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刚刚升任兵部尚书,怎么就能再升丞相?”静瑜皱眉,却是一副小孩子的口吻,“而且,虽然你是苏相的儿子,但朝上还有很多老臣,他们资历比你老,政绩也都不逊于你,你有足够的魄力凌驾于他们之上,做百官之首?”
苏慕臣一窒,顿时无言以对。
满朝文武无人插话,静瑜目光漫不经心地从大殿上所有朝臣的面上扫过,这些人的面孔对她来说都是陌生的,但是她知道,其中所有在不惑之年以下的朝臣,几乎都是母亲这些年一手提拔上来。
而位列群臣前面的一些老臣,则大多是天都城几大家族的当家人,资历老,能力应该也都不错,做重要的是必须忠心。
行为偏差者,娘亲不会还放任他留在朝堂上。
但是静瑜心里清楚,不管他们以前的行事作风和为官态度多严谨,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权力更迭,帝位传承之际往往也预示着人心的浮动。
第1752章 朝堂上的暗潮汹涌2
不管是母亲还是她,能容忍他们为了自身家族利益而做一些事情,但莫要触犯了君王底线,否则不管是谁,都只有一个下场。
苏相正要开口,静瑜已语气软糯糯地开口道:“此事以后再议吧,你们可以再谈点别的事情。”
说完,她似乎有些没睡好,捂着小嘴,轻轻地打了个呵欠,然后倚在龙椅上,忍不住闭上了眼。
群臣见状,齐齐肃静了一会儿。
苏相转头看了宸王一眼,又看了看轻鸾的方向,眉心微皱。
若是论年纪,论资历,宸王妃又有什么资格?
就凭她是女皇陛下亲自提拔的人?
“各位是否还有其他事情要奏?”宸王转身,目光淡扫一圈,“若是无事再奏,便可以退朝了。”
殿上一片安静。
“退朝。”
退朝两个字落音,刚刚闭上眼还未睡着的静瑜就睁开了眼,“你们的事情都议完了?”
宸王淡淡道:“议完了。”
静瑜闻言哦了一声,也没问今天怎么这么快,天下安平,朝务相对就要要少一些,这是正常的事情。
“那本宫先回了啊,好困,回去补个眠。”
“臣恭送殿下。”
“臣等恭送殿下!”
静瑜挥挥小手,脚下匆匆离开了大殿。
苏相盯着她离去的背影,总觉得这个小公主跟小时候的表现有些不太一样。
以前的公主聪明又文静,而如今的公主……
不过,年纪小总归有年纪小的好处。
今日在朝堂上的提议不过只是一个提议,他本就没打算这小公主会同意,而且慕臣眼下的资历的确不够,又没有可破格提拔的政绩,怎么可能如此之快就晋升为相?
他只是想告诉宸王和小公主,告诉满朝文武,苏家子嗣连续数代为相,苏家是效忠皇族最长久的一个家族。
苏家的能力和忠心,都是其他家族无法相比的。
这一点,请所有人都别忘了。
群臣转身离开朝殿,苏相落在最后,转头看着并肩从殿中走出来的宸王夫妇,淡淡一笑:“王爷,贵太妃近来身体可安?”
宸王点头:“母妃身子还行,没什么问题。”
“我很长时间没见过她了。”苏相叹了口气,眉眼间有些落寞,“一入宫门深似海,即便隔着咫尺距离,也没办法想见就见,只能请你经常去她那里请个安,聊表安慰了。”
宸王点头。
“爹,您不必担心姑姑。”苏慕臣跟着走了出来,面上带着沉稳的笑意,“深宫里的女子最大的牵挂也就是自己的家族,只要苏家安好,姑姑待在宫里自然也会过得很好。”
说着,他看向宸王,恭敬地维持着该有的礼仪:“宸王表兄请代慕臣给姑姑请个安。”
“本王会代为转达。”宸王淡淡说完,转头看向轻鸾,“先回去吧。”
轻鸾点头,朝苏相父子颔首告辞,举步跟着自家王爷一起往宫门的方向走去。
抬眼看向前方已经走远的百官,轻鸾语气轻松地道:“王爷,这段时间修儿的武功进步得是不是太快了些?”
