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旺夫命-第1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下砚台喜笑颜开了:“那爹什么时候升官呀?”
  卫成:……
  愁的是他,着急的也是他。五岁娃儿想这么多,长大之后心眼不得跟筛子一样?
  皇后娘家已经挂了白,在准备办丧事。假如国丈不是让雷劈死的,正常来说他那些子弟门生都得排队前去吊唁。该哭的要哭,该写文章歌颂的要写文章。别说这些人,他之前做太傅的,人没了皇帝都该领着皇后去走一趟,送些体面过去。只要皇帝去过,文武百官不去吗?
  现在这些全都没了,除了自家人不得不去,同僚能躲则躲,都怕引火烧身。
  国丈活着的时候轰轰烈烈,死后竟然冷冷清清。
  皇帝倒是没下圣旨去责骂他,也就是由着百姓议论,他下了道口谕,让皇后在坤宁宫静养,这等同于禁足。皇后娘家兄弟全都摘了官帽,职位空出来之后,皇帝迫不及待颁下圣旨,提拔亲信补齐缺口。提拔上来这些一时间成了百官关注的焦点,其中又以右通政卫大人最为扎眼。
  他作为四品京官实在太年轻了,年轻,并且容貌出众,青年才俊说的就是他。
  皇上真看重他,看重到只用了区区四年就把人从庶吉士提拔成右通政。这和翰林官不同,通政司是机要衙门,听的是百姓的声音,管的是上诉申冤之事。他这么个刚直不阿的去了,以后有乐子看。
  圣旨下来,许多人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年头上他还是六品官,才提拔成从五品不久,现在却升上四品了。翰林院同僚明里恭喜暗中嫉妒,卫成无所谓任由他们嫉妒,换了衙门之后要见一面就不容易了,这种场面应该珍惜。
  他同届的榜眼探花还在翰林院里,两人眼都红了,更别说不久之前才倒了血霉最近颓在家里很不得志的严彧。
  听说卫成当上右通政,严彧傻了半日,就一个念头:这不是真的。
  百官都知道卫成是御前红人,但也没想到皇上这么宠他。他这官儿升得比世家子弟还要快,快不知道多少倍。
  可以说是有机会直接提拔,没机会创造机会也要提拔。过去一年间提拔三回,头年春天他还是七品编修,送信回去的时候也就六品侍读,老家那边只知道他升侍读了,打死也想不到他已经当上四品官。
  随着卫成升官,吴婆子和姜蜜的诰命品级也跟着升了一档。
  之前是五品宜人,现在实实在在成四品恭人了。
  消息传出来之后,左邻右里第一时间全来道贺,冯掌柜也备了礼来,还没来得及说吉祥话就被吴婆子叫住:“冯掌柜你人面广,烦你帮着打听打听,看谁家有空着的三进院子卖。我儿升了四品官,一进院住着就有些不像话了。”
  “这院子的确衬不上您,您放心,我回头就打听看看。”冯掌柜问了一下他们大概能出多少钱,吴婆子说一千五以内,不要太差的。


第123章 
  吴婆子说不要太差的是怕冯掌柜以为自家还跟四年前一样穷。就京城这边,地段差一些的三进院用不到千两,顶满一千五去寻摸怎么也能置办个体面院子。
  如今银子值钱。
  一品文官年俸才不到二百两,都不花全存起来,攒一千五也要八年。外放出去的官员还有养廉银,京官虽然也有,相比起来要少很多,京官普遍穷。
  这年头当官的已经是社会最顶层,当官的也就这样,别提老百姓了。平民百姓有许多一辈子没用过官票,经手的银两都不多,平常进出全是铜钱。卫家人总觉得自个儿家底不厚,其实在得了几笔赏赐之后,相比起平民百姓,他们已经很富了。
  平常要置个宅院没那么容易,听说是卫家要买,有不少人想趁机走人情,白送也行,随便给点儿也可以。
  听冯掌柜说了这个情况,卫成谢过他们好意,都没接受。
  这批划掉之后,剩下可以选的就不多了。
  吴婆子亲自去看过,斟酌比较之后,好不容易定下一处,都准备去跟人谈价,这天卫成回家来说不用谈了。
  “咋的?这家也有问题?”
  “不是。”
  “还是三郎你看着不好?”
