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好大哥-第3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明确的表态,但想来心里也是站李承乾这边的,这样的局势之下造反?脑壳秀逗啊!
  所以,秦浩对李承乾很不放心。
  既然原本历史上这货的脑壳秀逗过,谁能保证他这次就不会秀逗呢?
  墨菲定律,怕什么来什么,到了晚上,秦浩居然收到了李承乾的一封信,信的百分之九十都是废话,但字里行间的意思,似乎是希望他能赶紧在南衙找个缺上班。
  收到信,秦浩的第一个反应就是找个机会外调,李承乾似乎已经是走火入魔了,哪怕让他回辽东也行啊。
  秦浩觉得,自己得找个机会跟李承乾好好聊一聊,这货现在就是一时被权利给蒙了心了,如果是几年之前,自己有把握一定能把他劝住,而现在,还真有点说不好。
  …………
  秦浩在大安宫里悠闲度日,可外面的事却并不会因为他的悠闲而停下。
  洪门中,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商人率先将南亚的橡胶移植到了南诏,兵获得了成功,从此南诏变成了瑰宝,现在,整个南诏的经济全都在洪门的手里握着,所有的南诏人都在指着大唐人过日子。
  同样的,洪门也在指着南诏人过日子,树砍下来容易运出来难,上下云贵高原死个把人是再正常不过的事,而且甘蔗得有人种,橡胶得有人割,这些事全都得靠人家南诏朋友来干,因此洪门反倒是从原先的奴隶贸易者变成了保护者,大大缓解了南诏的奴隶贸易情况。
  至于岭南的甘蔗园,则把奴隶的缺口放到了东南亚,青帮和江南府兵的合流变得越来越严重,到处都是随船抓奴隶的捕奴队,东南亚许多地方的人口都被抓干净了。
  可如今的大唐还在产业爆发期,东南亚的那点奴隶光给岭南一个地方用都不够,大唐的其他地方也同样缺人,这其中最缺人的,就是西域了。
  武士彟死了之后,玄奘和大唐的联军并没有因此而受到什么影响,相反,侯君集这样的杀才一到,整个安西都护府的气质立马就跟着变了。
  这可是李靖真传,论打仗的本事他连李勣都不怎么服气的,于是唐军在青藏高原上犹如疾风烈火,很快就把松赞干布给打服了,主动表示愿意接受大唐的领导,并真心诚意的希望可以归顺佛祖,听说在投降之前,他们内部好像还经历了一场政变。
  松赞干布怎么说也是吐蕃的赞普,弄死他在政治上对大唐还是比较不利的,因为那地方他们大唐根本不可能派兵在上面常驻,除非有本事将他们彻底杀绝,否则这玩意没完。
  于是,李世民同意了松赞干布的投降,并亲自封他为吐蕃赞普,还将一个宗室的女儿嫁给了他,看上去似乎和原本历史差不太多,但实质上却又差了很多。
  至少,这次松赞干布肯定不敢再多娶一个尼泊尔公主,自然也就不会有什么藏传佛教了。
  就这样,吐蕃和魔教的问题解决了,至少是明面上解决了,李世民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太极宫边上几乎用金子修了一下大慈恩寺,又从陇右牧场中挑了九千九百九十九只纯白的,一根杂毛都没有的白马,浩浩荡荡的一路西去,他要用最盛大的仪式,把玄奘法师给接回来。
  不接不行啊,李世民扶持佛教是祸害松赞干布的,留这么个威望极高毫无争议的活佛在上面,那就是祸害自己了。


第四百三十三章 危在旦夕的大唐
  两个月后,玄奘法师归来,李世民率领文武大臣,亲自出城门十余里给接了回来,对这位国师表达了规格最高最隆重的敬意。
  然后,就把人家扔大雁塔里翻译佛经去了,和尚也算是懂事,无特殊情况下真的就不出来了,倒是给李世民省了不少心。
  时间就这么缓缓的,滑进了贞观十三年。
  这一年要说大唐最大的改变,应该就是纸钞的发行了,发行纸钞必然就需要废除通用券,否则谁会用纸钞。
  不可避免的,大唐的经济受到了不轻的震荡,不过终究还是勉强摆平了,李渊也笑着闭上了双眼,告别了这个他一手创建,再由他儿子带领走向了巅峰的世界。
  李渊的死,甚至都没有让朝局发生什么变化,他死的很平静,大唐也很平静的迎接了他的死亡。
