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长嫡_莞尔-第2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让人领了杨氏下去,又与傅其弦说了两句话,那头杨氏才喜滋滋的出来了。
  她选了一只宝蓝色镶玳瑁的华胜,上面缀满珠翠,十分华丽。
  杨氏显然对自己所选十分喜欢,放在袖口中再三抚摸。
  送了杨氏,自然钟氏那里也额外备了礼物。
  傅其彬回来时,连连向傅其弦看了好几眼,他一脸喜滋滋的,也不知刚刚傅明华与他说了些什么。
  将长乐侯府的人送走了,傅其彬忍不住就问:“二哥,侄女之前与你说了什么?”
  傅其弦也没想其他,欢喜的道:“元娘说是皇上可能会重用于我。”
  那一刹间,傅其彬的脸色就极其的难看,甚至连假装大度都装不出来。
  傅其弦这样一个人,胸无半点墨,却如此好运。
  大哥早年惨死后,长乐侯府世子之位落到他的头上,如今养了个女儿,竟也要爬到他头上了?
  傅其弦喜滋滋的,没有注意到傅其彬脸上的扭曲之容,钟氏却是看到了,打了个哆嗦,傅其彬已经深呼了几口气,冷静了下来。
  宣徽殿的御书房中,嘉安帝正捧了茶杯,检查燕追批改过的奏折。
  冉冉升起的烟雾将他脸庞罩住,嘉安帝的眼神显得有些晦暗莫测。
  “长乐侯府的小事,你还拖着。”
  穿了青色绣龙纹常服的皇帝口气里听不出喜怒。
  
