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好大哥-第2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浩笑着解释道:“那大食地处沙漠赤贫之地,却处处接海,因此海贸自然比咱们发达一些,若说其他的东西,跟咱们相比之下就有些相形见绌了。”
  唐朝时的中国,堪称包容万象,敢以海纳百川的胸怀接纳四夷文化,认同异族习俗,因此李渊对向外邦学习这种事虽然感到诧异,但并没有表现出难以接受的情绪,这让秦浩大大地松了一口气,这要是放到明清时,一句天朝上国随手扒拉仨瓜俩枣的就给打发了。
  这就是民族文化的奇特之处了,当一个文明真正强盛的时候,接受外来的事物反而包容的很,对一切本国没有的东西都本能的会觉得感兴趣并容于自身,反倒是积贫积弱,被异族打的亲妈都认不出来狗血临头的时候,却总是一副自大狂妄,天老大我老二的样子,张嘴闭口就是番邦蛮夷,千年前和千年后似乎都是如此。
  “青雀去扬州,有半年了吧。”
  “差不多,秋收时去的,如今都快开春了。”
  “唉,地方上的事让地方自己办了也就是了,他一个娃娃家家的留在那又能有什么用,依我看,索性就把他叫回来吧,这也是老二的意思。”
  说着,李渊还斜着眼瞥了秦浩一眼,似是在观察他的反应。
  秦浩心里咯噔一声,面上却不露声色,毕竟他早就知道会有这么一天,想靠区区扬州把李泰栓住根本就不可能。
  好在李承乾在这半年多的时间里,有过长达一个月的监国,而且干的还想当的不错,解决了危机社稷的盐引问题,就算李泰带着开发扬州的大功也远没法相提并论。


第三百一十五章 薛礼拜师
  一大早上,秦浩就被堵家里了,而堵他的人,正是大唐军神之一的李勣。
  看李勣那撸胳膊挽袖子的模样,好像要揍他一样,吓得他一身的冷汗,这位爷打了自己可是白打,都不带赔钱的。
  “英国公,有话好好说,这是什么风,把你吹我这小庙来了?”
  只见李勣吹胡子瞪眼睛的,一身强盗本色的气质立时就出来了,霸气地拎着秦浩的脖领,怒气冲冲地道:“老子培养一个弟子容易么,啊?裴行俭明明是在并州我带出来的,这可倒好,刚回京就拜卫国公为师啊,就算他卫国公功劳比我大,也不能这么伤我的老脸吧。”
  秦浩哭笑不得道:“这这这,这根我有什么关系啊,你有火你找卫国公或者裴行俭撒去啊。”
  “呸!谁不知道,那裴行俭最听你的话了,肯定是撺掇的,说,怎么赔偿于我?”
  常人的思维中,总以为大唐最粗鲁的是程咬金和尉迟恭这样的猛将,而李勣和李靖这样的统帅之才应该是羽扇纶巾运筹帷幄才是,但事实上,李勣才是满朝开国文武之中出身最低的人,十六岁杀人做贼,"jian yin"掳掠打家劫舍没一样是这货没干过的,若不是后来天下大乱,这厮就是个砍头一百遍都不嫌多的贼头。
  因此这秦浩见李勣好像是真的怒了,一时之间也特么挺慌,要知道论出身,这才是没文化的纯粹粗人一个啊。
  正巧,薛仁贵这时候探头探脑的出来了,看样子是想看自己的热闹,秦浩灵机一动道:“英国公息怒,息怒啊,我我我,我陪你一个徒弟怎么样。”
  这回换李勣诧异了,说实在的他就是心里不爽来秦浩这胡折腾一下,他也知道不管是论功劳还是论本事,他都在李靖之下,尤其是人家科班出身,精通兵法,论起教徒弟远不是他这个野路子能比的,因此他就算心头再怎么不爽,倒也不会真办出什么莽撞事来。
  只是没想到,这还有意外收获呢?
