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管是通用券还是风言衙门的探子,都主要是集中在鸭绿江以北的,因为这片区域里本来就有大量的汉人居住,于是高句丽守军们在等待大唐的日子里,他们的大后方早就乱成一锅粥了。
这些守军可都是本地人,自己在长城上空耗,老家却正在被贼人肆虐,一听说唐军还有一个月才会过来,登时便急了,高延寿也压不住,只得让高惠贞先行率领三万人马东向剿匪。
结果,也是巧了,高惠贞前脚刚走不到十天,后脚李道宗就到了,本来他人就不多,被李道宗这么一杀,便只剩三万多人了,还没等他缓过劲来呢,李勣就到了。
他李勣好歹也是大唐四大军神之一,手中将士也是精锐中的精锐,甚至在个人能力上未必就逊色于李靖多少,哪里会看不出来其中机会?
于是,士气低落,补给不足,筋疲力尽的高句丽守军,就这么直面大军神的五万并州军和五万番军。
…………
当李世民他们从关中出发,日夜兼程,终于赶到幽州的时候,刚想歇一歇脚,就听到了李勣和李道宗打破长城,困敌于新城的消息,一时间整个人都不好了。
高句丽这么弱么?朕的人还没到,就先被先锋给灭了?
当然了,欣喜之余,未免有几分尴尬,好不容易御驾亲征一回,连战场都没来得及上,第一硬仗就打完了,何着他是来旅游来的么?
早知道还亲什么征啊!他感觉他现在如果临时册封李勣统御三军的话,自己都可以掉头回去了。
就地写了一封嘉奖信给李勣和李道宗之后,李世民也待不住了,这特么还歇个屁啊,再不抓紧赶路新城都破了,那他可就真成了来旅游的了。
李世民哭笑不得的发现,他都当上皇帝了,还得跟下属急着抢功,这特喵的叫什么事啊。
后来看到详细战报才知道这其中原委,不得不说李勣的这一胜,实在是运气太好了,随军的将领无不感叹李勣的狗屎运。
可李世民闭着眼睛想了想,这真是运气么?或许真的是,可真正创造出这样运气的人,却不是李勣,而是那个第一次上战场的秦浩。
想一想,高句丽的假情报是秦浩教导马周弄的,操办的也都是由他一手创造的风言衙门的人;叛乱四起是因为高句丽内部现在民不聊生,而这又是他用通用券大打贸易战的结果,甚至连通用券也是他鼓捣出来的;而秦浩断了高句丽的海运,更让长城一线本就近乎崩溃的补给雪上加霜,若非如此高延寿也不可能昏了头去出城跟李道宗野战。
这一仗,打的人是李勣不错,可这其中几乎所有的条件,却都是秦浩所布局的。
如果说李勣是个利用天时的天才,那秦浩,便是创造天时。
李世民轻轻苦笑了一声,他曾经说过秦贞恒能抵十万军,现在看来,恐怕还说少了呢。
而此时,重兵包围新城的李勣,正面临跟牛进达一毛一样的幸福的烦恼。
一破了长城,也就进了高句丽境内了,这要是原来自然没什么可抢的,可现在。。。。
他们发现这地方简直是在拿通用券在当废纸一样在用啊!契丹可汗一听说这玩意在大唐三张就能换一坛酒,五张就能换一只羊,整个人都不好了,拦都拦不住,非要去帮天可汗打先锋,飞快的将新城周围百十里全给扫光了,气的李勣副将郭孝恪差点没揍他。
不同于牛进达的是,人家围的是王城,他们围的是军城,王城里那可都是钱,军城里那可是蛋都没有,甚至在这种特殊情况下打下来都未必能有抢两个小城镇赚的多。
以至于,下面的部将一说扫荡全都纷纷请缨,一说攻城都不太来劲,等方圆百里被扫的荒无人烟的时候,下面居然有人建议绕过新城直接往高句丽的腹地去打,大家还都挺认同。
这特么不是胡闹么。
第三百五十七章 一片焦土
此时,秦浩还不知道自己又莫名其妙地被李世民给夸了,而且还是记了一大功,他正为了接下去干嘛而发愁呢。
水上能打的仗全都打完了,现在高句丽和百济连一条舢板都别想下水,他们这水军要是光负责运送补给,是不是有点显得咱太怂了。
于是秦浩打开地图,瞅着一个个沿岸的骚扰目标,怎么也下定不了决心去哪,这货是只想欺负人,一点风险都不乐意担。
裴行俭犹豫道:“要不,咱请示一下圣人?听说圣人已经到了。”
秦浩马上摆手拒绝,人家李世民打仗是从全局考虑的,跟本就不在意战损比,好不容易借着茫茫大海的阻隔让自己可以自由行动,难道还要自己找罪受么?鬼知道李世民会让他打哪,万一让他从石城登陆直接去打平壤,他到底是干是不干?
