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问他们在说什么。
卫彦说在给妹妹讲以前的事。
“你妹妹听得明白?”
“听得明白,就是想象不了,以前咱家那么穷吗?住小院子,穿棉布衣裳,娘都没两件首饰,也没人伺候……?哥哥不是哄我的吧?”
姜蜜跟过去坐下,说:“哄你做什么?”
“可是小哥不比我大很多岁,怎么他小时候和我小时候差那么多?”
“那要问你爹,怎么偏偏在生你之前升官了。”
姜蜜这么说,一屋子人都笑起来,笑够了之后她又道:“早先接了帖,明日娘得去郑亲王府坐坐,雪溪想去吗?”
“郑亲王府?去做什么呀?”
“那就不是你当问的,你想去娘带你过去瞧瞧,要没兴趣娘自个儿走一趟。”
福妞闷一年了,她想出门,就点点头。
“出去了可得规规矩矩的,别砸了张嬷嬷的招牌,知道吗?”
“娘放心吧,我跟您进宫那么多回,皇后娘娘都说我规矩好呢。”
郑亲王府是下帖子请了她,她就是去壮场面的,人一看漕运总督夫人都到了,主人家有面子不说,本来没打算到的也可能在听说之后改主意。
要说是为什么事?听说亲王妃娘家侄女岁数差不多了,偏她娘家兄弟不大成器,靠他们自个儿说不上好亲,那边就求到亲王妃跟前,就是让娘家侄女打着陪伴姑母的名头到王府小住,由王妃领着给各家夫人瞧一瞧。
按说卫家同郑亲王府又没什么交情,姜蜜可以婉拒。她答应下来也是想着这两年外任同别家夫人走动少了,还有就是过些年大儿子要说亲,她当娘的先观察观察,看哪家风气正规矩好姑娘有品有德……先把各家情况了解上,省得到那节骨眼来抓瞎。
郑亲王妃做酒请人小聚,卫夫人会到,这消息很多人听说了。姜蜜因为只是去凑个趣儿,她到得是比较晚的,过去的时候屋里坐着很多位夫人。
丫鬟通报说卫夫人到了,跟着身穿石榴红色披风的姜蜜就牵着小女儿雪溪进了屋。
上座的亲王妃没站起来,只是堆了一脸笑,说:“要请到你可真不容易。”
底下有些夫人太太站起来了,待姜蜜坐下她们才又落座。
又有人说:“我有两年没在这种场合见到卫夫人,还是王妃面子大。”
姜蜜给小女儿介绍了在做的诸位,让她喊人,而后才道:“一年十个多月都在外头,难得回来,还得听底下说说一整年府上有些什么事儿,要把底下做好交上来的账册看了,再把年礼安排明白,弄好又该出门,哪有功夫出来走动你说?”
“明年卫大人一任就满了吧,该调回京城?到时候你可得多出来走动走动。”
姜蜜笑着颔首:“要真调回来了,谁家请我都去,你们别嫌烦。”
屋里这些个夫人就笑起来,笑够了看向跟她坐一起的小姑娘:“这是你小女儿?”
“是小女雪溪。”
“倒是个钟灵毓秀的,过几年长开了得多好看你说。”
“让丫鬟领她去小姑娘们那头,咱们说这些她听着怕要瞌睡。”
福妞看向姜蜜,姜蜜颔首,她给王妃见过礼就跟丫鬟去了。各家夫人又喝着茶水说起话来,姜蜜打着多听的主意,架不住很多人找她说。
找她说的府上大多都有十来岁的女儿或侄女儿,相中她大儿子卫彦来着。
姜蜜因为这个儿子,抢了主人家不少风头,幸而郑亲王妃想推销的是她娘家侄女,两头并不冲突,反正看媳妇儿的看媳妇儿,相女婿的相女婿。
另一头,福妞让丫鬟带到小姐们闲聚的亭子里,她几乎每回出府都是跟姜蜜进宫,这种场合没太来过,属生面孔,乍一露面就收获了许多疑惑和防备。
疑惑自然是针对她来头。
防备是针对那脸。
带路的丫鬟眼力劲儿好,没等人发问,主动介绍说这是漕运总督卫大人府上小姐。
卫成的女儿?
那不就是卫彦的亲妹妹吗?
