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好大哥-第2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配合的原因,其实也很简单,长孙是严守中宫不干政的,宫里的太监宫女在她的手里除了当奴才以外绝无出头之日,关键是后宫里面的事她也压制的服服帖帖,让他们连当奴才都当不出头来。
  所谓贱人联盟,不过就是几个大太监大宫女啥的,羡慕前朝宦官的,风光心生向往的野心家罢了,自然是不希望头顶上有这么个主子的,哪怕是换上几个往死里掐的主子也行啊。
  如此一来,这贱人联盟算是彻底的凉了,可似乎跟杨氏又没啥关系,除了断她一臂之外起码没烧到她身上。
  反倒是自己,被问询为啥会听说过这么奇怪的名字时,压根就解释不清楚,只能含含混混的推到了道听途说上,好在他毕竟不是案中人,倒也没人太过深究。
  不是他不想顺水推舟的推到杨氏身上,但他对杨氏的怀疑全部来自于对后世历史的先知,连点逻辑都不成立,身为国公夫人见过几个宫中的太监宫女怎么也不太好说这是罪状不是,反倒是他调查此事的动机,让他挺解释不清的。
  眼看着武士彟上任的时候快到了,想在这么点时间想出办法来实在太难了些,因此不得已,秦浩只得先暂且放下了这事,毕竟这杨氏图谋的是下一代,少说也是十几年后的事,甚至他们的威胁还没有吐蕃的那些人来的大。
  秦浩甚至不无恶意的想,这次将杨氏扔在西宁,也不知道他们魔教内部会不会直接打起来,要是能来个互相残杀那就再好不过了。
  这次废柴联盟的投毒事件,即使以长孙皇后的宽厚,也足足杀了一千多人,以至于宫墙内外尽是血腥之气,上朝的时候都觉得有些呛鼻子。
  只是这毕竟是大内的事,跟他们南衙又似乎没什么关系,天子家事也没人愿意瞎掺和,以至于奇诡的是,后院该怎么杀人就怎么杀人,前边该怎么上朝就怎么上朝,压根提都没提。
  等到武士彟走马上任的那天,作为提议他上任的秦浩自然而然的加入到了送行的队伍之中,甚至于薛礼还跟小武互相送了礼物,薛礼送的是一块美玉,小武送的。。。。。嗯,是一袋干果蜜饯。
  看着他们俩‘两小无猜’的样子,武士彟居然还挺高兴,一路上跟秦浩聊了许多关于西宁城经济建设和开超市的事,这武士彟是商人出身,虽然年纪大了点,但居然跟秦浩还挺有共同语言。
  于是,十里相送之后,刚刚还跟武士彟相谈尽欢的秦浩转脸就找来了个影子,淡淡地吩咐道:“找两个人,去把武顺弄死。”
  所谓影子,便是秦浩的护卫队了,自从上次被一个假道士行刺以后,秦浩的人身安全也跟着重视了起来,虽说他家前院有苏定方守着,可人家毕竟也是中郎将,总不能当保镖使唤不是,于是乎他贴心的老丈人就给他准备了这样的一支影卫队。
  秦浩对武学的了解约等于零,不过按李孝恭的说法,这些影卫全都是他当年的亲兵出身,就算比不过李世民的百骑,但起码不会弱于一般的玄甲骑。
  武顺居然在武士彟上任之前嫁人了,听说还是早就谈好的,一般来说这女人只要嫁了就是泼出去的水,自然就不会跟着一块走马上任了,偏偏这女人还嫁给了一个越王府的功曹,这让秦浩很是忌惮,毕竟夺嫡才是一切的起源。
  趁着李泰还在扬州,越王府防卫等级不高,秦浩索性直接把人宰了,杀一个功曹媳妇可比杀一个国公女儿容易多了。
  这影卫头子大概四十多岁的年纪,据说曾经救过李孝恭的命,按说天下平定之后本可以封一个八品左右的校尉的,可人家却以家奴自居,说啥也不去当官,反而在河间王府里住了下来成为类似于供奉的家臣。
  李孝恭能把这人派过来交给秦浩,足以表示他对秦浩的看中了,俗话说一个女婿半个儿,自己自然也算是家人,吩咐这个家臣,这人自然也不会问为什么。
  只是点了点头,那影卫也没再说话,但秦浩却知道,这汉子做事向来稳妥,若不出意外的话,他明早就可以听到武顺惨死的噩耗了。


第三百一十章 钱庄
  送走了拓跋赤辞,又送走了武士彟,看上去貌似秦浩的生活又可以回归正轨了。
  往吐蕃安插和尚是如今的重中之重,不过他早已经卸下了风言衙门的担子,这种常规战有马周和长孙冲来负责具体实施并没有什么问题。
