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朝求生记-第1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给了曹寅,还将内府所藏的季振宜《唐诗》发下,作为此次校刊的底本,另外老康还让包括彭定求、沈三曾在内的十个赋闲在江南的在籍翰林官一起参加校刊编修。
    云锦之所以会知道这些,是因为康熙和她闲聊时说起的,而康熙会与她闲聊这些个,则是因为十三阿哥,他在知道康熙要编纂《全唐诗》时,想起了云锦曾经说过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来,就学给老康听了,老康听了也觉得这话有趣,所以特意把云锦找来,说是她读书这么久了,怎么着也该读过了唐诗三百首,所以要她作一首诗来听听。
    “皇上,”云锦摆了一张苦脸给康熙看,“您是知道云锦的,看书比较杂,又不求甚解,那唐诗读没读过三百首,云锦是没有数过了,却是一定谈不上熟读的,别说熟读三百首了,怕是能背下一百首,云锦就很庆幸了。既然是没有熟读唐诗三百首,所以云锦是既不会作诗也不会吟的。”
    其实要说后世的诗,云锦还是能记得一些的,可是她不想随便的就用了,一来是用一首少一首了,再来是如果让人觉得你有诗才,那以后就会总找你作诗,让自己上哪儿找那么多诗应付去。
    “亏你还有脸说得出口,”康熙笑着看云锦。
    “皇上,云锦这是实话实说啊,总不能欺瞒您不是,”云锦讨好的冲他笑笑,又看了看十格格眼中的兴奋和跃跃欲试,“不如让十格格来。”
    “如月的诗,朕已经听过了,今儿就想听你的。”康熙倒是来了坚持劲了。
    “皇上,您这不是诚心难为云锦吗?”云锦哀求的看着康熙,见他一脸不为所动的样子,只好叹了一口气说,“皇上,云锦现在作诗的水平还不行,就给你吟一首吧。”
    “你且先吟来听听看。”康熙笑着说道,却是不表态这吟诗能不能就代替了作诗。
    “那云锦就吟了啊,吟的不好皇上可不许笑,”云锦也不能强迫康熙认可,只能先背一首再说,“一窝二窝三四窝,五窝六窝七八窝,食尽皇家千钟粟,凤凰何少尔何多。”
    “你倒是会省事,只背个数字诗出来。”康熙失笑道。
    “皇上,云锦是想说,云锦没什么高远的志向,只求能做凤凰身下的一只小麻雀,云锦就很知足了。”云锦恭敬的对康熙回着话。
    “好了,今儿这作诗的事就放你一道,不过你以后可一定要好好的学起来,朕过段时日还是要来考较你的。”康熙摇了摇头。
    “云锦谨遵皇上的吩咐。”云锦见老康是铁了心要自己学作诗了,那就学吧。
    “行了,作诗的事儿免了你的,就唱个曲儿来听听吧,记着要与唐诗有关的。”康熙闲适的坐在那里品起茶来。
    云锦先听他说要自己学作诗,还想着他可能是觉得自己总是唱曲儿,显得有些轻浮,应该学些个高雅的东西,可转脸他却又让自己唱上曲儿了,弄得云锦也有些摸不清他的意思了,不过,话说这老康的心思,自己从来也是摸不准的,不管他了,还是先唱歌吧,他这个命题的歌曲还是有的。
    草青青,水蓝蓝,
    白云深处是故乡,故乡在江南。
    雨茫茫,桥弯弯,
    白帆片片是梦乡,梦乡在江南。
    不知今宵是何时的云烟,
    也不知今夕是何夕的睡莲。
    只愿能够化作唐宋诗篇,
    长眠在你的身边。
    (歌曲链接:hp://m/hmusic/214443hm)
    “这个曲儿里虽是有唐诗之词,却是不符合意境的。”康熙听了却不甚满意,“你的故乡也不是江南,也不应该留在这里,别忘了,回京后你还欠朕一份礼物呢,想赖可是赖不过去的。”
    “皇上,云锦不过随便唱唱的,云锦的家在京城,自然是要回去的,”云锦笑了笑,“再说,您的帐谁敢赖啊?”
