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顾盼成欢_莞迩-第3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以看出来,两人成亲后的小日子过得着实不错。
    想想于悠然在洞房花烛夜时被宁致祥独自丢在洞房里的场景,再看看如今,倒叫人不得不佩服于悠然的好手段了。

☆、第430章 灯会

而香巧,当初她能叫宁致祥连洞房都不管了,丢下于悠然这个新婚妻子去寻她,如今也不知道她怎么样了。
    但想来,有于悠然这个主母在,香巧的日子绝对好过不到哪里去。
    顾青未对于悠然和香巧之间谁胜谁负没有兴趣,她本也没想与这两个人有别的什么交集,只要她们不会打扰到她的生活就行了。
    但她不想理会于悠然,于悠然却不是这样想的。
    含笑将宁致祥夹在碟子里的菜喂进嘴里,秀气斯文地咀嚼几下,待吞咽下去之后,于悠然微侧了身子,与坐在她身边的顾青未说话。
    “七嫂,真是没想到,咱们竟然能成为妯娌,我是诗诗的表姐,七嫂又像诗诗的姐姐一样护着她,这可真是有缘了。”想到上次吕氏的生辰宴上发生的事,于悠然在说起“像诗诗的姐姐一样护着她”这几个字时,就不知不觉的加重了语气。
    顾青未将手中的筷子轻轻搁在玉制的筷托上,就像是什么也不知道一般,微笑着回望于悠然,“也亏了诗诗有弟妹你这个好姐姐护着,这些年才能没出什么大事,就连上次大伯母生辰宴上的事,听说也是弟妹想去帮诗诗一把,只是没想到……唉,这也真是造化弄人。”
    轻叹了一口气,顾青未一脸的惋惜。
    于悠然一张清秀的脸上忽红忽白的,着实好看。
    就算现在她得了公婆和丈夫的喜爱,但她是如何嫁进安国公府的,这一点却永远会是她身上的污点,虽然别人可能看在安国公府的面子上不会将事情拿到台面上来说,可是就算顾青未真的拿出来说了,还是当着她的面说,她又能如何?
    于悠然心中有些懊恼。
    她本以为,顾青未好歹也是定国公府的儿媳,不管她心里是如何想的,总会给彼此留些脸面才是,却不想顾青未竟是半点也不留情面。
    但随即,于悠然就敛下了懊恼,仍换了她那招牌性的温婉笑容,“七嫂说的是,可不就是造化弄人,不过,若非如此,我又如何能与七嫂做妯娌?”
    顾青未笑了笑没再说话。
    她算是看出来了,这个于悠然只怕是在心里拿了她当敌人呢。
    不过,她们虽算得上是妯娌,以后打交道的机会却是不多,于悠然就算想往她身上使劲儿只怕也没那个机会,顾青未便也没多在意。
    一顿还算得上热闹的年夜饭吃完,顾青未几人就早早回了定国公府。
    路上安平长公主与顾青未落到了后面,往走在前面的宁景昌那里看了一眼,安平长公主低声道:“与其吃上这么一顿无甚滋味的年夜饭,倒不如咱们一家人围了一张桌子来得热闹。”
    顾青未闻言偏头与安平长公主对视一眼,然后一起低低笑了。
    只这样一笑,她们婆媳之间倒感觉亲近了许多。
    安平长公主本来就这么一个儿媳,这些话不与顾青未说倒是寻不着人说了,这时便也继续道:“外人都将咱们两府亲如一家当作是美谈,可这内里如何只怕也就只有身处其中的人才能知晓了,好在,看现在的情形,等到你和致远的孩子长大了,大抵便不会再如此了。”
    纵然老定国公和老安国公是亲兄弟,可再往下传三代,即使仍有着同样的姓氏,但能有多亲近实在难说。
    安平长公主这话说完,又想起之前吕氏所说的那些,唯恐顾青未会误会,又连忙道:“欢颜,你放心,我虽然也希望你和致远早些有儿女,可这种事情确实要看缘分,你也不要有什么压力,时候到了你们自然会有孩子。”
    顾青未心里有些微酸。
    虽然贵为公主,但她这婆婆着实比世间大多数婆婆都要来得开明豁达,这世间有几个婆婆能如此看待子嗣问题?
    将心比心,有一个这般随时护着她的婆婆,她有什么理由不孝敬她?
    将感激放在心里,顾青未搀着安平长公主的胳膊,婆媳俩极为亲密的一路回了府。
    ……
    正月里无非就是走亲访友。
    但因为定国公府除了安国公府就鲜少再有其他亲旧,所以顾青未倒也没怎么跟着往别家去,反倒是与宁致远一起去了周家以及顾宅,还给择哥儿和恪哥儿都包了一个大大的红包,乐得两个小子没少围着她们叫姐姐姐夫。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顾亦安了。
    他以前是个不通庶务的,就连人情往来需要的年节礼,都还是顾青未作了主替他送的,可在与叶流苏定了亲之后,也不知道是不是突然开了窍还是怎么的,竟然就知道主动往叶家送年礼了,还知道要投其所好。
    据说他送给叶太傅的前朝名家字帖,送给叶家大老爷的冷暖玉棋子,送给苏氏的一堆早年的话本子,都让三人喜欢得爱不释手。
    当然了,也不是叶家几位都是眼波子浅的,以叶家的地位他们还真不缺这些,不过是高兴于顾亦安这个准女婿的用心罢了,而顾亦安的用心,为的不还是叶流苏吗?
    不管怎么说,顾亦安此举在叶家的长辈心里可是加了不少分。
    顾青未知道这些的时候,还曾打趣过顾亦安终于知道开窍了。
    就这般走亲访友的,转眼就到了十五上元节。
    京城历来有上元灯会的传统,每年到了上元这一天,宫里都会专门拨了银子出来办灯会,偶尔元昌帝还会领着宫中的贵人们一起出宫看灯,算是与民同乐。
    今年的上元节,元昌帝就打算出宫散散心。
    到了十五这一日,天都还没暗下来,大街小巷上就已经人潮汹涌了。
    皇家办的灯会自然不同于旁的,各式花灯,各种灯谜,再加上还有可能面见天子,哪怕这个可能性低到几乎没有,但也足够叫百姓们争相上街观灯了。
    元昌帝出宫观灯,自然不能与百姓们挤在一起,而是在位置最好风景最佳之处搭了一长溜不透风的棚子,除了宫里几位位份高的妃嫔,还邀了一些重臣及家眷一起赏灯。

