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旺夫命-第2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说哪里比大嫂强?
  大嫂只会撒泼,惹得别人不痛快还不一定能换来好处。毛蛋能耐,能抓住发财的机会。他这年才十五,已经是大房的顶梁柱了。
  尤其难得的是,他不光知道做什么能发财,还会铺垫,会善后。
  像写书,换个人可能堵着气写三叔不好捧自家爹娘,这么写能不能卖钱是一回事,敢拿出去传播他一定完蛋。毛蛋就知道怎么不得罪人,怎么能稳定发财。
  他做这个事卫成觉得不靠谱,却没有断他财路的意思。
  二老也不咋的是滋味儿,都觉得毛蛋路子不正,又一想他肯踏实写书已经很好,总比去偷去抢来得好。
  “可惜毛蛋没生在你们这房,要是三房的他不会像这个样子,没准会是和砚台一样聪明懂事有孝心的娃。”
  老大两口子给他写成那样也不全怪他。
  爹娘就没教他什么好东西,还指望儿子自己乖?
  陈氏只说咱家就指望你了,娘等着享你的福。大郎连说都不说,光会种地。


第162章 
  收到毛蛋说明情况的书信且正面答复他,卫成就把那事抛到脑后,乾元十七年注定是忙碌的一年,这年春,皇上指派了一批乡试主考,命他们出发赶往各省,准备主持又一届科举。
  上一届质量其实不错,落榜了一批像林举人这样瞎跟风的,也选出了些好苗子。
  皇上一直很关注新进翰林院那些,包括一榜直接进和馆选进去的都在他考察范围内。早先得了卫成颇高评价的唐举人现如今就在庶常馆里学习,卫成曾在御前看过他文章,是皇上递过来的,还哈哈笑道这个唐谦很像你啊。
  卫成接过文章细细看了,摇头说:“臣赶科举时,没这文采。”
  “不是说文采,是说身上那股劲儿。”
  皇帝呷一口茶,慢道:“朕读了他这两年做的文章,看事没你透,胜在有那一腔热忱,等这期散馆之后,朕给他个机会看看。光有那想法不够,还得有那本事才行。”
  提拔谁重用谁本来就是看皇帝心意,卫成没多参言,转而说了些通政司的事情。都知道通政使卫成在正事上不讲情面,自他当了衙门的家,原先那些不把律例看在眼里的规矩了很多。怕啊,生怕犯了事之后哪怕打点好顺天府,还是会被人捅到通政司去。
  既然心存畏惧,行事自然会收敛,这两年达官贵人都规矩不少,皇上看在眼里,心道像卫成这么能耐的还是太少,多几个卫成他就太轻松了。
  “爱卿在通政司四载,最先任右通政,升通政使也有一年半,快两年时间。”
  “皇上怎么说起这个?”
  “想让你多留意,也培养提拔个人,朕不会总让你待在一处。不过时间还有,明年你这届任满,不出意外朕打算再让你顺一届,下届任满再谈调动。”
  那就是四年时间,卫成颔首:“臣明白了。”
  这事说明白之后,皇帝提了另一件事,这另一件就棘手得多,是关于太子兴庆的。太子六岁,正式进入尚书房学习,现在还是小太监伺候着,皇帝有心想给他选个伴读。
  之前给大皇子选伴读,其实没费太多心。太子就麻烦得多,哪怕他在皇帝面前是一副好儿子做派,人毕竟太年轻,做戏做不到十全十美,总会不经意泄露真实想法。这儿子苗歪了,最近一年越发偏激,脾气也急了起来。这个时候,皇帝很怕选错伴读,让太子彻底坏掉,咋说都是亲儿子,当年也是在他期待中降生,也真心实意疼爱过,哪怕父子感情比较复杂,身为父亲不能眼看着儿子报废。
  皇帝想救他,可太子不同他交心,在他面前都是小心讨好,那模样看了难受。
  怎么办?
  就只能找个与他年龄相仿的伴读,同时也是玩伴,盼这人好,能开解太子,将他引回正道。
  有了这想法之后,皇帝将大臣家中与太子年岁相仿的全列了一遍,看下来最合适的人选是谁?是三品通政使卫成家里的老二卫煊。
  他比太子小一点,听说气性特别好,很稳得住,从不着急。
  又想到卫彦那聪明劲儿,他弟弟能差?