  第三百零七章 折子
  
  燕追就有些走神。
  他已经忙了一些时日,有两天没回屋了。
  嘉安帝的话让他想起了与傅明华的赌约。
  没有处理长乐侯府的小事,就是要陷长乐侯府于慌乱恐惧之中,如此一来,冯万应若是仍不改初衷,长乐侯府那位心高气傲的小娘子别无选择,才会下嫁的。
  当日傅明华担忧他动什么手脚,但他却什么也没做,这桩赌约应该是他赢了。
  他嘴角边不自觉的露出浅浅的笑意,手里握着的笔落在砚中很久了,却迟迟没有提起。
  嘉安帝垂下眼皮,伸手去拉他手中的奏折,他倒是很快警醒了,先是握紧,随即反应过来之后放了开,那毛笔已经醮满了殷红的朱砂墨汁。
  他提了笔起来,若无其事的将笔在砚台边点了点,看着那墨汁似血般,目光冷静。
  嘉安帝打开刚刚从他手里拿过的折子,上面还未圈点,他喝了口茶,问道:“这是哪里的折子。”
  他问得漫不经心,话里却带着压迫之意。
  燕追就微微一笑:“华州府尹孙好指其治下一县令张蕴收索百姓财物,累计索赃达七千余匹。”
  大唐对于贪污受贿处罚非常严厉,大唐律令中,就有明言规定,官员收受绢帛达十五匹者,便要处以死刑。
  嘉安帝听他回答了出来,还说得丝毫不差,不由便将茶杯放了下来。
  之前他还道燕追走了神,如今看来只是分了心思二用罢了。
  “依你之见,此事该如何定夺?”
  嘉安帝将奏折拿远了些,伸了手指轻弹了一声折子,发出脆响一声后,他目光落在折子上,笑着就问燕追。
  “照大唐律令,此罪该当处死。”燕追顺了顺自己腰间垂落的穗子,上面坠了白玉鱼,随着他的动作而不住摆动。
  嘉安帝目光不动,没有出声。
  “这张蕴是张朝隐之孙。”燕追说了这话时,嘉安帝的目光才闪了闪,侧头朝他看了过来,虽未说话,但却以目光鼓励他接着往下说。
  说到这张朝隐,也是大有来头的人。
  他是前陈朝陈悼帝身边的太监。
  张朝隐出身河东张家,祖上也是书香门第。
  其祖上曾有人官至河东太守,显赫一时。
  可惜好景不长,张家很快衰败。
  等到了张朝隐那一世时,已是穷困潦倒了。
  他幼年丧父,而由舅舅胡适抚养长大。
  年少时的他样貌秀美,在河东一带颇有美名。他苦读诗书,一心报效朝廷,出人头地,十八岁时由舅父胡适做主,将小女儿嫁他为妻。
  夫妻婚后也算是恩爱,胡氏隔年便生一子,只是胡家得罪当地县令,而被捏造了罪名,全家发派流放至岭南。
  胡家家产遭抄,张朝隐恨而告官,但当地县令是河东太守袁越的远房表亲,而袁越乃是当时陈悼帝长子越王的亲信。
  如此一来张朝隐自然状告无门,反倒遭人打了一顿,认为其妖言闹事。
  受了这样一番磨难,妻子亦是不堪变故,上吊自尽。
  他自做了宫刑,将儿子托付给昔日旧友,孑然一身进宫为侍。
  期间得宠而受命于天,外派陇西为监军,如此与当时还年少的太祖于军中相识,结为知已。
  太祖起事之时,他曾赠米粮财帛,定国之时受封河东王,食邑万户。
  张家一时风光无限。
  晚年行事昏庸,曾闻晋州知州麦延福有女,颇有美名,便以老迈残缺之身强娶麦氏为续弦,而遭麦延福上折状告。
  太祖念在过往,提拨麦延福为晋州刺史,后才将此事平息。
  但自此之后,张家行事狂妄,张朝隐之子幼年时寄人篱下,张朝隐对儿子百般宠溺,在河东一带成为祸害,张朝隐死后,其子妄议朝政,遭人揭发,当时太祖令人使其河东一带官员围观而杖张朝隐之子百棍,革张氏一族异姓郡王爵位,废为庶民。
  自此之后,河东显赫一时的张家破败。
  只是事后在与当年旧臣提及此事时,太祖也流露悔意。
  不知是不是知苦而奋进,张朝隐之孙张蕴遭逢家变之后,奋发而努力,刻苦读书多年,在嘉安帝天丰二年中举人。
  看在当年老臣份上,嘉安帝曾见过张蕴一面。
  也是物极必反,张蕴之祖、父俱都是狂妄无状之人,张蕴本人却是性情严肃古板,言谈间进退得仪,为人不肯钻营拍马,极不善言辞,又一板一眼,最后嘉安帝示意吏部,将其封到华州治下一县做县令。
  这样多年,也不知这张蕴是不是刻板不知变通,在华州治下一坐便是多年,没再挪过窝了。
  年幼时的燕追曾随嘉安帝,见过张蕴。
  这样的一个人,竟然也学会贪污财物了?
  他眼里闪过兴味之色,嘉安帝就笑:“还记得?”
  燕追就点了点头。
  “天丰二年四月,您召见过他一回,性格很是固执。”其实说固执都是太恭维张蕴了,他在面对嘉安帝时,不止没有诚惶诚恐,反倒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子。
  嘉安帝便大笑了起来,又看了折子一眼,饶有兴致:“你认为孙好此折是何意?”
  只是区区一个县令,照理来说不该上报到嘉安帝这里,一般照流程,上奏刑部便成。
  可因为张蕴此人颇有来历,这华州府尹孙好才特地上了个折子。
  事实上这样的小事不少,大多都是由杜玄臻择出奏章,分门别类归好,重要的事先送往宫中,由嘉安帝审批,其次重要的事再次之。
  一般这样的小事无需嘉安帝过目,下面的人便处理齐全。
  若有不对劲儿,再有三省长官报奏就是。
  孙好也只是想走个流程,若照正常情况,这样的折子嘉安帝可能看都看不到,但巧就巧在,近来他有意打磨燕追,便将各地奏折都让人送进宫里,使燕追先批小事,由他过目,再定大事。
  这封折子倒是有些意思!
  “儿臣觉得其中有些蹊跷。”燕追握了毛笔,意有所指。
  嘉安帝不置可否。
  将折子扔在降香黄檀桌面之上,将身体往椅背上一靠:“先不说这个。若张蕴当真贪污,依你看来,该如何处置?”
  
  第三百零八章 害羞
  
  燕追记忆力过人,一听张蕴,便想起了他的来历,这样很好,使嘉安帝心中十分满意。
  他有意要再考儿子,说了这话,便静静盯着他,想听燕追回答。
  位居龙椅之上多年,嘉安帝的目光似汪洋大海,将层层危险都隐在那平静的表面。
  被他看得久了,还是有压力的,就是杜玄臻之流,一旦被他注视多时,也难免会坐立不安。
  但燕追却神情平静,这样平静颇有大家风范,又使嘉安帝更满意了,目光中露出几分温和之色来。
  “依儿臣看来,杖打一百,以敬效尤。”燕追说完这话,嘉安帝扬了扬眉梢,看不出喜怒,只以目光示意他接着往下说:“大唐律令对于贪污舞弊的官员惩处十分严格,贪帛绢十五匹便要处以极刑。”
  嘉安帝就笑,也不说话。
  燕追就又接着道:“张蕴若真贪七千匹,其罪当诛。不过皇上,”他话锋一转,“若贪十五匹与七千匹同罪,那么小贪也将变大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