  另外,随着盐引在市场上逐渐走向稳定,房玄龄等人终于正式确立了盐引交庸的试行政令,大唐的联合储备局差不多也到了该正式建设的时候,这方面的事自然也是离不开秦浩的,不过这方面秦浩信心十足,搞定这事情对他来说几乎没什么难度。
  唯一能让他比较挂心的,就是所谓的魔教了,好在那天早上他看到武顺美丽的人头之后感觉也好多了,他知道这事影卫是一定要告诉李孝恭的,偏偏李孝恭却一句也没问,更是让他对这老丈人点了无数个赞。
  好吧,秦浩更愿意相信,李孝恭之所以不闻不问,完全是因为他现在经投入到唐联储的大业中无法分心他顾的原因,不仅是他,所有有幸参与到其中的王爷全都疯狂了,虽然秦浩甚至还没说明本具体咋办。
  这一个月来,秦浩对于唐联储就一条指示:攒钱、攒钱、攒钱。房地产生意赚的钱是时候全部拿出来了。
  要说这其中谁最高兴,自然当属李渊无疑了,太上皇大人虽然因为秦浩有了麻将玩,这东西也就是打发时间的作用,当新鲜劲过去以后,他对麻将的热情也已经大不如前了,一听说要由他来牵头组织这么个用来牵制皇权的局,乐得跟神经病似的,连喝酒都比平时易醉许多,对秦浩的好感度也是蹭蹭的往上涨。
  作为一个群策的衙门,虽然具体咋整还都是两眼一码黑,但人事上的事可是半点马虎不得,询问秦浩意见吧,秦浩说有钱就行,这特么的现如今他们李唐的王爷哪个没在房产生意上赚的盆满钵满的,一窝蜂的堂哥堂弟叔叔大爷找上来想插一手,弄得李渊居然都脑仁疼了。
  除了王爷以外,前朝老臣也在这局里有一席之地,按照李渊本心的想法当然是想把机会留给裴寂的,只是裴寂想了一下他跟李世民之间糟糕到恨不得砍他的关系,摇了摇头还是放弃了这次机会,能保住一条命,他就已经很满足了,真不敢要求再多了。
  倒是萧瑀对此很感兴趣,贞观年来,他虽然依旧占据着宰相的高位,但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旧日的老臣终究是比不得房玄龄这帮新宠的,通常都是在房玄龄他们处理不过来或是经验不足的时候扶起来干两天,过后再找个理由把他的官给罢掉,三起三落的折腾的他都疲了,实在是不想再跟这些晚辈们一块玩了。
  跟萧瑀处境差不多的还有陈叔达,虽说在夺嫡之争中他因为支持了李二算是押对了宝,但毕竟不是秦王府嫡系,随着贞观朝廷的政治生态越来越稳定,老头越来越感觉自己现在是位高而权不重了,像房玄龄等人给他面子的时候称呼一声老相国,不给面子的时候话都懒得跟他说一句,这日子他也算是过够了。
  于是李渊、李孝恭、李神通、萧瑀、陈叔达、就占据了这唐联储的铁杆不动的五个席位,还剩下的四个空缺就显得异常珍贵了,因为这四个空缺都只能从皇亲中优选,手心手背的又都是肉,索性李渊干脆就认钱不认人了,谁特么拿的钱多谁就进来,拿不出钱的跟我再亲您也滚一边玩泥去。
  这就是目前唐联储的现状,李唐王爷们为了筹集资金简直都跟疯了一样,弄得大唐差点因此出现了钱荒,甚至胶东郡王李道彦把自家房子都给卖了,让老婆孩子暂时去娘家过活,那筹钱的方式简直都令人发指,李渊甚至怀疑他要是最终混不上个席位的话会不会被他老婆给活活打死。
  最后九人局配齐了,除了以上五人分别为:胶东王李道彦,襄邑王李神符,陇西王李博义、渤海王李奉慈。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几位进来就是凑数的,除了李道彦稍有些许功绩以外其他人无不是纯粹的裙带关系。
  这几个王爷为了捐钱就差砸锅卖铁了,以至于不管是萧瑀还是陈叔达谁也没有他们的钱多,更有甚者,李渊竟然发现他居然也没钱,这太上皇当的岂不是很没有面子?慌的李世民赶紧将从吐谷浑国库里搜刮二来的金银等物双手奉上,权当是孝敬老爹的生日礼物。
  其他的王爷们虽然没混上席位,但钱可都没少捐,用秦浩的话来说也就是入股,到最后算上上述几人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