  皇帝觉得指他来做伴读没准还能救一救,任由兴庆这么自由生长下去,再过两年真就要不了了。当然也不光是这个原因,还有就是皇帝准备立继皇后了,宗人府那边来劝过他,说元后崩了之后,各位大臣为了扶女儿上位,斗得欢腾。皇上已经坐收渔利,该收回来的权力都差不多了,到了立后的时机。继续拖下去,后宫无主妃嫔相争,这不是好事情。
  皇帝也觉得差不多了,是该选个继后,这个事对兴庆铁定又是一轮刺激。
  他现在就非常不安,再有了继皇后,又不知道他会怎么想。
  立后这个事偏偏拖不得了,皇帝得安抚兴庆,不能由着他自暴自弃。卫成被视为是御前第一人,作为帝王心腹,他三品官当得比一品大员威风。指他儿子给兴庆做伴读的话,兴庆总该知道他父皇还是看重他的,他该争气。
  指派心腹大臣家的儿子做皇子伴读其实风险很大。
  皇帝敢生这个念头纯粹是见识过卫成和他长子卫彦的头脑包括人品作风,相信他们明白自身立场,知道该为谁着想替谁分忧。
  皇帝提了太子伴读的事,说:“朕看卫煊不错,朕心里属意他,指望他能给太子一些正面积极的影响,爱卿以为如何?”
  “真心话吗?”
  “想什么就说什么,朕几时怪罪过你?”
  卫成果然说了:“站在做父亲的立场,臣心疼骨血,自然不愿。站在为人臣的立场,满京城再没有谁比微臣更明白皇上难处,太子那边处理不好的确尴尬。出于爱护,皇上不敢过分重视,也不敢轻忽,想选个人品端直的伴读希望能影响到太子是人之常情。微臣心里担心小子蠢笨,进宫之后做不好,受过挨罚吃苦头。可又一想,人生总不会一帆风顺,做父亲的护不了他一生,让他去经历一些也是锻炼。”
  满朝文武之中,最了解皇帝的就是卫成,他听得出皇帝是真心话还是玩笑。
  这回和前几年给大皇子选伴读不同,皇上是认真在考虑这种可能。征询卫成的意思也不过是走个过场,会提出来,他基本就考虑好了,其实没什么选择余地。
  卫成也不怪皇上提这事,自己是做父亲的,爹嘛就没有不为儿子着想的,皇上是为了太子,太子现在不太好,他怕选个伴读也不好,那就彻底没救。
  想想宣宝,才五岁,就要肩负为皇上开解太子的重大使命了。
  臭小子是不傻,只不过就他那懒劲儿,真指望得上吗?
  想到自家那个能一句话表达清楚绝不说第二句的儿子……卫成有些纠结。
  皇帝一直在注意他,看他表完忠心突然纠结起来,问他在想什么?
  卫成叹口气:“臣之前同皇上说过,家中二子生性惫懒。当时没好意思说太明白,卫煊他是个能坐不站能走不跑的,如非必要他连开口都懒得……臣怕他担不起重任。”
  皇帝没见过卫成说的这种懒货,还挺好奇:“朕相信你府上家教,试试看吧,真不合适再说。”
  他又开了尊口,让卫成出宫之后也不必着急回衙门,回府去把这事同家里说说。
  卫成领命回去了,看他这个时辰回来,全家都很稀奇,问是有急事啊?
  “刚从宫中出来,有个事情要同爹娘还有蜜娘你说。”卫成到厅里坐下,坐下之后问宣宝呢?
  “练字去了吧,之前他人小用沙盘,现在差不多,握笔稳了手劲儿也上来,最近跟着砚台练字,每天都要写上两篇。”姜蜜回完话,皱眉问,“相公你这会儿提到宣宝,难不成事情同他有关?”
  二老都觉得不可能啊。
  五岁娃能有什么事?
  卫成说:“皇上有意指宣宝进宫去做太子伴读。”
  姜蜜本来还算轻松,听了这话,猛一下手都捏紧了:“伴读是什么意思?书童吗?”
  卫成摇头:“不是书童,书童的活有小太监做,伴读是同窗,陪太子一起读书的。皇子们在这岁数大多贪玩,上课不一定用心,尚书房先生不敢直接骂皇子不学好,这种时候就会骂伴读,骂的是伴读,却是给皇子听的。伴读就是陪皇子读书替皇子受过的人。”
  卫父&吴氏&姜蜜:……
  “这不是糟蹋人吗???”
  “好处也有,尚书房先生教得好,是全天下最好的,国子监都远不及他。”
  “那也不能让我们宝去吃这个苦啊,他不像他哥狡猾狡猾的,他那老实性子进宫去不得吃亏?”
  “要是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