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一夜好眠,楚少渊醒来的时候,才刚刚过了寅时,天还没有亮,他望了望窗外的天色,觉得有些早,还想再睡一会儿的时候,听见张全顺隔着帘子轻声唤着他,他一下子就清醒了,从被子里出来急忙穿套好衣裳,再俯身将婵衣的被子给她裹好,这才转身出了内室。
张全顺跟沈朔风在外室等候了许久,见楚少渊出来,沈朔风上前行礼:“王爷,已经查到了。”
楚少渊点头,指了指书房的方向。
沈朔风知道他不想将婵衣吵醒,随即点了下头,跟在他身后往书房方向走去。
楚少渊的书房很大,他坐在梨花木椅上,将手中的信笺看了两遍,这才抬头问道:“除了孙卞容之外,何成海还跟谁有联络?”
沈朔风躬身道:“还有就是燕云卫统领陈继昌。”
孙卞容是九城营卫司的护军参领,不过是个三品官,跟这样的人有来往又能如何?难道他还做的了九城营卫司的主?楚少渊眉心微微一皱,陷入了沉思。
沈朔风不敢打扰他,只是心中想着玉秋风回顺天的事,一时间有些怔忪。
“……玉秋风可回到了顺天府?”
楚少渊忽然冒出一句疑问,沈朔风神情呆愣了一下,反应过来之后立即回道:“她已经回了顺天府,不过据我所知,黄大人听说她这么多年流落在外,成了江湖上头人人闻风丧胆的人物,并不愿意认回她,只是黄夫人一力的坚持,才会让黄大人松了口,只说是认了个干女儿,并不说是他的嫡女。”
楚少渊点点头,他就知道事情会是如此,黄义正向来注重仕途,怎么会留下这样一个大的把柄给人抓,而认作义女则可以用黄夫人怜惜玉秋风作为借口,即便没有从玉秋风身上得到利益,但玉秋风是他的亲生女儿,总不会真的做出什么大逆不道的事情来。
他看了沈朔风一眼,道:“那鸣燕楼其中几人的身世,你可曾与他们讲明白?”
沈朔风抿着嘴,半晌才摇了摇头:“不是属下不愿,而是找不到合适的机会,这些人都被王爷派出去做事了,只有齐惠风留在楼中,属下试探过他,他似乎知道他的身世,但这些年却一直未曾有什么动作。”
沈朔风说着,迅速抬头看了楚少渊一眼,有些不确定的道:“许是因为齐惠风被师傅收养的时候已经过了六岁的关系吧,他这些年一直在楼中掌管兵器,并没有出过什么乱子,倒是其他的人有时候还会偶尔犯些什么过错被师傅处罚。”
楚少渊嘴角勾了勾,六岁大的孩子早有了自己的记忆,就拿自己来说,不到两岁的时候发生的事情,他到现在还能有模模糊糊的印象,何况是已经六岁之大,怕是这个齐惠风根本就不想回去,才会装作一副若无其事的模样,只是不知道他在鸣燕楼到底是所求何物。
“你回去让齐惠风来一趟,务必不要引起他的戒心,”楚少渊淡然道,“其他的几人,就等他们回来之后你再与他们说便是。”
他私下想了许久,觉得林延玉未必是要引发朝中动荡,说不准只是想要报仇,或者是利用这几个孩子来扰乱先前那些陷害过林白轩的臣子,至于想要引发什么样的结果,只要看这几个孩子长大之后会因为自身的身世做出什么事来,才能知道。
而无论林延玉究竟想要做什么,总归不过是想要给林白轩报仇罢了,如今林延玉已经死了,那么他布下的局自己拿来用用倒也没有什么不方便的,只是还是要再确认一下这几个人的性情。
……
在书房议了一会儿事,天便亮了。
张全顺隔着门问楚少渊可否要用膳,王妃刚刚派人过来问了。
楚少渊这才将信笺收好,站起身来捏了捏酸痛的肩膀,“你回了王妃,就说我一会儿就过去。”
张全顺应了一声,将身边回话的小丫鬟打发走了。
楚少渊又低声嘱咐了沈朔风几句,这才抬脚走出书房。
这几日的天气越发的冷了下来,而入了冬之后不过才下了几场雪,根本没有去岁下的雪多,眼看着马上就要过年了,也不知明年会不会闹干旱。
回到轻幽居,婵衣已经在宴息室摆好了膳,她穿着一件半旧不新的秋香色袄子,下头是一条藕荷色的如意云纹锦百褶裙,头上梳着同心髻,额上戴着用东珠做成的抹额,发髻上简单的插着一支珊瑚发簪,衬着耳垂间莲子米大小的耳坠,整个人温婉又宁静,让人看着十分舒服。
看到楚少渊回来,她眼睛亮亮的看着他,一边儿掀开陶瓷砂锅的盖子帮他盛粥,一边儿道:“你起的这么早,可是有什么事?”