☆、第431章 侧影(月票220+)

定国公府一家不仅于元昌帝沾亲,宁景昌和宁致远还都是天子近臣,最靠近元昌帝的棚子自然有定国公府的位置。
    虽是正月了,但天气仍不减严寒,这样的天气里外出赏灯,其实并不如想象的那么美好,但元昌帝这个天子都出了宫,难道做臣子的还能呆在家里?
    更何况,能坐进这些棚子里,对许多人来说已经是天大的荣耀。
    正因为如此,十五这日傍晚,天色尚未完全暗下来,大街小巷上的花灯也没完全点亮,那排棚子里就已经坐了不少朝臣及家眷了。
    待定国公府四人到时,街上已经十分喧嚣了。
    元昌帝及宫妃们都还未到,正中用七彩锦缎扎成的棚子还是空的,在元昌帝及宫妃们专用的棚子两侧,是几位已经成年封王的王爷以及庄王府的位置,隔了端王府和庄王府,就是定国公府的棚子了。
    顾青未几人才进了棚子避风,端王府和庄王府的人也都先后到了。
    端王府来的是端王和端王妃,他们的一双儿女都还年幼,却是不适宜在这种天气外出。
    庄王府则是一家齐至,庄王和庄王妃领着楚承玉和楚雁南一起到了。
    端王本就想拉拢定国公府,再加上前不久宁致远和顾青未还去了端王府贺端王妃生辰,双方关系也算得上是亲睦,这一见了面自然会笑着互相寒暄几句。
    而庄王府,因为安平长公主的关系,两府本就不陌生,而且楚雁南如今还与顾青未交好,自然也站在一处言笑晏晏。
    这让另一侧的宁王夫妇,以及独自一人的楚承启都侧目不已。
    宁王夫妇也不是个会甘于人后的,对这边几人笑了笑,就自发走过来一起闲聊,而楚承启,他如今只要看到顾青未就打从心里的发怵,哪里还会往她跟前凑,只远远与安平长公主夫妇打了个招呼,就一头扎进棚子里再没露过面。
    这样又过了片刻,天色已经完全暗了下来,街上人潮拥挤,很是热闹。
    元昌帝以及宫里的妃嫔们就是这时候到的。
    “皇上驾到……”
    随着一声略有些尖利的唱喝声,大街上突然一静,然后所有人齐齐矮了一截,然后山呼万岁。
    元昌帝穿着一身明黄的常服,上面绣着的五彩金龙在各色花灯的映照下仿佛要活过来一般。
    身为帝王,被百姓群臣如此恭敬拥护着,元昌帝自然龙颜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