  “补给我的弟子?是谁?我大唐少年人之中难道还有比得上裴行俭的不成?不是良才美玉我可不收啊。”
  李勣好歹也是大唐第二大帅,就算是不教裴行俭,也不是谁都能有幸在他手里学上一招半式的,况且李勣的人缘和人脉毕竟比李靖要强一些,大将中那些瓦岗旧人就不说了,平天下时一直都跟着李世民以至于跟秦王府旧将都颇有一些情谊,大将郭孝恪以前更是他的副将。
  而李靖就比较惨了,平天下时一直都是跟在李孝恭身边的,偏偏他们那一直又没出什么能人,就算有那么几个货也远没有当初跟李世民那波人受重用,整的他政治上跟孤立无援了似的,因此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师从李勣未必就不如李靖。
  秦浩也正是深知这一点的,这李勣虽然出身草根了点,但其政治上的敏锐却远超过半个贵族出身的李靖,不得不说是时也命也,更关键的是貌似李勣活到七八十才死,而那时候贞观老臣早就都死的差不多了,他自然也就混上了个国之柱石。
  “喏,就是他,也是我亲收的弟弟,河东薛氏南眷房薛礼,天资上并不输裴行俭多少,武艺上更是犹有过之。”
  李勣明显狐疑了一下,这明显还是个孩子啊,人家裴行俭的能力可是战场上拼出来的,这薛礼这么小的孩子能看出来个蛋啊,真要是从小培养,他不会培养自己的儿子和孙子么?
  若是别人推荐的也就罢了,但推荐的人是秦浩的话。。。。。似乎得好好琢磨琢磨了。
  秦浩看出了李勣的狐疑,笑着对薛礼道“这是我大唐的英国公,战功赫赫用兵如神,你想不想让他收你做弟子啊?”
  薛礼听的老激动了,这段时间天天给秦浩倒茶水都倒的快吐了,见秦浩引荐如此大牛美的鼻涕泡都出来了。
  “给英国公演示演示,让他看看你的能耐。”
  “好嘞”
  闻言薛仁贵笑嘻嘻地就跑了,不一会跑回来,手中已经拿了一张大弓。
  李勣自然是识货之人,这张弓明显是玄甲骑用的二石弓,寻常的成年人都拉不开,军中能拉开此弓并平稳射箭者也不过十之一二而已,这孩子拿了此弓出来莫不是要拉?这得多大的力气。
  只见薛礼大喝一声,手中连珠箭一样的一连射了三箭,居然愣是从房顶上射下来三只鸟来。
  “好箭法,好力气,小小年纪便有如此神力,日后必成一代猛将。”
  秦浩笑道:“这孩子天生神力,学武极快,只是苦无名师教导罢了,我虽然收了他做弟弟,但你也知道我一介文弱书生,能教的东西实在是不多,这点箭术还是跟苏定方学的呢,这孩子也是个聪明伶俐的,寻常兵法看后就会,我倒是觉得挺适合你的。”
  “嗯。。。。我跟这孩子好像也挺有缘的,也罢,看他的年龄,应该跟我那孙儿李敬业和小郭的儿子郭待封差不多大,正好他们俩都在我家随我打一些用兵的基础,这孩子便一道旁听吧,若真有天赋,几年之后我在正式收他做弟子。”
  “我擦?郭待封那小子在你家?”
  “是啊,小郭在朔方那破地方镇守,不想带妻子一路,便交给我带一带,毕竟是将门虎子么,我就教了点东西,怎么,你跟那小子认识?”
  “呵呵,没事,压根不认识。”
  秦浩只是突然犹豫了一下而已,他这才想起来,李勣教徒弟的本事比较坑爹啊,别人不说,那李敬业可是他亲孙子,后来反武则天的时候仗着他的余威旬月间便起了十万大军,居然败给了黑齿常之这么个刚归顺不久的高句丽棒子,很是让高句丽人报了一下当年在辽东被李勣血虐的仇。
  至于郭待封。。。。。。。呵呵,人生真是太奇妙了,这货居然跟薛仁贵当上同学了。
  果然,这俩人命中注定就是八字不合的,两天不到就听下人慌慌张张地跑回来道:“不好了老爷,不好了老爷,薛公子和郭公子在英国公家里打起来了~”
  b


第三百一十六章 李靖训徒
  郭待封,大将郭孝恪之子,郭孝恪虽然没能位列凌烟阁二十四臣之中,但抡其功绩却也不输于那二十多人,尤其是在贞观中后期,老臣死的死老的老,更是一度成为大唐的顶梁一柱。
  他这个儿子也算是将门虎子,在东平高句丽一战中表现的极为英武不凡,深得李勣的器重,如果能善始善终,这父子俩同为大将,未尝不能成为大唐历史上的一段佳话,可惜,他碰上了薛礼。
  也不知是怎的,这俩人天生就犯冲,同在李勣麾下的时候就不是太对付,但那会俩人平级,这种良性的竞争更有利于大唐军队杀敌建功,扫平高句丽,因此李勣也就没管。
  后来吐蕃又不老实了,高宗怜悯李勣年事已高,便让薛礼为主帅西讨,郭待封为副,结果。。。。。
  据说,是郭待封嫉妒薛礼位子坐的比他高,又仗着自己是将门虎子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