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帮御林军心里头憋气啊。
就因为这帮土匪,他们的统领才出事。
好不容易逮着机会,他们岂能善罢甘休。
所以
一有机会,他们就以各种各样奇葩的理由揍他们。
时而拳打脚踢,时而棍棒伺候,一路走下来,好几个差点儿断了气。
就这,他们已经是极力隐忍了。
不然,估计能打的他亲娘都认不出来。
最后入京,把罪犯交给刑部的时候。
刑部尚书的下巴都快掉了。
“被打成这样的都没死?”
‘看来?有人的刑罚比自己的花样还多,还高明啊!’
‘简直不可思议!’
……
剩下的还有二百人左右。
大家拔营,骑着马沿着河岸一路往南去了。
他们心里都有个信念,就是。
不论如何,一定要把夏统领的尸体找到带回来。
呸呸呸!
他没死,夏统领没死!
反正,他们都不相信!
……
土匪罪犯被收押的当晚。
一封加急的帖子进了宫,赶在皇帝歇息前的最后一刻,被送进了御书房。
赵君尧看着那加急的信件,心里有点儿不爽。
“这个夏廷风真是欠揍!这么晚了还送帖子上来!”
“就不知道进宫亲自来禀报?就这么懒?!”
赵君尧一边默默吐槽,一边开了折子,拿出信纸看了起来。
然后……赵君尧的眼神和表情都越来越吓人!
“失踪了?什么意思!”
赵君尧很生气,一把将信纸拍在桌案上。
愤怒的眼神里,带着不可置信。
还带着些许……心慌和遗憾!
心绪瞬间变得复杂、内疚,心如刀绞。
培养出来个心腹不容易,要是就这么折损了,那可真是……!
“来人!”
赵君尧的声音阴沉得吓人!
李盛安背后直窜冷气儿。
“皇上……”声音都带着颤抖!
“传令下去,让肖正岭和杨壑即刻来见朕,其余人暂时保密,不必叫太多人知道!”
“是!”
李盛安得了令,一路小跑儿地就退了出去。
当晚,三大营总兵肖正岭和兵部尚书杨壑,连夜秘密进宫御书房面圣。
一直到后半夜,两人才面色疲惫的离宫。
这件事,除了昭宸宫和戍守宫门的御林军,其余的无人知晓。
第二日早朝,赵君尧一如即往和大臣议政。
朝堂之上,看不出任何端倪。
实则暗地里,三大营和兵部派出的兵马,这会儿已经出了城。
赵君尧根本不相信夏廷风会溺亡。
失踪,就代表一切皆有可能。
他和所有人一样。
没见到尸体,就绝不相信所谓的事实。
……
然而,老天往往不遂人愿。
军营的人,和原本就留下来的御林军。
用半个月的时间,将河岸下游搜了一遍又一遍。
就差掘地三尺了,依旧找不到夏廷风的丝毫踪迹!
连尸体都没有!
上千人耗了半个月,一无所获。
肖总兵和杨尚书就进宫面圣。
“皇上,这么耗下去也不是个办法……”
赵君尧看着折子,久久不言语,只是脸色阴沉得吓人!
他不相信,他一点儿都不相信。
他已经准备好了赏赐的东西,就等着他回来,加官进爵领赏。
他怎么会死呢?
夏廷风会怎么死?他怎么可能死!!
赵君尧眼眸赤红,眼神里夹杂着愤怒,不忍和心痛!
是的,心里生生得痛!
他好不容易一手培养起来的心腹,就这样没了。
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这叫他如何不痛惜!
良久,赵君尧垂首,轻轻挥了挥手。
“去吧!”
“你们先下去吧!”
肖总兵和杨壑赶紧叩首,二人犹豫着,还是劝了一句。
“皇上,您……节哀!”
赵君尧起身,缓缓走到窗外,没再看他们,依旧只是挥手。
“下去吧,这件事先别叫人知道!”
