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俺大姐,我饿了,饭做好……”钟希罕摸着肚子出现在小厨房门口,见到灶台前又抱在一起的两人,他顿时有种“我这回真的惨了”的感觉,于是他急忙朝后倒退了两步,因为太慌乱一下子跌坐在地上,嘴上却叫着,“不不,我啥也没见到,非礼勿视!非礼勿视!非礼勿视!”
郑曙明在一旁看着不由地抚额,他已经有预感,他哥这回一定会把钟希罕送走的。
小厨房里,钟希望忍不住哈哈大笑,而郑曙光则尴尬地摸摸鼻子,心道,这小子,一定得把他送走!
郑曙光吃过晌饭又回了部队。约摸下午三点多钟时,钟希罕和郑曙明来到了部队,钟希罕手里捧着汤锅,而郑曙明手里则端着几个碗,他们是应钟希望的要求来给郑曙光送冰糖雪梨汤的。
郑曙光虽然觉得他骗钟希望说他上火有点愧疚,但见到钟希罕和郑曙明特意送汤过来时,心里还是非常幸福和感动的。他是一个隐性的甜食喜好者,尝一口,只觉满口清润甜蜜,滑入胃袋时更有种清凉温润之感,很是受用。
言政委和赵卫国恰好从外头走进来,见到郑曙光在喝汤,也都不要脸地凑上去兀自动手盛了喝。
“嗯,真是好东西啊!闻着我都觉得整个肺都被滋润了!”言政委一边喝一边赞叹,虽然他平时不大喜欢甜食,但这个甜汤却相当合他胃口。
“嗯嗯,不错,好喝!”赵卫国唏哩呼噜一气头灌了两碗,再想去盛,就见最后一点都被郑曙光给包圆了。
“小郑啊,你真是娶了个好媳妇啊!”言政委喝完汤,笑呵呵地说道,“对了,怎么那丫头今天想起要送汤过来了?”
郑曙光听到言政委夸他媳妇好时,心里很高兴,但听到言政委的下句话时眼神就闪了闪:“没啥,她以为我上火了。”
言政委可是人精,一下子就想到了症结所在,就意味深长地看了赵卫国一眼。
赵卫国也不是个笨人,也很快就明白了,顿时就有些尴尬。
言政委笑眯眯地想,钟希望这丫头真是蕙质兰心,想来是误以为郑曙光与战友之间闹了点矛盾,所以送汤过来应该是想缓和他们之间的关系的,不然也不会准备这么多碗不是?
赵卫国心里很愧疚,他也不是个磨叽之人,直接就冲郑曙光道:“那个,上午是我不对,我向你道歉,那啥,如果你心里还有气,你可以让我也上上火……”
“噗!”“噗!”两声喷笑声传来,一声是郑曙光发出的,而另一声则是言政委发出的。
“唉!突然发现我老喽!”言政委站起身朝里边的办公室走去。
赵卫国顿觉大囧,刚想再说点什么挽回自己的面子,却发现郑曙光正闷头笑着,肩膀抖得厉害。
试想一个常年淡漠着一张脸的冷面瘫之人突然吃吃发笑了,这情景还是很诡异的,赵卫国就认为是这厮在嘲笑自己,刚才的愧疚神马的统统都跑没影了,只剩下羞窘恼火。
“我说你别太过分啊!”赵卫国咬牙切齿道。
郑曙光蓦地抬头,恢复他一贯的冷面瘫脸:“你说啥?”
“你……”赵卫国被气笑了,拿手指虚点了他几下,“算你狠!”说完就兀自跑出去了。
而郑曙光则莫名其妙地皱皱眉头,然后当他见到钟希望写给他的小纸条时,他又情不自禁地乐了。这小纸条还是他盛最后一碗汤时才在锅外底发现的,用浆糊粘在上面的,写着:
哥,我觉得咱们领养的也不一定就会是女孩,如果是男孩的话,虽然叫郑典也可以,但总感觉有点对不起他,毕竟一开始这个名字是为女孩取的,所以我就想了几个备用的,比如,郑大光明,郑气凛然,郑义之师,郑人君子,郑在想你……你给参考看看哪个合适。
郑曙光在纸条上用红笔圈了一个,然后将纸条收进军装口袋内,接下来便摒弃杂念投入工作中。
且说赵卫国被气跑了之后便来到训练场上,正值战士们训练间歇期间,大家伙都坐在一起侃大山。赵卫国平时就和战士们打成一片,有能力还没什么架子,深受战士们拥护,所以当大家伙一见到他时,就挥手喊他过来一起侃。
他们正在说光棍汉最感兴趣的话题——女人。
一个战士就问赵卫国:“赵团,你都三十好几了吧,怎么还不结婚呢?你在我们部队里可是个美男子,官职又高,性格也好,还有文化,应该很好找对象啊?难不成是你眼界太高?”
