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传闻此曲拍无过六字者,故曰《六幺》……我只听房玄龄说过,但从未听他弹奏过。因为他说过:弹不来。
可今天,‘弹不来’也要弹,可想而知,他对这琵琶是志在必得了。
其实那女子的琵琶弹得真的非常的好……常言道‘好男不和女斗’,对房玄龄的好胜之心,我有些不耻。
“只是……房某得移到枫香调上弹。”语毕,房玄龄正襟危坐,神态不再玩闹,而是极严肃的调着琴弦,不时弹奏听音准不准……
良久,他才欣然一笑,“好了,但愿不要在我的徒弟面前献丑。”语毕,指拔动如雷。
这……这到底是何曲子?为何我还领略不透?再看那女子的神情,明显有着丝丝的迷醉,莫非这《六幺》一曲还可以醉人心神?
余音袅袅无断绝,琵琶行却是半晌静悄无声……
“国手当如是。”
随着那女子低低的轻喃,房玄龄含笑将琵琶抱入怀中,“姑娘,如何?”
“邪乎得紧。”那女子带着欣赏的眼神看着房玄龄,“这琵琶,是你的了。”
“那就多谢了。观音婢,来,接着。为师送你的。”
这琵琶就是我的了?
我有些不敢置信的接过琵琶。看着那女子仍旧不可思议的眼神,只听那女子说道:“这位公子,小女子卢雨烈,愿拜公子为师,请成全。”语毕,竟是跪在了房玄龄的面前。
“姑娘真想拜我为师?”
那自称‘卢雨烈’的女子直是点头。
“除非你将琵琶技艺全忘了。”语毕,不再理会那愣神的女子,房玄龄拖着我的手,步出了琵琶行。
“公子……”卢雨烈追出琵琶行,直是扶着木门问道:“如果……如果小女子果真忘了所掌握的琵琶技艺。望请公子不要忘了今日之言。”
我频频回头看着琵琶行前伫立的孤影,好奇问道:“房先生,一个人真的能够忘了她原来所掌握的技艺吗?”
房玄龄得意一笑。伸出两根手指头相互比较成‘十’字,“十年,至少要十年的时间不再动琵琶一分一毫,否则是忘不了的。”
十年?我再度回头看向卢雨烈的方向。若真忘却,对她而言太过冒险,毕竟再学之下,她的技艺能否超过今日很不好说。
①《十面埋伏》具体追溯年限可至隋唐,也有一说是出于公元十五世纪左右,若真如此,这里为了文的安排,略作提前,诸位不要拍砖。
------题外话------
呃……几天未归,编辑通知今天入V,果然是计划没有变化快……只好争取再上传一章节公众章节。然后静心码字,下午再上传一章V章。
520小说的许多新规我还未读,但老规矩中有月票一事,所以,我会尽量上传万字章节的V章节以飨读友。7个万字章节后应该可以投票了。我看月票的情况再决定V章的字数。但愿这文的低收藏一如《泰囧》般能够创造低成本、高票房的奇迹……在此鞠躬,期待朋友们的支持!
新读友免费注册成520小说会员后,打开会员页面,里面有许多充值方式,电脑族聪明得狠,在此不一一明说。
另外,谢谢江山不要换你回眸一笑、yesican、oversky2008的花花!
朋友们,下午二更V章万字章见!
049章 听墙角
大业二年(606年),春节。
父亲从前线寄来家书,说战事取得胜利,杨谅已然伏法,待处理好太原的事后,不日即将归来。
这一年,家中因为少了父亲和大哥,总显得极是冷清。但自从收到父亲的信,母亲和艳姬都高兴的做着准备,以迎接父亲和大哥的归来。
自从春节过后,李世民也不怎么来长孙府了,从冰巧、杜如晦等人的口中我得知,这段时日,李世民往越王府去得极多。一来是因了杨曼青的母亲年前过世,李渊和杨素是同袍,他带着李世民前往越王府吊唁很是自然。二来,听闻杨曼青这段时日‘发明’了许多小玩意惹得李世民很是好奇,另外也不知她从哪里得到许多古人的‘飞白体’临摹草帖,惹得大爱‘飞白体’的李世民不时前往……
据房玄龄所言:飞白体是书法家蔡邕受了修鸿都门的工匠用帚子蘸白粉刷字的启发而创造的。笔画中丝丝露白,像枯笔所写,形成‘飞白’,多用于行书、草书,韵律感极强。
不管杨曼青发明了什么‘未卜先知’的小玩意,也不管杨曼青是如何用‘飞白体’玩钓鱼的游戏……因了李世民对她感了兴趣,我却是侥幸起来,甚至还有些沾沾自喜!