  “也不是。”
  卫成还有点不好意思,说他寻摸院子这个事不知咋的传到皇上耳中,皇上看他上下为难,让太监总管去问了一下。
  朝廷嘛,隔一阵子总要抄个家。被抄的官员有,富商也有。抄来的宅院大五进的很多都赏赐下去了,也有些搁那儿积了好多年的灰,看着都有些陈旧甚至于说破烂。
  怎么说呢?
  毕竟像卫成这样单薄的人家少,别家大多是几房人住一起,主子加上奴才五进院都住不开,通常要两三座五进院并起来,三进四进的拿去赏人都嫌窄,赏下去人家也没法住。
  别人没法住,可不就便宜了卫成吗?
  皇帝听底下报上来几处,想了一会儿,择出个四进院来。那院子地段不错,挨着都是体面人家,夜里还有人从外边巡逻,治安比卫成原先住的一进院好太多了。院子属于小四进,最外面一进是车马房奴仆房,过影壁进垂花门二进和三进是主人院,丫鬟婆子住最后一进,灶屋仓库也在那后面。
  卫成说三进院足够了,皇帝想着谁家没客人?外男总不好和女眷们在一个院子待着,要是四进院,书房包括正厅都可以设在二进,女眷住三进,正好隔开。
  皇帝圈出这院子之后,还让底下送了房契来,房契已经交到卫成手里,他这会儿小心翼翼摸出来,递给老娘。
  吴婆子是不认字,也看出来是契书,她盯着瞅了好一会儿,问:“皇上赏的吗?”
  “没错。”
  “在哪儿啊?多大的院子?”
  “地方我知道,还没去看过,听说是抄家抄来的,一座四进院。太监总管私下跟我说那宅子空了有些年头,看着可能比较陈旧,让我费心清理一下,最好花点银子翻新。还说院子本身很好,听说是哪个富商置的外宅,当初造得精细,只是稍微窄了些。也亏得是小四进,皇上拿着不好赏人,就放那儿了,如今便宜了我。”
  皇帝也担心有人借买卖院子给卫成找麻烦,想着他进京的时候穷得叮当响,哪怕得了几回赏赐,那钱攒起来都不用能买个多好的院子?别说他还不是全攒起来,还拿去置了田地。
  赏个宅子对皇帝来说就是顺口的事,却帮了卫家大忙。
  吴婆子又在祖宗保佑了,姜蜜跟着探出头去看了一眼,想看看四进院的房契长什么样。至于说卫老头,他感动坏了,拉着儿子让他千万要当个好官报答皇上,要对得起皇上这一路的帮扶和提拔。
  卫成点头说知道,当爹的就松了手,嘿嘿笑起来。
  “这个一进院我都觉得宽敞得很,比乡下老屋体面多了,四进院得有多大?住进去不是神仙日子?”
  看当爹的好奇,卫成给比划了一下,说甭管三进还是四进,也就是中间的主人院宽敞,前后两进都比较窄,实际没有四个一进院加起来大,不过也很大了,到时候一个门房一个粗使婆子恐怕还忙不过来,婆子得要两三人,有人采买,有人备食,有人扫院子洗衣裳。
  吴婆子乍一听觉得夸张,又一想,如今不用花钱去买院子,这家底养几个奴才就不是事儿。
  这么想着,她感觉自己都要迎风飘起来了。
  “我以后岂不是体面人家的老太太?住那么大的院子,有那么多人伺候。”
  姜蜜见过真正的大户人家,那宅院围着走一圈要半天,主人家穿的是绫罗绸缎,跟前伺候的奴仆成群……四进院配上三五个奴才对普通人来说不敢想,搁在大户人家看来其实寒酸。卫成方才说得含蓄,姜蜜听懂了,这院子原先是富商置办来养外室的,富商犯事,被抄了家,宅院就落到皇帝手里。
  这个由来其实不大吉利,能白得一座上好的院落姜蜜也高兴坏了。
  “皇上人真好,臣子有困难他都帮着解决。”
  听姜蜜这么说,卫成心道也没有都。当今圣上是个爱憎分明的人,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用在他身上非常合适。他觉得你好,你哪儿都好,有一二缺点也没什么,毕竟人无完人。他要是厌恶你,任你怎么讨好都没有用。
  卫成觉得自己运气实在不错,他殿试那届正好是皇上亲自主持的头一届,那时候皇上十分渴求人才,但凡身上有些品质他看得上,能培养的都培养过。有些没把握住机会,卫成把握住了,就是这样。
  皇上看得起他,听说他有困难自然会帮,也希望他尽可能把心思放在朝廷上,少为那些俗事操心。
  这么想才会送他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