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刚吃了两个饼,陈胜在树下坐不住了,跑到茶寮来,抓起一个水壶猛灌一口水,还抹抹嘴巴说:“这饼好咸!”
婆婆李氏见陈胜狼狈的样子,噗嗤一笑,肚子里的气都烟消云散。笑骂着说:“该!谁要你说不来帮忙?”
陈胜有些不好意思,红着脸说:“我这不是来了吗?”
一家人都哈哈笑了。
阿瑜开的这家茶寮就在山路上,来来往往的马车都要经过。刚开张没多久,就有路过的马车来到茶寮。
“来壶茶水!”马车上下来两个拉车的壮汉,拉出凳子就坐下来。
阿瑜先不急着上茶,而是端上了一盘子李氏做的饼。“小店开张,吃饼免费!”
“免费?”两个壮汉不相信的问了一句。
阿瑜笑一笑,“是呀。这盘子烤饼是我娘做的,免费品尝!”
两个壮汉一听,拿着饼子就啃起来。这里来来往往的不是经商的,就是拉货的,路上又没什么正经小店,有免费送的食物不会有人拒绝。
况且这两个壮汉赶了几天山路,干粮早就吃得差不多,肚子也空空如也。现在吃起不要钱的饼子来,吃相简直和饿狼差不多。
刚吃了几个饼,一个壮汉说:“这饼咸了一些!给我来壶茶水!”
另一个壮汉也说,“给我也来一壶!我吃的饼太甜了!”
阿瑜这才笑吟吟的拿出茶水单。问道:“两位客官,我们这里有好种茶水供你选择。铁观音一两银子一壶,碧螺春八十文一壶,毛尖五十文一壶,你们需要哪一种?”
两个壮汉一听,傻了眼。“你们这里茶水这么贵?”
“客官,我们可是明码标价的!您现在还没有点茶水,如果不想喝也行!”阿瑜假装把茶水单收走。
两个人吃了好几个饼,口里干巴巴的就想喝水。又问:“有没有随便一点的?”
阿瑜淡淡的说:“那只有凉白开了,三十文钱一壶!”
两个人各点了一壶三十文钱的凉白开。本来两个人只想点一壶茶水的,现在多点了一壶,价格还蛮贵,算一算有些肉疼。这价钱,可以买好多饼子了,谁要自己当初贪小便宜呢?
等两个壮汉走了,陈胜有一些担心的问:“这样妥不妥?”
“没关系。我们这只是有买有送,促进消费。如果不是他们贪小便宜,吃了我们那么多的饼,怎么会多喝水?一样的米饭百样的人,他们觉得我们的茶水贵,还有人觉得便宜呢!”
阿瑜说的话倒也不假。刚才那两个只是进城拉货的,身上也没多少钱。
有时候碰上真正的买卖人,一壶五十文钱的茶水对他们而言,简直是小菜一碟。
更何况这里喝茶水,还附送干粮小饼。对那些有钱的生意人来说,简直太划算了。
另外,来这茶寮喝茶的人会顺带问个路,打听一下地形什么的。陈胜长年呆在这里,对这一片地形也较熟悉,方便的话还能带个路,所以几十文的一壶茶钱,说起来也不叫贵。
所以,短短的半个月功夫,陈家开的茶寮就已经生意火爆。来这里过往的买卖人都知道这里有个茶寮,都会到这里喝壶水,吃个饼,聊聊天。
阿瑜算一算,半个多月就赚了好几两银子。钱不算多,但是总算有了起色。公公陈贵现在天天到茶寮做生意,也算有了正经营生,而且每天又赚钱又开心,人也不再像以前那样郁闷。阿瑜看见,也替他高兴。
正文 第七章气死对手
有人赚钱,就有人眼馋。阿瑜家的茶寮才刚刚上轨道,就有人嫉妒得不得了。
村里首富吴方看到原本瞧不起的陈家居然做起茶水生意,而且做得还不错。他心里就开始受不了。
在他眼中,陈胜就是个破落户,怎么还懂做生意?还有那个陈家的小媳妇阿瑜,上次口出狂言,让自己在乡亲们面前丢尽言面,这个面子怎么都要找回来!
没过几天,吴家就在山路上也开了一家茶寮,位置就在阿瑜家茶寮的不远处。
这一天,公公垂头丧气的回到家。李氏问:“怎么了?”
公公苦着脸说:“这生意还怎么做?他们吴家的茶寮就开在我们对面。我们送饼子,他们也送饼子。我们的茶水五十文钱一壶,他们也卖五十文钱一壶。两家什么都一样,客人也少了一半!”
