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到南渊败军退来祁水,毫不知情的守城兵士必会开城相迎,这时,他们便可顺势追杀,攻入祁水。
即便连允立刻下令封锁城门,他们没能攻入祁水,这城中仅剩的三万人马,也会被困于城中,既无粮草,也无援军,只能坐以待毙。
若是还在前日,自己坐拥近十万人马,那时秦桑断不敢肆意围城,断其粮道。因为自己只要率大军突围,就能与他正面交锋,从人数上,就已大占上风。
可现在,自己身后这不到万人的残军,加上城中的三万兵马,再想突围,就再也没那么大的胜算了。
难怪,难怪传说中滴水不漏的九霄盛宴会这么轻易的让自己找到出路。
连允惨淡的笑了一下,自己终究,还是着了他的道。
此时,仿佛一切都已经来不及了。
连允深深吸了口气,闭上了眼睛。纵使自己思虑再全,计谋再多,也已无处施展。
但是,不,还不到要放弃的时候。
连允睁开双眼,看着不远处大开的城门,心中却变得异常坚定。
十多年前,在未遇到师父之前,自己不过只是一个在乱世中颠沛流离的孤儿。烽烟战火,朝不保夕,都早已成了习惯。
是师父给了自己如父亲般的庇护,也是师父,给了自己衣食无忧的生活,给了自己这建功立业的机会。
哪怕是为了师父,无论如何,不到最后一刻,自己绝不能放弃。
正文 第四十二章 连允弃城,小九失踪
策马奔入祁水城后,连允没有多停留一秒,便即刻下令关闭城门,召集所有兵士,从城后撤往骊遥。
所有刚刚以为终于获得了庇护的残军皆是呆立在了原地,他们不知为何刚刚回城,却又要弃城而去。
但他们未敢有丝毫耽搁,便立即听命撤离。因为他们知道,他们眼前的这位连将军,从不会随意下达任何命令。他既然会这样决定,就一定有他的道理。
直到大军从城后撤出祁水的那一刻,木十六才突然明白,连允为何会下这样的命令。
从城门开启的那一刻起,祁水,就已经守不住了。与其与秦川大军拼个玉石俱焚,到最后片甲不留,倒不如壮士断腕,舍城而去。
连允能做的,只有保全这最后的几万人马,他日再做图谋。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木十六深深望着连允那坚毅的侧脸,紧紧跟随着他的脚步。他从来,都未曾怀疑过眼前之人,也从来,未见眼前之人,有过一蹶不振的时候。
只要有他在,一切,都还有希望起死回生。
南渊兵马迎着黎明的曙光飞驰而去,留下了祁水这座“空城”,在朝阳里沉寂。
【祁水城中】
刚刚以攻城器械撞开的城门就那样清冷的大开着,秦桑一行人骑在马上,止住了步伐。
“他们就这么走了?”秦桑皱着眉呢喃着,眼中还带着些难以置信,呆呆的看着这城中荒凉的街道。
此时,已有城中沿街的百姓悄悄打开了自家的屋门,看了一眼,又慌忙合上。
秦桑知道,这城中百姓,能走的,都走的差不多了。他们大多成了流民,辗转到何处,便在何处落脚。还能留在这城中的,要么是家中有老小,不便远行,要么,便是真的眷恋这片土地。
无论如何,如今秦川已经将这祁水夺了回来,只需好好整顿一些时日,这整座城,便会恢复往日的生机。
“连允还是有几分智谋的。”萧何也看着前方,却是忽然接上了这么一句。
秦桑点了点头,她明白萧何的意思。
若是连允进城之后直接留下,关闭城门,那才真成了瓮中之鳖。秦桑只需将大军驻于城外,围好各处出口,他们无法出城求援,又断了粮草,便是插翅难逃。
可连允没有这么做,他带着仅剩的几万人马弃城而逃,看似没有什么骨气,却是思虑周全。
他们只有退回到骊遥,才算将这盘棋下活了过来。骊遥以南,加上骊遥在内,南渊在秦川境内还占着九座城池,这九座城一线相连,他退到了骊遥,便是退回了这一条线上。军械、粮草、援军,都可从这条线运送到骊遥城内。
秦桑正想着这些,萧何却是回过身,目光在大军中搜寻了许久,皱起了眉头:“你们可看见小九了?”
