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品富贵(午后)-第5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要说荒诞,自古以来,这些让人感到啼笑皆非的事太多了。

西府四相,宋九到了前线,有大功,不过这一闹,同样有错了。功过相抵吧。反正皇上让两个皇子,并且其中一个算是准皇太子前去迎接,是过了的。

王显是不管事的主。

王沔是文人,与贾黄中曾共同主持过科举,那么针对谁?

小嘴巴张齐贤!

就是他的话最多,而且与宋九比较亲近。

张齐贤让大家齐逼,咱惹不起你们,但躲得起吧。于是学习宋九,向赵匡义请求,让我镇守代州。

俺顶在最前线,你们还说什么?

其实赵匡义还是蛮喜欢张齐贤的,但是士大夫们一窝蜂而上,赵匡义只好同意了张齐贤的自我放逐。

但不久问题就来了。

王显能力不足,王沔稍好一点,可他是一个正宗的文官,军事上是外行汉,宋九担任枢密使数年,枢密院政务管得很深化了,已与史上的那个枢密院截然不同。张齐贤在,还能勉强维持。然而张齐贤下去,枢密院继续是深化加强版的枢密院,很快各项政务堆积如山。赵匡义只好调张宏进入西府做枢密副使。

前线浴血奋战,然而眨眼之间,到了后方却成了一件件政治交易。

……

“少春,你到河边去看看,有没有船。”

“宋公,你要乘船?”

“恩。”

“两位皇子在滑州……”

“少春啊,你跟在我后面也有很久了,应当明白过犹不及啊。看看。张齐贤为什么去了代州?皇子出京城数百里,恭迎一位大臣,这个荣誉是荣誉,然而到了巅峰,会是如何?月满了则亏,水满了则盈。古今使然。”

“宋公是想避开他们,那么皇上会不会生气?”

“谦虚吗。换谁都喜欢,皇上同样不会例外。去吧。”

“喏。”

一会儿戚少春找到一艘客船。

宋九说道:“这就离开吧。”

“这时候走?”郭大惊讶地问。

外面正是二更时分,是睡觉的时候,而非是行路的时候。

“这时候不走,难道等天亮了,官吏来恭迎恭送才走?若那样。我们还能安静到京城吗?”

“是啊。”

一行十几人,匆匆地离开客栈,上了客船。

“郭大,刘海,将我抬到船头上。”

“秋风凉了,宋公,莫受了风寒。”

“抬。”

“好……”

宋公卧躺在肩舆上。岐沟关身受重伤,最主要是心灵上的创伤,到雄州便大病了,两三个月过后,病情虽好了一些,然而精神仍然萎靡不振,人变得消瘦。

此刻缩在肩舆里,虽然块头大。却象一个秋风里的老树,憟憟颤抖。

郭大便向船家讨要一块毯子,盖在宋九肚子上。

“近乡情怯啊,郭大,我都不知道回去如何面对你的弟妹与从子,还有小枕子的娘子与几岁大的孩子。”

“宋公,不怪你啊。”

“是我无能啊。”

郭大显然不赞同。但事实宋九就是这种心情,他人不知道,可自己知道啊,并且随着大军。居然都不能阻止悲剧发生,以至死了那么多人。

撤退拒马河时重伤兵的惨烈,与玉苹对话时的那种亲人分离的痛疼,近十天的血战,一个又一个兵士倒在血泊里,都无法收尸,而变成幽州边境的“京观”肥料。

实际一场天灾人祸,在这时代就会死很多人,然而亲眼看到,又是另外一回事。

这才是宋九大病的原因,不仅仅是重伤。

“宋公,你做得比谁都好啊。”

“哪里好……郭大,你不懂……”宋九仿佛在梦呓一般,似醒似眠地说。

“宋公,你不用自责,就是小的也愿意为你战死沙场。”船夫走过来说道。宋九上了船,一行二十多人,有肩舆,有十几匹马,雇的船不小,船夫见多识广,知道这行人来历不凡,听了一会儿,走过来大声说道。

“船家,宋公上你的船,必须保密。”

“喏。”

船主答道,但他激动万分,吩咐几名水手说道:“轻一点,轻一点,不要惊动宋相公。”

几个水手听说是宋九,同样万分敬仰地看过来,然而窃窃私语:“原来是宋公啊。”

“难怪我看他长相不凡。”

“是啊,他刚才还平和地与我说话呢,真乃我大宋第一良臣啊。”

“那时,听说陛下派两个皇子亲自去滑州迎接。”

“为什么要雇船去京城。”

“我也不知道。”

“听说宋公在岐沟关很英勇,当时情况危急……”

宋九微闭着眼睛,不过听到外面的谈话,嘴角扬起苦笑,暂时赵匡义感谢自己的,而且想瞒也瞒不住,所以岐沟关一役在民间广为流传。但自己若是不知道分寸,可能就象未来小寇那样了。再怎么比,还有小寇那次的功劳大吗?