赵卫国就有些不知怎么回答,笑了笑敷衍道:“唉,我眼界也不高啊,只要求人品好,看得顺眼就可以!”
“这样啊,要求是不高!”有人就跟着附和。
但其中就有人惊到:“啧啧,这没要求才是真正要求高,人品好还好说,但看得顺眼就难说了,谁知道啥样的才能被你看得顺眼啊?”
赵卫国就尴尬地摸摸鼻子,不过众人也没难为他,很快就转移了话题。赵卫国觉得无趣,便兀自去跑圈,之后又将体能训练的项目挨个体验了一遍,等到累得满头大汗时才回到他的单身宿舍冲澡。
赵卫国冲完澡出来直接躺倒在床上,顺手就摸过枕头边的书看,然后就看到书底下放着的护腕。这护腕正是钟小妹送给他的那副,他当时将她赔偿给他的修车钱托赵新英还给她了,而护腕和护膝则留了下来。想到钟小妹,连赵卫国自己都没察觉到,他的嘴角竟是情不自禁地勾了起来。
第253章 虚惊一场
时间过得飞快,又两年过去了。
六五年正月里,当钟希望终于迈过二十九岁的最后一天时,她已经彻底死了心,可能她这辈子就是没有孩子缘了。在她看来这样也好,她能重活一辈子已经是老天给她的最得天独厚的福恩,她不能将好处都给占尽了,物极必反的道理她深信不疑,所以,现在她倒是觉得内心很平静。
她和郑曙光已经商量着要从孤儿院领养一个孩子了,当然这并不是太过急迫的事情,一切都还只是个念头而已。
二月中旬,郑兴华终于被调回平京,郑家老两口和郑灵自然也跟着回来了,他们还住在原来的大院原来的房子里,只是八年过去了,物是人非。郑兴华虽然官复原职,但好像没有以前那么大权限,不过郑兴华如今的心态早已今非昔比,整个人是真正地沉淀了下来。
后来钟希望才听郑曙光说,这几年他一直和郑兴华以前的老战友保持联系,郑兴华能回来与他们的帮忙有很大的关系,当然,最大的原因可能还是因为郑曙光的“资本家”二叔郑兴国几乎将自己在海外的一半身家都无偿捐献给了国家,成了海内外响当当的爱国华人。
郑曙明在郑兴华回来后不久就被接回去了,他已经上了初中,整个人的气质越发与郑曙光相似,再加之被钟希望教了武功和医术,医术虽然只限于紧急救治和包扎伤口,但因为有这个阅历,小小年纪就给人一种“神秘高人”的感觉。
虽然郑曙明并没有表现出得意或高傲的情绪,但钟希望还是防患于未然地跟他说,他还有的学,真正的高人是让人看不出来他是高人的,真正有本事的人往往会不显山不露水,心胸豁达,泯然于众。当然,钟希望这么说并不是就要求郑曙明一定要随大流附和一般人,而是想让他从人情练达中不断努力学习,锻炼出更加坚韧旷达的心境,而不是始终居于自己心中构建的象牙塔中清高自怜。
郑曙明在听到钟希望的这番话后不由地心惊,原来不知不觉中他竟真的有点飘了,表现就是他觉得周围的同龄人都很幼稚,觉得那些家庭妇女们都很无聊八卦,觉得那些所谓的成年男人都很猥琐龌龊,他不喜欢听他们说话,觉得浪费时间没价值,事后想想,在他瞧不起那些人的同时,他也同样被那些人瞧不起,他真的还很嫩。
他临走时,紧紧地抱住了钟希望,十一岁的小少年只比钟希望矮了一点点,他就在钟希望耳边说道:“姐,谢谢你这六年来对我无微不至的照顾,我不会给你丢脸的!”
郑曙光当时就站在钟希望旁边,就听他阴恻恻地说了一句:“你不跟我也抱一下吗,我可爱的弟弟?”
郑曙明心里就突突了一下,下意识地松开搂抱钟希望的手臂,然后象征性地拥了他哥一下就立马松开。
且说郑曙明回到郑家一个月后,钟希望就收到了郑兴华的信,上面说感谢她将他的小儿子教育得如此出类拔萃。原来,郑爷爷有一次不小心摔倒了,还是郑曙明给他做了完美的急救措施才救回了他一命。
郑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