    PS:
    首先要感谢滴露凝寒的宝贵意见。
    再有昨天为了电脑出问题的事,之锦没写多少字,今天先写出一章来更新上,然后就要出门办事了,晚上之锦尽量会再写出一章来的,但也不能百分之百的保证,汗一个,爬走。(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正文 第一百二十七章 这个倒霉点算是让他赶上了
    过几天,也就是三月二十二日,康熙又命曹寅刊刻《府》,这次参与较定的却是康熙此次南巡时新封的翰林院典籍胡期恒,他是四十四年中的举,还没考进士呢,因为在此次南巡时向康熙献诗而被破格提拔录用了,当然他作为是扬州诗坛的领袖之一,本身也确实是很有文采的,不过他还有另一个身份是云锦不知道的,就是他还是年羹的朋友,他们二人从小一起长大,亲厚有如亲生手足。
    另外,也是在三月二十二日的这一天,康熙还召见了两个小朋友,他们是原任总兵严弘的两个幼子,一个十三岁,叫严文照,还有一个才八岁,叫严文烈,因为怕这两个孩子初次见驾心生胆怯,康熙的召见并不是象平时那般的严肃,为了缓和气氛,还叫了云锦和十格格到场。
    可是那两个孩子却是对云锦和十格格二人不理不睬的,神情也是不阴不阳的,听说他们的父亲是为国捐躯的,可是云锦从他二人身上却是看不出有什么悲痛之意,当然这也说明不了什么问题,毕竟每个人表达悲痛的方式也是不一样的,或许他们是悲痛过度导致麻木也不一定。
    康熙见了这两个孩子,亲切的慰问了几句,那两个孩子回答的倒也还算是中规中矩,只是未见如何聪慧。康熙叹息一声,云锦不知是他是为这两个孩子父亲的去世而难过,还是为他们的资质愚钝而无奈,但他对在场的江南总督、抚院和织造说的话,却只会让大家想到前者。
    “此系功臣之子,着好生照看,俟长成报部录用。”
    康熙此话一出,这两个孩子也就算是有了前程了,这也是承了先人的余荫了,至于以后如何发展,只能看他们自己了。
    只是云锦没想到当天晚上康熙在与云锦和十格格闲聊之时,这两个孩子也会成为话题之一。
    “今儿你们也见了那两个孩子了,可有什么看法没有?”康熙好似不经意的问道。
    “皇阿玛,如月看他们二人挺木讷的,怕是成不了什么大事。”十格格马上就回答了。
    “那云锦是如何看的呢?”康熙又问着云锦。
    “云锦愚鲁,哪比的了皇上慧眼如炬,云锦可是从来都不会看人的,”云锦很谨慎的回话。
    “只是闲聊而已嘛。说说无妨。说错了朕不怪你就是。”康熙笑着说。
    “就是说嘛。云锦说话总是这么吞吞吐吐地。一点都不爽利。”十格格也笑着说云锦。
    “皇上既说是闲聊。那云锦也就斗胆说几句。”云锦没理十格格。只是专心地对康熙回话。“其实云锦真地是看不出什么。毕竟他们人还尚小。性格还未长成。再说。就算是如十格格所说。只是中庸之才。也没什么不好。毕竟成大事者也不过那几个人而已。”
    “你还说他们尚小。那个严文照可是比你大地。”康熙笑了起来。“可是朕见你却是比他们聪明机灵地多了。”
    “皇上。云锦哪能称得上聪明。机灵更是不用说了。那延禧宫里让云锦失手砸坏地东西也是不少了。如果贵妃娘娘不是怕来人不好看。恨不能把那些个易碎地东西全都藏起来呢。”云锦笑笑继续说。“云锦会地这点儿东西除了无名教地。就是到了宫中现学地。只是云锦资质愚钝。又没有长性。所以每样都是学了个七零八落地。实在是不成气候地很。”
    “就凭你说地这一番话。你也不可能是个愚钝地。”康熙笑着摇摇头。“何苦一定要谦虚成这个样子呢?”
    “皇上,如果一定要说云锦聪明,那云锦所有的也只是小聪明,比起皇上的大智慧来说,就如流萤之比皓月。”云锦趁势拍起康熙的马屁来。
    “好了,本来是说那两个孩子的,说着说着怎么说到朕这儿来了,”康熙打断云锦的话,“聪明不聪明的且不说,云锦你这打岔的本事倒是越发的见长了。”
    “云锦哪敢在皇上面前打岔,云锦不过是有敢而发罢了。”云锦冲康熙笑笑,接着说下去,“要说起那两个孩子,照云锦看,现在的聪明与否并不重要,不是有句话说,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嘛,再说了,就算他们将来长大之后,未能成大才,但只要他们能忠心的为朝廷办事,真心的为皇上分忧,那么就算是中庸之才,也可称做是国之栋梁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