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旺夫命-第19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图挣钱,这一本少说一两银,要是书肆对外说是三品通政使卫成个人传记,二两也卖得。他只要和书肆谈个分成,两边二一添作五,一本赚一两,照林兄这个说法,毛蛋恐怕已经有千两银子的家底了。他还知道要挣钱得写长一些,不能一本讲完,得吊着书肆老板,让人老实给他送钱去。卷一才写到中秀才,这故事他随便能写个五六年,你算算这笔账。”
  姜蜜:……
  算下来毛蛋突然成了家里的成功人士,比当着三品官的他叔叔还能耐些,能想到凭这个发财他也真绝了。
  可姜蜜还是不懂,想凭这个发财也不该那么刻画双亲。
  “他拿我做噱头,就不能往假了写,再说你看看这个卫书生是主角,难不成要他告诉别人主角是个忘恩负义的王八羔子,他兄嫂太可怜了?要拿这个挣钱就得拎得清,拎不清哪能卖遍宿州?他要真把我写成了丑角,书肆也不敢同他合作,那不是抹黑朝廷命官?”
  “现在这样,他没抹黑,他捧着我,我又是他亲叔叔,这事既然不碍着我我还能去断他财路?我何必?写书到底是正当赚钱,一不偷二不抢的。”
  “我敢说他弄出这个之前把方方面面全想到了,这大侄子也不是个简单人,他肯定想到书卖出去自家爹娘会知道,到那时候只要把银票塞去,顶多挨顿骂,他爹娘由他去别人还管得了?”
  姜蜜这么一琢磨,还真是。
  大嫂早先为了占便宜也是无所谓脸面的,毛蛋被发现的时候只要把钱塞过去,就什么事都不会有,没准他娘为了让他写得更棒卖得更好还能坐下来仔细把那些年的事情同他唠唠……
  想到这里,姜蜜已经不知道能说什么了。
  “我真想不到,想不到毛蛋还有这能耐,咱小看他了。这个相公你就真不管?由他写去?”
  “回头想法子求证一下,要真是他,他爹娘都不介意被写成这样,我介意什么?你看我这形象,刻画得不是挺饱满的?……说真的,本来都没指望他能成器,想着别动歪心思莫去作奸犯科就成,现在他把心思放这上头不是挺好?一来是凭本事正经赚钱,二来他有钱了咱少些麻烦,大哥大嫂不会把心思动到京城,只会催促毛蛋多写多挣。”
  卫成还有一句话没说全,毛蛋发了这个财,以后二哥他们也不会盯着京城了,只会盯着大房那边。
  这书既是毛蛋写的,对卫成就什么妨碍也没有,还能有人怀疑卫成收买了他侄子抹黑人亲爹亲娘?这有可能说得通吗?
  一定要说对卫成有什么伤害,也就是看着羞耻一些罢了。
  卫成还是准备去封信过问一下,求证到底是不是毛蛋,假如是他,接着写可以,得答应挣了钱不许做歹事,要是做了捅破天也别来求情。求证之前,他觉得还得把事情同二老说说。卫成还在琢磨该如何启齿,书就被砚台发现了。
  起因是姜蜜闲着没事翻翻看,砚台去给他娘请安,跟着瞄了几眼,差点腿软没站住。
  后来他拿着这本书到了爷奶面前,让爷奶排排坐好,给他们从头读起。姜蜜抱着福妞坐在旁边,宣宝也在,全家听着深感羞耻,宣宝那眼神都是呆滞的。
  砚台读得好啊,听着就跟茶馆里说书的一样精彩,然而卫父并不想夸他,只想问这啥玩意儿???
  砚台看像姜蜜,说:“不知道啊,我从娘那头拿的。”
  姜蜜脑子里还回荡着关于自己那段描写,她忍着尴尬把男人的分析说给公婆,说书名叫《卫大人传奇》,书是后山居士写的,卫成觉得后山居士大概是毛蛋,是其他人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吴氏记忆中的毛蛋还停留在他坐地上哭闹要吃的,咋的人就这么大能耐了?
  “老大两口子看了不打死他?”
