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第12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约定的时间到来之后,靺鞨七部之间又产生了一些分歧,导致他们并没有按照约定与薛延陀同时发起攻击,让李绩在边境那里空等了好几个月。
  ……
  如今已经是贞观十五年,大祚荣已经完成了七大部族的统一,将族中所有反对的声音全部统一起来,变成一个共同的声音——夺回原本应该属于他们自己的东西,辽东!
  所以在一个十分祥和的早晨,边境线上响起了低沉的号角声,一队队黑水部的骑兵从密林中走了出来。
  十万靺鞨大军陈兵边境,要与大唐决一死战,夺取辽东。
  ……
  辽东大都督府,大都督李绩正在与一个年轻的将军对弈,冷不防有亲卫推门走了进来,沉声说道:“报,边境急报,黑水靺鞨大军压境!”
  “大军压境……”李绩放下手中棋子,眼中闪过一道冷芒:“他们终于还是忍不住了么?”
  “大都督,末将愿带兵迎敌。”坐在李绩对面的年轻人此时也停下了手里的动作,起身正色请命。
  “常之稍安勿躁,且先看看靺鞨部有什么动作再说。”李绩对那青年摆了摆手,而后转头对进来的亲卫问道:“仔细说说,靺鞨部军力如何?何人领兵?”
  “回大都督,靺鞨部出兵十万,尽数为骑兵,由粟末部族长大祚荣统领。”
  “十万,呵呵……好大的手笔!常之,看来这次靺鞨人可是真的急了。”听了亲卫的回报之后,李绩露出一个期待已久的表情,似乎他一直就在等着这一天一样。
  “大都督,末将以为来者不善,善者不来,那黑水靺鞨与高句丽争战数百年未曾被灭必有其过人之处,所以末将以为还是不要轻敌才好。”那被李绩称为常之的年轻人说话的声音有些怪,听上去不似大唐口音。
  “靺鞨骑兵的确在战场上有过人之处,但那是以前而不是现在,常之考虑的过多了。”李绩再次摆了摆手,想了想又说道:“不过你这样也好,否则本都督还真不放心把兵交给你。”
  “大都督……”那青年似乎没想到李绩真的会让他领军出战,闻言立时有些激动的不知说什么才好,双眼紧紧盯着李绩,生怕他会反悔一般。
  “出战可以,给你一万骑军,不过,此战只可智取,不可力敌,你可有把握?”李绩好像根本没有把靺鞨的十万骑兵放在眼中,之所以让那青年出战,似乎就是想考校一下他的能力。
  而那青年不也含糊,站直身体敬了一个大唐军礼:“末将可保证!”
  “嗯,那你便去吧,人你可以自己挑,需要什么装备也都带上,明白一早出发,记住,不可力敌!”
  “是!”那青年朗声应道。
  ……
  黑齿常之,百济人,初时声名不显,百济被灭之后,李承乾曾命人将其找到,然后再入军中,后来李绩到了辽东,接手了辽东的一切军务,黑齿常之也就自然而然的成了李绩的部下。
  而正所谓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李绩在接手辽东防务不久后,很快就发现了异于常人的黑齿常之。
  首先是亲和力,这黑齿常之非常善于安抚士卒,稳定军心,那此投降过来的百济或者新罗俘虏只要是投入到他的帐下,几乎很快就会稳定下来。而且他人处,那些俘虏往往总会惶惶不安一段时间,有些时候甚至还会出现械斗之类的事情。
  其次就是黑齿常之的脑子非常好使,数次围剿叛军的过程中,都会主动出击,然后给敌人留下明显的漏洞,等敌人反击的时候他在迅速将漏洞补上,而直到这时敌人才会发现那其实只是一个圈套。
  基于这两点,黑龄常之很快得到了李绩的赏识,时常将其招到自己的都督府中与其聊一些治军方面的事情,看上去颇有些收徒的意思。
  ……
  书山府,其地理位置也就是现代的长春。
  为了在辽东地区进行统一教育,经李二同意,孔颖达等一些老夫子在这里设立了所谓的书山府,一些来自于大唐的文人、士子大多居住于此。
  从某些方面来说这书山府便是辽东一代的文化圣地,很多原来高句丽和新罗、百济的学生都聚集在这里,学习来自大唐的文化知识。