房玄龄写得一手上好的簪花小楷,自然而然我所写的亦是簪花小楷。说起这簪花小楷,它可是大有来头,是东晋非常有名的女书法家卫夫人独创,卫夫人是书圣王羲之的师傅。这样算起来……我看着在我身边写行书的杜如晦,他的行书字体模仿王羲之的字体十足,似乎我比他高了一辈……想到这里,我眉心一跳。
“观音婢,观音婢。”
长久没来长孙府的李世民已是一路兴匆匆的跑了进来。
慢慢长大了的他再也挡不住那浑然天生的清贵之气,笑起来眉目如画、风神俊秀。但冷起眼来仍旧是几年前那个斜睨天下的孩子,一股淡淡的戾气迫得你不敢深看他的眼睛。
紧跟在李世民身后的是杨曼青。今天的杨曼青穿着一身淡紫色的衣衫,站在一袭白衣的李世民身边,犹若凌波仙子,他们二人……还真相配!
“房先生好!咦,如晦,你怎么又在这里?你不去太学了?”
“只许你逃课,我就不能逃课?你以为我和无忌、安业一般不敢?那个老夫子天天似催眠似的,还不如房先生教得好呢。还不如到房先生这里来旁听受教。”
瞅眼间,只见房玄龄稍有得意之色的挑眉一笑,哪里有未来宰相的半分稳重之态?
不再多说,李世民十分欣喜的将手中抓着的雪纸铺到杜如晦的面前,“来,看看,前些时你还说曼青的字写得不好,今天再看看,是不是骨气丰匀、方圆妙绝?”
杜如晦只好放下手中的笔,拿起杨曼青的作品细细的看起来,说道:“比上一次有涨进。可惜,仍旧有欠缺。”
闻言,李世民有些不解的看着杜如晦,“欠缺在哪里?”
“这副字的线条圆润流畅不假,只可惜手腕无力,感觉这些字都飘浮在了纸上。再细看,这副字一味的求的是字形、字体,倒少了许多的字骨。”说着话,杜如晦抬起眼打量了咬红了唇的杨曼青一眼,笑道:“郡主也勿需生气,如晦是实话实说。郡主练习小篆,想必应该知道小篆所求的是端庄稳重,所以说……这字,还待磨砺。”
“如晦所言甚是,曼青领教了。”
眼见着杨曼青敛衽作福,杜如晦似觉不忍,又赞赏说道:“其实依郡主现在这年纪写得这手字已十分难得了。只是郡主如果真喜欢书法的话,现在就得注重字骨了,否则以后在书法上终难得有造诣。来,你看看,观音婢现在的字虽然不够疏密匀停,但布局错落有致,清雅秀丽之中透着一种瘦健的俊美,我敢保证,再过两年,观音婢的手腕有力气了,一定会写出让世人惊叹的簪花小楷,到时候,保不准还有人来索字呢。”
我可以清楚的感觉到杨曼青眼中有一丝冷光一闪即逝,我急忙装作没看见,凑近杜如晦身边假装看杨曼青的书法。
“当然了,这可是我教的学生。”一直在旁边看着我们的房玄龄得意之色一直未减分毫,他拿过杨曼青的书法,‘嗯’了一声说道:“如晦所言甚是。”接着,他又抓过李世民手中另外一份书法,“这是你写的?”
见李世民点头。房玄龄又仔细看了看,“尚可。”
“请房先生赐教。”
“世民,一如如晦方才所言,如果你想在飞白体上有造诣的话,现在可不能只顾形而不顾及神。你看看,你写的这个字,虽然占尽飞白体的要领,但……你告诉我,你写字的时候看到了什么?”
“看到什么?”李世民不解的看着房玄龄,摇了摇头,“不懂。难道先生看到的不只是笔和纸吗?”
“在写飞白体的时候,你的眼看到的也许只有笔和纸,但你的心要看得到划过苍穹的流星,纵过悬崖的瀑布,滚过织布机的细线,还有……”说着,房玄龄呶嘴一笑,一只手摆了摆手中的雪纸,另外一只手却是摸着我的头发说道:“还要看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