  “相公说他这个书很受欢迎,在全宿州卖疯了,这个卖一本书肆给他分成的。”
  吴氏:……
  “再说大嫂不识字,大哥虽然学过两年,后来忙着种庄稼许多年没碰也都忘得差不多了吧。”
  卫父:……
  “相公说他能正当发财没去作奸犯科已经是喜事一件,只要不抹黑他,他没精力去管,就看爹娘您二位。”
  两人你瞅瞅我,我瞅瞅你,纷纷头大。
  “他倒是不比砚台笨多少,只是投胎的时候走错了地方,都给那两口子教成啥样了。”吴氏真不知道该夸他聪明还是骂他坑爹,“他只要不妨碍老三,我也懒得管,由他爹收拾他去。”
  说着又一想,他要真靠这个发了财,以大郎媳妇的做派,怕是甘当坏人。反正他们也没剩多少名声,给如实还原在书上让天下人看都没啥心疼的。左右天下人又不能当面去骂她,她有钱就能搬进城去过舒坦日子,该吐血的是二媳妇李氏啊。


第160章 
  林举人送书信上京这个时间,后山村那边也听说外头有人在写卫成的故事挣钱。村人无事都不会进镇,更别说去书肆买书,最初听说的时候,都没人把它当一回事。结果那书越卖越好,自然有人会去分析写书的是谁,只要知道卫成老家的村子叫后山村,就很容易想到书是出自他同乡之手。
  之后只要遇见后山村人,知道这事的就会打听,也会告诉他们书里写了什么。
  知道得越多,大家伙儿越懵。
  外面人只知道一个大概,他们却清楚,里面写的大小事件几乎都能同卫三郎的个人经历对应起来。他应院考之前卫家兄弟还算和睦,三兄弟岁数相差不大,毛蛋和砚台差那么多是因为老大成亲早,老三为应试多熬了几年,二十才娶上媳妇儿……在他倒霉体质暴露出来之前,家里上至父母下至兄嫂都指望着他,盼他一切顺利,出息之后带着全家享福。
  出问题就是考秀才那几年,他倒霉,给人看着很没有指望,加上前头两房的儿子一天天长大,兄嫂就见不得公婆没个止境的支持卫成读书。
  闹分家不像外面说是因为过不下去了,是怕兄弟继续倒霉,老人还支持他,投入换不来回报,谁肯干呢?
  这些剖析别人都不敢写,只这个后山居士敢写,他这故事读起来特别真实,就是因为一个个人物都落到实处,从开始就点明兄弟反目的根本在利。
  看过之后想一想,要是卫书生他没有那三年倒霉经历,兄嫂一定不会同他明着闹。后面很多事都属于情况已经不好,看不到挽回的可能,不如有好处就拿,破罐子破摔。
  ……
  同村有些人心里觉得卫大卫二办了蠢事,也有人想了想,在那个前提下让很多人来做,都可能把事情做成那样。人眼界只有那么高,脑子只能想到那么多。
  只能看到跟前一步的人,在能看十步远的人精心里可不就是傻子?
  卫家这些是是非非外面人觉得新鲜,同村早就腻了,他们只关心一件事——
  书是谁写的。
  哪怕再不聪明也知道能写到这份上人不简单,把村里读书认字的拉出来遛一遛,能做到这种程度的太少了,最符合的看起来就是卫大顺。
  除去卫成之外,村里其他读书人里听说他最聪明,也有十四岁,四书五经学得如何不知道,字早认全了。毛蛋在镇上读书,除去秋收假和年假之外,每旬才不过回来一次,他在外面的天数特别多,要真是他写的,村人毫不知情就能够解释了。
  但是,不可能啊。
  “照你的说法写书的人压根没给卫大卫二留脸,那就不可能是卫大顺?他还能去论爹娘的过错不成?”
  “要不是卫大顺,我又想不到还能是谁……兴许你们误解了‘后山居士’的意思?”
  “等等看吧,这个事,卫家那头怎么说也该比我们上心。”
  ……
  卫大卫二包括他两家婆娘都气坏了,议论过很多次,就想知道浑写的是谁,本来一点儿线索也没有,直到年前一个多月,学塾放假让学生回去过年。
  别人都回去了,陈氏等了两天还没见着毛蛋,她心里七上八下的,想着干着急不是办法,就进了镇。
  陈氏去学塾那边,发现那边冷冷清清的,她心下更慌,就去寻了教毛蛋读书的夫子。夫子说放年假之前一个月他就没再来,还给指了地方,让陈氏去那头找人。
  陈氏顾不得去找人,问夫子:“你说他已经一个月没来???他上一旬回家还在读书练字……怎么可能没读了,不可能啊。”
  夫子听了也糊涂:“你是说卫大顺他是自己不读了,家里人不知道?都这么长时间,也没听人说?”
  “周围的都还在村学识字,就他一个在镇上读书的,谁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