秦桑闻言一惊,回想起从山下追击开始,便一直没有看见小九的身影,当时只顾着率军追敌,竟未顾及到小九的安危。秦桑心中内疚万分,慌忙勒马回身道:“我回去找他。”
说着,便扬起了马鞭。
“等等。”应清拉住了秦桑举起马鞭的手,转头对萧何道:“你们一起去,再带上一些人,也方便分头寻找。”
“好。”萧何点了点头,立刻转头点了些人马随行。
应清看着两人,他原本也想与他们同去,但大军刚刚入城,总不能就这样将将士们晾在这里等着。
他知道拦不住秦桑,他也并未想拦。此一战,若不是小九的九霄盛宴,他们还需多费不少周折,单凭这一点,小九就是当之无愧的功臣。秦桑此时要去找他,应清完全没有理由阻拦。
而祁水城中,还有太多的事情需要打点。
想到这些,他只好叹了口气,出言嘱咐道:“连允刚刚撤出不久,你们与他们是往同一个方向,切勿太过靠近,万一被他们……”
“不会的。”秦桑突然回头看着应清,应清口中所说的正是她最担心的,她担心若是小九在孤立无援的时候遇上了南渊的大军……
她心中如火燎一般焦急,才会这般慌忙的脱口而出,只盼师兄能从她眼中看出些许。
应清一愣,也是立刻明白了她话中的含义,忙不再多言,只点了点头,对两人道:“一切小心。”
萧何与秦桑皆是点头应下,便立即带人出城策马而去。
城中,应清看着他们离城远去,虽心有不安,却还是下令分配大军休息整顿。
他也嘱咐,待众人休整完毕,便要助城中百姓修葺损坏的屋宇畜棚,统计城中人数,和各户所剩食粮。
这祁水,终究是秦川的城池。他们不能只是将城夺回来,就撒手不管。
当日梁楚带兵回攻那四座城池的时候,应清便细细将这些事嘱咐过梁楚。待夺下城池之后,必要辅佐督邮、县令等人安置流民,帮助百姓回归到正常的耕织劳作当中。因为一座城,若是没了百姓,便算不得城了。
他知道,秦桑一心只在沙场,但他却不得不未秦桑多做打算。若是想要在秦川长久立足,说不定将来有一日,是要离开沙场的。
所以,为了那一日,便先要将民间的声望建立起来。
毕竟,她还是位“民间皇子”不是吗?
这个身份,若是用得妥当了,或许比那太子,都还要重上几分。
【山林野外】
萧何和秦桑带着一队人马沿途寻找着小九的下落,路过的每一处村落,茅屋,树丛,林间,他们都曾细细探查。
萧何心中盘算着,大军追杀连允时,行军乃是飞速,想必小九无论如何也不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接近祁水,可他还是不敢有丝毫松懈,不肯放过一处可能的藏身之处。
秦桑与他一样着急,对于小九,她除了担心,还有一丝歉疚。于私,她将小九看作弟弟一般,这一路上小九给他们添了不少欢乐,也叫秦桑越来越喜欢。于公,小九是这次战役的功臣,他的九霄盛宴,算得上是大军得胜的关键。
而她,却在作战时完全忘了去担心小九的安危,现在更是寻他不见,秦桑的眉头都要拧出了水来。
“继续往前吧。”
看着秦桑在这一处草丛已是找了许久,萧何也知道她心中和自己一样焦急,出声提醒道。
秦桑点了点头,和他一起回身上马,继续向前行去。
就这样一直往回找着,日落十分,他们又回到了那个摆设九霄盛宴的山腰上。
看着山林入口的树木上刻着的那几个字,秦桑又是紧紧皱起了眉头。
谁知,萧何看到那几个字时,却是露出了不一样的神色。
他匆匆骑马到了树旁,翻身而下,走过去靠近树干,将那几个字又看了一遍,竟是笑了起来。
“怎么了?”秦桑也翻身下马,看着萧何脸上这莫名露出的笑意,万分不解。
“你看。”萧何指着那树上的字,秦桑赶紧细细看去,只见那原本的“仙家设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