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氏特意叫钟氏和她坐在一起,两人多少能做个伴。不然她们分开坐的话,难免会感到一丝尴尬。
因为这里简直不像是恒郡王府,倒像是傅家的主场了。
南乔是没有资格坐的,于是便侍立在宋氏身后,为宋氏布菜添酒。
“这荣国公府的排场可真大呀,”南乔忍不住感慨道:“比上回钟侧妃进门的时候热闹多了。”
钟氏听了这话,心中自然有些不舒服。但南乔心里那点小九九,她清楚得很。
这是在挑拨她和傅侧妃的关系呢。
钟氏笑笑不说话,搞得南乔有些尴尬。
宋氏还训了她两句:“别乱讲。妙珠妹妹进府那会儿,殿下还是普通的皇子,可现在殿下已经是郡王了,纳侧妃的时候自然要隆重一些,不然岂不是要叫外人看我们恒郡王府的笑话?”
南乔讪讪地说:“王妃说的是,是南乔失言了。”说罢又看向钟氏:“钟侧妃不会怪罪奴婢吧?”
钟氏淡淡地说:“不会。”
其实钟氏很早就感觉到了,南乔对她似乎有着隐隐的敌意。
可南乔对宋氏就没有,还很巴结的样子。
钟氏想过,大概是因为南乔自知她和宋氏的差距太大,没有资格和宋氏比,所以就把敌意集中在同样是“以色侍人”的钟氏身上吧。
可钟氏根本就不屑于和南乔比。
所以不管南乔怎么瞎折腾,她都懒得搭腔。这样一来,反倒叫南乔觉得钟氏傲慢,于是便更加讨厌她了。
热热闹闹、风风光光的喜宴结束之后,宋氏和钟氏强打精神,把宾客全都送走了,才回到后院休息。
回去的路上,宋氏感激地拉住钟氏的手说:“多亏有妹妹陪我,不然我一个人可真是要累坏了。”
钟氏身子虚,其实喜宴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她就有些累了。不过为了陪宋氏,她还是坚持留了下来。
钟氏声音轻柔地说:“不碍事,我回去歇一觉就好了。姐姐也早些回去歇着吧。明天一早,您还要喝傅妹妹敬的茶呢。”
钟氏的话提醒了宋氏,就算今天傅家人再风光又如何?他们家的女儿终究是个侧妃。
从明天开始,傅氏还是得向宋氏这个正妃低头的。
第200章 流民
单论长相的话,裴清殊后院的这几个女眷; 可谓各有千秋。
宋氏是鹅蛋脸; 瑞凤眼的古典美人;钟氏是瓜子脸; 桃花眼的倾城佳人;南乔虽然身材很丰满; 可却长了一张小小的巴掌脸,一双柳叶眼生得十分勾人。
刚刚进门的傅七姑娘,则是圆圆脸,杏眼的大眼美人。再加上她比裴清殊小一些的缘故,看起来就像个小妹妹一样惹人疼爱。
不过让裴清殊有些意外的是,这个看起来天真烂漫的小姑娘,在新婚之夜并没有特别害羞。恰恰相反; 她竟然还有些主动。
看来出嫁之前; 家里是找专人调教过了。
裴清殊不知道的是; 为了笼络住他的心,稳固傅氏在后宅里的地位,傅七姑娘出嫁之前不仅学习了如何管家、如何与其他妻妾相处这些日常的事情,甚至还专门学了一套“生子秘术”; 以便尽快怀上子嗣。
就像裴清殊娶傅氏; 不是为了个人感情目的一样,对于傅氏而言,嫁给裴清殊,也不仅仅是为了她的个人幸福那样简单。
她身上背负的,还有整个傅家的期望。
所以她是做了万全的准备之后才嫁过来的。
进门次日,傅氏掐了一个不早不晚的时间; 去兰章阁向宋氏请安。
傅氏去的时候,钟氏和南乔都已经到了。
宋氏却还没有出来。
钟氏是侧妃,所以不用等宋氏出来,就先在梨木椅上坐下了。
南乔则站在对面,两个人明明都知道彼此的存在,却是谁都不搭理谁。
傅氏犹豫了一下,没有坐在钟氏身侧,而是缓缓地坐在了钟氏的对面。
钟氏原本好像有些困倦的样子,听到有人来了,便抬起头来,对着傅氏浅笑着点了点头。
傅氏从前和钟氏的交集不多,但也是见过她的,所以对于钟氏的美貌早已有所了解。
可就算是这样,这般近距离地见到钟氏时,傅氏心里还是忍不住直打鼓。
眼前的这个女子,拥有一张可以祸国殃民的脸。如果钟氏恰巧还有些手段的话,那恐怕会是一个非常难缠的对手。