第1753章 上书房里,剑拔弩张1
正如轻鸾所说,予修的武功每一天都在进步,身在东宫的孩子们,不止是武功,其他各方面的本事都是突飞猛进。
只有一个人除外,那就是容陵。
这个人对于东宫的伴读们来说,不止是在心性方面跟他们不一样,在文采武艺上也是个让人捉摸不透的人。
对,不是高深莫测,而只是有些捉摸不透而已。
在他的左手臂慢慢痊愈之后,就开始跟其他伴读们一起上早课——现在的宫里已经不止是伴读们在上课,还有所有王爷家的孩子也早已入了上书房。
所以湛太傅的学生已经多达近三十人。
不过,虽然这些孩子的年龄都差不多,但入学时间不一样,所吸收的知识程度也有些差别,所以湛太傅授课也会考虑到他们每个人的吸收程度,在集中一次测试之后,给他们的上课时间做出了一些调整。
锦墨他们九个人加上予修和容陵,这十一个人全部是早上卯时到辰时的课,一个时辰结束。
而今年刚进东宫的十五个孩子是辰时到巳时的课,也是一个时辰。
其他王爷家里的孩子都是巳时到午时的课,之所以把这些孩子的课安排在这个时辰段,第一是为了让这些王爷家的孩子早上能多睡一会儿,午时下课时,也刚好可以跟下了朝的王爷们一起回王府。
当然,湛太傅的这些决定事先也都是经过公主和各位王爷们同意的。
现在宫中的气氛有些怪异,风向也有些说不出的微妙。
在几位王爷看来,这位女皇陛下和帝君唯一的孩子静公主真的是个另类的孩子,撇开她开后宫一般招选伴读的举动不谈,便只是一些亲疏关系她似乎也有些满不在乎的意味。
后宫那么多孩子都是谁家的,她不管不问,每日安静地跟他们一起相处——当然,相处的方式外人不得而知,就连湛太傅都不清楚东宫里的具体情况,更何况是其他人?
但是他们心里却分明都清楚,小公主对这些伴读到底是上了心的,而对于几位皇伯伯家里的弟弟妹妹,她的态度却着实说不上热情。
上课时候,王爷家的孩子们跟公主压根打不着照面,他们的上课时间完全错了开来,而孩子们上完课,不得允许也没法进入东宫内苑,就是想跟公主请个安套个近乎,都不是一件易事。
慢慢的,不止是王爷王妃们,就是这些慢慢长大的孩子们,心里也不由自主地生出了一些想法。
公主是刻意疏远他们,还是根本不屑于他们?
他们是皇室兄弟姐妹,是流着相同血脉的一家人,竟然比不上那些无亲无故的伴读来得重要?
大雪纷飞的天气里,一场决斗彻底打破了东宫上书房的平静。
“公主殿下。”漪澜匆匆走到寝殿,看着裹着纯白貂皮大氅的公主窝在矮榻上,安静地欣赏着窗外的梅花,“太傅大人请公主殿下过去一趟,上书房那边发生了一点事情。”
第1754章 上书房里,剑拔弩张2
窗外的梅花开得正好,静瑜目光沉静地落在那一株株染了白雪的梅花上,眼底一片平静。
身上裹着厚厚的貂皮,她的旁边还放着一盆炭火,手里同时抱着一个暖手的手炉。
没有人知道,静瑜这个让人看不透的公主,其实极为畏冷,她喜欢冬季的雪,喜欢雪后的梅景,但是她不喜欢在冬天的时候走出去让寒风吹。
当然,不喜欢是一回事,当真的需要出去时,她也绝对不会让任何人知道她畏冷的弱点——或许在她看来,这也压根算不上什么弱点。
因为心思全部放在了窗外的梅花上,所以漪澜的话在耳畔响起之后,过了好长一会儿才在静瑜脑子里回温。
……上书房,发生了一点事情?
她缓缓蹙眉,转头看向漪澜,“发生了什么事?”
“齐王和宣王家的两位小世子朝十五月宣战,比试武功,谁输了谁跪下磕头,两位小世子武功略逊一筹,十五月让他们愿赌服输,但是……”
话未说完,静瑜已经从矮榻上站起了身。
两人一起走出凤鸣殿,往上书房的方向而去,路上漪澜把详细的情况给她讲了一下。
比武宣战。
男孩子发生冲突之后,最喜欢以武力解决问题,而皇室子女们毕竟养尊处优,虽然也学过武功,但今年春季进宫的伴读都是严格筛选,真正凭实力进来,他们的武功基础是能和予修不相上下的人。
齐王和宣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