  除此之外,苜蓿也终于在朝廷的大力推动下,成功的大面积种植了,大唐的马场产量翻了一倍,老百姓也过上了至少老人能吃得上肉的好日子。
  这一切自然离不开波斯的大力支持,如今的波斯帝国,已经彻底倒向了唐朝这一边了,波斯王子甚至还领着一大票精锐来长安给李世民宿卫,有事没事的总愿意找秦浩喝点。
  而吐蕃的情况,在侯君集的铁腕统治之下,已经彻底变了一番模样,吐蕃人民这才知道,跟特么侯君集比起来,武士彟简直就是特么的圣母。
  武士彟生前,一直都惦记着恢复汉朝四郡,在西域这片土地上广泛的种植棉花来吸引府兵兵自给自足,秦浩对他也是无条件配合,将富裕的织布机全都给他了,但始终不成规模。
  地是肯定不缺的,棉花种子现在也不是什么稀罕东西了,老样子,缺人,准确的说是缺奴隶。
  这下,那些吐蕃的俘虏可就惨了,统统被侯君集扔去种棉花了,关键是他们还不咋会种,每天都要被鞭子抽死几个人。
  新任的班禅是由李世民册封的,班禅和赞普是二元政治结构,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任何人一家独大,只要册封的这个权利在朝廷手里,这地方早晚会变成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问题是,即便吐蕃俘虏都去种棉花了,似乎仍然还是不太够,然后,侯君集这货就把目光投向了西突厥,然后,棉花就种上了,侯君集现在正开开心心的建武威郡。
  可是,西突厥可不同于南诏,人家从来都不是弱者,在同仇敌忾的气氛下,大家终于决定,调转枪头一致对外,赶跑大唐侵略者,然后,西突厥居然就特么统一了,而且还神奇的把薛延陀一块给算上了,打得侯君集他娘都不认识他了。
  这一切,本来和秦浩一毛钱的关系都没有的,他又不是武官,原本历史中的西突厥确实是个大敌,但对现在的大唐来说却也算不了什么,他只是一门心思安安静静的等着王珪挂掉,他好接替他人家的职位,按说这一天应该已经不远了,听说老头现在病的可重可重的了,前些天看见魏徵的时候,他还为了老友将去而感到悲痛万分来着。
  可是,因为西突厥而引起的一系列连锁反应,就由不得秦浩掺和进来了。
  事情是这样的,几乎就在西突厥统一向侯君集发动进攻的同时,海面上,大唐的船队也终于和阿拉伯的碰撞在了一起,起因是为了争夺香料。
  其实这样的事情也不是一回两回了,大家都在海面上做生意,哪有舌头不碰牙的,哪年不打个七八次海战都感觉缺点啥,不过规模始终都不大,仅停留在民间商业纠纷的层次,双方也是互有胜负,谈不上谁吃亏谁占便宜。
  但这次,也不知是不是对面的将领喝大了,小胜一场之后,居然把主意打到了大唐在东南亚的租界身上。
  因为大唐毕竟离东南亚那片近一些,所以香料基本上还是在大唐的手里控制着的,大唐现在流行建设租界,因此马六甲海峡附近现在全都是青帮的租界,此前他们跟大食再怎么打,也从来没在陆上交过手因此防备有点不足。
  青帮的战斗力也不是什么秘密了,尤其在陆上,不说是乌合之众吧,至少远不是大食人的对手,于是,大唐的两处租界就被人给屠了。
  消息传回长安,无异于大嘴巴子左右扇在了李世民的脸上,这让他彻底愤怒了,自从阴山之战他活捉了颉利之后,从来都只有大唐屠别人的份,啥时候让人这么欺负过?
  于是张亮率领大唐青帮的大半主力就出发了,据说是意气风发的想去灭了这不知从哪嘎蹦出来的蛮夷,李世民虽也提醒过大食不可小觑,但人家似乎并没有放在心上,悔不该,秦浩还颠颠的给人家支招去了,还夸大了大食的力量,以至于张亮觉得他水师大都督的地位受到了秦浩的眼中挑衅,为了向秦浩证明他才是青帮的老大,一个猛子就扎向东南亚了。
  然后,这不正在大殿上跪着呢么?
  一战折损了一小半的战船和将士,被大食人杀了个丢盔卸甲,彻底退出东南亚,堪称贞观以来最大一场惨败,青帮内部意见自然也小不了,集体要求张亮必须下课,不答应的话这帮货兵变都不稀奇。
  事实上哪还用青帮要求啊,李世民现在恨不得把张亮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