨林植被,使南疆的地形变得十分复杂。善于在草原和平原上作战的北方游牧民族的军队最怕这种地形。如果刘度下令三个诸侯国北进勤王,三十几万南方诸侯的军队翻山越岭进入河汉平原以南诸省,他们进可以攻击沁源、兰石、陇西三省,威胁西都城,退可以地形复杂的山地和丘陵为依托,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这样一来,巴特隆非但不可能分身东进,还要同时对付南边和东边两路的敌人。况且在河汉平原起义的军队若是得到了南疆这些诸侯国军队的增援,甚至哪怕只是声援,都会士气大振,不肯轻易屈服。那他巴特隆和新成立的大成帝国将永无宁日。
在此紧要关头,军师伏生为巴特隆出的计策发生了效果。
去年,在巴特隆反叛之前,伏生就经常让巴特隆亲笔给尹川王乌海图写信。那时的巴特隆还是帝国的昌都王,他和尹川王乌海图的私人关系一直很好,此二人都是手握重兵的当世枭雄,都有点儿英雄惜英雄的意思,彼此之间的书信往来自然不少,有时还互赠点儿礼物和土特产什么的。巴特隆叛乱之后就不想再跟乌海图维持这种友谊了,他知道一山不容二虎,乌海图是不可能臣服自己的,最终两人还是会兵戎相见,分出个高下。但军师伏生却非要让巴特隆以比平时多两倍的数目给尹川王写信。信的内容都是伏生拟好的,巴特隆只是抄一遍而己。巴特隆起初感到很不耐烦,也不能理解,因为信里根本就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内容,都是一些问寒问暖,鸡毛蒜皮的琐事,不过言辞亲切得就跟以前一样。巴特隆就想问伏生为什么这么做,伏生不肯说,只是告诉巴特隆会有大用,出于对军师的尊重,巴特隆只好照办。
由于礼尚往来,乌海图也曾回了一些类似这种寒暄问候的信给巴特隆。但自从巴特隆叛乱之后,乌海图就不再回信了,可奇怪的是巴特隆的信依然到时候就派人送来,这弄得乌海图不胜其烦,可又不好发作,只好来个置之不理。
这些问候家常的信确实收到了奇效,因为不久这些信的副本就被置放在了皇帝刘度的书案上。帝国按查院在每个诸侯王的身边都安插了情报人员,乌海图自然也不例外,他和巴特隆的书信往来被按查院探知是很正常的。再加上巴特隆的书信中什么重要的信息都没有,乌海图就没有把它当公文一样秘密保存,只和普通的信件放在了一起。按查院的秘探得到这些信件的副本并不困难。
刘度认真看了巴特隆给乌海图的信,几乎每封信都看了好几遍,可信上什么有价值的东西都没有。刘度看不懂这些信,他不明白野心勃勃的巴特隆怎么会在戎马倥偬之际还有闲情逸致写这些婆婆妈妈家长里短的信。这太不合常理了,刘度越看越疑惑,虽然信中没有任何迹象表明巴特隆和乌海图暗中勾结,可刘度总不能放心。
乌海图这时也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他看到帝国的军队被叛军打得节节败退,心里着急,就一连给皇帝陛下上了三封奏折,要求北进勤王。后来西南诸省的起义如火如荼,乌海图认为是个绝好的出兵时机,又一天一个奏折,向皇帝陛下请求出兵。他表现得越急迫,刘度的疑心就越重。
乌海图的封地尹川王国位于中洲大陆的东南部,这里是一个巨大的盆地,四周都是高高的山岭,只有中间是一大块平原。而北边与尹川接壤的是关中平原最南端的河池行省,在河池行省境内有前后两座关隘扼守着从尹川通往关中平原的要道。这些道路,都是在悬崖峭壁上凿出来的栈道,悬崖下面是水流湍急如奔马的尹川江。这两座关隘一座叫连山关,一座叫镇南关,都是处于栈道最险要的咽喉之地,真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这两座关隘各有一个军团驻守,虽然这两个军团名义上属于河池行省的地方军队,但实际上军团的提督和副提督都是由东都委派,并直接对军务院负责的,他们的任务就是要看住尹川境内的军队,不让他们未经允许就进入帝国的心脏地带──关中平原。尹川王国的西边是高凉王国,再往西是南水公国。乌海图要想出兵勤王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是借道高凉王国和南水公国翻山越岭进入河汉平原南部的兰石行省,另一条就是要通过这两个关隘。可没有皇帝陛下的诏令,东南边防军绝不能离开尹川境内,否则视同谋反。
刘度连下三道诏谕给乌海图,让他稍安勿躁等待时机,这三道诏谕虽然一次比一次语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