阿瑜也笑着说:“做哪行都会碰上这样的情况,这就叫做竞争!不怕,他们不是喜欢学我们吗?明天让他们接着学!”
第二天一大早,阿瑜跟着公公到了茶寮。第一件事情就是在招牌上贴上明显的几个大字:茶水,一律三十文钱一壶!
有路过的看到招牌上的大字,都喜笑颜开,说降价是好事。纷纷都到陈家的茶寮去喝茶。
而吴家并不知道陈家的茶寮降价,还继续做着免费送饼的事情。有的客人吃了免费的饼,抬眼一瞧对面的招牌,立刻咽下剩下的饼子,马上往陈家的茶寮跑。
他这一跑不要紧,还回头不忘叮嘱另外几个吃饼的客人。“快呀,对面的茶寮降价了!茶水三十文钱一壶,吃完不要钱的饼子,赶快到对面喝茶。要不亏大发了!”
就这样,这一天陈家的茶寮生意兴隆,客人是以往的三倍多。虽然价格降了许多,但是除去成本,还是有钱赚的!
而相反,今天对面吴家的茶寮一个客人也没有,不,除了几个来吃免费饼子的客人。他们家的茶寮什么生意也没做,一个铜钱也没赚到,反倒贴了几个饼子钱。
吴方看着今天的营业额,绷着一张脸,气极败坏。
到了第二天,吴家的茶寮也改变策略。同样也在招牌上写下:茶水一律三十文钱一壶。
陈胜看着对面茶寮招牌上的几个大字,又开始犯愁。转过头问自家的小媳妇,“怎么办?这姓吴的天天跟着咱们屁股后面转!”
阿瑜轻轻一笑,说:“就让他们跟在我们屁股后面转吧!聪明人知道创新,傻子才有样学样!”
她叫公公在昨天的大字上多加几个字:茶水三十文一壶,送特制饼一个!
茶水还和昨天的一样,就是多送喝水的客人一个饼。这个饼可和之前那种加盐加糖的饼不一样,里面放着香喷喷的馅料,是李氏的拿手绝活陈家人都喜欢吃李氏做的这种饼。
两个茶寮的价格一样,但不同的是,吴家送的是口味偏重的饼,而陈家的茶寮送出来的饼香喷喷,吃了还想吃。
所以,有在两家都喝过茶的人说:“还是到陈家的茶寮喝茶吧!他们家的饼可香了,比吴家那不要钱的饼都强!”
吴家的饼都是下人根据陈家饼子的味道做的,劣制的饼子可以模仿,但独家的配方却是学不到的。
所以,第二天客人还是都往陈家那边跑,吴方的茶寮还是一个人都没有。
看到这样的结果,吴方鼻子都气歪了。
马上吩咐下人,“快,快,给我做五十个饼子,不,五十个肉包子!我就不信,他送饼子,我送肉包子,还不能把客人抢回来?”
吴方的媳妇说:“陈家送的饼子,都是他们自个做的。我们特地做肉包子送给客人,岂不是不划算?”
“我才不管那么多,我就是不想让陈家的茶寮开下去见不得陈家那小媳妇得意的样子!”吴方恨恨的说。
到了第三天,吴家的茶寮果然开始送肉包子。可是,尽管这样,吴家的茶寮还是没有人来。
吴方觉得很奇怪,自己明明舍了血本,怎么还是没有客人光顾?
他好奇的探着头往对面的茶寮观望。发现对面的招牌又改了。“凡来本店光顾者,第二壶水八折。”
来这里光顾的都是口渴的路人,既然在陈家的茶寮里喝第二壶水更便宜,为什么又为了一个肉包子跑到另一家茶寮去呢?所以,客人们只要进了陈家的茶寮,都像板凳粘在了屁股上,还有谁会到陈家的茶寮去光顾?
吴方看到陈家招牌上的字,只觉得胸闷气短。还好他没有什么肺病,否则现在非要嗑出几口老血来!
陈家的这个小媳妇,怎么这样厉害?连这样的招术都能够想出来?吴方简直想不通。
他哪里知道,前一世的阿瑜,不仅是国内首屈一指的金牌理财师,而且十分擅长经营管理。
曾经有一家新商场开张,却被对面的老字号逼得快要关门,请她去做顾问。结果在三个月之内,那家新商场竟然在她的经营策划中反败为胜,让那家老字号提前关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