肖总兵和杨尚书对视了一眼,二人行礼,悄无声息地退了出去。
……
御林军和三大营的人都回来了。
土匪窝里,缴获了大量的战利品,金银珠宝,粮食稻谷。
这些粮食足足有十万石,上千名士兵运了三天才运完。
回京的时候,赵君尧亲去城楼相迎。
他身着明黄色龙袍,负手而立,目光深幽地看着,一匹匹战马铁骑排得整整齐齐缓缓接近城楼,马蹄声整齐又响亮。
将军们披着银盔铜甲,骑着高头大马,一个个威风凛凛,飒爽英姿。
前头是士兵,后头则是一辆辆运粮食的马车。
这是战利品啊!
所有将士下马跪拜。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赵君尧凝结如冰的表情终于有了一丝笑意,他勾唇。
“众将士平身!”
“谢皇上!”
赵君尧没多说,只是静静地看了片刻,这才大手一挥。
“走吧!”
众将士得令,起身上马进城。
城内道路两旁早已围满了百姓,他们心情振奋,夹道欢迎。
“皇上万岁!”
“皇上万岁!”
这段日子闹得人心惶惶的匪害,终于解决了啊。
大家奔走相告之余。
胸中是对皇上的无限感激,和作为大楚子民的由衷自豪。
第470章 抱歉,本将军不是君子!
他们的国家,拥有最强的军队,任凭谁也不敢轻易欺辱。
他们的皇上,不管怎样,都会保护他们老百姓!
这是信任,是一个朝代对君王的信任,对家国的信任!
看着一列列士兵过去,整个京城好像都振奋了,呼声震天。
城楼上的赵君尧却一脸苦笑。
“夏廷风,这本来都是属于你的!”
“你这该死的混蛋,再不回来,朕连赏赐都要给别人了!”
想着想着,年轻的帝王,双眸赤红。
……
土匪被朝廷彻底解决,百姓的生活又回归了平静。
没有人注意到,皇上身边少了个侍卫。
更没人注意到,不起眼的夏家少了个庶子。
所有的一切,都恢复了以往最平常的模样。
然而……
纸终究包不住火!
赵君尧不间断地派出一队又一队暗卫出去寻找,都毫无下落。
而京城里,却渐渐开始有了风声
某个茶馆里。
一群人在抵着脑袋议论八卦。
“哎哎哎,你们听说了吗?四品将军府的倪小姐,那个在宫里当侍卫的未婚夫,没了!”
“什么?”
“是那个,有个在宫里当娘娘的妹妹的侍卫?”
“是啊是啊!”
“哪个倪小姐!”
“就是那个四品将军府的倪小姐,听说是才貌双全,性格温婉,就是……眼界儿太高了些!”
“如今都长到十八了说亲,前阵子好不容易有了看上的婆家,也议了亲,谁知竟出了这种事儿!”
“那个侍卫没了?是死了还是怎么着了?”
“听说是前些时候剿匪的时候,掉河里淹死了!”
说完那人又压低了声音道。
“听说到现在尸体还没找着呢!”
此言一出,众人心内震惊唏嘘。
“唉可惜了!”
“真可惜,好好的一对儿璧人,怎么就……”
“就是啊!”
消息一传十,十传百。
不到几天,就在京城里传得沸沸扬扬。
有的人还好,顶多只是感叹一番,这位少年将军命不好,倪小姐命也不好,刚刚议亲就出了这事儿。
又或者叹一句,世事无常造化弄人,就不再多言,这些人自然是好的。
还有些人,就十分恶毒了。
嘴里像吃了毒蛇一样,一张口就能毒死人。
他们一会儿议论:倪小姐命硬,克夫,还没过门就克死了夫君。
一会儿又议论,这侍卫太蠢,怎么旁人没事儿,偏偏就他出事了。
可见平时武艺不咋地。
渐渐地,战火居然还烧到宫里来了。
说是,这位夏侍卫根本没什么本事,是靠着宫里的妹妹,靠着裙带关系才上位的。
毕竟妹子是宠妃,他自己又是皇子的亲舅舅。
皇上有所偏袒这也说得过去。
流言疯涨,一传十十传百,最后居然还说的有鼻子有眼。
原本还看得清的人,都渐渐有些相信和动摇了。
所谓的人言可畏,大抵就是如此。
正是:恶语伤人六月寒!
……
宫里宫外消息不通,再加上赵君尧的刻意隐瞒。
后宫暂时还没被流言蜚语攻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