平日里明明要到卯正才醒的。
楚少渊笑着摇头,不想让她为这些事操心,语气平淡的道:“自从受了伤之后,就一直没有再练武了,今日打算去演武场看看。”
婵衣心中也在担忧他的身子,遂点头道:“你要当心,听大哥说演武场里头大家切磋武艺的时候,并不会太看重身份,你身子还没好全,别到时候再被人伤了。”
楚少渊脸上的笑意更深,“晚晚这样小瞧我么?且不说我身子如今已经全好了,便是没有好的时候,一个也能抵了他们三个的。”
若非如此,当初在松溪镇早被人围攻致死了。
婵衣也想到了这一点,脸上担忧之色越发的浓了,想了想,认真的看着他道:“我看不如我们府多养些护卫吧,不是常听人说那些大户人家里头会豢养死士么?有些事情该准备就要准备了,若是没有头绪,不妨让我大哥帮帮忙,他习武,自会认识一些这方面的人手。”
这一点也提醒了楚少渊,他伸手摸了摸婵衣的头发,一副宠爱的口吻:“这些事晚晚就不用操心了,我自有安排。”
婵衣抿了抿唇,无论重生前还是重生后,在她心里,楚少渊就好比是一座巨大的山峦,能够帮她抵挡住一切她不喜欢或者是她所厌恶害怕的东西,可这一世的楚少渊处境分明这样的艰难,她却从来没有想过要主动替他做些什么。
她从冒着热气的粥碗中抬头看向他,只觉得眼前的楚少渊有些淡淡的忧思。
朝堂上头的事果然是很头疼的吧。
婵衣将筷子咬住,心中决定,重活的这一世一定要帮到他。
☆、605。升迁
605。升迁
早朝上,文帝毫无意外的宣布了让四皇子楚少涵去往福建的消息。
似乎四皇子也心知肚明这次的福建之行是躲不掉的,也便欣然接受了。
倒是朝中的一些臣子们私下里议论纷纷,不知文帝这一出到底是打算做什么,福建总兵的任命还没下来,就让皇子过去,难不成是嫌一个三皇子不够分量,再派一个四皇子去整顿福建的政务么?
文帝没有给朝臣太多的反应时间,当下里便将福建总兵定了汪励,而汪励原本的福建巡抚的职位,却是安插了谢砇宁上去,这几乎是练级跳,让一些大臣们惊吓到了,原本以为谢硠宁能够毫无意外的入内阁,没想到竟然会将谢砇宁推举到福建巡抚的位置上。
这便说明谢硠宁若是要入阁,则要费更大的力气。也不知谢硠宁心中会不会愤恨这个大哥。
而事实上,他们并不知道,早在几日之前,文帝在尚书房便问过谢硠宁。
当时文帝的神情似乎有些不敢相信,他看着谢硠宁一字一顿的沉声问:“爱卿可知道这折子上头写的官员调动关系到什么?”
谢硠宁点头:“臣觉得折子上头这二人十分适合。”
文帝不必看奏折便能知道上头的内容,汪励平级出任总兵,而谢砇宁却是连升三级,这是大燕开国以来很少出现的事情。
文帝看着他微微叹息:“你可知道,朕原本是有意让你走了谢宁远老大人的路子,进内阁,出任内阁大学士的。你这折子朕若是准了,只怕内阁大学士的位置要给别人了。”
一户人家无论如何都不可能会连着出两三个在朝中担任一二品大员的官吏,哪怕是皇帝再信任这家人,这都是不可能的事情,更不必说是内阁大学士这样的职位了。
谢硠宁一脸郑重:“皇上抬爱臣了,臣既然是吏部侍郎,便有责任为朝廷推选出来最适合的人选,臣并不会因此而后悔。”
文帝脸上的冷情在他这句话之后微微融了些来,脸上有了一抹浅浅的笑意,似是想到什么一般,叹了句:“朕果真没看错人,谢老大人的风骨算是有人传承了,这样也好,朕便准了你的奏章,谢砇宁今年在福建所做的一切朕心中有数,这个职位让他来做,确实不算是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