……

“宋卿回来了吗?”赵匡义问刘知信。

这些将领多受了伤,包括杨业在内,许多人被赵匡义强行留在京城养伤。

刘知信与宋九关系平时也不错,因此问刘知信。

“是回来了,臣昨天晚上探望,他说自己过大于功,不当受两位皇子亲迎,因此雇了船悄悄回家。”

“何过之有?”

“臣也不知,但宋相公回到雄州后便十分自责,然后重病。回到京城后,派家中傔人找到岐沟关烈士胡安国的家人。还有他准备提亲的朱家小娘子与其弟,于顺店宴请。然而两家人悲痛,吃不下去。宋公怏怏不乐地回到家中,病情又加重了。因此臣没有说几句便告退了。”

“顺店宴请?”

“是这样的,”刘知信将事情经过再度解释一遍。

当时近千名重伤兵自知必死,宋九让他们提要求,有的人提的要求很正常。但有的人提的要求却很古怪。如胡安国的要求,不说朱家还没有同意女儿嫁给他呢,就是同意了,举国悲伤,跑到顺店大吃一顿算那门子事。还有一个丁姓的伤兵提出要求,那就是由宋九证明。朝廷以后发放抚恤,一律交给他娇美如花的小娘子,但勒令她必须改嫁。不改嫁人不行哪,他小娘子长得漂亮,可是身体瘦弱,又带着两个孩子,以后吃完了抚恤。如何得活。不过还有一个要求,那就是等他儿子长大后,让其中的一个儿子必须还是原姓,替丁家传宗接代(宋朝规矩,一旦母亲改嫁,子女往往随后夫姓,如范仲淹母亲改嫁朱家做了小妾,范仲淹一度改姓朱)。

这些要求若是让朝廷来办。可能会失去礼度。

因此宋九到了雄州,将功劳薄与牺牲将士名单交给朝廷,这些要求去未交给朝廷,打算他回京后自己来亲自处理这些头痛的要求。

说完后,刘知信又仿佛回到了那个血色黄昏,双眼垂泪。

人心都是肉长的,殿中的人几乎八成以上都是勾心斗角的高手。不过在这时,多数人眼中都有了一层湿意。

“起驾,去宋卿家,朕去看望他。”

赵匡义带着文武百官来到宋家。

宋九挣扎着从床上爬起来。说道:“臣抱病在身,不能觐见陛下,望陛下恕罪。”

“卿安心养病吧。”赵匡义亲自将宋九扶到床上。

“闻听岐沟关兵败,朕同样夜不能寐,寝食不安。如今三军夺气,朕不知如何是好。”

赵普,赵昌言,李昉,贾黄中等人上书,有的说不当出兵,有的说陛下你策略是对的,但前线诸将做错了。这是替赵匡义遮丑的。但赵匡义不会当真。

宋朝败了,那么辽国必然会反攻了。

实际宋九在路上才开始听到京城种种,十分失望。同样是太宗,与唐太宗相比,赵匡义差了不知多少。

当然,未必李世民有那么完美,真到了唐朝也许还有种种失望。

但最少李世民杀了大哥兄弟,敢让史官公正的记录下来,高丽失败后,敢下罪己诏,将责任全部揽于自己一人身上。

无论赵匡义在内治上做得怎么好,这份坦荡,这份大气,赵匡义拍马都追不上的。

宋九更恨赵普,为了重新上位,替赵匡义遮丑,可这样一来,就渐渐将赵匡义调教成一个真正的岳不群,甚至可能渐渐塑造一个对内强横,对外软弱的窝囊国度。

可最后也慢慢想开了,纵观整个中国历史,又有几个李世民。相比于其他皇帝,赵匡义至少还算中上之资吧,至于比到清朝做奴才好,比到黑暗的明朝好,比到南北朝比门第好,比到唐末五代战乱好,比到元朝做最下等人好。

宋九徐徐答道:“陛下,岐沟关之败,虽让我朝元气大伤,辽国元气也是大伤。前线将士斗志顽强,以后辽国必会入侵,但臣相信一定会互有胜负,陛下倒不用太担心。不过陛下,臣想恳请陛下严惩臣。”

“宋卿……”

“陛下,听臣说,汉唐军威盛大,固然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