便有人热络的迎上前来,引她到亭子里坐,问她叫什么名儿。
“雪溪,雪花的雪,溪流的溪。”
“好名字啊,听来就很衬妹妹,干净又通透。”
福妞笑道:“因为生在落雪天才叫这个,名儿是父亲赐的。”
第191章
哪怕当日到了不少有头有脸的官夫人,郑亲王妃相看侄郎之路也并不顺,说到底,她瞧着好的看不中她娘家侄女,能看得起那姑娘的……总不是那么叫人满意。
像礼部尚书夫人就说,她妹妹膝下有一个,年岁也差不多。可她妹夫不过是个从四品官,做父亲的才是从四品,儿子除非是大出息相,否则能有什么前程?
还有,户部侍郎的夫人也在择选儿媳,却是为府上不得宠庶子择的。
另外呢,右都御史亲妹妹的儿子也没娶正妻,他还没娶妻已经睡了成串的丫鬟,这才十八开荤都五六年了,也就是让当娘的逼着没敢在娶妻之前生下庶出子女。
简亲王还有个儿子,虽然不是从王妃肚皮里头爬出来,他生母是得宠的……这个别的毛病没有,就一点,人二十三了,不光是岁数相差有点大,他先前定过一门亲,礼都过了,次年开春就要办喜事结果前面那个冬女方染病没了。前头十几年平平顺顺,偏在定亲之后没了人,女方不依,还闹过,简亲王想法子摆平了那次的事,还是叫儿子背上命硬克妻之名,自此无人问津。
……
做这个宴是为了侄女,聊下来却让人绝望。
不是没有四角俱全的,那种她衬不起。
郑亲王妃尴尬着,她听着没意思的在跟前嗡嗡嗡说不停,她看着好的全在卫夫人姜氏跟前,人家在聊育女经。话题由福妞起,各位夫人都谈了谈自家女儿,看似交流学习成功经验,实则变相推销来着。
卫家根基浅,要说派头是不及那些传承数代的勋贵世家,他们甭管人脉或者姻亲关系都没铺开,这是短处。
偏偏卫成是御前宠臣,官运亨达。卫彦本人也有状元之才有飞黄腾达之相。
另外还有,卫家人叫她们瞧着是不大讲究的,府上风气却很不错,不像有些人家庙小妖风大,当家的官职不高后院里头乱七八糟叫人瞧了闹心。
卫成是个规矩人,踏踏实实守着夫人过日子的,发达之前就不说,他当官也有十多年了一房妾室没纳过……做父亲的像这样,教出来的儿子估摸也差不了。卫彦在国子监这几年各家看着,就是一门心思读书,不搞歪门邪道的。
他这些品质太过可贵,各家夫人都觉得要是女儿能嫁过去,日子铁定过得舒坦,还能有长长久久的风光。
卫成都能从农家小子爬到二品权臣的位置上。
他儿子起点比他高,前程可期。
如此看来,卫彦可不就成了夫人们眼中的上上选女婿,提着灯笼也难找出第二个那种。但凡家里头有十到十五岁姑娘的,都有意思争取看看。
相比起郑亲王妃只能在歪瓜裂枣里头选不那么歪瓜裂枣的,摆在姜蜜跟前的可说都是京里头最风光体面的姑娘,从家世到品貌才情样样不差,有一点儿不好的都不会往她跟前凑,自己心里有数,挤上去了也比不过别人,没必要自取其辱。
起先谁都没明说,聊到中间有人着急了,试探着问了一句:“我仿佛记得你们卫彦是八年生的?”
“没错,他是乾元八年四月二十九生的。”
“这不是已经十四,来年就十五了?还没有定亲的打算?你跟卫大人怎么想的?”
这才算问到点子上了,连带让一屋子人都安静下来,纷纷看向姜蜜——
“对啊,卫彦这都十五了,你当娘的不急?”
“赶前才好挑选,等几年同他年岁相仿的全说了亲,再要搭配个合适的不麻烦?”
“你们卫彦中意哪样的?他同你说过没有?”
姜蜜笑了笑:“是问过他,那孩子还不开窍,前次叫他说说喜欢哪样的,他说也没喜欢过谁不清楚,一定要说估摸是能把府上大小事安排得妥妥当当的贤惠人,反正别叫他为府务烦心,在这基础上还能有些许才情能跟他说得上话就可以了……”
各家夫人你看我我看你,都不敢相信。
寻常条件的儿郎要说亲要求都不止这些,他这标准着实低了一些。
“就这样?”
姜蜜点头。
“那我这儿倒是有合适的,说给你家如何?”
姜蜜就笑,笑够了说:“我乐意得很,只不过还得合他眼缘,成亲是白头偕老的事,草率不得。”
“哎哟,你当娘的就该发号施令,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