  可是,就在某一个清晨,书山府的平静被打破了,十万铁骑将书山府团团围住,大有屠城之势。
  大祚荣穿着一身裘皮制成的长袍坐在马上,右肩上停着一只硕大的鹞鹰,左手甩着马鞭,目光紧盯着不远处的那座城池。
  在数百年前,那座城池还不是这个样子,它的名字当时叫“茶啊冲”,也是靺鞨部落的第二王都。
  可是现在,它已经成了大唐的战利品,虽然这城池并不是大唐在他们手中夺走的,但大祚荣还是想要把它夺回来。


第1753章 大东北(二)
  “首领,要进攻么?”良久的沉默之后,大祚荣身边白山部族长终于忍耐不住上前问道。
  “这城早晚都是我们的,但现在却不是取它的时候,且等等吧。”大祚荣淡然说道,明显是另有的打算。
  “为什么?这城池明明没有多少守军,加上里面又全都是些没用的书生,我们大可一鼓而下。”白山部族长有些不解的问道。他实在搞不清楚,为什么大祚荣明明想要进攻大唐都想疯了,但看到第一座城池却又不想进攻。
  “大唐有句话,叫做不计一城一池之得失,我认为这句话并没有错。”大祚荣满是沧桑的脸上带着一抹谁也说不清楚含意的笑:“所以我们不争他们的城池,我们找他们的主力决一死战。”
  “什,什么?决战?”白山部族长有些惊讶,他怎么也没想到大祚荣会如此有豪气。
  “对,决战,只要我们把那些唐人从辽东赶走,这里的城池最后还不都是我们的。”大祚荣淡淡看了白山部族长一眼说道。
  “可是……”
  “没有什么可是的,我们有十万铁骑,而唐人只有三万骑兵,至于另外的那两万步军,不值一提。”大祚荣摆手指断白山部族长的话。
  作为一个强者,首先要有的就是自信,大祚荣认为,以他可以一统靺鞨七部的能力,与对面唐军守将李绩的能力应该不相上下,这就是他敢于出兵的理由。
  另外他曾经听那些逃入深山的高句丽人说过,唐人的武器装备十分犀利,而这正是靺鞨人所不具备的。所以在出征之前他便定下计划,这一次出征绝不与唐军争夺城池,只要把唐军赶出辽东便好。
  至于说如何把将唐军赶出辽东,那就是与李绩交手之后再考虑的事情了。
  ……
  看到这里有朋友会问,那靺鞨既然当初能够与高句丽达成合解,为什么现在却要与大唐作对呢?难道他们认为大唐的实力会不如高句丽?
  其实不然,其实上大唐刚刚征服高句丽的时候,靺鞨人并没有想与大唐争锋,抱着得过且过的想法,他们最开始的打算是学习契丹那样归附大唐。
  可事与愿违,那些将土地置换到辽东的世家贵族们实在太过贪婪了,他们并不满足于现有的土地,所以便一直在边境侵蚀着靺鞨人的领地,甚至一度将他们放牧的草场全部占为已有。
  再有就是那些河流,为了扩大种植面积,河流也成了那些世家的必争之地,这使得一些以捕鱼为生的靺鞨人没了生计。
  正是因为这样的情况,导致了靺鞨人不得不站出来,将那些入侵他们领地的唐人从自己的土地上赶走。
  这也是为什么大祚荣会一呼百应,能够统一起靺鞨七部与大唐为敌的原因。
  毕竟谁都不想自己的地盘被别人占据不是。
  ……
  书归正传,靺鞨人入侵的消息很快便以飞鸽传书的方式送回了长安,送到了李二和李承乾的手中。
  看着那潦草的字迹,李承乾不由得摇头苦笑。
  这还真是想什么来什么,前几天才跟那个钦陵说让他去辽东处理靺鞨人的事情,今天就收到靺鞨人入侵边境的消息,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传说中的乌鸦嘴。
  “你笑什么,这不是正合了你的意,别以为朕不知道你一直在惦记着东北的那块地。”李二陛下丢下手中的情报,没好气地说道。
  “父皇,看您说的,儿臣这不也是为了将来考虑么。”李承乾讪讪的笑了笑。
  “为将来考虑?考虑什么?”老头子问道。
  “父皇,这次靺鞨人主动出来,我们完全可以将计就计,一边引他们深入,另一边派人出云州绕到他们后面直插黑水河,断其后路,然后……”说到这里,李承乾站身来走到墙上挂着的简易世界地图前,指着一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