其实他本来是打算去辽河给李勣去喊666的,结果没想到人家居然这么猛,直接把长城都给破了,这突如其来的暴击让整个鸭绿江以西的战局彻底乱了套了,高句丽一方防守的节奏被完全打破,这对大唐当然是好事,可秦浩却有点不敢蹚这趟浑水了。
最后,秦浩还是力排众议,既没有去沙卑城也没有去平壤一带,而是选择去鸭绿江溜达一圈。
为啥?因为不用上岸啊,就是这么怂,就是这么无耻,溜达一圈最坏的结果也能打击他们气势,何乐而不为。
这倒还真不是无的放矢,因为前线的战事实在是太顺利了,秦浩琢磨着,那条鸭绿江防线,未必就打不过去,万一过去了呢?
自己去耀武扬威,时不时的骚扰骚扰,要是能拖慢他们构建防线的速度,那不也是大功一件么。
整个高句丽基本上就三条防线,一条是辽河长城防线,第二条是鸭绿江长白山防线,第三条便是他们王城一代的平壤防线了。
而这其中,平壤附近全是平原,除了一条大同江之外完全无险可守,可以说,只要鸭绿江破了,高句丽就离灭国不远了。
若能一战而灭此强邻,从此,大唐的天威必然更胜往昔,那新罗的金真德自然也就没设么可算计的余地了。
而事实上,前线的战事其实比秦浩想象中还要顺利,李世民其实已经下了严令不许秦浩上岸以保全实力,只是因为茫茫大海上沟通不畅命令还没到他手里罢了。
因为李世民的到来,将士们士气如虹,高延寿死守新城,一时之间还挺难啃的,李世民竟决定留下了薛万彻继续攻打,大部队则干脆不鸟他,绕了过去继续前进。
这就很冒险了,大军的陆上补给基地在幽州,新城正好卡在补给要道上像一根钉子一样死死地钉在了这里,李世民的几十万大军等于是在完全没有后勤保障的在前进。
万一后勤断了,这后果实在是不堪设想,李世民用兵之气魄,实在是非常人能比。
当然,李世民只是有气魄,又不是傻帽,他自己的中军绕过新城之后中规中矩地朝赤峰一代推进,狙击高惠贞的回援,却令李道宗率领全部的胡骑火速南下去打沙卑城。
沙卑城的地理位置相当于后世的大连黑山,乃是整个中原北方最好的出海口之一,只要打下了这里,大军的补给和物资便可以源源不断的从海路运送过去,成为唐军的新补给基地,算是一道保险,反正李世民知道秦浩的水师是无敌的。
这要是秦浩因为瞎嘚瑟把水师折了影响了运力,李世民非宰了他不可。
而此时,歪打正着的秦浩,正大摇大摆的出现在了鸭绿江的江面上,那派头跟领导视察似的,让鸭绿江两岸的高句丽将士恨得牙根都痒痒,却又偏偏无可奈何。
鸭绿江的地形是山水相连的,绵延不绝的长白山自北向南几乎将路都给堵死了,从陆路攻进去一共就两条小道,比川蜀好打不到哪去,又有大江相隔,堪称是天然的屏障。
秦浩到这里的时候,鸭绿江两岸加一块也就两万来守军,正在加紧修筑防御工事,看那架势恨不得直接修个剑门关出来似的。
这地势之险,远胜辽河那条人造长城百倍,若高句丽一开始便决定放弃鸭绿江以西土地,将举国的人力物力修建的长城修在这,累死唐军也不知几年时间能攻得下来的。
可惜没有如果,以高句丽现在的国力,再修一条长城无异于痴人说梦,现在他们所能做的,无非是多建几个箭楼罢了。
高健武也是个狠人,长城被破了之后,很快便意识到,鸭绿江以西必然不保,虽然那还有零零星星的几十万大军,但打仗就是这样,你野战不敢争雄,就只能分兵固守,早晚会逐个击破,这就跟明朝时一旦大同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