她也对钟氏回了一个颔首礼。
就在傅氏犹豫着要不要开口说点什么的时候,宋氏出来了。
几人连忙起身,向宋氏行礼。
宋氏在主位上坐下之后,才温声说道:“都起来吧。”
南乔起身之后,便自然而然地站到了宋氏的身侧,好像她是宋氏屋里的婢女一样。
钟氏又坐回了原来的位子上去,可傅氏却没有坐。因为她知道,自己还得给王妃敬茶。
除了家中的长辈之外,傅氏还从来都没有跪过外人,更何况还是跪宋氏这样和她差不多大小的年轻女子。
可傅氏也知道,这是必须要走的一道流程,于是便咬咬牙,跪在了宋氏面前的团花锦垫上,双手托着茶盏高高举过头顶,口中说道:“请王妃喝茶。”
宋氏接过茶盏之后,并没有像当初对钟氏那样,很快就叫傅氏起来。而是掀开杯盖,吹了吹热茶,然后才慢慢地抿了两口。
将茶杯放在一旁之后,宋氏又说:“俗话说得好,家和万事兴。希望傅妹妹入府以后,能用心侍奉殿下,和其他姐妹好好相处。我的意思,傅妹妹可听明白了?”
傅氏觉得宋氏这是故意在敲打自己,心里不禁有几分不悦。不过她也知道,宋氏是正妃,说的话也没什么错,所以她嘴上只能十分乖巧地答应道:“多谢王妃教诲,宝璋明白了。”
宋氏满意地点点头,这才叫傅氏起身。
……
比起有些人家的后院里,女眷之间斗得你死我活的情况,恒郡王府的后院虽然也难免有一些暗潮汹涌,但总体来说还算和谐。起码目前为止,不会影响到裴清殊办公。
裴清殊熟悉了户部的情况之后,便开始着手于安置流民的事情。
裴清殊相信,如果能够重归故土的话,没有人愿意背井离乡,过着漂泊不定的生活。
所以他计划,在全国范围内贴出告示,给那些因为战乱和天灾四处流窜的灾民一个机会重回故乡,让他们参与到战后和灾后的重建当中去。
只要他们肯干活,朝廷便出资包他们的食宿,并给他们发放一定的工钱。
除了青壮年劳动力之外,女人也可以通过做饭、洗衣、干杂活,得到临时住宿的地方和一日两餐。
至于在战争和地震中成为孤儿的孩子,其实很多都已经饿死或者病死了。幸运一些的,还能够遇到愿意抚养他们的养父母。再次一点的,会被人牙子拐走,卖到有钱人家去做下人。最后剩下一些没人要的,就会流落街头,成为小乞丐,甚至是小偷。
别小看这些小毛贼,这群孩子要是流窜起来,偷起东西,足够扰乱一方的治安。
所以裴清殊打算,通过官府来给这些小孩子们寻找一个去处。
早在几十年前,大齐便设立过慈幼局,专门用来收养幼小的孤儿。这样没有子女的人家,就可以去慈幼局收养孩子。
不过后来,由于许多人贩子都去慈幼局骗孩子,再拿去买卖,慈幼局便失去了它原本的意义,后来便不了了之了。
现在裴清殊打算重振慈幼局,并对其原有的规章制度进行一定的调整和改善。
以后所有被慈幼局收养的孤儿,都要登记在官府的名册上。若有人想要领养慈幼局的孤儿,必须出示户籍文书,并提供自己至少一年的纳税证明或者资产证明,且一个男主人至多领养两个孩子。领养的时候,还要捐一笔钱给慈幼局,算作孩子之前一段时间的供养费。
如果发现有从慈幼局骗取孩童,再把孩子卖掉的现象,便以诱拐良民的罪名,打涉案人员三十大板不说,还要蹲十年的牢房。重罚之下,这种现象自然会减轻。
慈幼局给孩子们提供一日两餐,但并不给他们银钱。如果孩子们想要获取收入,自愿为奴的话,也可以充为官奴。
慈幼局只收十四岁以下的小孩子,十三周岁以上者,则视为成人,必须离开慈幼局,另谋出路。
和下属们商议过之后,裴清殊拟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然后递交给他的上司贾昂审查。
与当初在礼部时不同的是,二皇子是个不愿意操心的人,所以他担任的是户部右侍郎,可以说是一个挂名的虚职,算是贾昂的副手。
这样倒是省了裴清殊的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